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锦兴国际控股(02307) - 2025 - 中期财报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8%至18.43亿港元[9] - 公司整体销售收入约为18.43亿港元,同比增长1.8%[14] - 公司收益为18.43亿港元,同比增长1.8%[49]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810,902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842,985千港元,增幅1.8%[65][66][67] - 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68.0%至640万港元[9] - 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净额约为640万港元,同比增长68.4%[21] - 期间溢利为630万港元,同比增长59.0%[49] - 公司期间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3,970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6,310千港元,增幅达59%[53] - 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7港仙[9] - 每股基本盈利为0.7港仙,同比增长75.0%[49]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074港元,基于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641.1万港元及已发行8.69919亿股普通股[74] 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至约6500万港元,主要因货运费用大幅增加[17] - 行政开支减少至约1.351亿港元,公司采取审慎成本控制措施[18] - 融资成本约为2240万港元,同比下降29.6%,主要因香港银行利率下调[20] - 融资成本达21,620千港元,其中布料分部占99.7%(21,551千港元)[60] - 期间税项支出总额为271.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4万港元大幅增加[71] 业务分部表现 - 纺织业务收益占比77.7%,成衣业务收益占比22.3%[9] - 布料分部收益达1,562,797千港元,占公司总收益1,973,068千港元的79.2%[60] - 成衣分部报告亏损283千港元,而其他分部亏损574千港元[60] - 布料分部收益同比下降3.0%,从1,477,142千港元降至1,432,714千港元[65][66][67] - 成衣分部收益同比增长22.9%,从333,760千港元增至410,271千港元[65][66][67] - 分部溢利31,267千港元,其中布料分部贡献30,858千港元,占比98.7%[61] 地区市场表现 - 韩国市场是最大收益来源,贡献815,989千港元,同比增长2.6%[62][66][67] - 中国内地市场收益下降6.9%,从281,639千港元降至262,248千港元[62][66][67] - 客户A贡献收益348,155千港元,占总收益18.9%,同比增长8.8%[63] 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 公司毛利同比增长5.9%至2.095亿港元[9] - 毛利约为2.095亿港元,同比增长5.9%,毛利率提升至11.4%[15] - 毛利为2.10亿港元,毛利率为11.4%[49]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07,490)千港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5,135千港元,实现正向流入[5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46,766)千港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132,796)千港元,主要因收购附属公司支出80,850千港元[54] - 资本开支投资5280万港元,其中978%用于购买厂房及机器[28] - 资本开支为52,779千港元,其中布料分部占97.4%(51,417千港元)[60] - 资本开支46,319千港元,主要用于布料(27,654千港元)和成衣(15,292千港元)分部[6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11,029千港元,其中布料分部占93.5%[61]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8.757亿港元减少至8.560亿港元,期内折旧达9127.3万港元[75] 债务和融资 - 公司银行借贷较2024年末增加但利息支出减少31.0%[11] - 银行借贷总额约为9.898亿港元,净债务资产负债比率升至39.0%[23] - 长期贷款增至约2.988亿港元,包括银行定期贷款[24] - 总借款为9.90亿港元,流动借款占69.8%[52] - 公司总负债为1,760,557千港元,总资产为3,482,684千港元,资产负债率约50.6%[60] 收购和投资活动 - 公司完成收购越南KHV纺织印染公司,现金代价434.8万美元[10] - 公司另支付640.8万美元偿还KHV结欠卖方的债务[10] - 收购KHV全部股权现金代价4347894美元,另偿还债务6407597美元[30] - 业务合并总现金代价为8389.2万港元,产生3221.6万港元商誉及63.1万港元交易成本[81][83] - 收购贡献收益327.6万港元及亏损178.9万港元[86] - 商誉估值尚未完成(预计收购完成后一年内完成)[84] 资产和营运资本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372亿港元,流动比率维持在1.5倍[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7亿港元,较期初下降5.3%[5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7,150千港元,较期初672,814千港元减少5.3%[54] - 存货为8.41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7%[51] - 应收账款及票据为5.26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5%[51] - 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为5.261亿港元,其中1个月内的账款占3.559亿港元[78] - 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为5.627亿港元,较去年底的6.079亿港元减少[79]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6月30日的1,654,421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722,127千港元,增幅约4.1%[53] - 公司资产净值为17.22亿港元,与期初基本持平[52] - 公司总资产为3,435,731千港元,其中分部资产3,393,230千港元[61] 其他收入和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3590万港元,主要包括污水处理服务收入约1480万港元[16] 税务处理 - 香港利得税率为16.5%,但集团一合格实体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优惠税率缴税[71] - 集团中国附属公司享有高新科技企业地位下15%的优惠税率[72] - 澳门附属公司首58.3万港元应课税溢利获豁免缴税,其余按12%税率缴纳[72] - 越南附属公司按20%企业所得税税率缴税[72] - 递延所得税项计提216万港元[85] 生产和运营策略 - 公司通过"中国+越南+柬埔寨"生产三角策略获取订单[9] - 中国雇员3575名,柬埔寨雇员3348名,港澳新加坡及其他地区雇员297名[34] 资本承担和承诺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3700万港元,建设新生产设施资本承担1762亿港元[28] - 资本承购总额2.214亿港元(其中新建生产设施1.762亿港元)[87] - 不可撤销信用证未偿还承购1.394亿港元[87] 关联方交易 - 应收联营公司款项2864.1万港元(同比下降10.1%)[88] - 应付联营公司款项28.3万港元(同比下降97.6%)[88]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1073.2万港元[88] 金融资产处理 - 未完全终止确认金融资产背书174.1万港元[89] - 完全终止确认金融资产背书3001.9万港元(同比下降33%)[90] 股权结构 - 董事戴锦春持有3366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3869%[38] - 董事戴锦文持有99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138%[38] - 董事张素云持有3366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3869%[38] - 董事黄少玉持有99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138%[38] - 董事李向民持有2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2%[38] - 主要股东Exceed Standard持股3.33亿股,占比38.23%[43] 投资和资产配置 - 公司无重大投资持有占资产总值5%或以上的投资[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