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为2,380,75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6%[5][20] - 综合营业额为23.8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39][41][48][49] - 综合营业额为23.8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50] - 营业额同比下降2.5%至23.81亿元人民币[1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28.3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4.41亿元增长16.3%[149][151] - 期内亏损18,87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9.6%[5][2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4,46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1.9%[5][2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45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550万元人民币[39][41][48] - 期内亏损为189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560万元人民币[50] - 公司录得净亏损约人民币1450万元,同比减少361.9%[68][70] - 公司由盈转亏,录得税前亏损1623万元人民币[113] - 公司净亏损为人民币1887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人民币555.6万元,由盈转亏[124][1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887万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实现净利润555.6万元[149][151] - 公司期内归属于所有者的亏损为人民币14,468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5,524千元[17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22.0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54][56]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3.6%至22.02亿元人民币[113] - 行政开支为1.37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额5.8%,同比增长23.5%[61][63][66] - 行政开支同比激增23.5%至1.38亿元人民币[113] - 行政开支大幅增加约23.5%[68]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19.9%至2629万元人民币[1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2628.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3281.1万元下降19.9%[149][151] - 公司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为人民币22,14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6,979千元下降17.9%[165]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2,63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152千元下降16.3%[168] - 员工成本在回顾期间为人民币2.04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926亿元增加[103][10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研发成本为人民币53,10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9,532千元增长7.2%[165]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研发及应用,为知名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公司提供电池解决方案[21] - 产品涵盖手机电池、平板电池、笔记本电池和移动电源的生产销售[21] - 公司积极开拓新型供电产品市场,开发利润率更高的新能源储能智能硬件电池产品[21] -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专业模块业务[21] - 公司ODM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0%主要来自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29][30] - ODM销售收入中手机电池贡献63%平板电池贡献21%[29][30] - 公司ODM电池产品总销量增长4.9%但销售收入下降0.6%[29][30] - 手机电池销售额下降6.2%平板电池销售额增长27.6%笔记本电池增长4.6%[29][30] - 平板和笔记本电池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29][30] - ODM业务营业额为22.493亿元人民币,占综合营业额94.5%,同比微增0.6%[39][41][49] - 手机电池销量增长3.9%至4240万颗,但其营业额下降6.2%至14.238亿元人民币[40][42] - 手机电池占ODM业务营业额63.3%,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40][42] - 电芯业务营业额为477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39][41][44][46][49] - 新电源产品贡献ODM营业额1.033亿元人民币,占比4.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43][45] - ODM业务营业额为22.493亿元人民币,占综合营业额94.5%,同比增长0.6%[51] - 电芯业务营业额为477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51][55] - 手机电池销售额为14.238亿元人民币,占综合营业额59.8%[53][55] - 公司ODM电池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9%[68] - 公司业务分为ODM业务(锂离子电池模组及配件制造)和电芯业务(锂离子电芯制造)及其他(原材料销售及租金收入)[144][145][147] - ODM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2.4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2.37亿元微增0.5%[149][151] - 电芯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大幅下降至4771.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524.3万元下降26.9%[149][151] - 电芯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亏损790.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亏损245.3万元扩大222.3%[149][151] - 手机电池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4.2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5.17亿元下降6.1%[161] - 平板电池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4.8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77亿元增长27.6%[161] - 移动电源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7104.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736.3万元下降18.7%[161] 各地区表现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下滑[22][24] - 公司所有业务和资产绝大部分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162][1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5%达3.049亿台[22][24]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0%达2.952亿台[22][24] - 全球手机产业链产能过剩导致锂离子电池材料价格持续下跌[32] - 3C认证新规预计将推动公司高端移动电源销售增长[33] - 公司维持净流动资产状况并拥有充足营运资金及未动用借贷融资支持持续经营[138][141]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33人民币分,同比下降360.8%[5][20]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33分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0.51分人民币[39][41][48]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133元人民币[115] - 公司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为1,090,001千股,与2024年同期持平[179] - 集团毛利润为1.