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入为2802.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0%[15] - 2025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为2802.9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450.5万人民币下降37.0%[38] - 公司总收入为2802.9万元人民币,其中放债业务收入953.1万元人民币,互联网业务收入1849.8万元人民币[44] - 放债业务收入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950万元,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890万元增长6.6%[123][127] - 互联网业务收入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1850万元,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3560万元下降48.0%[125][128] - 集团毛利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1070万元,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910万元有所增长[132][135] - 毛利为1067.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15] - 期内亏损为3100.3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3.1%[15] - 公司除税前亏损3100.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741.1万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3.1%[44][47] - 期内亏损达3105.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675.7万元人民币增加16.1%[65] - 期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由2580万元人民币增至315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145][149] - 公司六个月期间净亏损3105.3万人民币[2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经调整后增加460.8万人民币,从2280.3万人民币调整至2741.1万人民币[36]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经调整后增加460.8万人民币,从2280.3万人民币调整至2741.1万人民币[36]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经调整后增加471.5万人民币,从2112.0万人民币调整至2583.5万人民币[36] - 放债业务分部利润521.2万元人民币,利润率54.7%[44] - 互联网业务分部亏损612.4万元人民币,亏损率33.1%[44] 成本和费用分析 - 销售成本为1735.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9%[15] - 销售成本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1740万元,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3540万元下降51.0%[131][134] - 存货成本确认为费用达1627.4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444.7万元人民币减少52.7%[62] - 行政开支为1665.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15] - 行政开支由1450万元人民币增至167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141] - 行政费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1670万元,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1450万元增长14.8%[137] - 财务成本为1462.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5%[15] - 财务费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1460万元,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2170万元有所下降[138] - 财务成本由2170万元人民币降至146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7%[142]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经调整后增加460.8万人民币,从1705.0万人民币调整至2165.8万人民币[36] - 财务成本1462.4万元人民币,其中承兑票据利息1449.2万元人民币占比99.1%[5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4.6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8.1万元人民币减少12.5%[62]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6.8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1.6万元人民币减少6.7%[62]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为85.7万元,较去年同期114.3万元下降25%[93] 减值及亏损状况 - 其他亏损净额为832.0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52.2%[15] - 减值亏损净额为207.7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减值拨回200.2万元人民币[15] - 减值损失净额207.7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其他应收款项378.4万元人民币减值[49]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回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150万元,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10万元大幅增加[133][136]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回151.2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3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78] - 应收贷款减值拨回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20万元,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190万元有所减少[133][136] - 应收贷款减值拨回19.5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94.9万元人民币减少90.0%[83] - 应收贷款减值拨回人民币19.5万元,较去年同期拨回194.9万元大幅减少[85] 现金流状况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期初2.6494亿人民币下降至期末2.3248亿人民币,减少324.6万人民币[23]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06.7万人民币,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7万人民币[23]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68.5万人民币[23] - 银行结余及现金由2650万元人民币降至2320万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2.5%[147][151] 资产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的26.744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的5.032亿人民币,降幅达81.2%[20] - 公司净权益从2024年12月的8.1825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的5.032亿人民币,降幅达38.5%[20] - 权益总额由8180万元人民币降至5030万元人民币,环比下降38.5%[147][151]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4年12月的9.98811亿人民币扩大至2025年6月的10.29864亿人民币,增加3.1053亿人民币[2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的5028.7万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的2321.7万人民币,降幅达53.8%[19]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321.7万元人民币,较去年末的5028.7万元人民币减少53.8%[76] - 应收贷款从2024年12月的2.09219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的1.68703亿人民币,减少4051.6万人民币[19] - 应收贷款净额为16870.