Workflow
朝威控股(08059) - 2025 - 中期财报
朝威控股朝威控股(HK:08059)2025-08-29 18:02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严格的原文提取和主题分组。以下是分组结果: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约37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640万港元下降18.5%[14][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77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641.3万港元下降18.6%[45]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8.6%,从2024年上半年的46,413千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7,790千港元[53] - 公司总收入从4640万港元下降至3780万港元,同比减少860万港元或18.5%[112] - 净亏损约9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60万港元增加500万港元[14][17]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95港仙,去年同期为0.42港仙[14][19] - 运营亏损60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96万港元[17]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92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02万港元[1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扩大136.7%,从4,216千港元增至9,976千港元[69] - 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从450万港元扩大至970万港元,增加520万港元[1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450万港元增至970万港元,扩大520万港元[1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为97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559万港元[17]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166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759万港元[17] - 毛利润从1560万港元下降至980万港元,同比减少580万港元或37.2%[116] - 毛利从1560万港元降至980万港元,减少580万港元或37.2%[121] - 行政费用从1760万港元下降至1670万港元,减少90万港元[117] - 行政开支从1760万港元降至1670万港元,减少90万港元[122] - 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下降6.9%,从18,435千港元降至17,153千港元[63] - 员工成本总额为172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840万港元减少120万港元[132]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下降33.9%,从2,719千港元降至1,798千港元[63] - 融资成本35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61万港元[1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8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04万港元[17]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回83千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目[63] 各业务线表现 - 混凝土拆卸服务收入2310.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850.4万港元下降40%[45] - 装配式预制建筑组件制造及贸易收入1468.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90.9万港元增长85.6%[45] - 混凝土拆卸服务收入从3850万港元下降至2310万港元,同比减少1540万港元[113] - 装配式建筑收入从790万港元增长至1470万港元,增加680万港元[112][115] - 装配式建筑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90万港元增至1470万港元,增幅680万港元或86.1%[120] - 收入确认方式中,某一时间点确认收入1468.1万港元,随时间推移确认收入2310.9万港元[50] - 私營界別項目收入從1776萬港元下降至1291萬港元,減少485萬港元[98][114] - 公營界別項目收入從2075萬港元下降至1020萬港元,減少1055萬港元[98][114] - 公司经营单一建筑业务分部,包含混凝土拆卸服务和装配式建筑业务[46]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大幅下降40.0%,从38,504千港元降至23,109千港元[53]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显著增长85.6%,从7,909千港元增至14,681千港元[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并评估了替代融资方案包括筹集资金和出售资产[37] - 中国绿色建筑占新建城镇建筑比例达65%,2025年目标为80%[105][107] - 公司未建议派发中期股息[14] - 公司未支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64][166] 现金流状况 - 公司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出净额为262千港元[28] - 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616千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28] - 公司新增借款480千港元,但融资活动整体现金流出净额为2,845千港元[28]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支出激增409.8%,从346千港元增至1,764千港元[74] 资产、负债及权益状况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的33,58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26,163千港元,降幅为22.1%[21] - 公司净负债状况恶化,从2024年末的净负债22,865千港元扩大至2025年中的32,108千港元,增幅为40.5%[2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43,817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39,300千港元,减少4,517千港元[21][28]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4年末的317,195千港元扩大至2025年中的327,171千港元,期内增加9,976千港元[26]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末的577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中的1,077千港元,增幅为86.7%[23][26] - 公司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末的5,886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中的8,361千港元,增幅为42.0%[21]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44,452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42,217千港元,减少2,235千港元[2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930万港元[3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85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90万港元下降52.5%[36] - 非流动资产增长12.8%,从15,390千港元增至17,356千港元[53]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下降5.1%,从39,909千港元降至37,864千港元[78]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的39,90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37,864千港元,减少5.1%[80] - 贸易应付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的14,817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的12,858千港元,下降13.2%[82] - 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的73,732千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的74,212千港元[84] - 总借贷额为7420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7370万港元增加50万港元[127][130] - 短期借贷4080万港元(流动负债),长期借贷3340万港元(非流动负债)[127][130] - 总权益为负值,导致负债比率不适用[119][124] - 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为3930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4380万港元减少450万港元[119][124] 应收应付账款账龄 - 逾期超过90天的贸易应收账款显著增加,从2024年12月的14,997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的19,234千港元,增幅28.3%[80] - 逾期超过365天的贸易应收账款为3,116千港元,较2024年12月的3,197千港元略有下降[80] - 逾期超过90天的贸易应付账款从2024年12月的7,773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的10,069千港元,增幅29.5%[82] 借款及贷款详情 - 公司有两笔其他贷款待偿还:4000万港元于2024年11月25日到期,80万港元于2025年11月6日到期[36] - 一年内到期借款为40,789千港元,其中40,000千港元贷款已逾期未偿还[85] - 逾期贷款年利率为7.5%,未产生额外罚息[85] - 公司发行港元债券总额5,800千港元,年利率12%,2027年1月31日到期[88] - 股东贷款29,250千港元,年利率10%,2027年3月31日到期[88]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周金持有284,5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28.15%[1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黄成持有188,62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8.66%[1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朱洲持有129,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2.76%[146]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49][153] - 公司未就董事可能面临的法律行动安排保险[151][154] - 2025年3月28日董事变动导致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低于GEM上市规则要求[155][156] - 2025年6月30日任命林鹏后公司已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05(1)及5.28条要求[155][156] - 2023年7月18日至2025年3月28日期间公司董事会为单一性别[155][156]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49][153] - 所有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完全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准则[159] - 股份选择权计划已于2024年8月1日到期[167][168] - 报告期内未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任何股份选择权[169][170] - 前任董事持有620万股尚未行使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830港元[1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零[170]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陈珠海女士(主席)、蔡志伟先生及林鹏先生[172][174] - 报告期内董事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61] - 执行董事为钟志伟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珠海女士、蔡志伟先生及林鹏先生[173][175] 其他重要事项 - 财务报表以港元编制,未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39][40] - 公司无重大投资持有、重大收购或处置事项[163][165]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件影响集团经营和财务表现[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