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48] - 毛利为1.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50] - 公司毛利增长至约人民币1.784亿元,同比增长14.2%[68] - 毛利同比增长14.2%至1.78亿元人民币[113] - EBITDA为58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1%[48] - EBITDA为58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1%[50][52] - 毛利率为7.5%,去年同期为6.4%[58][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约人民币1.487亿元,较期初减少55.3%[72][75]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约人民币1.592亿元,同比转差[72][75] - 未偿还借款减少至约人民币11.244亿元[77][80] - 总负债对权益比率降至105.1%,较期初下降7.3个百分点[77][80]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至113天,较去年减少14天[79][81] - 存货周转天数增加至46天,较去年增加5天[79][81][83] - 应付贸易款项周转天数在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67日,与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67日持平[89] - 流动资产净值在2025年6月30日约为人民币5.56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259亿元增加5.7%[90] - 资产净值在2025年6月30日约为人民币10.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878亿元减少约人民币1770万元[90] - 银行贷款抵押资产在2025年6月30日约为人民币11.24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222亿元减少[91] - 资本承担在2025年6月30日约为人民币1640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930万元减少[92]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59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经营活动所得现金人民币2005.7万元,现金流出大幅增加[1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87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3.33亿元减少55.4%[127] - 净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0.7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0.88亿元减少1.6%[121] - 非控股权益为人民币1016.4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456.6万元减少30.2%[121] - 银行非流动贷款为人民币2.41078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0.0%[121]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人民币7509万元,主要来自已抵押银行存款减少人民币9196.7万元[126]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00603亿元,主要由于偿还银行借款人民币7.03694亿元[126] - 汇兑储备为负人民币7953.2万元,因汇率变动产生正收益人民币115.4万元[124] - 保留溢利转为累计亏损人民币304万元,去年同期为保留溢利人民币3324.8万元[124]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6月的43.6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的40.99亿元[154][157] - 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1,764,93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1,543,672千元,降幅12.5%[186] - 呆坏账拨备从2024年末的100,268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84,122千元,降幅16.1%[186] - 0-60天账龄的应收款项占比从2024年末的68.3%提升至2025年6月末的75.4%[188] - 应付贸易款项及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1,961,85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1,805,755千元,降幅8.0%[191] - 有抵押银行贷款从2024年末的1,222,211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1,124,378千元,降幅8.0%[195]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普通股数量为1,090,001千股,金额107,590千元[198] - 抵押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990,859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965,570千元,降幅2.6%[200] - 银行存款抵押品从2024年末的597,759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505,792千元,降幅15.4%[200] - 物业厂房设备抵押品从2024年末的294,313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364,516千元,增幅23.9%[200] - 投资物业抵押品从2024年末的92,827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89,395千元,降幅3.7%[200] - 公司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厂房及机器约人民币8,615千元,电子设备及家具约人民币1,328千元,在建工程约人民币14,291千元[180] - 公司将从在建工程转出的人民币2,254千元资产转入厂房及机器类别[181] - 公司无形资产(电脑软件)账面净值为人民币1,984千元,较2024年末的2,203千元下降9.9%[182] 其他重要内容 - 财务数据以人民币千元列示(除每股数据外)[5][20] - 业绩数据均为未经审核[5][20] - 公司无重大投资持有、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96][97][100]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未来计划[97][101] - 全职员工人数在2025年6月30日为2465名,较2024年6月30日的2542名减少[103][104] - 男性员工比率为65.3%,女性员工比率为34.7%,分别较2024年的63.8%和36.2%变化[103][104] - 应收账款减少12.3%至14.60亿元人民币[118]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55.3%至1.49亿元人民币[118] - 流动负债减少9.0%至27.83亿元人民币[119] - 中期财务资料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编制并于2025年8月29日获董事会授权刊发[132] - 公司采用与2024年度财报相同的会计政策(除2025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准则外)且新准则未产生重大影响[133][136] - 中期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列示且未经审计但已由BDO Limited依据香港审阅准则进行审阅[137][139][141] - 2025年新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如IAS 21及IFRS 1)未对公司会计政策产生重大影响[140][142] - 管理层在编制中期财务资料时使用的重大判断及估计与2024年度财报一致[134][136][143][146] - 子公司东莞鸿德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所得税率15%[171]
锐信控股(01399)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