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末的20974.2万元人民币减少19.6%[82] - 承兑票据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的298.4万人民币激增至2025年6月的1.76873亿人民币[19] - 承兑票据总额为1.76873亿元,较期初1.8836亿元减少6.1%[90] - 尚未偿还承兑票据由1.884亿元人民币降至1.769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6.1%[147][151]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4030万元,较去年同期6806.3万元下降40.8%[87] - 90天以上账龄贸易应付款项为2563.4万元,占应付总额63.6%[87] - 资产负债比率由53%升至57%[148][151] - 抵押建筑物账面值由690万元人民币降至640万元人民币,用于担保1.739亿元人民币承兑票据[152][156] 业务分部表现 - 互联网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556.8万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849.8万人民币,降幅48.0%[38] - 放债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93.7万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53.1万人民币,增长6.6%[38] - 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8.0%,从3556.8万元人民币下降至1849.8万元人民币[44][47] - 公司运营分部从2024年的三个(放债、电子商务、互联网教育服务)调整为2025年的两个(放债、互联网业务)[40] - 经营分部重组为放债业务和互联网业务两大板块[42] - 公司电子商务业务自2022年下半年起重点转向B2B模式,销售 refurbished 二手名牌手机[119] - 互联网业务因iPhone市场份额下降导致需求减少,2025年上半年收入下降[119] - 公司放债业务通过首次抵押物业贷款产生收入,客户主要为高净值客户及大型企业[114][117] - 放贷业务以香港物业首次法定抵押为主要担保方式[184] - 放贷业务目标客户包括高净值个人、企业及其他持牌放债人[184] - 贷款条款评估包含客户资产证明及抵押品价值分析[184] - 贷款监控要求执行董事每月向董事会汇报还款状况[184] - 拖欠贷款处理流程包含标准催款函及法律诉讼程序[184] - 贷款业务五大借款人应收贷款占总应收贷款约63.1%,贷款规模介于76万港元至3500万港元之间[124] 会计政策及重述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从人民币0.45分调整至人民币0.55分,增加0.1分[36] - 承兌票据实际利率从16.78%更正为23.72%[33] 税务状况 - 公司未计提香港及中国大陆所得税[54][58] 汇兑影响 - 汇率差异产生亏损50.9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收益157.6万元人民币[15] - 集团业务主要使用欧元、人民币及港元结算,经营开支以港元及人民币为主[165][167]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63分,去年同期为0.55分[16] - 每股基本亏损由0.55分人民币增至0.63分人民币[145][149]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491.88万股,较去年同期的490.88万股略有增加[65] 资本支出 - 公司未购入任何物业、厂房及设备,与去年同期一致[69] 关联方交易 - 向执行董事叶芯瑜应收贷款264.4万元,年利率6%[96] - 子公司Time Credit Limited于2025年7月11日授出500万港元贷款[196][198] - 报告期后授予500万港元贷款,年利率未披露[99] 法律及诉讼事项 - 针对爱回收有限公司的诉讼涉及索赔金额约6320万港元[155][158] - 法律诉讼中公司反诉原告,主张应付净额仅为约572.4万港元[164] - 法庭驳回原告针对公司的临时付款申请,涉及金额约2620万港元[164] 公司架构及投资 - 湖州公司目前直接持有沃学90%股权,剩余10%股权转让正在进行中[120][122] - 公司计划以1.2亿元人民币收购目标公司Newsbaba Ltd.[176] - 公司拟以人民币1.2亿元全资收购目标公司Newsbaba Ltd[178] 承兑票据安排 - 两笔承兑票据到期日延长至2027年1月1日,本金额分别为4420.8万港元和1.53208亿港元[101] - 延长承兑票据到期日,本金额分别为44,208,000港元和153,208,000港元,从2026年1月1日延至2027年1月1日[103] - 两份承兑票据到期日延长至2027年1月1日[197][199] - 第一份承兑票据本金额为4420.8万港元[197][199] - 第二份承兑票据本金额为1.53208亿港元[197][199] - 即期承兑票据占比100%,金额1.76873亿元,非即期部分为零[90] 宏观经济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104][107] - 联合国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至2.4%[105][107] - 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调整为2.3%[105][107] - 香港2025年第二季实质GDP按年增长3.1%,经季节性调整后按季上升0.4%[110][111] - 美国重启加征关税对全球贸易流向及当地经济活动增加压力[110][111] - 香港政府警告借款人注意经济环境不稳定及加息风险[114][117] 管理层及指引 - 集团预期2025年下半年香港及内地经济将缓慢复苏,但前景充满不确定性[171][172] - 放债业务将继续寻求合理收益的贷款增长以增加净利息收入[171][172] - 互联网业务将采取稳健灵活的营销策略以扩大客户基础和产品多样化[171][172] - 集团正积极拓展东南亚时空智能产业,已与多间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173][174] - 集团将成立东南亚分支公司以更有效管理当地业务并扩大业务版图[173][174] 公司治理 - 公司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86][189] - 全体董事确认2025年上半年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187][190] - 2025年6月25日任命Victor Lee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1] - 2025年8月15日接受Tong Yiu On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2] - 李锦荣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4] - 唐耀安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4] - 审核委员会审查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195] 人力资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42人,较2024年35人增长20%[166][168] 未分配开支 - 未分配公司开支3092.3万元人民币,占总支出的99.7%[44]
赛伯乐国际控股(01020)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