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同比) - 收入同比增长22.4%至人民币414.4百万元[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为414,37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38,417千元人民币增长22.4%[17] - 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144亿元,同比增长22.4%[79] - 总收入增长22.4%至人民币414.4百万元,其中血液净化业务收入增长44.5%至人民币297.4百万元[95][96] - 毛利同比增长13.4%至人民币212.8百万元[5]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2.128亿元,同比增长13.4%,整体毛利率为51.3%[79] - 期內溢利同比下降7.5%至人民币86.6百万元[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6.0%至人民币66.0百万元[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6600万元,同比下降6.0%[79] - 公司期内溢利为8661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1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599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11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599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2024年同期70219千元)[33][35] - 经调整期內净溢利同比增长15.3%至人民币119.1百万元[5] - 经调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同比增长10.9%至人民币83.4百万元[5] - 经调整净溢利为11913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115] - 经调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为8340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115] - 综合分部业绩(经营溢利)同比增长1.5%至8761.4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8632.2万元人民币)[19] - 经营溢利从8450万元⼈⺠币减少5.1%⾄8020万元⼈⺠币[108] - 期内溢利从9360万元⼈⺠币减少7.5%⾄8660万元⼈⺠币[1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7020万元⼈⺠币减少6.0%⾄6600万元⼈⺠币[111] 业务线收入表现 - 血液净化业务收入为297,444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71.8%,同比增长44.5%[17] - 输液器业务收入为113,387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27.4%,同比下降14.5%[17]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收入为3,542千元人民币,为新增业务分部[17][18] - 公司输液器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5%至1.13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326亿元人民币)[19] - 血液净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5%至2.97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058亿元人民币)[19]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收入354.2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0元)[19] - 输液器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13.4百万元,同比下降14.5%,占集团综合营收27.4%[82] - 血液净化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97.4百万元,同比增长44.5%,占集团综合营收71.8%[84]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5百万元,占集团综合营收0.9%[85] - 输液器业务收入下降14.5%至人民币113.4百万元[95][97]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首次实现收入人民币3.5百万元[95][97] 地区市场收入表现 - 来自医疗用品分销商的收入为398,68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8%[17] - 来自医院的收入为15,68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17]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311,848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75.3%,同比增长5.5%[17] - 印度市场收入为38,58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5%[17] - 美洲(不含美国)市场收入为12,85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8%[17] - 非洲地区收入为12,06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0%[17]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毛利率从55.4%下降至51.3%,主要因血液净化业务毛利率从52.4%降至48.2%[95][98] - 输液器业务毛利率从60.2%微降至59.4%[98]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毛利率为58.0%[99]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增长9.6%至人民币43.8百万元,其中血液净化业务该开支增长55.6%至人民币22.6百万元[100] - 再生医⽤⽣物材料业务销售及市场推⽀出从0元⼈⺠币增加⾄230万元⼈⺠币,与销售增⻓⼀致[101] - 输液器业务销售及市场推⼴开⽀从2540万元⼈⺠币减少⾄1890万元⼈⺠币,降幅25.6%[101] - ⼀般及⾏政开⽀从6260万元⼈⺠币增加33.3%⾄8350万元⼈⺠币[102] - 血液净化业务⼀般及⾏政开⽀从2860万元⼈⺠币增加31.5%⾄3760万元⼈⺠币[102] - 再⽣医⽤⽣物材料业务⼀般及⾏政开⽀从730万元⼈⺠币增加195.3%⾄2170万元⼈⺠币[103] - 研发开⽀从2060万元⼈⺠币增加9.2%⾄2250万元⼈⺠币[105]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经营亏损扩大82.4%至2482.9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361.2万元人民币)[19] 财务收入与支出 - 财务收入净额同比下降17.5%至2292.3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779万元人民币)[25] - 银行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3.1%至1480.1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924.2万元人民币)[25] - 财务收⼊净额从2780万元⼈⺠币减少17.5%⾄2290万元⼈⺠币[109] - 政府补贴同比增长85.8%至337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81.4万元人民币)[23] - 当期中国所得税支出2072.9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067.6万元人民币)[27] - 香港利得税采用两级税率,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计算,超出部分按16.5%计算,但本年度无香港税项拨备因无应课税溢利[29] - 中国西部附属公司享受15%优惠企业所得税率(原法定税率25%),需符合60%以上收入来自鼓励类经营活动条件[30] - 四家附属公司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适用15%优惠所得税率;七家小微附属公司享额外优惠税率[30] - 境外投资者股息预扣税率为10%,香港注册投资者符合条件可降至5%[31] 资产和投资变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693.3百万元[8] - 总资产同比增长2.6%至人民币5,294.3百万元[8] - 综合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6%至52.94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1.609亿元人民币)[2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人民币4,000.4百万元[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人民币16.933亿元[79] - 