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259.7百万元同比增长6.4%[9][17]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6.4%至2.597亿元人民币,但毛利大幅下降82.6%至790万元人民币[43] - 公司总收益为244.079百万元人民币,其中回收铁矿石尾矿及砖块业务贡献最大达103.548百万元人民币[76] - 公司期内溢利为1.172百万元人民币,每股基本盈利0.002元人民币[86] - 净亏损49.1百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2百万元[9][11] - 期内净亏损达4906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17万元人民币[43] - 公司期内净亏损49,061千元人民币[75] - 期间亏损人民币49.1百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人民币1.2百万元[2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增至人民币251.8百万元,同比上升26.8%[21] - 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195.38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8%[80] - 行政开支增至人民币42.6百万元,同比上升46.5%[26] - 所得税开支1.205百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1.313百万元人民币[8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预拌混凝土收益148.2百万元同比增长14.0%[9][18] - 预制混凝土构件收益87万元同比暴跌91.8%[9][19] - 铁矿石尾矿回收收益110.6百万元同比增长6.8%[9] - 铁矿石尾矿回收及环保砖块收益达人民币110.6百万元,同比增长6.8%[20] - 预拌混凝土业务毛损19.3百万元[13] - 预拌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构件业务均录得分部亏损[13] - 预拌混凝土业务毛损人民币19.3百万元,拖累整体盈利[23] - 回收铁矿石尾矿及砖块业务收入达110,583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42.6%[75] - 预拌混凝土业务出现毛亏损19,268千元人民币[75] - 预拌混凝土业务收益129.968百万元人民币但分部业绩亏损0.819百万元人民币[76] - 预製混凝土构件业务收益10.563百万元人民币但分部业绩亏损13.394百万元人民币[76] - 回收铁矿石业务确认与合约负债相关收益3.280百万元人民币,占该业务收益的3.2%[79] 各地区表现 - 厦门预拌混凝土市场竞争加剧对公司溢利造成重大压力[41] - 海南铁矿石尾矿综合利用持续成为公司主要收益来源,预期需求殷切[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铁矿石尾矿年加工产能达300万吨[12] - 环保砖块年产能达100万平方米[1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22] - 2025年上半年未发生董事变动及竞争业务权益情况[118][119] 其他财务数据 - 整体毛利降至人民币7.9百万元,同比大幅减少82.6%[22] - 毛利7.9百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2.6%[9][10] - 公司毛利为45.517百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8.6%,回收铁矿石业务毛利贡献最高达38.395百万元人民币[76] - 其他收入增长83.4%至人民币5.2百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24] - 经营溢利由盈转亏,从去年同期的盈利989万元人民币转为亏损3919万元人民币[43]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66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盈利0.002元人民币[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5.7百万元,流动负债净额人民币37.5百万元[30]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54%,较去年末48%有所恶化[30]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17.5%至1570万元人民币[44][4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15,705千元,较期初下降17.5%[95] - 借款总额大幅增加,非流动借款增长96.1%至2.602亿元人民币,总借款达3.813亿元人民币[44][46] - 公司总借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60,389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381,300千元,增长5.8%[99] - 有抵押银行借款为人民币331,410千元,占借款总额的86.9%[99] - 一年内到期借款从人民币227,698千元降至人民币121,090千元,减少46.8%[99][102] - 超过三年到期借款从人民币96,653千元增至人民币190,310千元,增长96.8%[102] - 未提取融资信贷从人民币26,537千元大幅增至人民币248,640千元,增长837.2%[102] - 贸易应收款项维持在较高水平,达4.038亿元人民币[44] - 贸易应收款项总账面价值从422,274千元人民币下降至408,621千元,降幅3.2%[69]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减少至人民币413,619千元,较期初下降11.1%[91] - 受保理安排的贸易应收款项增至人民币49,890千元,较期初增长31.1%[92] - 账龄超过2年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30.0%(人民币133,044千元)[93] - 一年内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亏损率从0.96%上升至1.72%,增幅79%[69] - 超过三年账龄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亏损率从9.75%上升至15.01%,增幅54%[69] - 贸易应收款项总亏损拨备从31,291千元人民币增加至32,885千元,增幅5.1%[69] - 贸易应收账款计提亏损拨备人民币3788.3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7404.4万元)[66]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051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49] - 资本承担达人民币451.8百万元,较去年末增加[33] - 资本承担从人民币404,252千元增至人民币451,719千元,增长11.7%[103] - 合约负债从5.053百万元人民币增至7.15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41.6%[77] - 非流动资产添置24.460百万元人民币,其中回收铁矿石业务占比74.0%[76]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至人民币456,253千元,较期初增长10.7%[89] - 使用权资产减少至人民币98,672千元,较期初下降1.7%[89] - 存货总额下降至人民币18,521千元,同比减少2.5%[90] - 贸易应付款项增至人民币322,425千元,较期初增长7.8%[97] - 超过两年的贸易应付款项大幅增至人民币39,894千元,较期初增长1,644%[97] - 应付关联方款项增至人民币16,605千元,较期初增长109.7%[98] - 应付关联方款项从人民币7,919千元增至人民币16,605千元,增长109.6%[105] - 一年内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负债从555,562千元人民币下降至469,988千元,降幅15.4%[71] - 超过五年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负债从85,307千元人民币激增至173,918千元,增幅104%[71] - 已抵押资产总值从人民币441,477千元降至人民币329,080千元,减少25.5%[101] - 主要管理层薪酬从人民币2,144千元降至人民币1,645千元,减少23.3%[105] - 公司总资产达1,135,764千元人民币,其中回收铁矿石业务资产占比44.3%[7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铁矿石尾矿回收业务客户信贷期为发票日起30日内[66] - 预拌混凝土业务客户付款方式包含货到付款或销售完成后30日内付款[64] - 部分客户付款采用进度付款模式:70%-100%在销售完成后30日内结算[64] - 进度付款余额5%-20%在建筑项目实际竣工时结算[64] - 进度付款总额5%-20%的结余在保质期届满后六个月内支付[64] - 现金及银行结余存放于高信贷评级银行,预期信贷亏损接近零[65] - 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简化方法计量贸易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66] - 金融资产最大信贷风险敞口为现金及应收款项账面价值[63] - 报告期间未使用任何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61] - 董事叶志杰先生持有公司36.73%股份,黄文桂先生持有16.25%股份[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48,000,000股[113][117] - 智欣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74,706,1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36.73%[115] - 耀和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21,568,7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6.25%[115] - 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持有37,718,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5.04%[115]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华泰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控股关系持有相同37,718,000股股份权益[117] - 洪伟女士(叶志杰配偶)被视为持有274,706,100股股份权益,占比36.73%[115][117] - 林玲玲女士(黄文桂配偶)被视为持有121,568,700股股份权益,占比16.25%[115][11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20]
智欣集团控股(02187)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