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872.3亿港元,同比增长20%[13] - 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442.0亿港元,同比增长15%[13] - 公司股东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为342.0亿港元,同比下降4%[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7.2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2.79亿港元增长19.8%[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呈报亏损为12.02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17.96亿港元[39][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溢利为44.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8.57亿港元增长14.6%[41][43][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常性基本溢利(不含出售资产)为34.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5.7亿港元下降4.2%[41][44]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9.8%至87.23亿港元(2024年同期:72.79亿港元)[183] - 本期亏损12.01亿港元(2024年同期:盈利18.9亿港元)[183] - 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0.21港元(2024年同期:盈利0.31港元)[183] - 公司股东应占本期亏损为12.02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17.96亿港元,盈利能力大幅恶化[187] - 公司总收入为87.23亿港元,同比增长19.8%,其中投资物业租金收入65.09亿港元[1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同比增加50.1%至30.08亿港元(2024年同期:20.04亿港元)[183] - 行政及销售开支同比增长12%至11.36亿港元[183] - 投资物业直接租赁支出为15.87亿港元,同比增长5.7%[196] - 物业买卖销售成本为10.0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62亿港元增长1524.2%[196] - 职员成本为11.98亿港元,同比增长2.4%[198] - 物业买卖部门职员成本5500万港元,同比增长10.0%[200] - 投资物业部门职员成本9.27亿港元,同比增长3.9%[200] - 酒店部门职员成本2.16亿港元,同比下降5.3%[200] - 公司提供租金支援1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00万港元减少75.0%[200] 物业投资分部表现 - 物业投资分部基本溢利为374.7亿港元[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物业投资营业溢利为39.1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3.89亿港元下降10.7%[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零售物业租金收入为36.5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6.82亿港元微降0.8%[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办公楼租金收入为26.3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7.65亿港元下降4.7%[39] - 物业投资经常性基本税前溢利下降,主要因香港办公楼租金收入减少[45] - 物业投资分部对外收入65.76亿港元,同比下降2.2%[188] - 物业投资分部租赁租金收入65.09亿港元,同比下降2.3%[190] 物业买卖分部表现 - 物业买卖分部基本亏损为28.2亿港元[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物业买卖收入大幅增至17.06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仅为0.88亿港元[39] - 物业买卖收入大幅增长至17.