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30%至人民币3,712.81亿元[24] - 公司毛利润同比增长18.24%至人民币668.66亿元[2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3.79%至人民币155.11亿元[24] - 每股盈利同比增长9.62%至人民币1.71元[2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约3712.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0%[44][46] - 归母净利润约155.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9%[44][46] -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3.30%,主要受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驱动[132][136]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3.79%,主要因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132][136] - 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8.78%下降至18.01%,主要受新能源汽车业务影响[135][139]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人民币318亿元[28] - 经营现金流入达人民币318.33亿元,较去年同期141.78亿元大幅增长[140][144] - 现金储备达人民币1,561亿元[28] - 研发投入达人民币309亿元[28] - 研发投入约308.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05%[44][46] - 境外营业额达人民币1,354亿元[28] - 国内纳税总额达人民币271亿元[28]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48天改善至33天,因营收增长且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下降[141][144] - 存货周转天数从77天增至79天,变化不明显[141][144] - 应付款项周转天数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且同比进一步下降[52][54] - 总借贷从2024年末的285.84亿元增至390.76亿元,包含银行贷款和超短期融资券[140][144] - 固定利率贷款占比从70%升至82%,其余为浮动利率[142][145] - 资本负债比率从-36%变为-28%,反映负债净额相对权益的变化[143][145] - 员工总数约88.54万人,人工成本占营业额比例17.42%[148] - 公司员工总数约为88.54万名,员工成本总额占营业额的17.42%[153] 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 - 公司为全球领先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 开发高度安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7][11]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33.0%[50][51] - 公司汽车全市场占有率同比增长2.2个百分点至13.7%[50][51] - 公司整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30%,增速居前十大出口企业之首[50][51] - 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覆盖国家超过110个[28] - 公司推出全球量产最高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的闪充电池[53][55] - 智驾车型累计销量超71万辆[58] - 每天智驾数据生成超4400万公里[58] - 截至2025年5月底,公司智能驾驶车辆销量超71万辆,每日生成超4,400万公里智能驾驶数据[56] - 夏车型上市首月销量超1万辆[63][64] - 秦L EV上市首周销量超1万辆[66][67] - 海狮05EV采用三大安全子架构和超100项核心标配[70][71] - 海狮05EV实现同级最小转弯半径4.65米[70][71] - 王朝系列推出夏、秦L EV、汉L和唐L等新车型[60][61] - 海洋系列推出海狮05EV、海狮07DM-i和海豹06EV等新车型[60][61] - 集团构建由比亚迪、方程豹、腾势及仰望组成的多品牌梯度布局[59] - 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支持一键自动起降与精确回收[58] - 汉L和唐L上市后连续三个月销量均超过10,000辆[74] - 方程豹品牌在18个月内达成100,000台交付[80] - 腾势D9成为全球首款累计销量突破250,000辆的新能源MPV[84] - 钛3上市三个月累计销量超过20,000辆[82] - 腾势N9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9秒[89] - 腾势N9最小转弯半径为4.65米[89] - 海狮07 DM-i于五月正式上市[75] - 海豹06EV于六月正式上市[78] - 汉L和唐L于四月正式上市[74] - 腾势N9于三月正式上市[89] - 仰望品牌累计销量突破10,000台,成为中国首个销量破万的国产百万级汽车品牌[91][92] - 仰望U7动力超1300匹马力,零百加速2.9秒,配备双向20°智能后轮转向[94][95] - 公司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于2025年7月下线[115][117] - DM 5.0技术实现百公里亏电油耗2.6升创全球新低[116][118] - 智能驾驶系统"天神之眼"覆盖泊车/行车/安全三大场景[116][118] - 公司承诺对中国市场智能泊车场景的安全损失全面兜底[116][118] - 新能源汽车技术投入聚焦电动化与智能化核心技术融合[116][118] - 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收入约3025.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49%[44][46]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表现 -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收入约687.4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54%[44][46] - 消费电子业务在海外大客户组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109][111] - 精密零部件业务运营效率显著提升[109][111] 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表现 - 光伏业务拥有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及系统应用全产业链布局[8][12] - 公司光伏业务持续加强新技术研发,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103] - 公司与Orange Charging合作建设10,000座兆瓦闪充站[104][107] - 公司与Xindiantu合作建设5,000座兆瓦闪充站[104][107] - 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将提升自主研发并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125][128] - 光伏业务聚焦技术突破以应对国内外多样化需求[125][128] AI数据中心与新兴业务表现 - 公司业务覆盖消费电子及AI数据中心等多元化市场领域[9][12] - AI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跨越式成长[110][112] - AI服务器大量出货带动业务强劲增长[110][112] - 数据中心液冷和电源产品获行业领军企业认证[110][112] - 服务器与AI数据中心等新兴业务快速增长[126][129] - 消费电子业务受益于AI终端复杂度提升和折叠屏市场扩张[127][129] 城市轨道交通业务表现 - 公司开发城市轨道交通产品包括中运量云轨和低运量云巴[10][12] 各地区市场表现 - 境外营业额达人民币1,354亿元[28] - 公司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3倍,推动欧洲、拉美、亚太等主要区域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96][98] - 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6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强势进入英国、巴西、新加坡等市场[96][98] - 公司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设立欧洲总部,承载销售售后、车辆认证测试及本地化设计三大职能[99][101] - 公司与澳大利亚NRL传奇球队Sydney Roosters达成五年战略合作[97][98] - 公司柬埔寨乘用车工厂于四月正式奠基[99][101] - 海外业务成为核心增长极并加速高端品牌(腾势/仰望)全球化布局[120][123] - 新能源客车出口上半年继续稳居行业第一[102] - 公司运营滚装船数量达6艘,为汽车全球化进程注入新动力[99][101]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总产量达1562.1万辆(同比增长12.5%),总销量达1565.3万辆(同比增长11.4%)[33] - 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96.8万辆(同比增长41.4%),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33]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比例达44.3%[33]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连续四个月突破50%,上半年达50.2%[33] - 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68.5%(同比增长6.6个百分点)[33] - 汽车出口量达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34][36] - 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06万辆(同比增长75.2%)[34][36] - 2025年1月出台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支持力度[35][37] - 2025-2027年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35][37] - 