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407.8百万元,同比下降7.5%[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284.2百万元,同比下降28.8%[4]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311.86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408.92百万元[5] - 税前利润为人民币368.51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477.99百万元[5] - 每股基本和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10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0.13元[6] - 公司期内利润为2.8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99亿元下降28.8%[9]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7.5%至2,407.85百万元人民币[24][25] - 公司除税前利润同比下降22.9%至368.51百万元人民币[24][25] - 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利润下降29.1%至283.7百万元(2024年同期:399.9百万元)[39]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23.1%至人民币0.10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0.13元)[39]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7.5%至人民币24.078亿元[91][92] - 公司利润同比下降23.7%至人民币3.119亿元[91][101]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7.5%至人民币2,407.847百万元[105]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508.2百万元,毛利率为21.1%,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4] - 财务支出大幅减少40.9%至45.5百万元(2024年同期:77.0百万元)[34] - 所得税开支减少18.0%至56.6百万元(2024年同期:69.1百万元)[35] - 销售成本下降3.1%至人民币18.997亿元[93] - 销售分销开支大幅减少47.3%至人民币580万元[94] - 行政开支增长12.8%至人民币1.638亿元[95]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人民币150万元同比改善115.6%[98] - 利息支出同比下降24.0%至379.3万元人民币(2024年:499万元)[62] 现金流和现金等价物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07.51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994.75百万元增加[7]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9.5%至8.06亿元人民币[1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95亿元增长41.5%[10] - 投资活动使用现金流量净额7,113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47.5%[10] - 融资活动使用现金流量净额3.22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48.4%[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9.95亿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中的14.08亿人民币,增幅为41.5%[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2024年末增长41.5%至人民币1,407.5百万元[10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贸易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和合同资产为人民币6,280.57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6,942.05百万元减少[7] - 计息银行借款和其他贷款的流动部分为人民币3,221.05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2,471.37百万元增加[7] - 资产净额为人民币7,677.18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7,509.59百万元增加[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达78.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9]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67.32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60.93亿人民币,降幅为9.5%[4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32.61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27.84亿人民币,降幅为14.6%[46] - 应付股息从2024年末的2435万人民币激增至2025年中的1.75亿人民币,增幅达617.4%[47] - 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贷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39.22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36.48亿人民币,降幅为7.0%[49] - 无抵押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31.21亿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中的36.19亿人民币,增幅为16.0%[49] - 租赁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1,92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5,844千元,增长2%[61] - 总负债下降8.7%至7,156.74百万元人民币[24][25] - 总负债减少8.7%至人民币71.567亿元[91] - 净流动资本同比下降26.2%至人民币1,636.3百万元[108] - 总借款同比下降7.0%至人民币3,648.1百万元[109] 业务线表现 - 环保节能解决方案分部收入为2,349.85百万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7.6%[24] - 可再生能源工程分部收入同比下降67.4%至44.11百万元人民币[24][25] - 分部业绩同比下降24.4%至396.99百万元人民币[24][25] - 环保节能解决方案分部业绩同比下降31.5%至402.66百万元人民币[24][25] - 其他业务分部亏损收窄44.7%至26.33百万元人民币[24][25] - 环保节能解决方案收入下降4.4%至2,349.9百万元(2024年同期:2,457.9百万元)[31] - 可再生能源工程收入骤降67.4%至44.1百万元(2024年同期:135.3百万元)[31] - 脱硫脱硝服务收入下降5.3%至1,971.1百万元(2024年同期:2,080.3百万元)[31] - 可再生能源工程收入暴跌67.4%至人民币4410万元[104] - 环保节能解决方案分部毛利同比下降26.3%至人民币512.47百万元,毛利率下降6.5个百分点至21.8%[106] - 可再生能源工程分部毛利扭亏为盈,实现人民币20.661百万元,毛利率达46.8%[106] 地区和市场表现 - 对中国大唐集团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4.4%至1,796百万元人民币[27] - 向中国大唐集团销售货物及提供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992,076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40,011千元,下降13%[55] - 