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88亿港元增长1838.6%[195] 酒店分部表现 - 酒店分部基本亏损为4.5亿港元[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酒店业务收入为4.4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64亿港元下降5.0%[39] - 2025年上半年由太古地产管理的酒店录得折旧前营业溢利港币25百万元与2024年同期一致[147] 香港地区表现 - 香港办公楼租金收入下跌导致投资物业经常性基本税前溢利减少[28] - 香港零售市道偏软,但公司商场出租率及人流维持高水平[28] - 香港零售市场受出境旅游影响但公司商场通过商户组合及营销维持人流[31] - 香港住宅需求预期向好受本地及内地买家支持[32] - 香港办公楼组合总楼面面积1000万平方呎(100%基准),2025年上半年应占租金总额26亿港元[65] - 香港办公楼组合租用率88%,其中太古广场94%、港岛东中心及一座91%、二座68%、其他办公楼89%[66][67] - 香港零售物业2025年上半年应占租金收入12.63亿港元,同比下降2%[72] - 2025年上半年香港零售租金收入总额11.69亿港元,同比下降2%[74] - 太古广场购物商场零售销售额上升1%,太古城中心升2%,东荟城名店仓跌3%[74] - 香港零售物业组合总楼面面积3,161,446平方呎,租用率达100%[73][75] 中国内地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零售销售额回稳,整体人流录得升幅[28] - 中国内地零售销售坚稳奢侈零售为主要增长动力品牌进驻公司商场[31] - 中国内地零售销售额维持坚挺,人流持续增长[4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投资物业应占租金收入总额30.73亿港元,与2024年同期相若[85] - 中国内地投资物业组合2025年上半年租金收入总额为港币24.72亿元,较2024年同期上升1%[88] - 零售物业2025年上半年应占租金收入总额港币26.22亿元,撇除人民币汇率变动后上升1%[89]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应占零售销售额(不含汽车)上升1%,较2019年同期高出70%[93]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2025年上半年零售销售额上升7%,租金收入总额上升5%,租用率99%[96] - 广州太古汇2025年上半年零售销售额下跌2%,租金收入总额下跌1%,租用率100%[97] - 上海兴业太古汇2025年上半年零售销售额上升14%,租金收入总额下跌6%,租用率94%[98] - 上海前滩太古里2025年上半年零售销售额上升4%,租金收入总额下跌10%,租用率98%[98] - 中国内地办公楼2025年上半年应占租金收入总额下降3%至4.12亿港元[103] - 广州太古汇办公楼租用率91%,北京颐堤港86%,上海兴业太古汇95%[107]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为46.8亿港元[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为46.9亿港元,其中香港组合亏损43.82亿港元,中国内地组合亏损3.08亿港元[40][41]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导致亏损39亿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8.42亿港元)[183]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导致亏损46.46亿港元,是本期亏损的主要因素[188] - 公司投资物业组合估值从2715.02亿港元下降至2694.18亿港元[126] - 香港若干办公楼物业资本化率下调12.5个基点[126] - 投资物业价值从2716.17亿港元略降至2695.20亿港元,减少0.8%[185] 出售资产和投资计划 - 出售资产带来100.0亿港元溢利[15] - 公司完成出售迈阿密Brickell City Centre权益售价约7.6亿美元[30] - 公司重新部署售资收益至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支持住宅发展[30][31][32] - 公司推进港币1000亿元投资计划,超过三分之二资金已投放[27] - 已承诺投资总额约670亿港元,占千亿计划总额的67%(110亿港元于香港,460亿港元于中国内地,100亿港元于住宅项目)[47][48] - 出售美国迈阿密Brickell City Centre购物中心75%权益及相关资产,总代价最高5.487亿美元[50] - 收购美国迈阿密Brickell City Centre购物中心12.07%权益,代价7350万美元,总权益增至75%[49] - 出售美国迈阿密North Squared用地(楼面52.3万平方英尺),代价4500万美元[51] - 迈阿密Brickell City Centre购物中心出售总代价最高达5.487亿美元[125] - 公司出售毗邻购物中心的地块代价约2.115亿美元[125] - 出售附属公司获得款项39.08亿港元[186] - 2025年7月完成出售迈阿密Brickell的North Squared用地总楼面面积约523,000平方呎[144] 发展项目和预售情况 - 雅加达Savyavasa项目预销售超过40%可销售面积[29] - 上海陆家嘴太古源邸住宅项目两批预售单位反应极佳[29] - 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启动升级,多个奢侈品牌新店已亮相[29] - 公司中国内地发展项目包括上海陆家嘴太古源等6个大型项目[32] - 上海陆家嘴太古源邸销售强劲反映优质住宅需求旺盛[33] - 上海陆家嘴太古源项目两批单位预售总收入达59.3亿元人民币[49] - 上海前滩综合发展项目总楼面面积约410万平方英尺,住宅部分97%可出售面积已预售[115] - 上海陆家嘴太古源总楼面面积约420万平方英尺,107个单位中105个已售出[116] - 香港黄竹鱼涌海盈山项目总楼面面积391,773平方呎(25%权益),截至2025年8月1日售出278/432个单位(64.4%),其中184个单位销售已于2025年上半年确认[131] - 上海世纪前滩・天御和天汇项目总住宅楼面面积1,159,057平方呎(40%权益),截至2025年8月1日约97%可售面积已预售[138] - 