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同比增长32.0%至11.86亿港元[4]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11.860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985亿港元增长32.0%[25][26] - 公司综合收益大幅上升约32.0%至约11.86亿港元(2024年:8.985亿港元)[49] - 毛利同比大幅增长144.1%至1.61亿港元[4] - 公司毛利上升至约1.612亿港元(2024年:6600万港元),毛利率为13.6%(2024年:7.3%)[49] - 氨基酸分部毛利约为1.644亿港元(2024年:7180万港元),毛利率为16.2%(2024年:9.5%)[51] - 本期间亏损1.5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58亿港元略有收窄[4] - 除税前亏损略有收窄,从2024年的1.577亿港元改善至2025年的1.547亿港元[25][26] - 净亏损1.547亿港元,EBITDA为8230万港元[61] - 全面亏损总额2.5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3.87亿港元改善34.9%[5] - 每股基本亏损1.7港仙较去年同期1.8港仙有所改善[5] -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1.7港仙,較去年同期的1.8港仙略有改善[34]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除稅前虧損中出售存貨成本大幅增加至10.24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8.325億港元增長23.1%[32] - 僱員福利開支(不包括董事酬金)大幅減少至3064萬港元,較去年同期的6909萬港元下降55.6%[32]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上升27.2%至5610万港元,占收益比重4.7%[56] - 行政费用减少38.3%至7880万港元[57] - 财务成本增加50.6%至1.87亿港元[59] - 财务成本大幅上升至1.870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42亿港元增长50.6%[25][30] - 可换股债券估算利息激增至1.150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332万港元增长115.8%[30] - 可换股债券实际估算利息约为1.15亿港元(2024年:5330万港元)[68] - 政府补助金大幅减少至21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739万港元下降96.8%[29] - 其他收入及所得减少82.3%至2210万港元,主因缺失6740万政府补助及2820万金融资产增值[55] 业务线表现 - 氨基酸分部业绩显著改善,从2024年亏损2658万港元转为2025年盈利8739万港元[25][26] - 氨基酸分部销量增加52.0%至187,000公吨(2024年:123,000公吨),平均生产成本减少18.4%[51] - 其他玉米提炼产品销量增加约50.9%至约80,000公吨(2024年:53,000公吨)[50] - 其他玉米提炼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下降19.8%,但平均生产成本减少21.5%[50] - 出口销售总额为2.858亿港元,同比下降6.9%[54] - 氨基酸出口量2.4万吨,同比下降35.1%(去年同期3.7万吨)[54] - 其他玉米提炼产品出口量2万吨,同比增长185.7%(去年同期0.7万吨)[54] 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收益增长52.2%,从2024年的5.915亿港元增至2025年的9.001亿港元[2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61.1%至1.38亿港元[6]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至1.377亿港元,净借贷达16.387亿港元[63] - 流动负债净额41.09亿港元较期初43.86亿港元改善6.3%[6] - 负债净额22.08亿港元较期初19.54亿港元扩大13.0%[7] - 资本负债比率增至约60.8%(2024年12月31日:58.4%),负债净额增至约22.075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19.544亿港元)[73] - 计息银行借贷总额增至17.764亿港元,其中68.7%需一年内偿还[63][64]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增至约10.738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9.588亿港元),权益部分维持1.047亿港元[68] - 应付农发集团负债达18.879亿港元(2024年底:17.814亿港元),增长6.0%[19] 营运资金和周转效率 - 存货增长33.3%至2.74亿港元[6] - 存货周转天数增加至约48天(2024年12月31日:42天)[73] - 应收购贸易账款下降35.7%至1.02亿港元[6] - 應收貿易賬款總值下降至1.026億港元,較去年底的1.595億港元減少35.7%[36] - 应收贸易账款周转日数减少至约16日(2024年12月31日:29日)[73] - 來自最大客戶的應收貿易賬款佔比上升至12.5%,較去年底的10.9%增加1.6個百分點[37] - 應付貿易賬款總額增至14.95億港元,較去年底的11.75億港元增長27.2%[39] - 三個月以上的應付貿易賬款大幅增加至12.404億港元,較去年底的7.4億港元增長67.6%[40] - 应付贸易账款周转日数增加至约236日(2024年12月31日:211日)[73] -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增至1.751億港元,較去年底的1.601億港元增長9.4%[38] - 物業、廠房及設備淨值小幅增加至21.467億港元,較去年底的21.191億港元增長1.3%[36] 债务重组和资本交易 - 逾期供应商债务价值约人民币461,100,000元[13] - 供应商债务重组涉及债转股总额人民币461,100,000元[14] - 债务重组涉及转让贷款约42.678亿元人民币,清偿金额为15.8亿元人民币[69] - 可换股优先股认购总额为15.8亿元人民币(吉林利亨13.3亿元,吉林元亨2.5亿元),认购价较市价溢价78.6%[69] - 可换股优先股年利率不高于5%,非累积且可递延支付[70] - 全数转换可换股优先股后,吉林利亨和吉林元亨将分别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5.53%和10.44%[71] - 公司收购目标公司I和II代价分别为人民币151,743,863元和149,263,510元对应供应商债务折让34.72%[76] - 代价股份发行价为每股0.12港元[16] - 代价股份发行价0.12港元较协议日收市价0.88港元溢价36.36%[77] - 配发代价股份总数2,752,605,977股占现时已发行股本31.06%占扩大后股本23.70%[78] - 目标公司收购后将持有世纪大成28.98%股权[78] - 供应商中国合伙企业合计持有世纪大成约28.98%股权[1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农发集团同意未来24个月内不要求偿还债务并提供稳定玉米供应支持[19] - 公司确认拥有充足营运资金履行未来12个月内到期财务责任[19] - 国内玉米价格从2025年1月的每公吨人民币2,075元上升至2025年6月每公吨人民币2,447元[46] - 预计2024/25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大幅下降至7,000,000公吨,较2023/24年度减少16,400,000公吨[46] - 中国赖氨酸出口量下跌5.0%至约521,500公吨[47] - 中国赖氨酸产品平均价格下跌23%至27%至每公吨人民币7,700元至8,100元(2024年6月底:10,200元至10,500元)[47] 公司治理和结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谭超(主席)、姜芳芳及解梁秋组成[8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中期业绩及公告[86]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就会计原则及政策进行商讨无意见分歧[86] - 公司中期报告将提供予股东并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87] - 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王成及王贵成[89] - 董事会包括一名非执行董事李跃文[89] - 董事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姜芳芳、谭超及解梁秋[89] - 王成担任公司主席职务[88]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89] 其他重要事项 - 剩余绿园物业总占地面积约863,329平方米[11] - 剩余润德贷款本金额约人民币701,500,000元及未偿还利息[11] - 股份购买协议I代价为人民币151,743,863元[16] - 股份购买协议II代价为人民币149,263,510元[16] - 农发集团2025年6月30日未经审核资产净值约人民币7,129,700,000元[18] - 农发集团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约人民币3,809,100,000元[18] - EPC合约最高代价为人民币129,100,000元含提前竣工奖金最高人民币4,000,000元[79] - 集团雇员人数由2,600名减少至1,492名同比减少42.62%[81] - 雇员福利开支由69,600,000港元减少至32,000,000港元同比减少54.02%[81] - 期间购回12,894,000股股份总代价1,218,328港元[83] - 购回股份最高价0.100港元最低价0.083港元[83] - 已发行股份总数8,907,405,717股含44,560,000股库存股份[83] - 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面值約為26.175億港元,包括8.907億港元普通股和17.268億港元可換股優先股[42]
大成生化科技(00809)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