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顺瑞强集团(08427) - 2025 - 年度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3155.5万令吉,同比增长2.8%[5] - 毛利为938.7万令吉,同比增长9.7%[5] - 持续经营业务税前溢利为169.5万令吉,同比增长3.9%[5] - 持续经营业务税后溢利为48.1万令吉,同比减少2.4%[5] - 年内全面开支总额为82.7万令吉,同比转亏[5]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为3.00仙令吉,同比减少17.4%[6] - 年内溢利从2024年的108千令吉降至2025年的82千令吉,下降24.1%[9] - 公司总收入从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年度的30,681千令吉增长至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年度的31,555千令吉,增长2.8%[13]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695千令吉[20]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695千令吉(2025年)和1632千令吉(2024年)[32] - 年度税项支出为1214千令吉(2025年)和1139千令吉(2024年)[32] - 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2.49仙令吉(2025年)和2.83仙令吉(2024年)[33] - 公司收入从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年度的约30.7百万令吉增加2.85%至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年度的约31.6百万令吉[46] - 毛利增加从约8.6百万令吉至约9.4百万令吉[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为553.9万令吉,同比减少6.7%[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85.7万令吉,同比增长36.9%[5] - 信贷亏损拨备净额为66.6万令吉,同比增长26.6%[5] - 除税前溢利中,存货成本确认为开支达14130千令吉(2025年)和15995千令吉(2024年)[29]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总计4078千令吉(2025年)和3791千令吉(2024年)[2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94千令吉(2025年)和685千令吉(2024年)[29]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51千令吉(2025年)和568千令吉(2024年)[29] - 贸易应收账款信贷亏损拨备净额变动为(98)千令吉(2025年拨回)和94千令吉(2024年拨备)[29] - 公司融资成本0.143百万令吉,较上年0.133百万令吉增长7.5%,其中承兑票据利息支出0.110百万令吉(占比76.9%)[28] - 销售成本略微增加0.21%从约22.1百万令吉至约22.2百万令吉[48] - 预制混凝土接线盒的总销售成本减少1.61%从约21.0百万令吉至约20.7百万令吉[48] - 行政开支减少6.69%从约5.9百万令吉至约5.5百万令吉[4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大幅增加36.95%从约1.4百万令吉至约1.9百万令吉[5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制造及贸易分部的成品销售收入为29,468千令吉,与上一年度29,287千令吉基本持平[13] - 其他建筑材料及服务分部收入为1,760千令吉,较上一年度1,394千令吉增长26.3%[13] - 新业务电子商务平台分部收入为327千令吉,上一年度无此项收入[13] - 制造及贸易分部业绩为8,764千令吉,占总分部业绩的93.4%[20] - 其他建筑材料及服务分部业绩为320千令吉,占总分部业绩的3.4%[20] - 电子商务平台分部业绩为303千令吉,占总分部业绩的3.2%[20] - 公司分部业绩为8.559百万令吉,其中制造及贸易分部贡献8.245百万令吉(占比96.3%),其他建筑材料及服务分部贡献0.314百万令吉(占比3.7%)[21] - 预制混凝土接线盒制造及贸易业务收入增加0.62%从约29.3百万令吉至约29.5百万令吉[46] - 其他建筑材料及服务业务收入大幅增加26.26%从约1.4百万令吉至约1.8百万令吉[47] - 新电子商务平台业务产生收入约327,000令吉[47] - 合约负债中确认的制造及贸易收入为112.6万令吉,较2024年的79.1万令吉增长42.4%[40] 各地区表现 - 马来西亚市场收入为31,228千令吉,占总收入的99.0%[13] - 中国市场收入为327千令吉,占总收入的1.0%[1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31.555百万令吉,其中马来西亚市场贡献31.228百万令吉(占比99.0%),中国市场贡献0.327百万令吉(占比1.0%)[26]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22.405百万令吉,较上年8.006百万令吉增长180.0%,其中马来西亚占16.717百万令吉(占比74.6%),中国占5.688百万令吉(占比25.4%)[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建议派付2024年及2025年度股息[34] - 公司无借款且资本负债比率为零,财务状况稳健[56] - 公司于2024年8月16日签订协议以代价5.5百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股权[62] - 公司于2025年8月1日签订协议以总代价34.874百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1%注册资本[64] - 公司自股份发售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9.6百万港元[66]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为2960万港元,已动用1220万港元,未动用1740万港元[68] - 扩充现有雪兰莪厂房计划使用700万港元,已动用600万港元,剩余100万港元未动用[68] - 建立新古来再也厂房计划使用730万港元,已动用240万港元,剩余490万港元未动用[68] - 招聘新员工计划使用260万港元,已动用220万港元,剩余40万港元未动用,另有80万港元重新分配后已动用60万港元[68][69] - 收购马来西亚雪兰莪地块土地使用权重新分配1320万港元,已动用130万港元,剩余1190万港元未动用[68] - 该地块自用厂房开发成本及购买设备机械重新分配340万港元,全部未动用,拟于2026年5月31日前悉数动用[68] - 公司于2024年6月27日集资活动所得款项净额为210万港元,其中150万港元已用作偿还承兑票据,剩余部分尚未动用[73] - 截至2025年5月31日,集团在马来西亚、香港及中国共有73名雇员[72] - 集团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71] - 集团致力于维持高标准企业治理并加强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84] - 集团已采纳并基本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的企业管治守则[85] - 集团年内遵守对其业务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例及规例[87] - 集团实施环保政策并遵守环保相关法例及规例[88] - 