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春能控股(08430) - 2025 - 中期业绩
春能控股春能控股(HK:08430)2025-08-29 22:1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10,438,000新加坡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3,315,000新加坡元或24.1%[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润为778,328新加坡元,较2024年同期615,201新加坡元增长26.5%[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前亏损为361,069新加坡元,较2024年同期677,670新加坡元改善46.7%[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拥有人应占全面开支总额为829,757新加坡元,较2024年同期598,768新加坡元扩大38.6%[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02新加坡元,较2024年同期0.004新加坡元改善50%[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61,069新加坡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002新加坡元[28] - 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829,757新加坡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598,768新加坡元亏损扩大了38.6%[9] - 公司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3,753,000新加坡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10,438,000新加坡元,下降约24.1%[45] - 总体毛利增加163,000新加坡元至778,000新加坡元,毛利率从5.3%提升至7.5%[48] - 期内亏损减少317,000新加坡元至361,000新加坡元[5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9,659,526新加坡元,较2024年同期13,137,779新加坡元减少26.5%[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为1,262,909新加坡元,较2024年同期1,357,862新加坡元减少7.0%[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20,261新加坡元,较2024年同期35,759新加坡元下降43.3%[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143,773新加坡元,较2024年同期100,750新加坡元增长42.7%[7] - 行政开支减少95,000新加坡元(降幅7.0%)至1,263,000新加坡元[50] - 融资成本总额为2.0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43.4%[24] - 银行借款利息为0.5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0.0%[24] - 租赁负债利息为1.5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48.4%[24] - 雇员福利支出总计3,029,440新加坡元,其中薪金及工资为2,686,015新加坡元,中央公积金供款为353,425新加坡元[25] - 员工总数减少3人至118人,员工成本减少48,000新加坡元至3,331,000新加坡元[63] - 主要管理层人员薪酬从2024年上半年的423,267新加坡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301,583新加坡元,降幅约28.8%[4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客户合约收益为1043.8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4.1%[16][18] - 运输服务收益为1020.5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2.0%[18] - 存储服务收益为23.3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65.0%[18] - 运输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3,087,000新加坡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10,205,000新加坡元,降幅约22.0%[45][46] - 存储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666,000新加坡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233,000新加坡元,降幅约65.0%[45] - 运输服务占收益比重从2024年上半年的95.2%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7.8%[45] - 存储服务占收益比重从2024年上半年的4.8%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45] - 存储服务收益减少433,000新加坡元至233,000新加坡元[47] 其他收入及汇兑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汇兑差额损失468,688新加坡元,而2024年同期为收益78,902新加坡元[7] - 其他收入总额为14.4万新加坡元,同比上升42.7%[23] - 汇兑收益净额为2.3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79.7%[23] - 出售物业厂房设备收益为5.6万新加坡元,上年同期亏损3.4万新加坡元[23] - 杂项收入为6.5万新加坡元,同比上升172.3%[23] - 其他收入增加43,000新加坡元至144,000新加坡元[49] - 汇兑收益为22,514新加坡元[25] - 未变现外汇收益23,000新加坡元[5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941,171新加坡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111,414新加坡元,减少了829,757新加坡元[8][9] - 公司保留盈利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673,544新加坡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7,835,920新加坡元,下降了361,069新加坡元[9]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495,796新加坡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317,975新加坡元,下降了1,177,821新加坡元[8] - 银行结余从2024年12月31日的623,969新加坡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69,010新加坡元,下降了254,959新加坡元[8][10]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7,786,066新加坡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908,400新加坡元,增长了122,334新加坡元[8]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831,062新加坡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37,961新加坡元,下降了393,101新加坡元[8] - 公司总租赁负债及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76,185新加坡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54,733新加坡元,降幅约39.2%[36] - 流动租赁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541,883新加坡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98,317新加坡元,降幅约44.9%[36] - 非流动租赁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89,179新加坡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39,644新加坡元,降幅约51.7%[36]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7,908,400新加坡元,减值亏损为182,341新加坡元[32]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分析显示90日以上款项为1,106,788新加坡元[33] - 贸易应付款项总计1,074,507新加坡元,其中30日以内为702,864新加坡元[35] - 租赁负债及借款减少421,000新加坡元至655,000新加坡元,资产负债比率从7.7%降至5.0%[55] - 流动比率从3.9倍提升至4.2倍[5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0,950新加坡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591,410新加坡元有显著改善[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20,536新加坡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525,718新加坡元减少幅度收窄[10] -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为-34,423新加坡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62,817新加坡元正向影响转为负向[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55,000新加坡元至369,000新加坡元[54] 折旧及租赁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32,512新加坡元[25]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6,604新加坡元[25] - 租赁负债计量的租赁付款为116,943新加坡元[25] 税务处理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按应税收入的17%计提[2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拓展电力线路系统及节能服务业务以把握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新兴市场机遇[64] - 新加坡经济自去年年底以来显著放缓对业务带来显著挑战[65] - 与贸易相关产业持续收缩特别是在电子业加剧了全球制造业和贸易衰退的影响[65] - 公司对扩张计划采取审慎态度以应对全球贸易经济的不确定性[66]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未持有公司任何股份或债权证权益[67][68] - 购股权计划向3名雇员授予总计1,221,156份购股权每股行使价2.026港元[70] - 每名雇员持有407,052份购股权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102%[70] - 购股权计划将于2027年10月17日到期[71] - 股东王虎飞持有10,471,75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6.28%[74] - 回顾期内公司董事及主要股东未持有任何竞争业务权益[7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77]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在2025年上半年遵守了证券交易操守准则[78] -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企业管治方面存在例外情况: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79] - 原主席兼行政总裁蔡先生于2025年2月28日辞任执行董事[8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张伟健(主席)、李虹静及黄淑仪[81] - 审核委员会确认2025年上半年综合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81] - 截至公告日期(2025年8月29日),董事会由执行董事冯美娟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2]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量为166,835,200股,每股面值0.2港元,总股本为5,725,993新加坡元[36] 抵押资产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抵押物业账面价值为918,448新加坡元,银行存款抵押账面价值为539,098新加坡元[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抵押物业较2024年12月31日的948,053新加坡元减少29,605新加坡元(降幅3.1%)[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抵押银行存款较2024年12月31日的535,373新加坡元增加3,725新加坡元(增幅0.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