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莱蒙国际(03688) - 2025 - 中期业绩
莱蒙国际莱蒙国际(HK:03688)2025-08-29 22:39

物业销售表现 - 物业及停车位预售总额为4.511亿港元,同比增长8.4%[2] - 物业预售平均售价每平方米49,126.8港元,同比下降54.8%[2] - 物业销售收入为4.935亿港元同比增长160.6%[23] - 已确认物业销售收入约4.927亿港元,确认面积5,600平方米[54] - 已确认物业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87,982.1港元[54] - 2025年上半年物业及停车位预售额达451.1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416.1百万港元增长8.4%[65] - 2025年上半年已预售可销售建筑面积9,162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3,800平方米增长141.1%[65] - 预售总建筑面积约9,162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长141.1%[51] - 香港128 WATERLOO住宅项目预售平均售价达每平方米402,307.7港元[52] 收入和利润变化 - 收入7.373亿港元,同比增长62.6%[2][4] - 公司总收入从45.35亿港元增长至73.73亿港元,同比增长62.6%[27][28]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737.3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453.5百万港元增长62.6%[72][73] - 股东及证券持有人应占亏损7.465亿港元,同比扩大38.4%[3][4] - 公司净亏损7.50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5.606亿港元扩大34%[12] - 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4646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39187亿港元增长38.4%[3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亏损746.5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539.2百万港元扩大38.4%[72] - 公司净亏损达7.503亿港元[49] - 综合除税前亏损从5.53亿港元扩大至89.10亿港元,主要受投资物业估值亏损影响[2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直接成本增加至7.568亿港元,同比增加36.2%[74] - 毛损率2.6%,同比改善19.9个百分点(2024年同期22.5%)[3] - 毛损收窄至1950万港元,毛损率从22.5%改善至2.6%[75] - 销售及营销开支增加63.4%至1.051亿港元[78] - 已出售物业成本从1.58亿港元增至4.64亿港元,同比增长194.2%[32] - 融资成本从1.52亿港元降至0.84亿港元,同比下降44.8%[28][31] - 融资成本减少44.8%至8380万港元[81] - 存货撇减金额为8349.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9655亿港元下降67.8%[41]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总成本为89.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5.6百万港元减少6.4百万港元(约6.7%)[94] 投资物业表现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1.054亿港元,同比下降7.9%[3] - 租金收入为1.054亿港元同比下降7.9%[23]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59.264亿港元,占总资产39.3%[3] - 投资物业价值从63.784亿港元降至59.264亿港元,减少7.1%[8]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6.351亿港元,同比增加696%(去年同期亏损0.798亿港元)[56] - 投资物业估值亏损从0.80亿港元激增至63.51亿港元[28] - 投资物业估值亏损扩大至6.351亿港元(去年同期:7980万港元)[80] - 2025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05.4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14.4百万港元下降7.9%[66][73] - 月均租金收入每平方米64.8港元(去年同期68.8港元)[58] - 2025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整体出租率为88.7%,较2024年同期82.5%提升6.2个百分点[66] - 2025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可租赁总建筑面积为301,194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307,246平方米减少1.97%[66] - 投资物业总公允价值为59.264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39.3%[56] - 投资物业可租赁总面积301,194平方米[56] - 主力租户租赁面积占比37.0%(2024年12月31日:37.9%)[57] 各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内地客户收入为4.925亿港元占总收入66.8%[23] - 香港客户收入为2.448亿港元占总收入33.2%[2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至3.86亿港元,流动性紧张[12] - 即期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高达17.962亿港元,远高于现金水平[12] - 总资产从88.127亿港元降至77.05亿港元,减少12.6%[8][9] - 流动负债从57.12亿港元降至48.319亿港元,减少15.4%[9] - 