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为人民币115.73亿元,同比减少2.5%[4] - 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本期溢利为人民币18.94亿元,同比下降29.0%[4] - 第二季度溢利环比第一季度增长61.0%[4] - 基本及摊薄每股收益均为人民币39.71分[4] - 总毛利为人民币38.34亿元,同比增长44.0%[5] - 非控制性权益溢利为人民币2.01亿元,同比增长20.5%[6] - 本期全面收益合计为人民币31.56亿元,同比减少22.6%[5] - 公司整体除税前溢利同比下降28.9%至240.9亿元人民币[28] - 公司应占合营公司溢利同比增长5.0%至36.6亿元人民币[28] - 公司其他收益与利得净额同比增长61.2%至38.7亿元人民币[2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溢利为18.9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6.68亿元人民币下降28.98%[41]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39.71分人民币/股,较2024年同期的55.92分人民币/股下降28.99%[41] - 主营业务收入115.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5%[69] - 归属于权益持有人的本期溢利18.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9.0%[69] - LNG运输业务2025年上半年归属股东溢利为人民币4.24亿元,同比增长5.7%[76] - 集团合营联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8.23亿元,归母净溢利约人民币9.31亿元,同比增长4.8%[85] - 集团确认合营及联营公司投资收益约人民币6.33亿元,同比增长3.9%[85] - 合营公司CLNG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74,508千元,归母净溢利人民币501,586千元[86] - 联营航运公司上海北海船务持股40%,报告期归母净溢利为4.29亿元人民币[8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经营成本为人民币80.33亿元,同比减少9.9%[5] - 财务费用为人民币7.08亿元,同比增加1.7%[5] - 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3.14亿元,同比减少43.4%[5] - 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7%至70.8亿元人民币[28] - 公司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5%至49.4亿元人民币[28] - 利息支出增长1.7%,从6.96亿元人民币增至7.07亿元人民币[36] - 当期所得税费用减少41.0%,从3.80亿元人民币降至2.24亿元人民币[37] - 油轮运输成本中船舶租费同比增长44.5%至人民币1,751,291千元[83] - LNG运输成本同比增长36.3%,主要因折旧、船员及修理费用增长[83][84] - 报告期内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16.3亿元[13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油品运输业务营业额同比下降5.5%至1002.9亿元人民币[28] - 公司LNG运输业务营业额同比增长29.8%至124.4亿元人民币[28] - 公司船舶出租业务业绩同比下降46.7%至34.3亿元人民币[28] - 公司化学品德运输业务营业额同比下降13.1%至15.99亿元人民币[28] - 公司LPG运输业务营业额同比增长26.5%至14.03亿元人民币[28] - 外貿原油業務營業額達52.08億元人民幣,毛利率12.8%[70] - LNG運輸業務營業額同比增長29.8%,達12.44億元人民幣[70] - 化學品運輸業務營業額同比減少13.1%,毛利率上升5.0個百分點至26.7%[70] - 外貿油運業務運輸收入72.9億元人民幣,毛利率17.9%[72] - 內貿油運業務運輸收入27.4億元人民幣,毛利率24.4%[73] - LPG船队2025年上半年运输收入人民币1.4亿元,同比增长26.5%[77] - LPG船队运输毛利人民币0.3亿元,同比增长21.3%,毛利率21.0%[77] - 化学品船队2025年上半年运输收入人民币1.6亿元,同比减少13.1%[80] - 化学品船队运输毛利人民币0.4亿元,同比增长7.0%,毛利率26.7%[80] 各地区表现 - 国际业务业绩大幅下降36.5%,从30.96亿元人民币降至19.67亿元人民币[3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810.4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844.06亿元人民币,增长4.2%[7] - 货币资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56.62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6.56亿元人民币,增长35.2%[7] - 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18.37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94.02亿元人民币,下降7.6%[8] - 银行及其他计息贷款即期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54.84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2.12亿元人民币,增长68.0%[8] - 公司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389.85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98.04亿元人民币,增长2.1%[8] - 投资物业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5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3.63亿元人民币,增长15.3%[7]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34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36亿元人民币,下降14.8%[7] - 于合营公司之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65.72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0.70亿元人民币,增长7.6%[7] - 应付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7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90亿元人民币,增长10.8%[8]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810.4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844.06亿元人民币,增幅4.2%[31] - LNG运输分部资产显著增长34.2%,从232.84亿元人民币增至312.36亿元人民币[31] - 油品运输分部船舶账面净值减少3.6%,从308.94亿元人民币降至297.91亿元人民币[31] - 非流动资产添增减少29.1%,从25.05亿元人民币降至17.77亿元人民币[33] - 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增长110.7%,从6.09亿元增至12.84亿元[95] - 合同资产增长44.3%,从8.84亿元增至12.75亿元[95] - 应付账款总额增长10.8%,从19.77亿元增至21.90亿元[97] - 银行及其他计息贷款总额为人民币9,211,815千元,较2024年末的5,483,647千元增长68.0%[102] - 非流动银行贷款为人民币19,453,709千元,较2024年末的21,888,882千元下降11.1%[103] 现金流和资本支出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同比下降17%,从36.92亿元人民币降至30.80亿元人民币[89] - 船舶建造资本承诺达193.0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3.30亿元增长11.4%[91] - 