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同比增长8.7%至2817.6万港元(2024年同期:2592.1万港元)[4] - 公司收益为2817.6万港元,同比增长8.70%[43] - 公司毛利为1928万港元,同比增长37.38%,毛利率为68.43%[45] - 毛利增长37.4%至1928万港元(2024年同期:1403.4万港元)[4] - 公司总经营收益净额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422千港元增长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481千港元,增幅为355.8%[19] - 公司保健及医疗业务经营收益净额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882千港元增长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954千港元,增幅为269.5%[19] - 期内亏损扩大48.2%至238.5万港元(2024年同期:160.9万港元)[4] - 公司期内亏损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09千港元扩大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385千港元,增幅为48.2%[19] - 本期间公司录得亏损净额约238.5万港元[50]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53港仙(2024年同期:0.23港仙)[4] - 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0.23港元扩大至2025年同期的0.53港元[2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公司直接成本及营业费用为889.6万港元,同比下降25.16%[44] - 公司销售费用为680.3万港元,同比增加1.81%[46] - 行政开支减少至约1008.3万港元,同比下降14.28%[47]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2,488千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11,451千港元,降幅8.3%[2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4年上半年的3,216千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4,726千港元,增幅47.0%[24] - 使用权资产折旧从2024年上半年的2,661千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1,456千港元,降幅45.3%[24] - 公司未分配企业开支净额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077千港元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8,545千港元,增幅为311.4%[1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保健及医疗业务收益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8,377千港元增长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3,536千港元,增幅为28.1%[18] - 公司美容及健身业务收益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544千港元下降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640千港元,降幅为38.5%[18] - 公司美容及健身业务经营亏损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60千港元扩大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73千港元[19] - 公司保健及医疗业务通过优化供应链和节能措施提升盈利能力[40] - 美容及健身业务现金产生单位减值测试中,商标使用权减值亏损约340.8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1.7万港元,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214.9万港元[48] 地区表现 - 公司中国地区总收益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5,921千港元增长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8,176千港元,增幅为8.7%[18]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116千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3,756千港元,增幅236.6%[23] - 公司融资成本净额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26千港元下降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11千港元,降幅为50.2%[19] - 融资成本净额减少至约51.1万港元[49] - 利息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026千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511千港元,降幅50.2%[24] - 公司所得税抵免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2千港元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90千港元,增幅为163.9%[19] - 中国企业所得税当期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72千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190千港元,增幅163.9%[2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下降5.4%至1.074亿港元(2024年末:1.134亿港元)[7] - 公司总资产约1.074亿港元,债务约2274万港元,杠杆比率21.18%[55]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1.3%至6261.6万港元(2024年末:6346.3万港元)[7]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261.6万港元[55]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4.9%至327.1万港元(2024年末:344.1万港元)[7] - 贸易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3,441千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3,271千港元,降幅4.9%[31][32] - 非控股权益权益增长19.2%至720.1万港元(2024年末:604.1万港元)[7] - 流动负债减少8.4%至5210.2万港元(2024年末:5685.7万港元)[8] - 流动资产净额增长23.2%至2124.9万港元(2024年末:1725.2万港元)[8]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39,336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34,012千港元,降幅13.5%[22] - 公司其他借款为328.6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691.7万港元大幅减少[35] - 公司无抵押银行借款为529.4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23.5万港元显著增加[37] - 公司其他应付款项中包含应付出租人机器账款约673.3万港元,较2024年的900.5万港元减少[36] - 公司计提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4054.5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4501.1万港元下降[35] - 贸易应付账款从2024年底的4,041千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2,857千港元,降幅29.3%[33][3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无任何资产抵押[5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或然负债[60] 资金用途和筹资活动 - 2020年供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9590万港元,其中1500万港元已用于企业及管理开支[51] - 益阳医院搬迁资本开支预算约1730万元人民币(1950万港元),截至2024年底已使用约1690万元人民币(1905万港元)[52] - 公司改变1900万港元供股款项用途,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负债支付[53] - 公司预计2028年前将剩余4240万港元供股款项用于管理开支[54] 公司治理和合规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符合上市规则至少三分之一要求[70] - 审核委员会由至少三名成员组成且主席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70] - 薪酬委员会主席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7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麻莎女士吴洪先生及王春林先生[73] - 审核委员会主席麻莎女士拥有公认会计专业资格及会计或财务管理专长[73] - 公司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获审核委员会审阅并确认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73] - 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已发布于港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74] - 2025年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9月30日或之前寄发股东并登载网站[74] - 执行董事为俞周杰先生主席及余向进先生[76] - 非执行董事为陈汉鸿先生及刘东先生[7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吴洪先生王春林先生及麻莎女士[76] - 公司未采取任何外汇对冲措施[61] - 新购股权计划剩余期限为三年十个月[65] - 新购股权计划可授出最高29,465,322股合并股份占已发行股本4.47%[65] - 公司未就本期间派付股息[66]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共雇用162名雇员[67] - 公司法定及已发行股本保持不变,均为10亿股及6.5989亿股[38]
格林国际控股(02700)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