权益总额从60.248亿港元降至54.383亿港元,减少9.7%[9] - 受限制及已抵押存款从13.798亿港元降至7.223亿港元,减少47.7%[8] - 存货及其他合约成本从50.773亿港元降至47.149亿港元,减少7.1%[8] - 非流动负债基本稳定在48.208亿港元[9] - 现金及银行存款减少36.9%至11.083亿港元[84] - 借贷总额65.149亿港元,其中26.336亿需一年内偿还[85] - 净负债比率84.7%,较2024年末80.0%上升4.7个百分点[3] - 净负债比率从80.0%上升至84.7%[8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8.76729亿港元,较期初17.23556亿港元增长8.9%[4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26.69962亿港元,其中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占12.64093亿港元[44] - 贸易应付款项为2.02029亿港元,较期初2.17518亿港元下降7.1%[45] - 报告分部总资产从163.07亿港元降至144.75亿港元,同比下降11.2%[27] - 报告分部总负债从90.05亿港元降至81.59亿港元,同比下降9.4%[2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11.90504亿港元,其中应收第三方款项占11.27252亿港元[38] - 物业发展存货总额为47.07679亿港元,其中待售发展中物业为27.8643亿港元,待售已竣工物业为17.75548亿港元[41] - 向第三方提供贷款及应收贷款利息合计5.06081亿港元,年利率8%至15%[43] - 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6,059.9万港元,年利率4.35%[47] - 居民安置物业建设成本现值10.351亿港元计入应付账款[47] - 公司为物业买家提供的按揭贷款担保为163.6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4.5百万港元略有减少[91] 每股和股东权益相关 - 每股基本亏损48.8港仙,同比扩大38.2%[3][4] - 每股资产净值3.6港元,较2024年末4.0港元下降10%[3] - 每股基本亏损为0.488港元,基于亏损7.46462亿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15.29286亿股计算[36] - 每股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6港元,降幅为10%[90] - 股东应占资产净值从6,068,736千港元下降至5,481,601千港元,减少587,135千港元(约9.7%)[90] 业务和土地储备 - 公司拥有16个项目,总可销售/租赁面积397,015平方米[62][63] - 已竣工项目可销售/租赁面积332,498平方米[62] - 在建项目可销售/租赁面积58,020平方米[63] - 土地储备项目可销售/租赁面积6,497平方米[63] - 公司土地储备总计397,015平方米,其中深圳及周边区域(包括东莞)占129,792平方米,上海占97,526平方米,常州占79,649平方米[64][67] - 公司管理物业总面积达1,140.7万平方米,其中非自开发物业占70.46万平方米,商业物管项目占20.1万平方米[6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股东贷款8400万美元(相当于6.58亿港元)到期日获延展至2025年11月26日[15] - 集团正就重续现有信贷融资及借贷与银行及股东进行积极磋商[15][16] - 集团正物色潜在买家收购中国内地以外的物业及投资[15][16] - 集团加快预售及销售发展中物业及已竣工物业并加快收回未偿还销售所得款项[15][16] - 集团采取积极措施控制行政成本及节约资本开支[15][16] - 公司完成出售香港九龙伦街6号物业,代价为250百万港元[93] - 资本承担为2184万港元,较期初4470.8万港元下降51.1%[46] - 集团雇员总数从2024年6月30日的812名减少至718名,降幅为11.6%[94] 其他重要事项 - 所得税抵免从0.08亿港元增至1.41亿港元[32] - 所得税抵免1.407亿港元(去年同期为开支770万港元)[82] - 其他亏损净额大幅减少97.2%至310万港元[77]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7]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8]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同一人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99] - 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了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0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未经审核[103] - 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已由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审阅工作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103]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素权(主席)、吴泗宗及陈仪组成[102]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采纳的会计原则及常规[102]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102] - 公司公告所载若干金额及百分比数字已经凑至整数[106] - 公司公告所披露数据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应过度依赖[103] - 公司执行董事为黄俊康、林美家及黄思源[106]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叶康文及隗强[10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素权、吴泗宗及陈仪[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