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63.8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10.364亿元,增幅约为19.4%[3] - 公司总营业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3.48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63.84亿人民币,增长19.4%[12] - 主营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2.32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62.98亿人民币,增长20.4%[12]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19.4%,从53.48亿元增至63.84亿元[36][37] - 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384.5百万元,同比增长19.4%[63] - 毛利约为人民币18.0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3.145亿元,增幅约为21.1%[3] - 分部利润总额从14.92亿元增至18.07亿元,同比增长21.1%[36][37] - 净利润从3.280亿元增至3.464亿元,同比增长5.6%[36][3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税前利润为3.86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471亿元增长11.3%[1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95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0.82亿元,降幅约为21.7%[3]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合并净利润为2.95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777亿元下降21.7%[26]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合并净利润(稀释)同比下降21.7%,从3.777亿元降至2.957亿元[28]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295.7百万元,同比下降21.7%[63] - 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137.6百万元,同比增长14.8%[63]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39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0.50元[5]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9元/股,较2024年同期的0.50元/股下降22%[26] - 稀释每股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0.50元下降至0.39元,降幅为22%[28] - 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7.559亿股,较2024年同期的7.579亿股减少0.3%[27] - 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稀释)为7.559亿股,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28][30]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人民币45.779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8.56亿元[4]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3.858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476亿元[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0%,从3.476亿元增至3.858亿元[36][37] - 公司研发费用为人民币385.8百万元,同比增长11.0%[70]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1.5%,从0.882亿元降至0.780亿元[36][37] - 财务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8816.89万人民币降至2025年同期的7799.88万人民币,下降11.5%[13] - 利息费用为人民币1.239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203亿元[4] - 利息收入为人民币0.249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0.534亿元[4] - 员工成本增加至10.20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7.928亿元)[86] 各业务线表现 - 光传输产品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5.39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38.47亿人民币,增长8.7%[12] - 光互连组件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9.34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14.44亿人民币,增长54.6%[12] - 光传输产品分部收入38.47亿元,同比增长8.7%[36][37] - 光互联组件分部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长54.6%[36][37] - 光互联组件分部收入为人民币1443.8百万元,同比增长54.6%[64] - 公司光传输产品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38.5亿元,同比增长8.7%,毛利率约29.6%,同比下滑4.5个百分点[94] - 光互连组件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14.4亿元,同比增长54.6%[99] - 光互连组件分部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约40.7%,同比增加18.0个百分点[99] 各地区市场表现 - 公司来自国内客户的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约2.9%[3] - 公司来自海外客户的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约52.8%[3] - 海外客户收入为人民币2698.7百万元,同比增长52.8%[65] - 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约人民币27.0亿元同比增长52.8%,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42.3%[9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底的161.45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66.26亿人民币,增长4.81亿人民币[7] - 公司股东权益从2024年底的155.81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2.08亿人民币,减少3.73亿人民币[7] - 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20.00亿人民币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65亿人民币[7] - 短期借款为19.65亿元人民币,其中内部担保借款2.80亿元人民币[54] - 银行贷款增长1.8%至94.658亿元人民币[81] - 公司长期借款总额为人民币4833.3百万元[60] - 公司负债资本比率为48.6%,较去年末上升7.2个百分点[76] - 净流动资产减少4.483亿元至38.238亿元人民币[80] - 光传输分部资产总额为137.36亿元人民币,光互联分部资产总额为34.99亿元人民币,其他分部资产总额为161.44亿元人民币,集团合并总资产为318.34亿元人民币[39]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总额为23.55亿元人民币[39] 现金流状况 - 经营现金流净额大幅增加至8.