自中国大唐集团购买货物及接受服务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623,116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65,394千元,增长7%[55] - 对中国大唐集团的销售额占收入比例达74.59%,采购额占成本比例35.03%[113] 管理层讨论和业务指引 - 公司计划巩固传统环保业务规模优势,优化能耗指标,提升工程中标率[119] - 公司致力于打造催化剂制造领军企业,通过板式和蜂窝催化剂技术提升竞争力[120] - 公司加快构建新能源设计为核心的工程服务能力,推进资质体系建设[121] - 公司加速布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固废、市政污泥等循环利用产业链[122] - 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130] - 公司无重大投资及未来重大投资计划[131] 资本开支和投资活动 - 资本支出大幅减少76.9%至5.7百万元(2024年同期:24.7百万元)[40]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0,29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31,625千元,增长44%[52] - 资本开支同比减少50.3%至人民币66.7百万元[110]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为20.323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20.136亿港元,未使用余额为1870万港元[129] - 脱硫及脱硝特许经营业务规模扩充资本开支已全额使用12.195亿港元[129] - 培育新增长点业务(包括燃煤发电厂合约能源管理、水务业务及超低排放解决方案)已全额使用3.048亿港元[129] - 偿还银行贷款已全额使用2.032亿港元以降低财务成本及改善财务杠杆比率[129] - 研发开支计划使用1.016亿港元,实际使用8290万港元,剩余1070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使用[129] - 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计划使用800万港元,实际未使用,余额800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使用[129]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宣派2024年度末期股息1.51亿元人民币[9] - 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51元,总额151.3百万元[36] - 公司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25] - 公司董事长朱利明同时兼任代理总经理,存在企业管治守则C.2.1的偏离情况[123] - 支付予主要管理人员的薪酬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144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340千元,增长9%[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970人,其中特许经营管理人员317人占32.68%,研发人员297人占30.62%,工程技术人员198人占20.41%[117] - 2025年上半年员工薪酬总额为人民币1.62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553亿元增长4.4%[116] - 公司员工培训率达到100%,报告期内共实施25个培训计划[118] 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 - 公司面临美元、港元及印度卢比计值的外汇存款、贸易应收款项及应付款项的汇率波动风险[132] - 外币汇率波动产生正收益146万元人民币[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减值拨备为3.64亿人民币,与2024年末的3.66亿人民币基本持平[41][42] - 超过三年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4.24亿人民币,占总额的22.3%[42] - 超过三年的贸易应付款项为3.67亿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6.33亿人民币下降42.0%[47] - 印度NLC项目全额计提拨备4730.3万元人民币,保函已全额赎回[71] - 金融负债公允价值计量中未发现重大不履行风险导致的估值偏差[68] - 公司持有人民币241亿元可用银行授信额度[114] 业务运营和项目详情 - 公司业务覆盖中国30余个省级行政区及8个国家[74] - 公司脱硫特许经营累计投运装机容量47,610兆瓦,脱硝累计投运装机容量40,600兆瓦,脱硫委托经营项目装机容量1,960兆瓦[79] - 公司环保设施工程业务在建项目中脱硫项目9个金额1,105.92百万元,脱硝项目3个金额119.61百万元,除尘项目3个金额343.34百万元,其他项目15个金额270.6百万元[80] - 公司水务工程运营项目4个,在建项目10个,上半年新签5个水务工程项目[81] - 公司脱硝催化剂产量20,276.56立方米,新签订销售合同量48,614.70立方米[82] - 公司向非大唐集团客户销售催化剂14,950.90立方米,其中海外销售514.55立方米[83] - 公司累计签订催化剂检测服务合同78台次,总金额784.7万元[83] - 公司开展废旧脱硝催化剂综合利用业务量6,604.11立方米[83] - 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9.30兆瓦,上半年发电量1,117.52万千瓦时[87] - 公司新签可再生能源工程设计服务项目11个,新签PMC工程管理项目1个[86] - 公司完成6台机组碳监测系统改造项目并获1个非关联方碳监测改造项目[84] 关联方交易和余额 - 贸易应收款项和应收票据中对中国大唐集团结余从2024年12月31日的5,513,969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336,614千元,下降3%[56] - 公司向中国大唐集团财务公司借款460,000千元[55] - 公司在大唐财务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964,23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95,177千元,增长45%[56] - 贸易应付款项对中国大唐集团结余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21,130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99,696千元,下降14%[57] - 公司对大唐环境(雄安)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已出资2,104千元,尚有2,896千元未支付[53] - 关联方物业租赁折旧拨备同比下降7.6%至1159.8万元人民币(2024年:1254.5万元)[62]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注册资本为29.68亿元人民币[9] - 合并储备金额达48.86亿元人民币[9] - 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为5亿人民币,实际年利率介于1.79%至2.14%之间[50] - 非上市权益投资公允价值从年初358.7万元增至822.7万元,增幅129.4%[6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公允价值为6238.4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6278万元)[69] - 超短期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人民币,期限94天,利率1.53%[72] - 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市账率1.0x作为关键输入参数[66] - 长期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贷款(不含租赁负债)账面价值为12.57亿元人民币[64] - 总资产回报率2.07%较去年同期2.66%下降[91] - 净债务资本率下降5.4个百分点至22.6%[111]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0.323亿港元[128] - 审计委员会对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中期简明合并财务资料无任何不同意见[133]
大唐环境(01272)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