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7.6%至489.63百万港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0%至432.13百万港元,其他收入锐减54.4%至57.51百万港元[6]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28.6%至33.38百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增长32.1%至2.14港仙[6][7] - 公司期内溢利为2448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部分为1461千港元[12] - 除税前溢利3976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42588千港元下降6.6%[17][19]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从24,489千港元增至32,202千港元,增长31.5%[53] - 基本每股盈利从1.62港仙增至2.14港仙,增长32.1%[53]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21港元,基于股东应占溢利3220.2万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15.023亿股[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下降40.8个百分点至23.2%,毛利同比减少40.8%至113.80百万港元[6] - 按摊销成本列账的债务投资减值2656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13872千港元下降76.7%[20] - 银行利息收入1897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24880千港元下降23.7%[2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19,511千港元,较期初12,095千港元增加61.3%[33] - 债务投资减值拨备增加2380.7万港元至4.5339亿港元,因采用全期预期信贷亏损计量[27] 各业务线表现 - 分部收入总额496761千港元,金融投资分部收入57560千港元[17] - 金融投资收入从126,133千港元大幅下降至57,506千港元,减少54.4%[53] - 室内设计及装修工程收入从156,376千港元增至211,181千港元,增长35.1%[53] - 金融投资业务总收入下跌至57,506,000港元,同比下降54.41%[54] - 室内设计及装修工程业务收入为211,181,000港元,同比增长35.05%[55] - 出口业务额下跌至196,835,000港元,同比下降9.76%[56] - 香港零售及海外加盟业务销售总额为23,396,000港元,同比下降20.09%[57] 金融投资资产表现 - 以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增值333.17百万港元,推动其他全面收益达336.37百万港元[8] - 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330777千港元,其中其他全面收益为306288千港元[12] - 上市债务投资账面值4660.06万港元,减值拨备4533.9万港元,净值为126.16万港元[26] - 以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总额20.127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9.8%[29]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3.3317亿港元,股息收入5747.9万港元[30] - 建设银行持股公允价值8.721亿港元,期内公允价值收益1.5857亿港元[31] - 工商银行持股公允价值7.959亿港元,期内公允价值收益1.2924亿港元[31] - 金融资产投资包括建设银行(00939.HK/601939.SH)、工商银行(01398.HK/601398.SH)等优质高息蓝筹股[32] - 非上市投资主要为内地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参考发行银行估值[40]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1,731,364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2,146,858千港元,增长24.0%[43] - 第一层级上市权益投资从1,675,887千港元增至2,009,060千港元,增长19.9%[43] - 第二层级金融资产从51,236千港元增至133,424千港元,增长160.4%,主要来自非上市投资增长[43] - 按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投资从19,234千港元减少至12,616千港元,下降34.4%[47] - 金融证券投资总账面净值为2,022,368,000港元,较期初增加306,413,000港元[6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119475千港元,经营现金流净额105616千港元[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9718千港元,主要因购买金融资产支出77773千港元[13]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01680千港元,其中支付股息98044千港元[1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43691千港元,较期初下降55782千港元[13] 现金及流动性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保持充裕达1,143.69百万港元,较期初下降4.8%[9] - 流动资产净值995.25百万港元,流动比率2.28倍[9][10] - 公司持有净现金及准现金达3,295,679,000港元,同比增长11.01%[58] - 现金及现金等额为1,143,691,000港元,其中美元占比83.03%[59] 资产负债及权益变动 - 权益总额增长10.1%至3,041.81百万港元,其中非控股权益增长30.0%[1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22.4%至67.87百万港元,显示应收账款管理优化[9] - 合约负债增长5.0%至419.01百万港元,预示未来收入潜力[9]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87,384千港元,较期初99,595千港元下降12.3%,净额为67,873千港元[33] - 账龄超过一年的贸易应收款项为3,160千港元,较期初4,219千港元下降25.1%[33]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54,835千港元,较期初78,366千港元下降30.0%[35]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1,502,732千股,较期初1,510,240千股减少0.5%[37] - 已发行股本为150,273千港元,较期初151,024千港元减少0.5%[37] - 公司持有人民币计值银行借款3,804,000港元,全为固定利率借款[59] 股息及股东回报 - 中期股息维持每股4.00港仙[7] - 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4.00港仙,总额6002.9万港元,基于15.0072亿股已发行股份计算[24] - 维持中期股息每股4.00港仙[48] 股份回购情况 - 库存股数量为1,864千股,账面价值为-2,336千港元[38] - 2025年7月新增回购148,000股,代价约197,000港元[38] - 公司股份回购总额为427.2万港元,共回购3,472,000股股份[84][85] - 1月股份回购金额为120.8万港元,回购1,008,000股[85] - 4月股份回购金额为122.4万港元,回购996,000股[85] - 2月股份回购金额为73.7万港元,回购600,000股[85] - 5月股份回购金额为76.7万港元,回购604,000股[85] - 6月股份回购金额为31万港元,回购244,000股[85] - 3月股份回购金额为2.6万港元,回购20,000股[85] - 7月追加回购148,000股股份,金额为19.7万港元[85] 税务状况 - 香港利得税率为16.5%,但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征收[21] - 所得税总额为638.3万港元,其中香港部分255.9万港元,其他地区123.5万港元,股息预提税570.3万港元,递延税项抵免311.4万港元[22] 主要股东持股情况 - 杨钊博士持有公司股份权益总数968,358,499股,占已发行股本64.440%[73][81] - 杨勋先生持有公司股份权益总数1,053,453,499股,占已发行股本70.103%[73][81] - 张慧仪女士持有公司股份权益总数1,053,453,499股,占已发行股本70.103%[73][81] - Glorious Sun Holdings (BVI)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622,263,000股,占已发行股本41.409%[74][76] - Advancetex Holdings (BVI)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207,81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13.829%[74][76] - 许宗盛持有公司股份6,25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416%[73] - 刘汉铨持有公司股份1,492,402股,占已发行股本0.099%[73] 公司治理及其他 - 公司雇员总数为407人,较期初减少6人[62] - 公司预期下半年收益将高于去年同期[65] - 公司购股权计划于2025年6月1日届满,未授出任何购股权[70] - 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为103,871,400股[70] - 公司确认董事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80] - 建设银行股份累计购入金额为1.993亿港元[83] - 工商银行股份累计购入金额为2.01亿港元[83]
旭日企业(00393)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