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长远(00110) - 2025 - 中期业绩
中国长远中国长远(HK:00110)2025-08-29 18: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报告期间收益为40.548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34.506百万港元增长17.5%[3] - 毛利润为1.074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0.095百万港元大幅增长1030.5%[3] - 期间亏损为7.455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8.771百万港元收窄15.0%[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560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6.753百万港元收窄2.9%[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56万港元(2024年同期:675.3万港元)[14] - 公司综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8,771千港元,其中分部亏损贡献1,558千港元[28] - 持续经营业务分部亏损为1,145千港元,已终止采矿业务分部亏损为413千港元[28] - 公司总收益为4050万港元,同比增长600万港元或17.4%[48] - 毛利为110万港元,毛利率为2.7%,去年同期为9.5万港元或0.3%[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6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80万港元[58] - 每股基本亏损为2.61港仙,去年同期为3.13港仙[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毛利和毛利率均有所增加[8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融资成本大幅增加至99.9万港元(2024年同期:4.9万港元),主要因新增短期借款利息98.8万港元[35] - 已确认存货成本增至3947.4万港元(同比增长14.7%),员工成本总额为432.1万港元[39]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总额为2,602千港元[28] - 企业支出金额为4,516千港元[28] - 行政费用为800万港元,同比减少70万港元或8.0%[54] - 融资成本为1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9万港元[5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公平值亏损296千港元[2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移动电话及电子产品)收益为34,506千港元,占分部总收益100%[28] - 移动电话及电子产品贸易业务收益为4050万港元,其中香港贡献3010万港元占74.3%,中国贡献1040万港元占25.7%[48] - 公司以100,000港元出售中国黄石集团100%股权终止采矿业务[88][89] - 公司持有飞利浦品牌路由器及相关电子产品在中国、香港及澳门的总分销权[84] - 飞利浦路由器贸易及分销业务的毛利率约为10%[87] 各地区表现 - 移动电话及电子产品业务客户收益总额为4054.8万港元,其中香港市场贡献3012.5万港元(74.3%),中国市场大幅增长至1042.3万港元(25.7%)[30][33] - 中国市场收益同比激增864%(从108.1万港元增至1042.3万港元),香港市场收益下降9.9%(从3342.5万港元降至3012.5万港元)[30][33] - 非流动资产中国部分增长106.5%至157.8万港元(2024年末:76.4万港元),香港部分下降21.5%至72.5万港元[30] - 中国地区收益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2%提升至25.7%,香港地区从96.8%降至74.3%[4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控股股东刘小鹰先生承诺提供足够资金令集团履行到期负债及第三方财务义务[16] - 集团将继续寻求替代融资及银行借款以支付现有财务债务及未来营运资本支出[16] - 董事认为集团有足够现金资源满足自2025年6月30日起未来至少12个月营运需求[15] - 现金流量预测涵盖2025年6月30日起未来12个月期间[15] - 中国移动电话服务订户约18亿人[79] - 预计2024年底电信运营商部署约4.2百万个5G基站[81] - 预计超过950百万名移动电话用户采用5G服务,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5%以上[81] - 中国计划2025年额外安装约700,000个5G基站[82] - 目标2025年底每10,000人拥有26个5G基站,预计总数约3.7百万个[82]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固定宽带用户达654,000,000户[86] -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人数约18亿人[91] 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5年1月8日签订认购协议发行1600万股每股0.26港元股份筹资总额约416万港元[16] - 完成160万股新股认购,认购价每股0.26港元,总代价约416万港元[44] - 认购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7%,占扩大后股本约6.3%[45] - 2025年认购事项发行16,000,000股认购价每股0.26港元现金代价约4,160,000港元[98] - 认购事项净所得款项约4,120,000港元将用作一般营运资金[76] - 2024年认购事项发行26,000,000股认购价每股0.26港元现金代价约6,760,000港元[94] - 2024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6,720,000港元[95] - 2024年认购事项完成日联交所收市价为每股0.235港元[95] - 2024年认购事项每股净认购价估计约为0.259港元[95] - 每股认购价估计为0.258港元[99] - 认购事项净收益约412万港元[99][100] - 发行1600万股普通股,总面值16万港元[99] - 净收益中396.8万港元已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01] - 未动用净收益为15.2万港元,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使用[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一般营运资金未动用金额为0港元[97] 财务状况和流动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91百万港元,较期初的7.182百万港元增长9.9%[7][10] - 短期借款为15.462百万港元,较期初的10.469百万港元增长47.7%[8] - 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9.988百万港元,较期初的50.512百万港元增长18.7%[8] - 流动负债净额为负18.910百万港元,较期初的负15.545百万港元恶化21.7%[8]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614百万港元,上年同期为使用现金净额7.759百万港元[10] - 总权益为负16.536百万港元,较期初的负13.856百万港元恶化19.3%[8]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1891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超出约1554.5万港元)[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23千港元[29] - 应付一名关连人士款项为9,203千港元[29]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3765.8万港元,其中0-30天账期占比60.1%(2261.7万港元)[41][42] - 应付贸易账款4113.8万港元,其中超过90天账期占比45.2%(1859.2万港元)[43] - 信贷亏损拨备总额3041.6万港元,其中应收贸易账款拨备346万港元[41] - 客户预付款项大幅增加至327.4万港元(2024年末:94.3万港元)[43] - 存货由600,000港元增至3,300,000港元,增幅450%[62] - 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账款由50,800,000港元减至47,600,000港元,减少6.3%[6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7,200,000港元增至7,900,000港元,增幅9.7%[64]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账款由50,500,000港元增至60,000,000港元,增幅18.8%[66] - 客户预付款项由900,000港元增至3,300,000港元,增幅267%[67] - 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由15,400,000港元减至14,400,000港元,减少6.5%[67] - 短期借款由10,500,000港元增至15,500,000港元,增幅47.6%[69] - 流动负债净额由15,500,000港元增至18,900,000港元,增幅21.9%[70] - 流动比率由0.79倍降至0.76倍[70] - 资产负债比率由(78.9%)恶化至(94.8%)[70] 公司治理和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32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31名增加1名[74] - 报告期内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01] - 公司主席兼任首席执行官,存在企业管治守则偏差[10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5]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守则[106] - 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9月30日前寄发股东[107] - 公司综合资产总额为48,736千港元,其中可呈报分部资产占比87.7%(42,760千港元)[29] - 可呈报分部负债为48,459千港元,占综合负债总额71.6%[29] 持续经营和不确定性 - 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疑问[14] - 若无法继续经营需调整资产价值至可收回金额并重新分类资产负债[17] 会计准则和采纳 - 采纳2025年1月1日生效的新订/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无重大影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