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报告期间总收益为6476.2万港元,同比下降1.6%[3] - 客户合约收益为4821.6万港元,同比下降6.2%[3] - 租赁收益为1654.0万港元,同比增长20.3%[3] - 报告期间税前亏损2.126亿港元,同比收窄22.6%[4] - 期间净亏损1.983亿港元,同比收窄21.1%[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生净亏损约198,268,000港元[11] - 每股基本亏损3.78港仙[4] - 公司总收益为64.76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6%[19] - 除税前亏损212.569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274.747百万港元收窄22.6%[25] - 每股基本亏损从4.79港仙改善至3.78港仙[33] - 公司收益为64.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5%[41] - 公司税前亏损212.6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2.6%[4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98.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51.7百万港元减少[41] - 分部整体业绩亏损为196.0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3.6%[5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成本76.768百万港元,其中银行借贷利息76.700百万港元[27] - 应收账款减值亏损0.979百万港元,同比扩大11.8%[26] - 财务担保合约减值亏损50.250百万港元,同比收窄34.1%[26]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导致亏损8305.2万港元[35] - 应收账款信贷亏损拨备增加至663.5万港元[36] - 无形资产减值亏损375.8万港元[29] - 递延税项减少至1430.1万港元[28] - 存货采购成本下降至2276.3万港元[29] - 担保合约拨备50.3百万港元[42] - 财务成本76.7百万港元,主要来自收购广州购物中心连带的人民币1,345百万元银行贷款[42] - 业绩亏损主因包括担保合约拨备50.3百万港元及投资物业公允值减少83.1百万港元[57] - 财务担保亏损较去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2372万元(70,389,000元→46,649,000元)[7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业投资分部收益38.58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9%[25] - 医疗设备销售收益12.86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7%[19][25] - 地板材料销售收益13.29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8%[19][25] - 租赁租金收入16.54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3%[19] - 公司主要从事物业投资、地板材料及医疗设备贸易、采矿及勘察天然资源、及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业务[43] - 中国购物中心业务报告期间收益为38.5百万港元[48] - 地板材料贸易收益1330万港元同比下降3.6%[58] - 医疗设备贸易收益1290万港元同比下降13.4%[59] - 医疗设备贸易分部收益210万港元(同期170万港元)[59] - 金融及资产管理分部亏损180万港元(同期亏损190万港元)[62] - 不良债务资产管理业务亏损170万港元(同期亏损180万港元)[64]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合计51.463百万港元(销售34.917百万+租赁16.540百万+利息0.006百万)[2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探索出售或清算中国担保人附属公司的可能[15] - 广州购物中心计划打造"中西亚夜市场"并开发夜间娱乐综合体以形成全天候商业生态[88] - 安阳购物中心通过漫展活动及社交媒体宣传显著提升商场曝光度[90] - 安阳购物中心调整商户优惠政策以稳定租赁存续率[90] - 地板材料贸易业务积极拓展澳洲、中东及欧洲等新兴市场[91] - 集团推进广州及锦州购物中心债务重组工作[92] - 公司管理层认为集团承受的潜在外币风险相对有限[81]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的中期股息[86] - 无股息派发[30]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债务、借款等)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3.529亿港元大幅减少至7801.0万港元[5] - 流动负债净额达32.379亿港元,流动性压力显著[5]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负19.163亿港元,财务状况恶化[5]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3,237,923,000港元[11] - 公司负债净额约为1,984,505,000港元[11] - 公司逾期银行借贷约1,471,430,000港元[11] - 公司应计利息约630,170,000港元[11] - 中国担保人附属公司提供资产质押及财务担保账面值约1,017,967,000港元[11] - 中国法院裁定公司须负责金额约为人民币9,919,394,000元[11] - 违约贷款本金及未付利息加违约利息合计约人民币9,919,394,000元[11] - 根据和解协议广州融智外债将减少至少约人民币280.6百万元[12] - 投资物业总价值降至12.8569亿港元[34] - 应付账款清零[37] - 有抵押定息银行借贷增加至147.143亿港元[38] - 抵押定息银行借贷利率为7%[40] - 抵押投资物业账面值为520,088,000港元(未经审核)[40] - 银行借贷已逾期且须按要求偿还,列示于流动负债项下[40] - 安阳购物中心投资物业公允值约为268百万港元[49] - 锦州购物中心投资物业公允值约为498百万港元[49] - 广州购物中心投资物业公允值约为520百万港元[49] - 公司向其他索赔银行付款人民币236.2百万元以应对法院判决[50] - 锦州嘉驰及广州融智合计约人民币52.5百万元境内存款被法院提取转移[55] - 公司出售英国投资物业附属公司权益获得50百万英镑[56] - 公司向买方支付约3百万英镑物业翻新款[56] - 集团综合负债净值198.45亿港元(较期初增加24.81亿港元)[66] - 现金及受限银行款项88.1百万港元(较期初减少276.2百万港元)[67] - 流动比率0.04倍(期初0.12倍)[67] - 债务融资总额147.22亿港元(期初143.53亿港元)[68] - 净债务239.65亿港元(期初226.98亿港元)[68] - 中国附属公司因前身股东违约面临本金为人民币34亿元(3,400,000,000元)的银行贷款逾期[73] - 集团确认财务担保合约减值亏损约人民币9.16亿元(916,190,000元)[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担保贷款本金及利息合计风险敞口达人民币99.98亿元(999,771,000元)[80] - 锦州嘉驰担保贷款本金及利息合计风险敞口为人民币50.70亿元(5,069,615,000元)[80] - 集团在2025年上半年损益中录得担保亏损约人民币4665万元(46,649,000元)[77] - 广州融智单笔最高担保风险敞口为人民币2.64亿元(263,496,871元)[78] - 锦州嘉驰对潍坊鸢都创富的担保风险敞口达人民币29.26亿元(2,925,649,149元)[79] - 集团质押资产涉及哈尔滨地利生鲜等企业担保规模超人民币34亿元[79] - 锦州嘉驰被法院判决需支付索赔银行金额约人民币17亿元[93] - 锦州嘉驰结欠索赔银行的全部贷款及担保负债已转让至承让方[9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报告货币为港元,主要业务交易使用港元、美元和人民币,由于港元与美元挂钩,美元资产无重大汇兑风险,但人民币资产面临换算风险[81]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资产、负债及交易主要以人民币计值,在财务换算时面临汇兑风险[81] - 审计师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82] - 公司雇员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3名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71名[85] - 位于香港的雇员比例从2024年12月31日的8.6%微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8.8%[8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87] - 2024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9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审阅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98] - 集团中期报告将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并寄发股东[99] - 公司董事局主席为苏世公先生[100] - 公司行政总裁为杨玉华女士[100]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吕云松先生[10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高滨博士[10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梁廷育先生[10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宋燕捷女士[100]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100] - 公司名称为太和控股有限公司[100] - 公司注册地为香港[100] - 董事局由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组成[100]
太和控股(00718)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