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碧桂园(0200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8:0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入约人民币725.7亿元,同比减少28.9%[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25.70亿元,同比减少29.0%(2024年同期1,021.02亿元)[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725.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21.02亿元下降29.0%[30]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28.9%至725.7亿元人民币(2024同期:1,021.02亿元)[55] - 净亏损约人民币196.5亿元,归属股东净亏损约人民币190.8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96.53亿元,同比扩大30.5%(2024年同期亏损150.64亿元)[17] - 公司期内损失为人民币196.53亿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150.64亿元扩大30.5%[19][21]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0.69元(2024年同期亏损0.46元)[17]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4年的人民币0.46元扩大至2025年的人民币0.69元,恶化50.0%[53] - 归属于股东亏损扩大至190.78亿元人民币(2024同期:亏损128.42亿元)[6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损失约191亿元人民币[7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约人民币39.4亿元,同比下降18.9%[3] - 营销及行政费用同比下降18.9%至39.36亿元人民币(2024同期:48.51亿元)[59] - 费用总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108,910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83,006百万元,降幅23.8%[48] - 财务费用净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2,312百万元改善至2025年的人民币-1,645百万元,改善28.8%[49] - 净财务费用为16.45亿元人民币(2024同期:23.12亿元),含净汇兑收益76亿元(2024同期:损失21.7亿元)[60] - 所得税费用从2024年的人民币4,233百万元略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4,300百万元,增幅1.6%[50] - 其他收入及损失净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1,721百万元扩大至2025年的人民币-2,278百万元,恶化32.4%[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房地产开发分部收入700.28亿元,同比下降29.1%[32] - 科技建筑服务收入14.66亿元,同比下降40.5%[30] - 租金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17.4%[30] - 其他收入6.04亿元,同比增长48.4%[30] - 分部业绩亏损137.08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85.19亿元扩大60.9%[32] - 房地产开发收入同比下降29.1%至700.28亿元人民币(2024同期:988.29亿元)[56] - 科技建筑收入同比下降40.5%至14.66亿元人民币(2024同期:24.64亿元)[57] - 其他分部收入同比增长33.0%至10.76亿元人民币(2024同期:8.09亿元)[58] 资产处置和现金回笼 - 2022年以来处置各类资产回笼约人民币650亿元[8] - 出售蓝箭航天约11.063%股份,总代价约13.05亿元人民币[72][73] - 以每股48.74元人民币价格分两次出售股份,分别出售约4.536%和6.527%[72][73] - 首次出售蓝箭航天股份总代价为5.35亿元人民币[72] - 第二次出售蓝箭航天股份总代价为7.70亿元人民币[73] - 公司计划通过资产处置和收储政策盘活资源产生现金流入[24] 债务重组进展 - 境外债务重组涉及外部有息债务本息约160亿美元及股东贷款本息约12亿美元[7] - 持有现有公开票据本金总额逾77%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协议[7] - 重组后最高降债规模可达约117亿美元[7] - 重组后新债务融资成本预计下降至1.0%至2.5%,期限最长11年[7] - 加权平均借贷成本目标从重组前约6%降至重组后约2%[11] - 持有美元优先票据及港元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总额约29.9%的持有人组成项目小组[12] - 占现有银团贷款(第1类债务)本金总额49%的7家银行组成协调委员会[12] - 占第2类债务本金总额超77%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12] - 境外债务重组获29.9%优先票据及可换股债券持有人支持[24] - 银团贷款(第一类债务)49%本金总额的协调委员会已协定重组条款[24] - 第二类债券77%本金总额的持有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24] - 公司拟对2023可换股债券和2026可换股债券项下未偿还债务进行消除作为债务重组一部分[92] 现金及债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63.62亿元降至2025年6月末62.82亿元[1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2.82亿元,受限制现金为人民币177.8亿元[21] - 总现金余额下降至240.62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298.97亿元),其中受限现金占177.8亿元[62] - 现金总额约241亿元人民币,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78] - 公司净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36.57亿元,总债务达人民币2545.83亿元[21] - 总债务中人民币1861.84亿元已发生违约或交叉违约[21] - 总借贷微升至2,545.83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2,534.88亿元),短期银行借款占比83.7%[63][64] - 2025年6月30日净流动负债约437亿元人民币[78] - 总借贷约2,546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动负债部分约2,224亿元人民币[78] - 优先票据从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0,601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4,570百万元,增幅5.6%[42] - 公司债券从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9,366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7,723百万元,降幅8.5%[44]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从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331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780百万元,增幅7.1%[45] - 2023可换股债券尚未偿还本金总额为港币30亿元[90] - 2026可换股债券尚未偿还本金总额为港币3,900百万元[91] - 2026可换股债券可按换股价每股港币7.92元转换为492,424,242股股份[91] 资产及减值损失 - 总资产从2024年末10,358.43亿元降至2025年6月末9,093.28亿元[15][16] - 在建物业及持作销售的已落成物业减值净额72.82亿元,较2024年同期26.98亿元增加170.0%[32]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总额2154.44亿元,较2024年末2684.32亿元减少19.7%[35] - 应收账款净额272.23亿元,其中90天以内账期占比68.4%[3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94,857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58,346百万元,降幅9.2%[40] - 应付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03,978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98,128百万元,其中365天以内账期占比98.6%[41] 运营及交付表现 - 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67.5亿元,销售面积约205万平方米[3] - 累计完成交付房屋约7.4万套[6] - 2025年上半年交付房屋约7.4万套[77] - 资本开支1.12亿元,较2024年同期15.2亿元大幅下降92.6%[3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全职雇员约17,920名[75] 法律及风险因素 - 清盘呈请涉及未支付定期贷款本金约16亿港元[14] - 公司面临清盘申请涉及约16亿港元未支付贷款[21]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取决于债务重组等多项风险因素[25][27] - 资本负债率上升至90.6%(2024年底:81.4%)[65] 公司治理及股份计划 - 股份奖励计划下已授出股份奖励的股份总数为165,434,000股[87] - 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累计持有283,259,032股可供使用的股份[87] - 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为2,048,830,798股股份[88]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购买、回购、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或上市证券[94]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赎回了公司债券详情见财务资料附注7[94]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亦无股息[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