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顺瑞强集团(08427) - 2025 - 年度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3155.5万令吉,同比增长2.8%[5] - 公司2025财年总收入31.555百万令吉,较2024财年30.681百万令吉增长2.8%[13]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略微增加约2.85%[45] - 公司总收入从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年度约30.7百万令吉增加至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年度约31.6百万令吉,增幅约2.85%[46] - 毛利为938.7万令吉,同比增长9.7%[5] - 持续经营业务税前溢利为169.5万令吉,同比增长3.9%[5] - 持续经营业务税后溢利为48.1万令吉,同比下降2.4%[5] - 年内溢利从2024年的108千令吉减少至2025年的82千令吉,降幅为24.1%[9] - 公司税前利润为1.695百万令吉[20]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695千令吉(2025年)和1632千令吉(2024年)[32] - 年度税项为1214千令吉(2025年)和1139千令吉(2024年)[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553.9万令吉,同比下降6.7%[5] - 销售及分销开支185.7万令吉,同比增长36.9%[5] - 销售成本从22.1百万令吉增加至22.2百万令吉,增幅约0.21%[48] - 预制混凝土接线盒制造销售成本从21.0百万令吉减少至20.7百万令吉,减幅约1.61%[48] - 行政开支从5.9百万令吉减少至5.5百万令吉,减幅约6.69%[4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1.4百万令吉增加至1.9百万令吉,增幅约36.95%[50] - 除税前溢利中确认的存货成本为1413万令吉(2025年)对比1599.5万令吉(2024年),同比下降11.6%[29]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407.8万令吉(2025年)对比379.1万令吉(2024年),同比增长7.6%[2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支出为89.4万令吉(2025年)对比68.5万令吉(2024年),同比增长30.5%[29] - 使用权资产折旧支出为65.1万令吉(2025年)对比56.8万令吉(2024年),同比增长14.6%[29] - 融资成本总额143千令吉,其中承兑票据利息支出110千令吉(占比76.9%)[28] 各业务线表现 - 制造及贸易分部收入29.468百万令吉,占2025财年总收入的93.4%[13][20] - 其他建筑材料及服务分部收入1.760百万令吉,较2024财年1.394百万令吉增长26.3%[13] - 电子商务平台分部为2025财年新增业务,收入0.327百万令吉[13][18] - 分部业绩显示制造及贸易贡献8.764百万令吉,其他建筑材料及服务贡献0.320百万令吉,电子商务平台贡献0.303百万令吉[20] - 制造及贸易分部收入为29.287百万令吉,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92.8%[21] - 其他建筑材料及服务分部收入为1.394百万令吉,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4.4%[21] - 分部业绩总额为8.559百万令吉,其中制造及贸易分部贡献8.245百万令吉(占比96.3%)[21] - 预制混凝土接线盒制造及贸易业务收入从29.3百万令吉增加至29.5百万令吉,增幅约0.62%[46] - 其他建筑材料及服务业务收入从1.4百万令吉增加至1.8百万令吉,增幅约26.26%[47] - 新电子商务平台业务产生收入约327,000令吉[47] - 从年初合约负债中确认的制造及贸易收入为112.6万令吉,较2024年的79.1万令吉增长42.4%[40] 各地区表现 - 马来西亚市场收入31.228百万令吉,占总收入的99.0%[13] - 中国市场收入0.327百万令吉,为2025财年新增市场[1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31.555百万令吉,其中马来西亚市场贡献31.228百万令吉(占比99.0%),中国市场贡献327千令吉(占比1.0%)[26] - 非流动资产总额22.405百万令吉,其中马来西亚占16.717百万令吉(74.6%),中国占5.688百万令吉(25.4%)[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于2025年1月起在中国开始从事电子商务平台业务[11] - 公司未建议派付2024年及2025年度的股息[34]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93] - 公司流动比率为2.71倍,资本负债比率为零,无银行借款[56] - 公司大部分收入和溢利以马来西亚令吉计值,汇率波动可能对港元计值的应付股东股息金额造成不利影响[59] - 公司董事会已议决更改股份发售未动用所得款项的用途[66] - 重新分配未动用所得款项1740万港元,已动用1590万港元,剩余340万港元拟于2026年5月31日前悉数动用[68] - 扩充现有雪兰莪厂房计划使用700万港元,实际动用600万港元,剩余100万港元未动用[68] - 建立新古来再也厂房计划使用730万港元,实际动用240万港元,剩余490万港元未动用[68] - 招聘新员工计划使用260万港元,实际动用220万港元,剩余40万港元未动用[68] - 收购马来西亚雪兰莪地块土地使用权重新分配1320万港元未动用款项,已动用1190万港元[68] - 公司持续检视企业管治常规以提升标准并满足监管要求[85] - 公司采用环保政策确保业务符合环保标准及操守[88] - 公司通过激励雇员、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实现企业可持续性[89] 其他财务数据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39.9万令吉[5] - 年内全面开支总额82.7万令吉,同比转亏[5] - 每股基本盈利0.51仙令吉,同比下降36.3%[6]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盈利3.00仙令吉,同比下降17.4%[6] - 贸易应收账款信贷亏损拨备净额变动为-9.8万令吉(2025年拨回)对比94万令吉(2024年拨备)[29] - 银行利息收入为91万令吉(2025年)对比76.4万令吉(2024年),同比增长19.1%[29] - 马来西亚企业所得税支出为121.4万令吉(2025年)对比113.9万令吉(2024年),同比增长6.6%[30] - 本年度马来西亚所得税支出为124.2万令吉(2025年)对比109.9万令吉(2024年),同比增长13.0%[30] - 过往年度所得税调整产生拨回44,000令吉(2025年)对比超拨备76,000令吉(2024年)[30] - 公司适用马来西亚法定所得税率24%(2025年)与2024年保持一致[30] - 