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5030万新加坡元[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450万新加坡元[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纯利为290万新加坡元[12] - 电子制造服务分部收益47.2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0.3%[20][25] - 原始设计制造分部收益1.9百万新加坡元同比暴跌41.9%[23][25] - 投资分部基金管理费收益120.7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23.0%[24][25] - 集团总收益50.3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4%[25] - 除税前亏损3.6百万新加坡元(去年同期利润5.0百万)[36] - 净亏损3.4百万新加坡元(去年同期净利润2.9百万)[38] - 收益同比下降2.4%至5028万新加坡元,销售成本下降2.0%至4576.5万新加坡元[89] - 毛利润同比下降6.3%至451.5万新加坡元,毛利率从9.4%降至9.0%[89] - 其他收入大幅下降92.7%至63.8万新加坡元,主要导致税前利润转亏为358.8万新加坡元[89] - 期间净亏损344.4万新加坡元,同比转亏(上年同期盈利289.4万新加坡元)[89]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51,523千新加坡元下降至2025年的50,280千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4%[104] - 电子制造服务分部收益占比93.9%,达47,217千新加坡元,同比微降0.3%[104] - 原始设计制造分部收益大幅下降41.9%,从3,194千新加坡元降至1,856千新加坡元[104] - 投资分部收益增长22.9%,从982千新加坡元增至1,207千新加坡元[10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为374.8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的25.7万新加坡元大幅扩大[11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41新加坡分,去年同期为0.03新加坡分[11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集团销售成本45.8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0%[28] - 毛利率从9.4%下降至9.0%[30] - 其他收入从8.7百万新加坡元骤降92.7%至60万新加坡元[31] - 研发开支减少至105.5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的141.8万新加坡元下降25.6%[111] - 雇员福利开支中的工资及薪金减少至1099.5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的1262万新加坡元下降12.9%[111] - 其他投资收入大幅下降94.6%,从8,500千新加坡元降至458千新加坡元[108][109]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从2024年上半年的1,818千新加坡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52千新加坡元,下降14.6%[128] - 其他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从2024年上半年的1,048千新加坡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54千新加坡元,下降28.1%[12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子制造服务分部占公司总收益约93.9%[17] - 原始设计制造分部占公司总收益约3.7%[17] - 投资分部占公司总收益约2.4%[17] - 半导体业务低迷导致公司业务每况愈下[17] 各地区表现 - 新加坡地区收益占比56.4%,达28,322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26.4%[106] - 美国地区收益大幅下降42.2%,从12,031千新加坡元降至6,955千新加坡元[106] 现金流 - 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出790万新加坡元,主要由贸易应收款增加90万、应付款减少40万、存货增加30万及已付税款310万导致[42] - 投资现金净流出160万新加坡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设备30万、金融工具90万及开发成本50万[43] - 融资现金净流入25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获得银行贷款净额1780万,部分抵消偿还贷款1410万及支付租赁负债70万[44] - 现金及等价物减少698万新加坡元,期末余额1123万新加坡元[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787.7万新加坡元,同比扩大182.6%[9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64.4万新加坡元,较上年同期改善67.3%[94] - 融资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2,543千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1,849千新加坡元[9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1122.9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底的1768.4万新加坡元下降36.5%[1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17,684千新加坡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229千新加坡元,下降36.5%[130]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的1.576亿新加坡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689亿新加坡元[14]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的1.576亿新加坡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689亿新加坡元[14]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的5510万新加坡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660万新加坡元[14] - 现金及等价物11.2百万新加坡元(人民币和美元为主)[39] - 流动资产净值减少460万新加坡元至306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计息贷款即期部分增加330万及现金减少650万[45] - 计息贷款及借款未偿还余额2720万新加坡元,其中2360万为固定利率[54] - 公司总借贷从2024年底的24.939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25年中的27.198百万新加坡元,增长9.1%[55] - 