上海陆家嘴太古源源邸项目总楼面面积1,222,751平方呎(40%权益),截至2025年8月1日售出105/107个单位(98.1%)[139] - 越南胡志明市Empire City项目总楼面面积5,357,318平方呎(15.73%权益),截至2025年8月1日约53%单位已预售或售出[142] - 雅加达Savyavasa项目总楼面面积1,122,728平方呎(50%权益),截至2025年8月1日售出156个单位(约39%的400个单位)[141] - 湾仔EIGHT STAR STREET项目截至2025年8月1日售出35/37个单位(94.6%),销售已于2025年6月30日确认[130] - 上海陆家嘴太古源住宅部分2024年12月起预售销售屡创佳绩[154]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来自营运的现金为610.3亿港元,同比增长65%[13] - 融资前的现金流入净额为668.3亿港元,同比增长420%[1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增加至132.54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51.21亿港元增长158.8%[185][186] - 来自营运的现金净额达48.7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4.45亿港元增长99.4%[186] - 来自营运的现金净额为61.03亿港元(2024同期:37.01亿港元),同比增长64.9%[164] - 借款总额增加至556.11亿港元(2024年底:483.47亿港元),增长15.0%[166][168] - 债务净额下降至428.53亿港元(2024年底:437.46亿港元),减少2.0%[167][168] - 债券融资中流动负债部分大幅增至110.15亿港元(2024年底:49.16亿港元),增长124.1%[168] - 中期票据计划总额从30亿美元提升至50亿美元,获惠誉A级和穆迪(P)A2评级[165] - 已承擔借款融資及債務證券總額達港幣668.07億港元,其中未動用部分為110.25億港元(17%)[169] - 未承擔融資總額為港幣4億港元[169] - 加權平均債務期限從2.5年延長至3.2年,加權平均債務成本從4.1%降至3.6%[170] - 銀行借款及債券一年內到期金額為129.56億港元(佔總額23%)[173] - 借款貨幣組合中港幣佔56%(309.35億港元),人民幣佔40%(221.33億港元),美元佔4%(25.43億港元)[174] - 固定利率借款佔總額65%,浮動利率佔35%[175] - 利息支出總額為9.73億港元,其中銀行借款利息4.56億港元,債券利息4.31億港元[175] - 資本化利息金額為3.56億港元(投資物業1.85億港元,供出售物業1.71億港元)[175] - 資本淨負債比率為15.7%,較2024年同期13.3%上升[176] - 合資公司及聯屬公司債務淨額總計163.09億港元,集團應佔部分為75.5億港元[177] - 公司总借款及债券(流动与非流动)为555.61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483.47亿港元增长14.9%[185] - 对外借款从483.47亿港元增至556.11亿港元,增长72.64亿港元[190] - 公司动用借款及再融资达110.0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6.50亿港元增长315.2%[186] 股息和股份回购 - 2025年第一次中期股息为每股港币0.35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3%[20] -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总金额为港币15亿元,期内以港币7.07亿元回购44,736,600股,每股均价港币15.8元[20] - 公司目标每年股息以中单位数幅度增长[20] - 已付公司股东股息达43.8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2.12亿港元增长4.1%[186] - 已付股息总额44.9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42.79亿港元增长5%[187] 其他业务和活动 - 公司酒店业务新增5个第三方管理项目覆盖东京北京等城市[34] - 公司2025年爱心大使活动动员超7000名义工筹得137万港元[35] - 公司推进生成式AI项目分阶段试用并扩大规模[36] - 财务支出净额4.07亿港元(2024年同期:4.69亿港元)[183] - 应占合资公司亏损5.88亿港元(2024年同期:盈利3.11亿港元)[183] - 税项支出6.1亿港元(2024年同期:12.08亿港元)[183] - 其他全面收益净额16.98亿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16.28亿港元)[184] - 公司总权益从2784.27亿港元下降至2725.47亿港元,减少58.8亿港元[187] - 公司总资产从3554.26亿港元增至3577.71亿港元,增长23.45亿港元[189] - 现金及银行存款从51.21亿港元大幅增至132.54亿港元,增长158.8%[189] - 外汇收益净额45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0[197] - 流动负债从197.80亿港元增至265.99亿港元,增长34.5%[185] - 持作发展物业从12.01亿港元大幅减少至0.61亿港元,下降94.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