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盛新能(60087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9 19: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6.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82%[22] - 利润总额亏损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恶化[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4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恶化[22] - 基本每股收益-0.70元/股,同比大幅下降[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59亿元人民币[22] - 公司营业收入为16.73亿元,同比下降43.8%[29] - 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49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2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82%至16.73亿元,主要因光伏玻璃市场需求不足及行业竞争加剧[35] - 公司净利润大幅恶化,净亏损达5.032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949%[101] - 营业利润亏损扩大至5.0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26%[10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4898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720%[10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0元/股,较去年同期-0.08元恶化775%[101] - 母公司营业收入155.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104] - 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386.08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3.9%[10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4.49亿元(-448,984,121.51元)[1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5,478万元(-54,781,826.93元)[11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0.48%至19.27亿元,因销量及成本降低[35] - 研发费用下降42.1%,从1.16亿元降至6685万元[100] - 母公司财务费用351.7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104] - 利息费用5640.9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01] - 其他收益828.25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7%[101] - 信用减值损失激增至4600.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088%[10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90.11%[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3,890.11%至-7.45亿元,因营收规模下降及经营亏损加剧[3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58.2% 从22.69亿元降至9.50亿元[10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 从-1866.68万元扩大至-7.45亿元[106]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下降28.5% 从2.28亿元降至1.63亿元[10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27亿元 其中购建长期资产支付2.27亿元[10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加91.8% 从11.68亿元增至22.40亿元[10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82.9% 从11.38亿元增至20.81亿元[107]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50亿元 主要用于投资支付[110]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9.51亿元 其中其他筹资收款17.11亿元[11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45亿元 较期初增加1398.86万元[107]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4481.32万元 较期初减少8145.92万元[110] - 存款业务本期发生额合计存入39.34亿元,取出39.65亿元[7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18%[22] - 总资产136.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7%[22] - 公司总资产136.3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8%[29] - 归母净资产为35.6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1.2%[29] - 短期借款同比增加37.87%至22.6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6.59%[38] - 应付账款同比增加54.40%至24.61亿元,主要因合并范围扩大[38] - 合同负债同比大幅增长366.91%至3,915万元,因预收客户货款增加[38] -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25.27%至12.87亿元,占总资产9.44%[38] - 公司短期借款余额为人民币22.62亿元,其中信用借款占20.88亿元[51] - 公司长期借款余额为人民币39.81亿元,含一年内到期部分8.27亿元[5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5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0.14亿元[53] - 流动负债为人民币63.76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4.97%[53] - 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3.3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7.76%[5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35.68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11.18%[53] - 流动比率0.53(2024年末0.65),速动比率0.33(2024年末0.41)[54] - 资本与负债比率268.01%,较2024年末上升73.83个百分点[54] - 货币资金增加至1.477亿元,较期初增长5.2%[93] - 应收账款增长至12.868亿元,增幅25.3%[93] - 固定资产显著增加至53.629亿元,较期初增长15.4%[93] - 在建工程增至38.257亿元,较期初增长12.9%[93] - 短期借款大幅上升至22.618亿元,增幅37.9%[94] - 应付账款增至24.612亿元,增幅54.4%[94] - 长期借款增至31.535亿元,较期初增长15.6%[94]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9.096亿元,较期初增亏97.5%[95] - 总资产增长至136.308亿元,较期初增长10.8%[93] - 总负债增至97.077亿元,较期初增长22.4%[94] - 公司总资产从544亿元下降至540亿元,减少0.7%[97][98] - 货币资金减少64.5%,从1.26亿元降至4481万元[96]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3.7%,从41.03亿元增至42.53亿元[97] - 其他应收款减少14.3%,从9.22亿元降至7.89亿元[96] - 短期借款减少1.8%,从2.87亿元降至2.82亿元[97] - 其他应付款大幅下降74.2%,从2.09亿元降至5374万元[97]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6.68亿元[98] - 公司2025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亏损9.10亿元(-909,622,409.07元)[112] - 公司2025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23亿元(3,923,163,830.95元)[112] - 公司2024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9,451万元(94,510,205.17元)[116] - 公司2024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0.05亿元(5,005,258,239.05元)[116]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6.46亿元(645,674,963.00元)[112][116] - 公司实收资本(股本)为645,674,963.00元[117][118][119]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886,342,471.48元,较期初减少13,860,814.47元(下降0.36%)[117]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3,860,814.47元,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至-668,287,394.64元[117]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4,418,411.61元,未分配利润为-671,087,108.88元[118][119]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3,857,589,394.08元[117][118][119] - 盈余公积保持51,365,509.04元未变动[117][118][119]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1.22%[125] - 