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梁控股(08152) - 2025 - 中期业绩
明梁控股明梁控股(HK:08152)2025-08-29 21:33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同比下降35.0%至1945.7万港元(2024年同期:2995.0万港元)[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9,457,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9,950,000港元下降35.0%[18] - 公司收入下降35.0%至19.5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0.0百万港元[54] - 毛利同比下降23.5%至825.4万港元(2024年同期:1078.7万港元)[6] - 经营亏损收窄至259.4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749.2万港元)[6] - 期内亏损收窄至316.8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791.4万港元)[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3,168,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914,000港元收窄60.0%[11] - 公司期内亏损316.8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亏损791.4万港元收窄59.97%[19][20] - 公司期内亏损307.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63.8万港元亏损收窄59.7%[45]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收窄至3.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7.6百万港元[61]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51港仙(2024年同期:1.27港仙)[7] - 每股基本亏损从1.27港仙改善至0.51港仙[28]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雇员福利费用减少10.4%至737.9万港元[23]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740万港元,同比下降9.8%(2024年同期:820万港元)[72] - 折旧费用下降35.5%至146.9万港元[23] - 销售费用减少55.2%至1.3百万港元,主要因海外销售减少[56]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货物收入为16,033,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9,305,000港元下降45.3%[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维修及保养服务收入为2,469,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01,000港元大幅增长515.7%[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机械租金收入为955,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44,000港元增长291.4%[18] - 隧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7.2%至1855.7万港元,地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8.4%至90万港元[19][20] 各地区表现 - 澳洲市场收入增长64.0%至496.7万港元,成为最大收入来源地区[21] 毛利率变化 - 整体毛利率从36.02%提升至42.42%,其中隧道毛利率41.38%,地基毛利率63.89%[19][20] - 毛利率从36.0%提升至42.4%,主要因高毛利服务收入增加[55] 外汇影响 - 汇兑收益340.8万港元,上年同期为汇兑亏损190.5万港元[19][20] - 外汇收益约3.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9百万港元[57] 现金流状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为738,000港元,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11,647,000港元[12] - 公司通过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获得款项29,742,000港元[12]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14,692,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29,000港元大幅增加[12] - 公司偿还银行借款9,921,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781,000港元减少28.0%[12] 现金及银行借款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32.9%至3110.4万港元(2024年末:2339.0万港元)[9]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104,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8,993,000港元增长7.3%[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31.1百万港元,较期初23.4百万港元增长32.9%[62] - 银行借款减少40.4%至1173.9万港元(2024年末:1969.2万港元)[9] - 银行融通总额从3350万港元降至1464.5万港元,降幅达56.3%[41] - 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从4.4%上升至6.8%[42] - 可动用银行融通总额14.6百万港元,其中已动用12.6百万港元[62] 资产和应收应付款项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9.6%至5925.0万港元(2024年末:6555.8万港元)[9]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减少23.7%至4637.3万港元[32]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6737.2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5312.4万港元,降幅为21.1%[33] - 3年以上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最高,达48.8%(2548.8万港元)[33]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为675.1万港元,占总额的12.7%[33]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2850.7万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2275.0万港元,降幅为20.2%[35] - 120天以上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占比达76.1%(1729.8万港元)[37] - 物业、厂房及设备大幅增长267.9%至2026.5万港元(2024年末:550.9万港元)[9] - 非流动资产总值增长110.0%至2763.1万港元,主要因澳洲资产增加[21] 资产净值和权益 - 资产净值下降2.7%至9742.0万港元(2024年末:1.00145亿港元)[10]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96.3百万港元,期初为99.0百万港元[63] - 保留盈利从期初负350万港元改善至822.7万港元,主要因出售交易重估盈余1480.6万港元转入[45] - 公司处于现金净额状况约14.2百万港元,无资本负债比率[64] 流动比率 - 流动比率降至1.97倍,期初为2.46倍[62] 重大交易和事件 - 公司完成澳洲工业物业出售交易,现金代价600万澳元(约2970万港元),确认收益净额49.5万港元[34] 董事和股权结构 - 执行董事吴容旺于2025年6月27日获委任[74] - 董事吴丽明通过控股公司JAT United持有364,095,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60.68%[77] - 董事吴丽棠直接持有29,025,000股,占股本4.84%[77] - 董事吴丽宝直接持有4,500,000股,占股本0.75%[77] - 吴丽明全资控股的JAT United持有公司60.68%股份[79] - 罗素莲(吴丽明配偶)通过配偶权益持有364,095,000股,占股本60.68%[79] - 公司未区分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由吴丽明同时兼任[88] - 公司执行董事为吴丽明先生、吴丽棠先生、吴丽宝先生及吴容旺先生[9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戴伟国先生、卢觉强工程师、刘志良先生及陆佩然女士[92] 员工和薪酬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为41名,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72] 购股权计划 - 2017年采纳的购股权计划截至报告日期未授出、行使或注销任何购股权[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