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IRST CREDIT(08215) - 2025 - 中期业绩
第一信用第一信用(HK:08215)2025-08-29 20:14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益为974,512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12,469港元增长6.8%[10] - 公司贷款融资利息收入为97.4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1.25万港元增长6.8%[36] - 回顾期间收入增至约97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91万港元增长6.59%[95][10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49.6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180.42万港元大幅改善94%[5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收窄至25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180万港元改善94%[116][122] - 期内亏损为2,496,685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1,804,195港元大幅减少94.0%[10]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49.6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180.42万港元改善94%[48] - 经营亏损为2,470,684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1,751,941港元显著收窄94.1%[10] - 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2,596,685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1,804,195港元大幅收窄[15] - 基本每股亏损为0.07港仙,较去年同期的1.15港仙改善93.9%[10] - 摊薄每股亏损为0.07港仙,较去年同期的1.15港仙改善93.9%[10] - 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0.00007港元,去年同期为0.00115港元[48] - 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加权平均股数36.288亿股计算[53] 成本和费用控制 - 行政开支为1,827,187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19,878港元减少30.3%[10] - 行政开支减少至18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62万港元下降30.2%[110] - 行政费用从2024年同期的262万港元降至183万港元,减少30.15%[106] - 财务费用为26,001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2,254港元减少50.3%[10] - 财务费用总额为2.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23万港元下降50.3%,主要因应付债券利息减少[43] - 财务费用降至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万港元减少40%[115][121] - 其他经营开支为零,去年同期为2,368,503港元[10] - 其他经营开支降至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37万港元减少100%[114][120] - 其他亏损从2024年同期的17万港元降至零[99][103] - 董事酬金总额为112.0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0.67万港元下降7.2%[45]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支出112.02万港元,同比下降7%[81] - 雇员福利开支(不含董事)为65.3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4.09万港元下降37.2%[45] - 员工总薪酬为17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25万港元下降21.3%[1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薪酬总额为17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25万港元下降21.3%[134] 资产质量与减值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净额达1,617,85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7,512,734港元大幅减少95.7%[10]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净额大幅增至161.7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751.27万港元,降幅达95.7%[45] -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大幅减少,从2024年同期的3751万港元降至162万港元,降幅95.68%[108]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大幅减少至16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751万港元下降95.7%[111] - 应收贷款从12,293,518港元减少至11,620,910港元,下降5.5%[13] - 应收贷款总额为6.579亿港元,其中应收定息贷款5.598亿港元,应收应计利息9817.64万港元[57] - 应收贷款计提预期信贷亏损6.463亿港元,其中独立评估4.365亿港元,集体评估1.151亿港元,应计利息9472.54万港元[57] - 减值应收贷款总额为6.379亿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的97%[65] - 应收定息贷款实际利率区间为8.5%至46%[57][58] 现金流与流动性 - 流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期初的2,431,295港元减少至期末的988,395港元,下降59.4%[18] - 银行及现金结余从2,431,295港元减少至988,395港元,下降59.4%[13] - 现金结余减少至100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43万港元下降58.8%[117] - 公司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442,9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净流出的3,495,247港元有所改善[18] - 流动比率为10.17倍,较2024年末的13.28倍下降23.4%[125][131] - 净流动资产为1297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1545万港元下降16.1%[125][131]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39,099,054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6,502,369港元,减少6.6%[13] - 2025年6月30日净债务为24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69万港元下降34.96%[136][142]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8.62%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6.59[136][142] 投资与金融资产 - 以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100,000港元[10] - 以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从910,000港元减少至810,000港元,下降11.0%[13]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公平值亏损226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1.1万港元[40] - 以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从22.6万港元降至0[72] - 公司银行利息收入大幅下降至67港元,去年同期为3518港元,降幅达98.1%[38] 业务运营与策略 - 净息差从去年同期的8.19%提升至11.1%,增长2.91个百分点[97][98][102] - 逾期少于3个月及超过3个月但未减值贷款的收益均为零[96][101] - 公司采取保守贷款策略导致2023及2024财年利息收入下降[86][90] - 2025年上半年重点追收香港和中国大陆的未偿还贷款[88][91] - 通过预算控制措施努力控制开支[89][92] - 全球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因素对业务产生间接不利影响[86][9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董事会主席职位自2020年3月起空缺,未能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C.2.1至C.2.9条款[156] - 董事会主席职位自2020年3月9日起空缺导致无法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至C.2.9条[160] - 公司未能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05(1)条要求董事会至少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9][162] - 公司未能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28条要求审核委员会最少由三名成员组成[159][162] - 公司未能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34条要求薪酬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159][162] - 审核委员会目前仅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未达最低三人要求[176][178] - 公司承诺在三个月内物色合适独立非执行董事人选以满足上市规则要求[164][169] - 公司股份自2017年11月24日起暂停买卖并将维持暂停直至另行通知[167][172] - 公司复牌申请仍待批核且无法提供具体复牌时间表[175][177] - 公司已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7.26A条在2018年8月1日至2025年8月14日期间共发布32次公告[168][173] - 在回顾期间未发现董事证券交易违规事件[165][170] 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减少至6人,较2024年末的8人下降25%[129] - 员工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8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名,降幅为25%[134] 其他财务事项 - 公司未计提香港利得税,因在报告期内产生税务亏损[46] - 累计亏损从745,546,893港元扩大至748,043,578港元,增加0.3%[15] - 流动负债总额从1,257,904港元增加至1,415,591港元,增长12.5%[13] - 使用权资产从980,425港元减少至958,658港元,下降2.2%[13] - 集团质押应收账款800万港元作为债券发行抵押品,金额与2024年同期持平[135][141] - 公司未设立购股权计划[138][144] - 无重大或有负债[139][145] - 无重大或有负债[83] - 回顾期间未使用外汇对冲工具[137][143] - 大股东肖国良持有10.704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29.50%[149] - 公司法定股本50亿港元,已发行股本7257.6万港元[76] - 公司代表董事为执行董事邓锡聪[179] - 公司名称为第一信用金融集团有限公司[179] - 财报电话会议举行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179] - 公司注册地位于香港[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