公司流动资产低于流动负债3,017,172,424.61元[125] - 公司可用融资授信额度超30亿元[125] 业务线和产能发展 - 公司大吨位产能占比达到约70%[30] - 江苏凯盛年产150万吨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一期项目首条1200t/d生产线投产[30] - 北方玻璃1200t/d超薄压延光伏玻璃生产线完成点火投产[30] - 自贡新能源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计划下半年开工建设[30] - 原材料集中采购覆盖面达90%[31] - 公司以增资并购方式取得江苏凯盛74.60%股权,首期增资款1.5亿元[41] - 自贡新能源2000t/d光伏玻璃项目总投资额13.99亿元,预计2025年内开工[42] - 北方玻璃1200t/d生产线已投产,累计投资额10.49亿元,占总资产7.7%[42] - 主要子公司合肥新能源总资产20.76亿元,净利润亏损1.06亿元[45] - 主要子公司桐城新能源总资产23.44亿元,净利润亏损0.69亿元[45]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玻璃生产销售,属于玻璃制造业[120]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8家附属公司(5家全资+3家控股)[122] 关联交易和托管事项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68.29万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935.49万元[24][25] - 与凯盛科技集团原材料采购交易额达66,370万元,占年度上限520,000万元的12.8%[69] - 在中国建材财务公司存款业务期末余额为9,456万元,利率范围0.55%-1.35%[73] - 向凯盛科技集团销售光伏玻璃等产品实际交易额为0元,年度上限35,000万元未使用[69] - 中国建材集团提供备品备件交易额473万元,占年度上限14,000万元的3.4%[69] - 中国建材财务公司贷款业务期末余额236万元,利率2.30%[75] - 江苏凯盛股权收购完成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至50,000万元[70] - 中国建材集团工程设备材料供应实际交易额为0元,年度上限580,000万元未执行[68] - 中国建材集团技术服务交易额31万元,仅占年度上限2,300万元的1.3%[68] - 其他金融服务业务实际发生额为0元,总额度3,000万元未使用[77] - 公司托管盛世新能源资产涉及金额1亿元人民币[78] - 公司托管盛世新材料资产涉及金额1亿元人民币[78] - 公司托管沭阳鑫达资产涉及金额1.5亿元人民币[78] - 公司托管江苏光年资产涉及金额1.5亿元人民币[78] - 公司托管凯盛玻璃控股资产涉及金额9.5388亿元人民币[78]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每10股派息、送红股及转增数均为0[58] - 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59]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主要子公司数量为5个[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册员工总数为2,780人[62] - 公司董事不建议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62] - 公司自2025年6月27日起取消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行使[57] - 报告期内公司无股份回购、出售或赎回情况,且无库存股份[61] - 公司严格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及《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62]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持续有效且严格履行[64]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及违规担保情况[6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0,369户[81]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248,238,789股,占总股本比例为24.82%[83] -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111,195,912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7.22%[83] -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63,835,499股,占总股本比例为9.89%[83] - 中国建材集团通过受控制法团合计持有A股204,932,781股,占总股本比例为31.74%[86] - 公司普通股总数645,674,963股,在港交所及上交所上市[120]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变动全部来自综合收益亏损,无资本变动[117] 会计政策和重要标准 - 重要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标准为金额≥100万元[131] - 重要应收款项核销标准为金额≥50万元[131] - 重要预付款项标准为账龄超1年且金额≥500万元[131] - 重要在建工程标准为项目预算≥50,000万元[131] - 重要应付账款标准为账龄超1年且金额≥500万元[131]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标准为净资产占合并净资产5%或净利润占合并净利润10%[132] - 重要研发项目资本化标准为累计金额≥500万元[132]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类,公司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和共同承担的负债[138] - 现金等价物为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39]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0]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4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摊销或确认减值时计入当期损益[14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143]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44] - 金融资产重分类仅发生在业务模式变更时,在变更后首个报告期第一天进行[1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46] - 金融负债包括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等四种情形[147] - 公司金融负债定义为需无条件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履行的合同义务[148] -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及后续均以公允价值计量 正值为资产负值为负债[148] - 嵌入衍生工具若与主合同经济特征不紧密需分拆为独立衍生工具处理[149] - 公允价值计量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 缺乏活跃市场时采用估值技术[150] - 公允价值层次分为三级:第一层活跃市场报价 第二层可观察输入值 第三层不可观察输入值[150] - 金融资产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 涵盖摊余成本计量资产及应收款项等[151] - 预期信用损失按三阶段计量:阶段1未来12个月损失 阶段2全存续期损失 阶段3已发生减值损失[152] - 应收票据分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组合计量信用损失[153] - 应收账款分关联方客户与一般客户组合 一般客户参考历史损失率计算[153] - 其他应收款按光伏补贴款/保证金/关联方等6类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4] - 公司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日与初始确认日违约风险评估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155] - 评估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公司考虑合理且有依据的前瞻性信息包括债务人支付违约和信用评级恶化等[155] - 金融资产信用减值证据包括债务人重大财务困难、合同违约或破产重组等可观察信息[155] - 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增减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15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损失准备抵减资产负债表账面价值[156] - 不再预期金融资产现金流量可收回时直接减记账面余额构成终止确认[156]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跌价准备[161] - 存货跌价准备通常按单个或类别项目计提影响因素消失时在原计提金额内转回[161]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主要通过出售而非持续使用收回账面价值[166] - 处置组包括作为整体一并处置的资产组及相关负债特定情况下含企业合并商誉[166]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净额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167] - 持有待售处置组资产减值损失先抵减商誉账面价值再按比例抵减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167]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后续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净额增加可转回以前减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167]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和处置组中资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168] - 终止经营需满足代表独立主要业务或主要经营地区等条件之一[169] - 终止经营损益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持有待售资产减值损失和处置损益作为终止经营损益列报[169]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71] - 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