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2.49仙令吉(2025年)和2.83仙令吉(2024年)[33] - 合并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为0.51仙令吉(2025年)和0.80仙令吉(2024年)[33] - 存货总额为1735千令吉(2025年)和1800千令吉(2024年)[35]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5381千令吉(2025年)和8584千令吉(2024年),同比下降37.3%[3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554千令吉(2025年)和28019千令吉(2024年),同比下降23.1%[36] - 短期银行存款为18676千令吉(2025年)和21089千令吉(2024年)[36] - 存款平均年利率为3.65%至3.8%,较2024年的2.30%至3.81%有所上升[37] - 短期银行存款中已质押金额为117.6万令吉,较2024年的21.2万令吉大幅增加[37]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287.6万令吉,较2024年的281.8万令吉略有增加[38] - 合约负债为179.8万令吉,较2024年的114.4万令吉增长57.2%[38] - 公司于2025年5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2.7百万令吉,较2024年5月31日的28.2百万令吉有所减少[55] - 2025年5月31日公司抵押给银行的银行存款约为1.2百万令吉,较2024年同期的0.2百万令吉增长500%[60] 公司交易和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3年6月发行1238.76万股认购股份,筹集资金101.5万港元(约60.5万令吉)[41] - 公司于2024年6月发行2725.27万股认购股份,筹集资金净额约210万港元(约119.2万令吉)[41] - 公司于2024年8月进行股份合并,每10股面值0.08港元的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8港元的股份[41] - 2024年8月16日公司以5.5百万港元代价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股权,代价通过发行承兑票据支付[62] - 2025年8月1日公司通过发行1,215,630股新股支付34.874百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1%注册资本[64] - 2017年7月19日上市通过股份发售获得所得款项净额约29.6百万港元[66]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年度,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未按招股章程预期时间表悉数动用[66]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为2960万港元,已动用1220万港元,未动用1740万港元[68] - 过去十二个月内集资活动所得款项净额为210万港元,其中150万港元已用于偿还承兑票据,剩余部分尚未动用[73] - 公司以发行1,215,630股新股方式收购深圳万顺叫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股权,总代价为34.874百万港元[90] - 公司普通股每手买卖单位由1,200股变更为400股,自2025年8月22日起生效[91] 公司管治与合规 - 公司确认有足够公众持股量,不低于25%股份由公众持有[79] - 公司未设立企业管治委员会,董事会直接履行相关职责[80] - 董事会会议确保全体董事获得充分简报及资料支持决策[81] - 三分之一董事需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至少每三年一次[82] - 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同一人(Loh先生)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83][86] - 年内公司遵守对其业务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例及规例[8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邱家禧、马希圣、丘嘉滎)[97] - 全年业绩报告及年报将发布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官网[98]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11月21日举行[95] - 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将于2025年11月18日至11月21日暂停办理[9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的8,006千令吉大幅增加至2025年的22,395千令吉,增幅达179.8%[7] - 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的428千令吉激增至2025年的9,838千令吉,增幅高达2,198.6%[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的3,763千令吉增至2025年的6,676千令吉,增幅为77.4%[7]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的42,601千令吉减少至2025年的32,768千令吉,降幅为23.1%[7]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的7,142千令吉减少至2025年的4,054千令吉,降幅为43.2%[7] - 短期银行存款从2024年的21,089千令吉减少至2025年的18,676千令吉,降幅为11.4%[7]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的14,214千令吉减少至2025年的12,095千令吉,降幅为14.9%[7]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的95千令吉大幅增加至2025年的6,360千令吉,增幅达6,594.7%[8] - 综合资产总额55.163百万令吉,包含流动资产32.768百万令吉和非流动资产22.395百万令吉[22] - 流动负债总额12.095百万令吉,其中分部流动负债9.519百万令吉(占比78.7%)[22] - 非流动资产添置12.238百万令吉,全部来自其他建筑材料及服务分部[24] 会计政策和收入确认 - 收入确认方式为在商品控制权转移时点确认[14][16] - 公司采用IFRS 15实务权宜之计,未披露原始预期期限一年以内合约的剩余履约义务交易价格[17] 人力资源 - 集团于2025年5月31日共有73名雇员,分布在马来西亚、香港及中国[72] 其他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