银行贸易融资从2024年底的17.486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25年中的19.475百万新加坡元,增长11.4%[55] - 银行透支从2024年底的57千新加坡元大幅增至2025年中的2.320百万新加坡元,增长3971.9%[55] - 净负债权益比率从2024年底的0.07上升至2025年中的0.17,增长142.9%[57] - 杠杆比率从2024年底的0.24上升至2025年中的0.28,增长16.7%[58] - 计息贷款及借款增加15.4%至2719.8万新加坡元[91] - 权益总额下降6.6%至9573万新加坡元,主要因储备减少650.5万新加坡元[92] - 银行借款增加45.8%,从12,269千新加坡元增至17,885千新加坡元[95]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19,463千新加坡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0,529千新加坡元,增长5.5%[130]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16,885千新加坡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8,201千新加坡元,增长7.8%[130] - 计息贷款及借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24,939千新加坡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7,198千新加坡元,增长9.1%[126] - 无抵押银行贸易融资从2024年底的17,486千新加坡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9,475千新加坡元,增长11.4%[126] - 银行透支从2024年底的57千新加坡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320千新加坡元,增长3,970.2%[126] - 短期还款(不超过1年)从2024年底的21,307千新加坡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4,591千新加坡元,增长15.4%[126] 资本开支和投资 - 资本开支30万新加坡元用于物业设备购置,由内部资源拨付[46] - 已签约未拨备资本承诺2599万新加坡元,其中物业设备30万,投资证券2569万[48] - 投资证券承诺2569万新加坡元与私募基金投资相关[49] - 上市募集资金未动用余额550万新加坡元用于日欧美市场营销,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51]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大幅减少至26.4万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279.1万新加坡元[115] - 于联营公司的投资总额减少至1580.3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底的1674.5万新加坡元下降5.6%[118] - 无报价股本投资公平价值为21,525千新加坡元,归类为第三级公平值计量[133] 营运资本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增至2052.9万新加坡元,其中逾期超过90天的部分从5.4万新加坡元增至22.8万新加坡元[121]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增至1820.1万新加坡元,其中超过90天的部分从299.1万新加坡元增至572.1万新加坡元[124] - 存货总额基本持平,为4563.2万新加坡元,其中原材料增加6.4%至3555.5万新加坡元[120] 外汇影响 - 海外业务汇兑差额产生335.8万新加坡元亏损,同比转亏(上年同期收益78.9万新加坡元)[89] 员工和薪酬 - 公司员工福利开支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约为13.5百万新加坡元[63] - 公司拥有760名雇员[63] 抵押和担保 - 有抵押银行贷款以账面值约1.646百万新加坡元的土地及建筑物作抵押[55][62] - 马来西亚附属公司为银行融资提供存款及一座厂房作抵押[62] 股息政策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5] 主要股东和持股 - 符皓玉直接及被视为持有股份权益总计324,573,113股,占公司总股份35.26%[75][78] - 钻裕环球有限公司持有262,084,38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28.48%[75] - 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多层控股结构持有263,026,38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28.58%[75][78] -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控股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间接持有263,026,38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28.58%[75][78] - 执行董事林国财直接持有304,585,113股股份及1,840,000份购股权[74] - 执行董事杜晓堂直接及通过Sino Expo持有13,038,000股股份及1,720,000份购股权[74] - 执行董事林钦铭直接持有24,092,000股股份及1,550,000份购股权[74] - 执行董事郑金呷直接及通过Shirnell Trading持有7,416,000股股份及2,500,000份购股权[74]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允许授出股份上限为83,935,132股,相当于上市后已发行股份10%[79]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日前收市价、前5日平均收市价或前2个月成交量加权平均价中的最高者[80] - 2021年6月授予的18,500,000份购股权因2023年绩效目标未达成而失效[81] - 2023年5月授予8,34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300港元,授予日收市价每股0.230港元[82] - 2023年5月购股权因人员离职累计失效2,750,000份(1,500,000份+1,250,000份)[82] - 2024年1月授予2,9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304港元,前日收市价每股0.280港元[83] - 2024年1月购股权累计失效1,700,000份(800,000份+900,000份)[83] - 2025年5月授予9,12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1212港元,前日收市价每股0.1030港元[84]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69,025,132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50%[84] - 2025年上半年4,256,000份购股权已归属,占相关类别股份加权平均数0.46%(920,393,394股)[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公平值约134,000新加坡元[86] - 所有未行使购股权预期波动率65.5%-129%,无风险利率1.89%-3.92%[86]
精技集团(03302)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