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集团收入为27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200万港元增加510万港元或23.2%[8][11] - 公司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200.7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714.4万港元,增幅为23.3%[86] - 集团毛利为8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80万港元增加160万港元或23.5%[9][11] - 公司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678.2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837.6万港元,增幅为23.5%[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除税前溢利114.8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2542.9万港元[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期内溢利114.8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2542.9万港元[8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540万港元[15][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114.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2542.9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盈利增长幅度为104.5%[134] - 公司整体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2188.9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盈利543.7万港元[12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医疗产品业务收入为22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630万港元增加580万港元,占总收入81.3%[16][18] - 放贷业务利息收入为5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70万港元减少60万港元或10.5%,占总收入18.7%[20][22] - 总收入2714.4万港元,其中医疗设备业务收入2208万港元占比81.3%[111] - 放贷业务收入506.4万港元,占总收入18.7%[111] - 医疗设备业务收入为1632.7万港元,占总收入的74.2%[113] - 放贷业务收入为568.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25.8%[113] - 分部利润总额543.7万港元,证券投资业务贡献344.5万港元[111] - 医疗设备业务实现分部利润328.8万港元,利润率为14.9%[111] - 放贷业务录得分部亏损129.6万港元[111] - 证券投资业务录得重大亏损2289.7万港元,主要由于持作买卖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13][1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增加50万港元至6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5%[14][17] - 财务费用为1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20万港元[15][17] - 财务费用从115.0万港元增至178.5万港元,增幅55.2%[120][124] - 存货成本从1522.5万港元增至1876.8万港元,增幅23.3%[127] 证券投资业务表现 - 证券投资录得分部溢利3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290万港元[24] - 公司持有27只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7560万港元[25][26] - 证券投资分部录得未变现及已变现收益净额3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290万港元[26] - 其他证券投资公允价值6527.6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36.1%[27] - 公司持作买卖投资从2024年底的5937.3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561.4万港元,增长27.4%[88] - 证券投资业务资产从2531.5万港元增至7561.4万港元,增长198.7%[118] - 公司持有在香港上市的股本证券,分类为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139][142] 其他收益净额 - 其他收益净额录得盈利3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290万港元[10][11] 中国投融资相关投资 - 中国投融资(1226)持股比例1.7%,公允价值1033.8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5.7%[27] - 中国投融资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净亏损550万港元[28] - 公司对中国投融资总投资额约330万港元,持有689.2万股[3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约6130万港元,较2024年底增加约120万港元[37] - 公司综合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60,100,000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1,300,000港元,增加1,200,000港元[42]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6月的12926.5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的17984.1万港元,增长39.1%[118]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4年底的6012.8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127.6万港元,增长1.9%[88] - 医疗设备业务负债从4788.2万港元增至6337.2万港元[118]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1[44][49]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保持在43.8%[43] - 杠杆比率43.8%,与2024年底持平[41] 现金和银行结余 - 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20万港元,较2024年底增加160万港元[39]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12月31日的4,600,000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200,000港元,增加1,600,000港元[4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458.3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22.6万港元,增长35.8%[88] - 期末现金余额达622.6万港元,较期初458.3万港元增长35.8%[91] 应付债券和借贷 - 应付债券3300万港元,包括2025年7月到期600万港元、2026年7月到期400万港元等[40] - 公司应付债券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000,000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3,000,000港元[43] - 公司无来自金融机构的总借贷[43] 贸易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末757.5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446.5万港元,降幅达41.1%[144] - 应收贷款总额从2024年末1.496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1.527亿港元,增幅为2.0%[144] - 应收贷款年利率区间从2024年末4%-12%调整为2025年6月末6%-12%[149]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4547.7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末6337.2万港元,增长39.4%[152] - 超过6个月的贸易应付款项占比从2024年末100%降至2025年6月末83.9%[154]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6830.2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642.9万港元,增长26.5%[8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现金流净额由去年同期动用335.8万港元转为产生50.4万港元[91] - 投资现金流净额由去年同期产生23.4万港元转为动用186.1万港元[91]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3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0)[9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64.3万港元(去年同期净减少312.4万港元)[91]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10%[65] - 任何12个月内授予单一合格参与者的股份总数上限为授出日已发行股份1%[69] - 授予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购股权若超授出日已发行股本0.1%且价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69] - 购股权行使期最长为授予后10年[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为4836万股占已发行股份5.0%[75][76] - 2024年12月31日可发行股份为1.82355179亿股占已发行股份18.8%[75][76] - 2025年上半年董事购股权全部失效共1120.8万股[74] - 员工持有的2020年授予的2606.8万份购股权于期内失效[74] - 2022年授予的员工购股权4836万份仍未行使[74] - 购股权计划于2025年6月29日营业结束时届满[70][71] 其他财务数据 - 毛利率为30.9%,较去年同期30.8%略有提升[9][11] - 公司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9.675亿股,2025年与2024年同期保持不变[134]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2港仙,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2.63港仙[86] - 公司员工数量保持在30名[47][52] - 公司未支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8][53] - 公司无任何资产抵押或重大或然负债[45][50] - 公司外币风险相对有限,主要货币为美元、人民币和港元[46][5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2025年与2024年同期均为零港元[138][141] - 应付Titron Group Holdings Limited款项170万港元及应付卖方款项750万港元在期内保持未偿还[152][157] - 供应商授予贸易采购的平均信贷期最长为90天[158] - 应付Titron Group Holdings Limited款项约170万港元[158] - 应付德隆集团卖方现金代价750万港元[158] - 法定股本为800亿股对应40亿港元[160]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9.675亿股对应4837.8万港元[160] - 董事及主要管理层薪酬总额42.6万港元(2025年)[163] - 董事及主要管理层薪酬总额40.8万港元(2024年)[163]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164][166]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165][16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5]
隽泰控股(00630)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