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乐师集团控股(02486)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16.313亿元,同比增长376.1%[4][7]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16.313亿元,同比增长376.1%[13] - 公司收入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3.426亿元大幅增加约376.1%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16.313亿元[39]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426亿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6.313亿人民币,增幅达376%[48]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798.4万元,去年同期亏损376.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4]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盈利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约人民币350万元增加约280.0%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盈利约人民币630万元[2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31.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亏损349.3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60] - 公司毛利额为人民币82.1百万元,同比增长67.9%[18] 各业务线表现 - 定制营销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717亿元,同比增长40.4%[8] - 任务与营销人员匹配服务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2.204亿元,同比增长2067.7%[9] - SaaS+订阅及其他服务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760万元,同比增长187.5%[10] - 营销人员派驻服务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150万元,同比下降4.2%[11] - 任务与营销人员匹配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2.204亿元,同比增长2,067.7%[15] - 定制营销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3.717亿元,同比增长40.4%[14] - SaaS+订阅及其他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7.6百万元,同比增长187.5%[15] - 任务与营销人员匹配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5630万人民币激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2.204亿人民币,增幅高达2068%[48] - 定制营销解决方案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647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717亿人民币,增幅为40%[48] - SaaS+订阅及其他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960万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760万人民币,增幅达189%[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总成本为人民币15.492亿元,同比增长427.5%[17]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27.3百万元,同比增长160.0%[21] - 研发成本为人民币5.5百万元,同比下降58.0%[22] - 劳务费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203亿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3.091亿人民币,增幅达988%[46] - 线上平台推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0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379亿人民币[46]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978亿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1.247亿人民币,降幅为37%[46] - 研发及技术服务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980万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550万人民币,降幅为44%[46] 财务指标变化 - 公司毛利率为5.0%,同比下降9.3个百分点[19] - 公司毛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约14.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约5.0%[39] - 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1.0百万元,同比增长100.0%[23] - 政府补助从2024年上半年的540万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070万人民币,增幅为99%[50] - 财务成本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450万人民币收益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890万人民币亏损[53] 客户和运营数据 - 付费客户数量达1064家,同比增长358.6%[6] - 平均每月活跃触点达64000个,同比增长106.5%[6] - 公司雇员人数由2024年12月31日的7342名减少约7.4%至2025年6月30日的6801名[37] 税务相关 - 所得税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所得税抵免90万元增加约311.1%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所得税开支约人民币370万元[27] - 公司中国主要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率为25%,但上海若胜米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率[57] - 公司小型微利企业附属公司首100万元人民币应税收入按20%税率征税,超出部分按25%税率[57]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即期所得税支出为664.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89.8万元人民币增长250%[58] - 2025年上半年递延所得税收益为296.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75.3万元人民币增长7.7%[58] 资产负债和现金流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6%[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596亿元减少约6.5%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492亿元[29] - 公司权益总额为人民币4.9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借款余额为约人民币7790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6410万元增加约21.6%[34][41] - 公司未动用银行信贷共人民币3700万元[34]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由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3.294亿元增加约12.1%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3.692亿元[40] - 公司合约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972亿元减少约17.3%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630亿元[40]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增长12.8%至3.73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3.312亿元人民币增加4230万元人民币[64] - 2025年6月30日合约资产总额下降17.2%至1.65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995亿元人民币减少3445万元人民币[68] - 2025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增长21.5%至7794.8万元人民币,加权平均年利率为2.96%,较2024年末3.37%下降41个基点[71]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增长37.4%至7077.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5151.3万元人民币增加1926.5万元人民币[69] 投资和融资活动 - 公司持有489.16万股库存股,获授权回购不超过1158.102万股股份[72] - 公司投资于两项开曼群岛私人境外基金金额分别为300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718.7万元)和100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906.2万元)[79] - 两项基金保证回报率分别为5.15%和5.10%[79] - 公司于2024年3月赎回基金并收回本金及回报共计4033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659.5万元)[79] - 赎回按摊余成本计量的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约33.3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0.2万元)[79] - 上市所得款项总额为265.0百万港元,净额约为206.7百万港元[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已使用118.6百万港元,未使用净额为58.5百万港元[82] - 加强核心技术能力及基础研发分配66.1百万港元,占比32.0%,已使用59.1百万港元,剩余6.5百万港元[82] - 提高销售及营销能力分配66.1百万港元,占比32.0%,已使用41.2百万港元,剩余5.9百万港元[82] - 偿还银行借款分配15.5百万港元,占比7.5%,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全部使用[82] - 营运资金分配59.0百万港元,占比28.5%,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全部使用[82] - 原计划用于战略投资及收购的62.0百万港元被完全重新分配[82] - 公司预计未使用款项将逐步使用直至2027年12月31日[82] 审计和治理 - 前任核数师因基金审计范围受限对2023年度财报出具保留意见[80] - 现任核数师因基金期初余额结转问题对2024年度财报出具保留意见[80]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7]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由孙广军一人担任[74]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5] - 公司已修订投资政策并要求提供更完善证明文件[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