2024-2026年实施"百县千站万桩"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程[38]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5.86亿部,同比微增0.1%[42][43]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1.39亿部,同比增长0.4%[42][43] - 全球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达2364.4亿美元,同比增长40.9%[42][43] -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113][114] - 中央资金将于2025年7月下达支持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推广[113][114] - 2025年10月将下达第四季度中央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置换[113][114] 融资与资本活动 - 公司完成H股加速簿记发行募资56亿美元[48] - 员工持股计划总认购资金不超过41亿元人民币[48] - 公司完成H股闪电配售56亿美元,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史上规模最大的闪电配售项目[49] - 公司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总金额不超过41亿元人民币,覆盖不超过2.5万名员工[49] - 公司向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9.74元人民币,每10股送红股8股,每10股转增12股[49] - 公司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比重达8%[49] 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 - 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授予5,511,024股A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813%,授予日前收盘价为人民币323.00元/股[164] - 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三个锁定期解锁2,204,410股A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725%,解锁日前收盘价为人民币318.49元/股[165] - 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于2024年5月11日注销22,928,295份未行权的股权期权[157] - 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参与总人数不超过12,000人,单个员工持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163] - 公司采用2022年、2024年及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均获得股东大会批准[156] - 子公司股权期权计划已于2024年5月11日起失效,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尚未行使的股权期权[157] - 公司回专用证券账户持有股份以人民币0元/股价格转让予员工持股计划,参与者无需出资[163] - 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于2025年7月18日终止,所有A股已完成授予[168]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不超过2.2亿份,资金总额上限为2.2亿元人民币[172][175]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累计购买664,755股A股,占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219%[176][180]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不超过41亿份,资金总额上限为41亿元人民币[182]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在报告期内累计购买10,714,990股A股,占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3526%[183] - 单个员工持股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176][180][183]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上限为150人[171][174]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上限为25,000人[179][181]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72个月[176][180]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48个月[183]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不超过410,000万份,资金总额上限为人民币410,000万元[186]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累计购买10,714,990股A股股票,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0.3526%[187] - 单个员工持股上限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1%[187]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48个月[187]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方式实施,不发行新股[186][187] - 资金来源包括激励基金、合法薪酬、自筹资金等,公司不提供财务资助[186]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于报告期内授予10,714,990股A股股票[189] - 2022年及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在报告期内未发生授予或解锁[189] - 所有员工持股计划均不涉及新股发行,对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影响为零[187]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标的股票认购单位为每份人民币1.00元[186] - 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授予5,511,024股A股,授予日公允价值为18.6377亿元人民币[190] - 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解锁安排:12个月后解锁30%,24个月后解锁30%,36个月后解锁40%[190]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购买664,755股A股,认购日公允价值为1.86796亿元人民币[192]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解锁安排分五批,每满12个月解锁20%,持续60个月[192]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购买10,714,990股A股,认购日公允价值为43.3957亿元人民币[194] - 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授予日前收盘价为323.00元/股,授予日收盘价为338.18元/股[190]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认购日前收盘价为281.01元/股,认购日收盘价为281.00元/股[192]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认购日前收盘价为398.80元/股,认购日收盘价为405.00元/股[194] - 报告期内三个员工持股计划均无A股被注销或失效[192] - 所有员工持股计划参与者均不包含董事、高管或主要股东及其关联方[190]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购买10,714,990股A股股票,总价值4,339,570,950元人民币[195] - 员工持股计划认购日A股收盘价为405.00元/股,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为398.80元/股[195] - 员工持股计划分三批解锁:首批12个月后解锁30%(3,214,497股),第二批24个月后解锁30%(3,214,497股),第三批36个月后解锁40%(4,285,996股)[195] - 首批解锁需满足2025年营业收入较2024年增长不低于10%的公司业绩指标[195] - 个人业绩考核"待改进"时解锁80%,"达标及以上"时解锁100%[195] - 子公司期权计划授予36名参与者33,088,235股比亚迪半导体股份,占注册资本7.353%[199] - 子公司期权计划行权价格为每股4.54元人民币[199] - 子公司期权计划涉及股份累计不超过比亚迪半导体2021年6月16日总股本的10%[199] - 子公司期权计划旨在建立完善比亚迪半导体激励机制,保留激励人才[197] - 36名参与者均为比亚迪半导体董事、高管及关键人员(不含监事及独立董事)[19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业绩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4] - 公司股份代码包括H股港币柜台01211及人民币柜台81211[2][5]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手机部件及组装、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5][11]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延安路1号[19] - 公司审计机构为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20] - 公司香港股份登记处为卓佳投资者服务有限公司[20] 其他财务相关事项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受限货币资金为人民币313,251千元作为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保证金[1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另有人民币326,392千元作为信用保证金、投标保证金及其他受限性质而受限,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4,057千元增长60%[151]
比亚迪股份(01211)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