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渤海银行(0966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3 16:4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142.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4%[13] - 净利润3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13] - 税前利润45.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8%[13]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基本每股收益0.2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6%[13] - 营业收入142.15亿元,同比增加10.70亿元,增幅8.14%;净利润38.30亿元,同比增加1.33亿元,增幅3.61%[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成本收入比为32.17%,同比下降4.10个百分点[16] - 营业支出48.39亿元,同比下降3.57%,成本收入比32.17%,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53][55] - 资产减值损失47.97亿元,同比增长19.56%,其中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35.58亿元[56] 净利息收入相关指标 - 净利差为1.20%,同比上升0.04个百分点[16] - 净利息收益率为1.32%,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16] - 利息净收入80.46亿元,同比下降0.43%[31] - 净利差1.20%,同比上升0.04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1.32%,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32] - 利息收入253.01亿元,同比下降10.14%;利息支出172.56亿元,同比下降14.05%[36][40]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176.06亿元,同比下降13.47%[37]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100.05亿元,同比下降10.34%[41] - 公司吸收存款平均余额9580.51亿元,利息支出100.05亿元,平均成本率2.11%,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42] - 公司存款平均成本率2.02%,其中定期存款成本率2.5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42] - 个人存款平均成本率2.65%,其中定期存款成本率3.01%,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42] - 向中央银行借款等同业业务利息支出32.86亿元,同比下降33.91%[43]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利息支出6.56亿元,同比增长72.79%[43] - 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33.08亿元,同比下降7.23%[44] 非利息收入 - 非利息净收入61.69亿元,同比增长21.81%,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74亿元,同比下降30.80%[47][49] - 金融投资净收益48.36亿元,同比增长63.16%,推动其他非利息净收入达49.96亿元[50][52] - 交易银行中间业务收入7.52亿元,同比增长5.36%[117] 资产质量指标 - 不良贷款率为1.81%,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16] - 拨备覆盖率为159.70%,同比上升4.51个百分点[16] - 贷款拨备率为2.89%,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16] - 不良贷款余额172.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89亿元,不良贷款率1.81%,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26] - 贷款减值准备275.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05亿元,拨备覆盖率159.70%[26] - 不良贷款率从1.76%上升至1.81%[88] - 个人贷款不良率从4.15%上升至4.43%[90] - 房地产行业不良率从1.59%上升至2.02%[92] - 批发零售业不良率从3.41%下降至2.60%[92] - 损失类贷款占比从0.91%上升至1.09%[88] - 公司不良贷款总额为172.69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为1.81%,较上年末1.76%有所上升[94][101] - 逾期贷款合计291.6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30.07亿元,占贷款总额比例升至3.06%[96][98] - 华东地区贷款质量最优,不良贷款率仅为0.94%,不良贷款金额26.54亿元人民币[94] - 华中及华南地区贷款质量压力最大,不良贷款率3.10%,不良贷款金额62.46亿元人民币[94] - 信用贷款不良率最高达2.20%,不良金额46.56亿元人民币;质押贷款不良率最低仅0.31%[101] - 公司通过现金清收、呆账核销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37.42亿元人民币[104] - 公司贷款减值准备计提35.95亿元人民币,核销18.48亿元人民币[106] - 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余额391.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36亿元[150] 资本充足指标 - 资本充足率为11.24%,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16] -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31%,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16]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39%,同比上升0.04个百分点[16]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8.35%下降至8.39%[81] - 资本充足率从11.63%下降至11.24%[81] -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从1,154,443百万元增至1,190,650百万元[84] - 杠杆率从5.01%提升至5.33%[86] 贷款业务表现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9544.2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91%[13] - 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为9424.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4%[24] - 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为6935.15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比例72.66%,较上年末增长5.92%[63] - 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9544.2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9364.91亿元增长1.81%[94][98] - 公司贷款总额达6,935.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7.79亿元,增长5.92%[113]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712.5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1.53亿元,增长51.28%[113] - 制造业贷款余额1,107.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1.84亿元,增长12.36%[113] - 绿色贷款余额499.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18亿元,增长15.02%[114] - 涉农贷款余额473.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77亿元,增长3.45%[114] - 普惠贷款余额564.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22] - 个人贷款余额2,152.24亿元[129] - 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26.53万张,贷款规模34.49亿元[131] 存款业务表现 - 吸收存款总额10041.8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4.01%[13] - 吸收存款10271.3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04.23亿元,降幅3.79%[25] - 吸收存款总额10041.8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4.01%[72][74] - 公司定期存款增长4.79%至4369.19亿元人民币,个人定期存款增长9.91%至1934.19亿元人民币[74] - 公司存款付息率2.02%,较上年下降32个基点[112] 投资业务表现 - 金融投资总额7367.8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19%[64][6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投资增长42.79%至2532.74亿元人民币[66] - 衍生金融工具名义金额6627.53亿元人民币,其中货币掉期合约名义金额3016.72亿元人民币[68] 负债和权益 - 资产总额18238.0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1.09%[13] - 权益总额1133.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90%[13] - 集团总负债为17104.8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32.31亿元,降幅1.34%[25] - 负债总额17104.8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1.34%[69][71] - 已发行债券3223.8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0.84%[71] - 总权益1133.