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Link SQ(01463) - 2025 - 中期业绩
C-Link SQC-Link SQ(HK:01463)2025-08-29 21:4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11.9%至55511千令吉特[4] - 报告期内净亏损165332千令吉特,去年同期为盈利1021千令吉特[4]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11.9%至5551.1万令吉(2024年同期为4962.4万令吉)[15][19]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期间亏损为165,305千令吉特,与去年同期盈利1,118千令吉特相比由盈转亏[3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55.5百万令吉特,较去年同期49.6百万令吉特增长约11.9%[50] - 除所得税前亏损163.3百万令吉,同比转亏,主要因商誉减值[62] - 期内亏损165.3百万令吉,同比转亏,主要因商誉减值164.1百万令吉[6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同比下降7.2%至9924千令吉特[4] - 行政开支激增1999.5%至174031千令吉特[4] - 软件授权费用激增984.8%至257.1万令吉[29] - 所得税开支增长66.9%至198.8万令吉[30] - 融资成本下降28.3%至11.4万令吉[28] - 服务及销售成本增加至45.6百万令吉,同比增长17.1%[56] - 毛利下降至9.9百万令吉,毛利率降至17.9%,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5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长至1.0百万令吉,同比增长144.7%[58]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下降至0.1百万令吉,同比下降75%[59] - 行政开支激增至174.0百万令吉,同比增长1999.3%,主要因商誉减值164.1百万令吉[60] - 融资成本下降至114,000令吉,同比下降28.3%[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薪酬成本总额约为6.1百万令吉特,较2024年同期的约5.6百万令吉特有所增加[86] 各业务线表现 - 文件管理服务收益增长17.9%至3800.8万令吉(占外判服务收入74.6%)[19] - 外包文件管理服务收益为38.0百万令吉特,占总收益68.5%,同比增长17.9%[51] - 外包保险风险分析及营销服务收益为12.9百万令吉特,占总收益23.1%,同比增长13.2%[52] - 企业软件解决方案收益为3.8百万令吉特,占总收益6.8%,同比增长4.9%[53] - 中国医疗设备及药剂产品销售收益占比0.6%,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50] - 互联网医院及实体门诊服务收益占比0.9%,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50] - 医疗设备及药剂产品分销销售收益下降至0.4百万令吉,占总收益0.6%,同比下降81.8%[54] - 互联网医院及实体门诊服务收益增长至0.5百万令吉,占总收益0.9%,同比增长400%[55] 各地区表现 - 马来西亚市场收益增长15.9%至3990.9万令吉(占总收益71.9%)[15] - 中国非流动资产大幅减少至2831.5万令吉(较2024年末1.9267亿令吉下降85.3%)[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商誉减值亏损1.6409亿令吉导致税前亏损[29] - 商誉减值亏损达164,093千令吉特,导致互联网医院及实体门诊服务业务商誉账面价值从191,911千令吉特减至27,818千令吉特,减值幅度达85.5%[35] - 盛济集团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约为2830万令吉特[73] - 商誉减值亏损约为1.64093亿令吉特[73] - 五年期财务预测采用较低收益增长反映市场预期[72] - 线上药品销售未达预期主要因经济下行和制造商条款收紧[70] - 公司已重新分配股份发售所得款项用途,包括将部分资金重新分配至加强营销推广力度及软件开发等现有用途[90] - 所得款项用途与招股章程及历年公告披露一致,无变动[91][93]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马生聪一人兼任,董事会认为现有安排符合公司利益[9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商誉大幅减少85.5%至27818千令吉特[6]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8.7%至54552千令吉特[6] - 资产总值减少54.2%至142846千令吉特[6][7] - 权益总额减少56.6%至128235千令吉特[7]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8.1%至17661千令吉特[6]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19,211千令吉特降至17,661千令吉特,减少8.07%,其中1个月内账期占比62.0%[36][37] - 贸易应付款项从1,405千令吉特增至3,192千令吉特,增幅达127.2%,其中2-3个月账期占比30.0%[38]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548千令吉特减少至324千令吉特,降幅达40.9%[36] - 3个月以上账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从12.0%下降至9.55%[37] - 预付款项从3,386千令吉特增至5,346千令吉特,增幅达57.9%[36] - 贷款及借款总额约为300万令吉特较2024年末减少130万令吉特或31.0%[75] - 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5460万令吉特较2024年末减少510万令吉特[75] - 流动比率约为6.3倍较2024年末的6.1倍有所提升[76] - 浮动利率贷款范围在4.75%至6.85%之间[75] - 一年内到期有抵押银行贷款约为270万令吉特[75] - 一年以上到期有抵押银行贷款约为20万令吉特较2024年末减少140万令吉特[75]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约1.5%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2.4%,主要由于商誉减值亏损约164.1百万令吉特及计息银行贷款从约4.3百万令吉特减少至约3.0百万令吉特[81] - 公司计息银行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约4.3百万令吉特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3.0百万令吉特[81] 融资和资本管理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2,874,251千股,对应股本金额9,581千港元,较期初增加474,251千股[39] - 公司股份发售筹得款项净额约为73.7百万港元,已扣除包销佣金及所有相关开支[89] - 公司于2020年3月11日采纳购股权计划,但自采纳起尚未根据该计划授出购股权[88]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7370万港元,已动用约3610万港元,未动用约3760万港元[91] - 增加技术实力及发展其他市场能力部分动用约3030万港元,占计划用途89.8%[91] - 收购改造二级数据中心及升级IT基础设施部分动用约2060万港元,占计划用途76.7%[91] - 软件开发计划部分动用约970万港元,占计划用途13.1%[91] - 扩展市场份额及区域扩张部分动用约580万港元,占计划用途10.2%[91]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3760万港元存放于马来西亚及香港银行[91] - 截至2024年底结转未动用款项余额约3770万港元[91] - 公司未发行任何证券获取现金[94] 投资和业务发展 - 数据中心建设投入6.2百万令吉特用于设计及项目管理[47] - 2022年以12.0百万令吉特收购马来西亚大楼改造为数据中心[47] - 数据中心预计2027年初投入使用,原计划2026年底完工[48] - 2024年1月完成收购盛济100%股份进军互联网医院业务[45]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有关改建现有楼宇为数据中心的资本承担约为0.1百万令吉特,将由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及内部资源拨付[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82] 风险管理和外汇 - 汇兑收益净额显著增至392万令吉(2024年同期为31万令吉)[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使用任何风险对冲工具或衍生合约对冲外汇风险,并将在有需要时考虑使用[79][80] 客户和应收款管理 - 前五大客户贡献率提升至62.1%(2024年同期为59.3%)[17][18] 人力资源和薪酬 - 期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从2,811,018千股增至2,874,251千股,增幅为2.25%[34]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从554千令吉特降至529千令吉特,减少4.51%,其中董事袍金减少7.19%[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人数约为192名,较2024年6月30日的173名有所增长[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