集团通过激励雇员、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维护利益相关者关系[89] - 公司收购深圳万顺叫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注册资本,总代价为34.874百万港元[90] - 公司通过配发及发行1,215,630股新股结算收购代价[90] - 公司普通股每手买卖单位由1,200股变更为400股,自2025年8月22日起生效[91]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93]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11月21日举行[95] - 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将于2025年11月18日至11月21日暂停办理[9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7] - 2025年年报将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98] - 本公布自刊登日期起至少七日内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登载[99] 其他财务数据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的8,006千令吉增至2025年的22,395千令吉,增长179.8%[7] - 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的428千令吉大幅增至2025年的9,838千令吉,增长2,198.6%[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的3,763千令吉增至2025年的6,676千令吉,增长77.4%[7]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的7,142千令吉降至2025年的4,054千令吉,下降43.2%[7] - 短期银行存款从2024年的21,089千令吉降至2025年的18,676千令吉,下降11.4%[7]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的42,601千令吉降至2025年的32,768千令吉,下降23.1%[7]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的14,214千令吉降至2025年的12,095千令吉,下降14.9%[7] - 净流动资产从2024年的28,387千令吉降至2025年的20,673千令吉,下降27.2%[7] - 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的95千令吉增至2025年的6,360千令吉,增长6,594.7%[8]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12.095百万令吉,其中分部流动负债9.519百万令吉(占比78.7%),未分配流动负债1.069百万令吉(占比8.8%)[22]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6.360百万令吉,其中分部非流动负债2.793百万令吉(占比43.9%),未分配非流动负债3.567百万令吉(占比56.1%)[22] - 公司添置非流动资产12.238百万令吉,全部来自制造及贸易分部,较上年0.560百万令吉增长2085.4%[24]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32.768百万令吉,其中分部流动资产30.702百万令吉(占比93.7%),未分配流动资产1.391百万令吉(占比4.2%)[22] - 公司分部资产(负债)净额为6.817百万令吉,其中制造及贸易分部占6.647百万令吉(占比97.5%),电子商务平台分部占0.151百万令吉(占比2.2%)[22] - 马来西亚企业所得税支出为1214千令吉(2025年)和1139千令吉(2024年)[30] - 马来西亚法定企业所得税率为24%(2025年和2024年)[30] - 香港利得税率为16.5%,但合资格公司首200万港元利润按8.25%征税[31] - 2025年度香港附属公司无应税溢利,故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31]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910千令吉(2025年)和764千令吉(2024年)[29] - 公司存货总额为1735千令吉(2025年)和1800千令吉(2024年)[35]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5381千令吉(2025年)和8584千令吉(2024年)[3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554千令吉(2025年)和28019千令吉(2024年)[36] - 短期银行存款为18676千令吉(2025年)和21089千令吉(2024年)[36] - 贸易应收款项120日以上账龄金额为980千令吉(2025年)和2933千令吉(2024年)[36] - 存款平均年利率为3.65%至3.8%,较2024年的2.30%至3.81%有所上升[37] - 短期银行存款中已质押金额为117.6万令吉,较2024年的21.2万令吉大幅增加[37] - 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总额为287.6万令吉,较2024年的281.8万令吉略有增加[38] - 应付账款账龄分析显示91至120天账龄金额为29.4万令吉,较2024年的11.2万令吉显著增加[38] - 购货平均信贷期为30至75天[3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2.7百万令吉较2024年5月31日的约28.2百万令吉有所减少[55] - 流动比率从3.00倍下降至2.71倍[56] - 公司股权拥有人应占股本从6.0百万令吉增至7.3百万令吉,股权从30.3百万令吉降至29.4百万令吉[57] - 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从7.2百万令吉大幅降至0.5百万令吉[58] - 抵押予银行的银行存款从0.2百万令吉增至1.2百万令吉[60] - 公司法定股本为125,000股,每股面值0.80港元[41] - 2025年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6,352千股,每股面值0.80港元,股本总额为1,308.1万港元[41] - 2024年通过认购股份发行获得净额约210万港元(相当于约119.2万令吉)[41] - 公司采用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不超过上市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4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39.9万令吉[5] - 公司确认有足够公众持股量,不少于25%股份由公众持有[79] - 公司未设立企业管治委员会,董事会直接履行相关职责[80] - 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需轮值退任,马希聖及丘嘉滎将于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退任[82] - 主席Loh先生兼任行政总裁,自1993年起管理集团运营附属公司[83][86] - 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并确保董事获得完整资料及会议记录[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提交年度独立性确认书且被视为独立人士[82] - 公司董事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