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951.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10.5万港元增长17.4%[15] - 公司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105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516千港元,增长17.4%[23]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10.5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951.6万港元,增幅为17.4%[25]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7.3%至9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810万港元)[68]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15.4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554.7万港元[15] - 期内溢利及全面总收益为215.4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532.4万港元[15] - 应占期内溢利及全面总收益为215.4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532.4万港元[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154千港元,相比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15,324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8] - 公司分部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197.1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盈利488.0万港元[25]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2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530万港元)[6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经营及行政开支为973.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253.1万港元下降22.3%[15] - 融资成本为5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84.3万港元下降92.4%[15] - 融资成本大幅下降92.4%,从684.3万港元降至52.1万港元[34] - 公司未分配企业开支从674.3万港元减少至223.2万港元,降幅为66.9%[2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内折旧支出18.9万港元[43] - 无形资产期内无新增摊销支出[45] - 支付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108.9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66] 各业务线表现 - 金融服务业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528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629千港元,增长87.9%[23]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增长79.6%,从378.7万港元增至680.6万港元[25] - 金融业务收入大幅增长78.9%至6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80万港元)[69] - 金融业务分部溢利增长107.1%至29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40万港元)[69] - 企业咨询业务收入下降21.1%,从343.6万港元降至271.0万港元[25] - 企业咨询业务收入下降20.6%至27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40万港元)[74] - 数码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8.2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为零[25] - 数码业务收入降至零(去年同期为90万港元),分部亏损收窄至20万港元[75] - 数码业务亏损大幅收窄,从亏损622.0万港元改善至亏损20.4万港元[2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963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9,653千港元,增长89.2%[1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6,375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977千港元,增长40.8%[16][19] - 无形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0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1,118千港元,增长283.4%[16]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622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39千港元,增长67.0%[16]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5,186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988千港元,增长169.7%[16] - 股本从2024年12月31日的60,44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2,526千港元,增长36.5%[18] - 公司总资产从3640.1万港元增长至4989.3万港元,增幅为37.1%[27] - 数码业务资产大幅增长542.5%,从164.7万港元增至1058.1万港元[27] - 商誉账面净值保持547万港元,与2024年底持平[44] - 新增Web 3.0社交平台无形资产821.8万港元[45][47] - 出售子公司导致区块链技术无形资产减少1,404万港元[45][48] - 认沽期权金额确认为123.2万港元金融资产[46]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从2024年末的324.2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35.8万港元,降幅27.3%[50] - 以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保持稳定,为441.9万港元[51]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567.3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78.3万港元,增幅1.9%[52] - 120天以上账龄的贸易应收账款从148.8万港元大幅增至312.2万港元,增幅109.7%[53] - 应收贷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373.3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8.3万港元,降幅14.7%[54]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回从2024年度的62.2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万港元[55]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4年末的637.5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97.7万港元,增幅40.8%[57] - 租赁负债现值从2024年末的322.9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37.3万港元,降幅26.5%[58]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年初余额为7793.1万港元,利息费用为1182.9万港元,通过永久可换股证券终止确认8976万港元[59]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增至90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40万港元增长40.6%[93] - 流动资产净值增至140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20万港元增长169.2%[93] - 总资产增至499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640万港元增长37.1%[93] - 计息债务总额降至60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80万港元下降38.8%[93] - 资本负债比率降至0.12,较2024年12月31日的0.27下降55.6%[93] 融资和资本活动 - 公司发行代价股份9000万股(面值900万港元)用于收购LOOP Space应用平台[60] - 公司向Ocean Evergreen Limited认购发行3086万股股份(认购价每股0.10港元)[60] - 永久可换股证券转换发行1亿股股份(转换本金1000万港元)[60] - 永久可换股证券发行总额1.01亿港元,用于抵销2022年可换股债券9100万港元及2023年可换股债券1000万港元[61] - 可换股债券与永久可换股证券公允价值差额1773.7万港元计入其他储备[61] - 永久可换股证券可转换股份上限为10.1亿股(转换价每股0.10港元)[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转换永久可换股证券余额9100万港元(可转换9.1亿股)[63] - 2025年7月11日汇朗行使转换权,将1000万港元永久可换股证券转换为1亿股股份[63] - 永久可换股证券本金额降至910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1亿港元下降9.9%[91] - 股份认购发行3086万股,认购价每股0.1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00万港元[94] - 收购LOOP Space代价945万港元,通过发行9000万股代价股份支付,每股发行价约0.105港元[99] - 2022年可换股债券本金额91,000,000港元[86] - 2023年可换股债券本金额10,000,000港元[88] - 永久可换股证券发行本金额101,000,000港元[89] 投资和金融资产 - 上市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增长25%至50万港元(2024年底为40万港元)[76] - 扬科集团未变现亏损94千港元[79] - 恒大物业集团未变现收益24千港元[79] - 扬科集团持股市值310千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0.9%[80] - 恒大物业持股市值85千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0.2%[80] - 应收贷款本金总额下降13.5%至320万港元(2024年底为370万港元)[69] - 企业贷款占比提升至52.6%(2024年底为46.3%),个人贷款占比降至47.4%[70] - 两大借款人未偿还本金占应收贷款总额100%,最大借款人占比53.1%[71] 经营现金流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6,747)千港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1,443)千港元[19] 其他收入和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87.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8.6万港元[15] 每股数据 - 基本每股盈利为0.35港仙,去年同期每股亏损2.54港仙[15] - 摊薄每股盈利为0.14港仙,去年同期每股亏损2.54港仙[15] -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增至608,955千股,同比增长0.75%[41][42] - 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增至1,520,771千股,同比大幅增长151.6%[41][42] 管理层讨论和战略 - 完成收购LOOP Space探索数字社交增长途径[82] - 战略扩展至美国等地区拓宽客户基础[84] - 寻求虚拟资产投资监管批准扩大许可证范围[84] 公司管治和股权结构 - 员工人数降至14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名减少6.7%[101] - 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期权数量为4850.6228万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88%[105]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825,255,612股[107][111] - 董事王显硕通过汇朗持有1,084,421,666股(含可转换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31.40%[107][111] - 汇朗持有的可转换股份本金总额为91,000,000港元,转换价为每股0.10港元[109][11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嘉善、黄永杰、杨慕嫦各持有113,513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0.01%[106][107] - 集团雇员持有1,475,675份购股权,全部尚未行使[106] - 股东Ocean Evergreen Limited持有120,860,000股相关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4.65%[111] - 所有购股权行使价均为每股0.132港元,授出日期前股价为每股0.014港元[106] - 购股权授出日期为2021年1月20日,行使期至2026年1月19日[106] - 除披露外,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其他证券权益或淡仓[108][112] - 期内未发生董事资料变更或涉及竞争业务权益的情况[114][116] - 公司未采纳董事及雇员证券交易书面指引但应用GEM上市规则交易必守标准原则[117] - 公司确认所有董事在整个期间遵守交易必守标准[11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8] - 公司已应用GEM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所有适用条文[119] - 公司存在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未分立情况与守则第C.2.1条偏离[12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22] - 财务报表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规定[122] - 执行董事为王显硕先生(主席兼行政总裁)[1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吴嘉善女士、黄永杰先生及杨慕嫦女士[123]
声扬集团(08163)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