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29.21亿元,同比增长1.55%[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56.1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84.88%[21] - 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同比增长62.50%[21] - 稀释每股收益0.26元/股,同比增长62.5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56%,同比上升2.50个百分点[2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5%至29.21亿元[6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55%至29.21亿元,其中营业收入为29.21亿元[157] - 净利润同比增长56.33%至2.9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6亿元[15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较上年同期0.16元增长62.5%[15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3%至18.0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9.31亿元减少1.22亿元[160] - 净利润同比增长30.2%至2.1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4亿元增加4960万元[160]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28%至23.48亿元[63] - 财务费用因汇兑收益大幅下降358.98%至-4352.93万元[63] - 营业成本下降3.28%至23.48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80.38%[157] - 财务费用由正转负至-4352.93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及利息支出减少[15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64%至8835.15万元[15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4.2%至5698万元,较去年同期6639万元减少941万元[160] - 财务费用大幅改善至-2410万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及汇兑收益影响[160] - 所得税费用增长37%至2850万元,与利润增长幅度基本匹配[16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5亿元,同比增长183.43%[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183.43%至4.75亿元[6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183.4%至4.7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8亿元改善3.07亿元[16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5.3%至28.08亿元,显示主营业务现金回收能力增强[16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3145万元,去年同期为正值2.96亿元[16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57.2%至8.34亿元,较去年同期5.31亿元增加3.04亿元[16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7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78.2%[16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4.1%至6.065亿元[165]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大幅增长1402.5%至3.546亿元[16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5亿元,同比改善156.0%[16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44.7%至8.882亿元[16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012亿元,较期初下降15.6%[16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72.7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07%[21]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1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53%[21]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长6.15个百分点至总资产22.33%[6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6.24亿元,较期初11.89亿元增长36.5%[14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8012万元,较期初5亿元下降84.0%[14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8.93亿元,较期初8.44亿元增长5.8%[149] - 存货期末余额10.23亿元,较期初10.26亿元下降0.4%[14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6.72亿元,较期初19.32亿元下降13.5%[150]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7.29亿元,较期初3.93亿元增长85.5%[151]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16.86亿元,较期初15.93亿元增长5.9%[151]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8.02亿元,较期初5.76亿元增长39.2%[153]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0元,较期初1.66亿元下降100%[154] - 母公司短期借款期末余额4.61亿元,较期初2.23亿元增长106.8%[154] - 流动负债合计下降8.81%至15.23亿元,其中应付账款增长23.38%至4.52亿元[155] - 长期借款大幅增长75.24%至6.89亿元[155] - 衍生金融负债增长223.59%至3260.11万元[15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8.61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3%[167][169] - 未分配利润为11.23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6%[167][169] - 资本公积为15.4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167][169] - 其他综合收益为-1.962亿元,较上年末改善15.4%[167][169] 业务线表现 - 化学纤维制造业收入增长8.71%至16.67亿元(占比57.05%)[64] - 涤纶工业长丝产品收入增长11.30%至14.68亿元[64] - 公司涤纶工业长丝产品分为非车用丝(普通丝)及车用丝[40] - 公司拥有涤纶工业丝、轮胎帘子布、塑胶材料、石塑地板四大产业基地[38] - 塑胶材料产品分为数码喷绘材料系列、涂层材料系列和装饰材料系列[46] - 光伏反射膜材料已完成第III代技术迭代并获发明专利[46] - 石塑地板产品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并获得EPD和Blue angel认证[49] - 新研发SPC石晶墙板产品实现国内外市场零突破[49] - 石塑地板采用OEM订单模式服务全球市场[50] - 涤纶工业长丝产品包含高模低收缩丝安全带丝安全气囊丝等系列[59] - 帘子布产品以自产高模低收缩丝为原料,通过成本加成方法定价[44] - 车用产品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模式,普通工业丝采用随行就市定价[41] - 公司属化学纤维制造业,主营工业长丝、灯箱布、聚酯切片、装饰膜等产品[180] 各地区市场表现 - 国外市场收入增长6.16%至19.65亿元(占比67.27%)[64] - 2025年上半年美国市场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幅超30%[40] - 越南年产11万吨差别化涤纶工业长丝(一期)项目实现满产满销[40] - 越南海外资产规模1.36亿元(占净资产35.70%)[70] - 越南工厂落成优化全球产能配置[55] - 涤纶帘子布上半年国内出口量为9.2万吨同比增长22.3%其中东南亚市场增速达35%[34] 行业和市场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涤纶工业丝产量为110.97万吨同比下降0.26%[29] - 涤纶工业丝表观消费量为84.12万吨同比增长0.99%[29] - 