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3.058亿元,较期初21.652亿元增长6.5%[7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0507亿元,较期初2533万元增长314.8%[7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5,148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85,230千元,增幅1,556%[57] - 非流动金融资产增至7335万元,其中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收益2780.3万元,非上市投资基金收益97.2万元[49] - 非流动金融资产为人民币7340万元,较2024年底增加57.8%,主要因乐普生物科技H股股价上涨导致公允价值增加[12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16.933亿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8520万元[12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至192.3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25.5百万元[117] - 血液净化业务贸易应收款项增至56.1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海外销售增长[117]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结构变化:3个月内账期占比升至71.8%(5.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6亿元[51][52] - 关联方应收款项增至2966.6万元(2025年6月),较上年末增加1109.5万元[51] - 预付款项及按金增至2650.9万元,较上年末增加410.6万元[51] - 存货增至130.2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8.3%[120] - 血液净化业务存货增至85.6百万元人民币,为应对销售订单增长备货[120]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余额897077千元人民币,期内添置40877千元,折旧34675千元[37]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至897.1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5.4百万元[121] - 投资物业公平值下降至262559千元人民币(2024年末262880千元),主要因公平值变动-321千元[39] - 投资物业减至262.6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公平值亏损[122] - 无形资产期末余额10.43亿元(2025年6月),较期初减少2.56亿元,主要因摊销费用3245.6万元[42] - 无形资产及商誉净值为人民币16.068亿元,较2024年底减少人民币2560万元,主要由于期间无形资产摊销人民币3250万元[124] - 商誉总额保持5.64亿元,其中输液器业务1.61亿元、血液净化业务3.24亿元、再生医用材料7979.1万元[43] - 应收贷款总额3亿元(2025年6月),其中即期部分3亿元(2024年12月为1.2亿元),非即期部分归零[46] - 应收贷款总额为人民币3亿元,借款人已提前偿还本金人民币6000万元及相应利息[125] - 向第三方提供1.8亿元贷款年利率5.3%,以北京房地产抵押;另1.2亿元贷款年利率4.55%以苏州房地产抵押[46][47] - 理财产品投资为人民币8523万元,预期回报率介于1.05%至2.4%[72] - 银行借款余额为人民币1500万元,按固定年利率3.45%计息[127] 负债和权益变动 - 贸易应付款项在2025年6月30日达人民币49,686千元,较2024年末41,787千元增长18.9%[61] - 应付股息在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71,859千元,2024年末为零[60] - 资产负债比率为0.31%,较2024年底的0.12%有所上升[132] - 公司于2024年回购78,897,000股普通股,总金额人民币80,221千元[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库存股份为46,496,000股,价值人民币46,800千元[62] - 公司于2025年7月在公开市场回购4,413,000股股份,总代价约6,367,210港元,每股最高价1.48港元最低价1.36港元[1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46,496,000股库存股份,并于2025年8月18日注销所有回购股份及库存股份[146]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资本承担中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金额为人民币21,759千元,较2024年末25,633千元下降15.1%[65] - 资本承担总额为人民币2180万元,较2024年底减少14.8%,主要为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订约资本开支[129] - 期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49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0.9%[130]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乐普医疗及其附属公司销售交易达人民币43,407千元,较去年同期13,256千元增长227%[67] - 向关联公司销售医疗器械合计人民币4340.7万元[69] - 向关联公司提供加工服务收费合计人民币143.5万元[69] - 向关联公司购买模具及组件合计人民币270.4万元[69] 股息和股份政策 - 中期股息每股4.4港仙(去年同期:4.5港仙)[5]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4.4港仙(2024年同期4.5港仙)[36] - 公司计划派发中期股息每股4.4港仙,并执行修订后股息政策(拟分派不少于70%股东应占溢利)[94] - 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4.4港仙,较去年同期每股4.5港仙减少2.2%[140] - 记录日期定为2025年11月7日,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12月3日派付予符合资格股东[140] - 股份过户登记将于2025年11月5日至11月7日暂停办理[141] - 股份购回计划授权购回最多148,673,509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0%)[92] 风险与敏感性 - 再生医用材料业务经营亏损触发商誉减值测试,但未确认减值损失[44][45] - 投资物业出租率50.0%-83.52%,月租金区间为每平方米40.4-78.8元人民币,贴现率5.0%[40]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敏感性分析:贴现率增加1%导致价值减少3410.1万元(2025年6月)和3360.1万元(2024年12月)[42]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在2025年6月30日分别为组别A 7.88%、组别B 0.89%、组别C 100%、组别D 54.47%[55] - 贸易应收款项账面总值在2025年6月30日达人民币98,106千元(组别A 56,072千元、B 23,972千元、C 1,897千元、D 16,165千元)[55]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在2025年6月30日总计人民币15,335千元(组别A 4,421千元、B 213千元、C 1,897千元、D 8,804千元)[55] - 利率增加或减少100个基点对期间溢利影响约为人民币2.38万元[135] 研发与业务发展 - 集团已取得58个产品注册证,拥有177项产品专利及著作权[88] - 输液器产品相关专利72项,血液净化产品专利及著作权82项,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产品专利23项[88] - 集团已申请58项新专利[88] - 血液净化耗材带量采购在河南等23省(区、兵团)及京津冀"3+N"联盟推进[84] - 集团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透析管路及动静脉瘘穿刺针均成功中标带量采购[84] - 用于医美产品注射的一次性使用钝末端注射针产品处于注册审核阶段,预计2025年下半年取得注册证书[88] - 用于胰岛素注射的电子笔式注射器产品已递交注册申请[88] - 四川睿健医疗已于2025年3月25日提交A股上市申请[9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董事会确认除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外,公司已遵守所有相关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42] - 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职务由张月娥女士兼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利于领导一致性和策略执行[143] - 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确认期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44] - 外部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确认中期财务资料无重大编制问题[148] - 审核委员会由王小刚、陈庚及林君山组成,已审阅期间未审核财务资料[147] - 雇员人数为1356名,较2024年底减少59名[139]
普华和顺(01358)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