2025年上半年船舶建造及购入支出约人民币14.65亿元[110] 融资和财务安排 - 净债务权益比率从78%降至75%,主要因货币资金增加[93][94] - 货币资金余额76.5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5.22%[93] - 利率掉期合约名义本金减少至4.66亿元人民币(对应6.51亿美元)[99] - 银行贷款浮动利率为三个月SOFR加1.66%及三个月SOFR加2.45%[100] - 利率掉期现金流量套期资产为人民币88,108千元,较2024年末的202,052千元下降56.4%[100] - 利率掉期现金流量套期负债为人民币9,336千元,2024年末无此项负债[100] - 船舶抵押贷款涉及35艘运营船舶(账面净值约人民币23,209,621千元)及6艘在建船舶(约人民币4,464,559千元)[105] - 银行抵押贷款约人民币14,438,925千元,较2024年末的16,986,862千元下降15.0%[106] - 造船合同履约担保金额为美元276.12百万(约人民币1,976,635千元)[107] - 融资性担保实际金额为美元248.891百万(约人民币1,781,713千元)[107] - 公司获准注册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的中期票据[138] - 公司中期票据注册于2025年7月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同意接受[138] 船队运力和投资 - 公司拥有和控制油轮运力157艘,总计2344.8万载重吨[48] - 公司在建油轮运力18艘,总计296.1万载重吨[48] - 公司参与投资建造87艘LNG船舶,其中52艘已投入运营,总容量876.3万立方米[51] - 公司在建LNG船舶35艘,总容量628.5万立方米[51] - 公司光租租入1艘LNG船舶,容量17.4万立方米[51] - 公司拥有和控制LPG运力12艘,总容量12.6万立方米[52] - 公司在建LPG运力2艘,总容量1.5万立方米[52] - 公司拥有化学品运力8艘,总计7.3万载重吨[52] - 公司在建化学品运力2艘,总计2.1万载重吨[52] - 公司拥有及控制油轮运力157艘,总载重吨达2344.8万吨[68] - 公司参与投资的87艘LNG船舶中已投入运营52艘,总容量876.3万立方米[68] - 公司LNG船队运营船舶53艘,总容量893.7万立方米,平均船龄6.5年,在建船舶35艘,容量628.5万立方米[112] - 公司LPG船队运营船舶12艘,总容量12.6万立方米,平均船龄14.0年,在建船舶2艘,容量1.5万立方米[112] - 公司化学品船队运营船舶8艘,总载重吨7.3万吨,平均船龄4.9年,在建船舶2艘,载重吨2.1万吨[112] - 公司于2024年10月完成同一控制下业务合并,总代价约10.50亿元人民币[16] 市场趋势和行业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石油供给增量为158万桶/日,消费增量为66万桶/日[55] - 中东原油出口占全球份额42%[56] - 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量为350万桶/日,占全球份额12%[56] - 全球VLCC新船订单104艘,占现有船队数量的11.5%[57] - VLCC代表航线TD3C(中东-中国)2025年上半年平均日收益为40,370美元/天,同比回落2%,环比增长41%[57] - 2025年上半年成品油海运贸易量整体下降4.5%[58] - LR2代表航线TC1(中东-日本)2025年上半年平均日收益为29,636美元/天,同比下降47%[59] - 2025年上半年内贸原油市场运输总量约4700万吨,同比增长11%[60] - 2025年上半年全球LNG贸易量达2.08亿吨,同比增长1.7%[62] - 欧洲LNG进口量达5612万吨,同比上涨34.4%[62] - 美国LNG出口量达创纪录的5121万吨,同比增长19.6%[62] - 2025年上半年运输量达9448万吨,同比增长13.1%[69] - 2025年下半年VLCC新船交付仅5艘,而Suezmax、Aframax/LR2和MR船型将分别交付18艘(占总量2.7%)、30艘(2.5%)和67艘(3.7%)[114] - 全球LNG液化产能2025年新增3700万吨/年,创近年最大增幅[115] - 2025年下半年预计62艘LNG新船交付市场[115] - 2025年全球LPG贸易量预计同比增长1.4%,达1.745亿吨[116] - 印度LPG进口增速预计维持在10-15%之间[116] - 2025年国内LPG产量增速预计达2.6%[117] - 化学品运输市场船龄20岁及以上船舶数量较大,拆船活动预计提升[117] - 全球LNG运输大部分船舶与租船人签署长期期租合同,为运输企业提供稳定的租金和投资收益[46] - 航运业具有周期性强的特点,运输需求易受经济周期影响[45] - 航运业资本密集度高,船舶建造、维护及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46] 公司业务和战略定位 - 公司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等散装液体的海上运输业务[44] - 公司以油轮运输和LNG运输为核心主业,在中国油气进口运输中保持领先地位[47] 其他收益和损失 - 油品运输分部处置物业设备获得净利得7419.1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损失1.9万元人民币[33][34] - 补贴收入增长279.2%,从4653.8万元人民币增至1.77亿元人民币[34] - 汇兑利得净额下降66.2%,从7746.2万元人民币降至2618.6万元人民币[34] 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 - 公司2025年报告期内宣布派发股息10.0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70亿元人民币下降40.00%[43] - 公司决定不实施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而2024年同期每股派发中期盈利0.22元人民币[43] - 公司未实施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134]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为4,770,776,395股,与2024年同期持平[41]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24]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24] - 审计委员会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26] - 战略委员会由7名董事组成(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7] - 提名委员会由4名董事组成(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128] - 董事会于2025年8月15日批准取消监事会及修订公司章程等公司治理结构调整[139] - 公司章程修订需经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及政府部门登记备案方可生效[140] - 董事会由执行董事任永强及朱迈进等九名成员组成[142] 资本运作和投资活动 - 建议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431,232,918股A股予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121] - 公司尚未取得中国证监会关于A股发行的批准[121]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于2025年7月18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并于2025年8月19日获证监会同意注册[137] - 报告期内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135] - 无公允价值占集团总资产5%或以上的被投资公司[136] - 报告期内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近期计划[13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员工总数为8,218人[132] - 公司财务信息完整披露于联交所网页及公司官网https://energy.coscoshipping.com[141]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公认会计原则编制并经信永中和(香港)审阅[141]
中远海能(01138)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