涤纶长丝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达176.52万吨同比增长14.18%[29] - 1-6月涤纶工业丝出口量达68万吨同比增长14.2%占产量比重57.6%[29]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为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30]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产量3,842万吨同比增长6.2%[36] 研发与项目投资 - 总投资1.32亿元研发中心主体结构基本完工[56] - PPS特种纤维实现批量供货 LCP高性能纤维小批量出货[57] - 自研多套压延计量系统和调配装置已投产使用[60] - 公司拥有14名博士人才团队[61] - 公司配套年产30万吨聚酯产能提供原料保障[59] - 1.8万吨高性能轮胎帘子布越南(一期)项目处于土建阶段[44] - 报告期投资总额20.63亿元,较上年同期14.95亿元增长37.96%[74] - 年产47000吨高端压延膜项目累计投入24.99亿元,项目进度达63.08%[75] - 越南轮胎帘子布项目投资总额1.02亿元,当前进度仅0.28%[75] - 研发中心技改项目累计投入9509.04万元,项目进度72.04%[75] 金融工具和投资活动 - 投资收益亏损3437.46万元(占利润总额-10.35%)[6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为5亿元,期末余额为8012.16万元,期间出售金额达13.82亿元[71]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47.98万元,期末余额降至316.79万元[71] - 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9.74亿元,本期出售金额13.82亿元[71] - 衍生金融资产期初余额864.77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亏损547.98万元[7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4699.98万元,较期初增加1200万元[71] - 远期外汇投资初始投资金额为213,534.31元,期末金额为70,933.49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8.55%[79] - 报告期内远期外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612.70元,累计计入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为0.00元[79] - 报告期内远期外汇购入金额为104,916.09元,售出金额为142,600.82元[79] - 远期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实际损失合计417.96万元[79] - 衍生品投资使用自有资金,会计政策与上一报告期无重大变化[79] - 公司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81] - 委托理财发生额为50,000万元,其中未到期余额为8,000万元[125] - 委托理财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且未出现逾期或减值[125] - 投资收益显著改善至3502万元,去年同期为-425万元[160]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51,140,450股至297,173,034股,持股比例从21.17%升至25.57%[131] - 无限售条件股份减少51,140,450股至865,034,186股,持股比例从78.83%降至74.43%[131] - 股份回购累计34,895,872股占总股本3.00%,成交金额153,991,193.02元[133] - 回购价格上限从6.00元/股调整为5.83元/股[133] - 公司计划回购股份金额1.5亿至3亿元,价格不超过6元/股[132] - 总股本保持1,162,207,220股未发生变动[13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3,469人[138]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股份34,895,872股,占总股本3%[139] - 持股5%以上股东高利民持股201,187,500股,占比17.31%[138] - 股东高王伟持股124,011,645股,占比10.67%,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93,008,734股[138] - 股东高宇持股71,787,500股,占比6.18%,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3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1,181,880股,占比1.82%[138] - 股东刘轩铭通过信用账户持股18,000,000股,占比1.55%[139][140]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零零三组合持股9,527,414股,占比0.82%[139] - 董事姚峻期末持股1,336,800股,较期初增持50,000股[141] - 前10名股东中高利民、高王伟、高宇存在关联关系[139] - 限售股变动主要因高管锁定股增加51,140,450股[136] - 高利民限售股增加50,296,875股至201,187,500股[135]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94]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95]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91] - 公司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91]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91] 担保和诉讼事项 - 公司及其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158,433万元[121] - 公司对子公司浙江海利得薄膜新材料有限公司担保金额为36,500万元[121] - 公司对子公司海宁海利得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担保金额为154,200万元[121] - 单笔最大担保金额为10,000万元(共出现3次)[121] - 所有担保均为连带责任担保且均未履行完毕[121]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334,069万元[122]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05,282万元[122]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334,069万元[122]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80,788万元[122]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21.20%[123]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为59,928万元[123] - 公司不存在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的情形[123]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0[123] - 公司作为原告的其他诉讼总涉案金额为478.1万元[106] - 公司作为被告的其他诉讼总涉案金额为507.84万元[106] 子公司和关联方信息 - 子公司海宁海利得总资产799,184,544.34元,净资产51,696,051.98元,营业收入636,059,851.40元[85] - 子公司香港控股总资产1,367,151,196.50元,净资产952,498,750.30元,营业收入740,230,989.97元[85]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关联交易[115]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含18家子公司,包括格迈佳、香港海利得、美国海利得、丹麦海利得、越南海利得等[182] 风险因素 - 公司出口业务以美元和欧元结算,面临汇率波动风险[88] - 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原油市场影响,公司利用期货市场锁定价格[87] - 受限资产总额6.19亿元,其中货币资金质押4.85亿元,应收票据质押9622.84万元[72]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624,493.95元[26] - 所得税影响额为-8,140,707.56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49,034,207.92元[26] - 公司租赁杭州物业面积485.23平方米[118] - 上海研究院租赁上海物业面积533.72平方米[118] - 美国子公司租赁乔治亚州物业面积291.34平方米[118] - 无租赁项目损益达到公司利润总额10%以上[118] -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数量为1家[96] - 公司向海宁慈善总会每年捐赠教育基金10万元[97] - 公司来自黑水昭通毕节三地的在职员工合计160余人[97]
海利得(002206)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