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31.91亿元[76] - 向中央银行借款下降17.60%至1000.20亿元人民币[70][71] 加权平均收益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65%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13] - 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42%与去年同期持平[13] 交易银行和投行业务 - 交易银行业务余额5,607.69亿元,同比增长19.81%[117] - 债券承销金额合计968.48亿元,同比增长6.01%[120] - 创新及专项债券承销金额167.42亿元,同比增长39.32%[120] - 资产托管及外包业务规模32,275.75亿元[121] - 债券业务交易量突破2.16万亿元[133] - 国债承销量497.1亿元,同比增长5.61%[134] - 地方政府债承销量385.39亿元,同比增长26.12%[134] - 资金交易业务交易量达5.14万亿元,发行同业存单2560.9亿元,同比增长30.27%[135] - 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量银行间市场排名较去年上升3名,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量银行间市场排名较去年上升6名[135] 理财业务 - 理财产品余额2168.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97%,其中净值型产品占比99.37%[138] - 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中债券类占比39.85%,银行存款类占比16.37%,公募基金占比13.70%[138] - 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占比10.21%,债券买入返售占比9.16%,同业存单占比7.67%[138] - 理财产品封闭式产品占比38.80%,开放式产品占比61.20%[138] - 理财子公司与109家机构达成代销合作[138] - 报告期内共发行理财产品219只,销售金额合计3211.89亿元[138] - 理财子公司渤银理财总资产26.73亿元,净利润1.05亿元[146] - 理财子公司投资科创债券57.83亿元,同比增长170.49%[146] - 理财子公司投资绿色债券30.90亿元,同比增长223.56%[146] - 理财子公司服务投资者超90万户,累计创造收益24.77亿元[146] - 到期封闭式理财产品136只,100%超额兑付业绩基准下限[146] - 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03亿元[146] 零售和财富管理 - 普惠贷款客户数141,957户,较上年末增长9.65%[122] - 零售客户总量846.81万户,较年初净增26.55万户[125] - 财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5.91%,其中零售存款规模增6.30%、零售理财规模增5.02%、代销保险规模增40.82%[126] - 私人银行客户厚利型产品覆盖度较年初提升1.05个百分点[126] 科技投入和数字化 - 科技人员1497人,占公司合同制员工10.91%[143] - 科技投入5.18亿元人民币用于数字化转型[144] 分支机构与子公司 - 香港分行总资产达183亿等值港币[145] 流动性指标 - 公司流动性比例达88.06%[156] - 公司流动性覆盖率128.93%[156] - 净稳定资金比例108.25%[156] - 法人口径流动性匹配率124.52%[156] - 可用稳定资金达1,008,488,158千元[157] - 所需稳定资金931,632,419千元[157] -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213,321,479千元[158] - 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165,452,426千元[158] - 流动性覆盖率较上季度下降18.24个百分点至128.93%[158] - 资产总额为1,821.20185亿元,负债总额为1,708.938898亿元,流动性净额为112.262952亿元[160] - 流动性净额在一年以内期限为负186.778946亿元,一至五年以内为正179.344448亿元[160] - 五年以上资产为358.360927亿元,对应负债仅为0.664976亿元[160] - 未定期限资产为129.220001亿元,负债为3.047488亿元[160] - 即时偿还资产为122.579292亿元,负债为280.560605亿元[160] - 三个月以内资产为113.259003亿元,负债为298.310669亿元[160] - 一个月以内资产为179.681108亿元,负债为200.819143亿元[160] 市场与国别风险 -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0.87%[162] -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计量采用简化标准法,市场风险资本计提覆盖利率风险、特定风险、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162] - 公司最终境外债权涉及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国别风险等级均为低或较低[174] - 公司没有涉及国别风险等级为较高、高等级国家的境外债权[174] - 公司最终境外债权余额均符合国别风险限额要求[174] 风险管理和合规 - 制定覆盖19个板块67个行业的信贷政策并细化102条区域差异化政策[151]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合规风险事件[169]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洗钱风险事件[171]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战略风险事件[172] - 公司董事会风险管理和绿色金融委员会等定期召开会议审议ESG管理相关议题[175] - 公司制定了ESG风险管理政策和授信业务ESG风险管理办法[175] - 公司构建年度ESG报告和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ESG信息披露体系[176] 资本和股权结构 - 普通股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为17,762,000,000股[180] - 内资股占比65.09%共11,561,445,000股[180] - H股占比34.91%共6,200,555,000股[180] -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股20.34%共3,612,500,000股内资股[181] - 天津泰达及其关联企业合计持股20.61%共3,660,938,000股[182]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18.64%共3,311,646,300股H股[181][182] - 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持股16.26%共2,888,555,000股H股[181] - 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1.12%共1,975,315,000股内资股[181] -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49%共1,686,315,000股内资股[181] -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49%共1,686,315,000股内资股[181] -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5.939亿股,其中质押5.939亿股[183] - 泛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3.707亿股,全部处于冻结状态[183] -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6.609亿股[183] - 公司关联方管理涉及4,278家企业[184] -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36.125亿股,占总股本20.34%[186] - 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28.886亿股,占总股本16.26%[186] - 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内资股19.753亿股,占总股本11.12%[186] -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内资股16.863亿股,占总股本9.49%[186] -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内资股16.863亿股,占总股本9.49%[186] - 天津商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内资股11.56亿股,占总股本6.51%[186]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王爱俭自2025年1月3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提名薪酬委员会委员、审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192] - 刘骏民自2025年1月6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提名薪酬委员会主任委员[192] - 刘澜飚自2025年1月6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提名薪酬委员会委员、风险管理和绿色金融委员会委员、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192] - 朱宁辞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相关委员职务自2025年1月3日起生效[193] - 毛振华因任职年限规定辞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提名薪酬委员会主任委员自2025年1月6日起生效[193] - 第六届董事会于2025年1月20日选举产生含15名成员含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7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名[194] - 欧阳勇于2025年5月22日获核准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风险管理和绿色金融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194] - 白新宇于2025年5月23日不再担任监事长职工监事及监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195] - 李建国齐君邓蓓于2025年2月7日获核准担任副行长职务[196] - 齐君于2025年7月21日获核准担任首席风险管理官职务[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