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 - 公司年度收益为3.0145亿港元,同比增长14.75%[10][12][14][16] - 公司年度综合亏损为106万港元,较去年亏损6139万港元大幅收窄[10][1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37港仙,去年为21.26港仙[10][14] 成本和费用 - 员工成本为9929万港元,同比增长0.43%,占收益比例32.94%[18][23] - 其他经营开支为7848万港元,同比下降5.42%,占收益比例26.03%[18][23] - 维修及保养开支为1650万港元,同比增长10.8%[18][23] - 水电费及燃料费为2007万港元,同比下降5.1%[18][23] - 业务招待费为424万港元,同比增长262.4%[18][23] - 应收贷款撇销之亏损为425万港元,同比下降65.6%[18][23] - 资本开支为399万港元,较去年426万港元减少6.3%[57] 金融资产和投资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值亏损净额为417万港元,去年为2200万港元[19][24] - 公司持有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6065万港元[38] - 公司2024年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6258万港元[38]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额为6064.7万港元,占总资产13.05%[39] - 持有汇隆控股635.7百万股(约4.4%股权),投资成本1194万港元[41] - 汇隆控股半年营收4680万港元,净利润3049万港元[41] 贷款业务 - 公司应收贷款总额为8725万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4184万港元[27][30] - 贷款本金范围从24万港元至500万港元,年利率介于8.0%至12.0%[29][31] - 最大借款人应收贷款总额为638万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的7.11%[29][31] - 前五大借款人应收贷款总额占应收贷款总额的31.5%[29][31] 现金流和债务 - 现金及现金 equivalents 增至7804万港元,同比增长33.3%[48] - 未偿还债务总额5876万港元,其中计息债务4689万港元[48] - 资本负债比率升至18.19%,较去年16.1%上升2.09个百分点[49] - 抵押租赁物业账面值8919万港元用于银行借贷担保[52]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870万港元已全额用于资产升级及营运资金[43] 应付款项和拨备 - 公司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6720万港元,占总负债的47.33%[34][37] - 中国雇员遣散费拨备为4852万港元,应计员工成本为939万港元[34][37] - 公司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6328万港元,占总负债的46.25%[34][37] - 公司2024年中国雇员遣散费拨备为4856万港元,应计员工成本为727万港元[34][37] 员工和薪酬 - 员工总数668人,较去年730人减少8.5%[58][60] - 薪酬政策强调与绩效挂钩的竞争性待遇[58][60] 董事会和公司治理 - 新增人工智能领域执行董事(吴王芳女士)[64][6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60%(3/5),审计/薪酬/提名委员会全覆盖[65][66][70] - 企业管治全面遵循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守则[73][77] - 董事会下设三大专业委员会监督特定事务[76][79] - 董事可获公司资助的独立专业咨询[81] - 截至2025年4月30日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3][8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60%符合上市规则要求至少三分之一的规定[89] - 6名董事中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合资格会计师[87][9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峻頞缺席1次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4/5[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鍾凱恩缺席1次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4/5[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劉洪瑞缺席1次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4/5[86] - 执行董事董小静全勤出席5次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5/5[86] - 主席每年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至少2次会议且无执行董事出席[92][96] - 董事会会议需提前至少14天通知董事会议文件至少提前3天发送[94][96] - 公司创始人李 Tung Lok 自1989年起兼任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直至2023年9月2日去世[98][99] - 公司创始人李同乐先生自1989年1月起担任主席及CEO(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除外)[103] - 李同乐先生于2023年9月2日离世后公司开始物色主席及CEO继任人选[104] - 非执行董事以不超过3年固定任期获委任[105] - 高级管理层每月向董事会提供公司表现及业务发展的详细更新[120][124]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已正式采纳并发布在公司网站上,强调技能、经验和观点多元化的平衡[154][156] - 董事会成员构成包括性别、年龄、种族等维度,具体数据以图表形式展示(男性/女性、独立非执行董事/执行董事、华人等分类)[159] - 董事会提名以用人唯才为原则,参考业务模式需要(如性别、年龄、专业背景等)[155][157] 审计和风险管理 - 外聘核数师为McMillan Woods(长青会计师事务所)[121][125] - 公司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年度应付外聘核数师McMillan Woods的审计服务酬金为65万港元[136]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具备丰富会计及财务经验的合格会计师钟凯恩女士[130] - 审计委员会负责审阅集团初步业绩、中期业绩及年度财务报表[132] - 审计委员会监督集团与外部审计师的关系并确保审计师独立性[132][133] - 审计委员会每年接收外部审计师确认独立性的业务约定书[133] - 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师举行无管理层参与的独立会议讨论审计范围及策略[135] - 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经董事会年度审查确认为有效且充足(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年度)[164][167] - 集团委聘独立内部监控顾问执行内部审计职能,系统性审查财务、运营及合规控制[163][166] 委员会职能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钟凯欣女士(主席)、朱振安先生及刘荣锐先生[127]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137][141] - 薪酬政策参考集团盈利能力、市场状况及同业薪酬基准制定[145]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评估董事会结构及董事候选人资格[146][152]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一次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52] 合规和披露 - 公司年度及中期业绩分别于年结后3个月内及半年度结束后2个月内发布[119] - 公司秘书钟育麟先生确认符合上市规则所有资格及培训要求[116] - 董事需每年向公司提供培训记录并由公司秘书保存[108][110] - 董事会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9][111] - 股东通讯政策已采纳并定期审查,确保符合监管要求[171][176] - 公司章程文件在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年度无重大变动[170][175]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详情将于2025年8月前发布[169][174] - 环保政策推行绿色办公措施,包括双面打印、关闭闲置设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68][173] 股东事务 - 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需由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已缴足股本且具投票权的成员联署[178] - 股东特别大会需由持股不少于10%投票权的股东联署要求召开[182] - 股东大会决议采用按股数投票制,结果公布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79][182] - 公司通过邮件及电邮地址ir@qplhk.com接收股东质询[181][183] 股息政策 - 公司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年度不派发股息[186][190] - 公司于2019年1月制定股息政策,但无预设股息分配比例[193][198] - 公司可分派储备于2025年4月30日为零[193][196] - 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财务表现、债务水平、流动资金及监管限制[194][196] - 股息支付受百慕达公司法及公司章程法律约束[199] 业务概览 - 公司作为投资控股公司,子公司主营集成电路引线框、散热器及借贷业务[185][188] - 集团业绩详情载于综合损益表第50页[186][189] 外汇风险 - 外币风险敞口主要涉及港元美元人民币,未使用对冲工具[50][51]
QPL INT'L(00243)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