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从2.136亿元)[7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2160万元至10.452亿元人民币[78]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出5.41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流入6.303亿元)[79] - 现金及等价物净减少7.38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减少2.264亿元)[78] - 公司资本支出为人民币537.4百万元[75] - 固定资产资本承担减少至19.4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20.679亿元)[82] 应收账款和票据 - 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6.9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4.53亿元人民币,降幅达35.2%[40] - 银行承兑汇票从5.69亿元人民币降至2.97亿元人民币,降幅47.8%[40] - 已背书或贴现但未到期应收票据为7880万元人民币,其中银行承兑汇票7873万元人民币[42] - 应收账款总额从59.05亿元人民币增至64.16亿元人民币,增长8.6%[43]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从6.44亿元人民币增至7.70亿元人民币,计提比例从10.90%上升至12.01%[43][44][45] - 1年以内账龄应收账款占比从71.5%提升至76.5%,金额从42.20亿元人民币增至49.10亿元人民币[43] -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高达74.06%,金额1.39亿元人民币[44] - 关联方应收账款(群体1)坏账计提比例仅为0.06%,远低于其他群体[4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合计为62.28亿元人民币,其中客户群体3占比最大,达38.96亿元人民币(62.5%)[48][49] - 坏账准备期末余额为7.7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19.7%(1.27亿元人民币)[49] - 前五名应收账款合计14.04亿元人民币,占总应收账款的21.88%,其坏账准备为1.96亿元人民币[50] - 客户群体2的逾期三年以上账款减值准备达10.65亿元人民币,计提比例100%[48] - 应收款项融资中应收票据大幅增长87.0%至2.54亿元人民币[51] - 已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账面金额为3.53亿元人民币[52] - 应收银行票据贴现或背书金额为3.52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5.823亿元)[88] 应付账款和票据 - 应付票据下降15.9%至9.87亿元人民币,其中商业承兑汇票4.42亿元,银行承兑汇票5.45亿元[56] - 应付账款增长4.6%至20.50亿元人民币,其中应付第三方供应商17.87亿元[58] - 账龄超过1年的应付账款为30.00亿元人民币,占比14.6%[59] 税费相关 - 所得税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1915.55万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3990.72万人民币,增长108.3%[15] - 2025年上半年实际所得税费用为3990.7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915.5万元增长108.3%[16]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影响为7919.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650.8万元增长40.2%[16] - 非应税收入影响为5298.9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799.3万元增长89.3%[16] - 递延所得税变动中暂时性差异产生和转回为7215.1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499.8万元增长60.3%[16] - 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影响为1991.1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437.5万元减少18.3%[16] - 公司及多家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率,低于25%法定税率[17][18][19][20][21][22][23] 其他收益和损失 - 政府补助从2024年上半年的8840.49万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9711.15万人民币,增长9.8%[14] - 汇率变动产生汇兑收益3280万元人民币[85] 毛利率 - 公司毛利率为28.3%,较去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国内三大运营商2024年资本开支总额约人民币3,189亿元同比下降9.7%,2025年指引约2,898亿元同比下降9.1%[92] - 中国移动2025年普通光缆集采需求总量约0.99亿芯公里同比下降近10%,平均中标价格约人民币48元/芯公里同比下降约26%[94] - CRU预计2025年全球光缆需求量同比增长约1.9%[93] - 北美四大云服务商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开支总额约958亿美元同比增长64%[93] - 国内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普及率超79%,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占比达三分之一[92] - 空芯光纤损耗实现0.09dB/km创全球商用光缆最低损耗纪录,深港跨境传输时延降至1毫秒[97] - 公司长期坚持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5%以上,2025年OFC发表18篇论文含5篇第一完成单位论文[96] 重大事项和投资活动 - 公司在中国移动G.654.E光缆集采中标份额50%,总量313.86万芯公里较2023年9月增长约156%[95] - 公司2025年7月完成对奔腾激光(浙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100] - 长飞先进半导体武汉生产基地2025年5月完成首片晶圆下线[100] - 公司快速完成对长飞(江苏)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整合[100] - 公司2025年8月发行人民币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期限3年,发行利率1.9%[101] - 公司2025年4-5月回购600万股A股股份,总代价人民币197,297,993元[103] - 2025年4月回购4,000,000股,最高价33.08元,最低价29.83元,总代价126,546,446元[103] - 2025年5月回购2,000,000股,最高价36.94元,最低价33.47元,总代价70,751,547元[103]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102]
长飞光纤光缆(06869)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