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幂科技(08198) - 2025 - 中期财报
加幂科技加幂科技(HK:08198)2025-09-03 17:37

大数据中心服务表现 - 香港数据中心最高处理能力约1400千瓦,报告期内收益约220万港元[6] - 美国数据中心最高处理能力约11兆瓦,报告期内收益约2270万港元[6] - 大数据中心服务总收益约249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470万港元(下降约15.9%)[6] - 美国数据中心于2023年12月开始运营[6] - 香港数据中心于2025年6月停止运营[6] - 大数据中心服务收益约249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470万港元[19] - 美国市场收益同比下降12.4%,从2595.7万港元降至2274.5万港元[66] - 大数据中心服务收益同比下降15.6%,从2955.7万港元降至2493.9万港元[66] 放债业务表现 - 向独立第三方提供贷款本金3000万港元,年利率10%,报告期内收到部分利息约200万港元[7] - 借款人后续偿还本金及利息约1870万港元,报告期内录得利息收入约90万港元[7] - 就贷款累计计提拨备约4.4万港元[8] - 第二项贷款本金300万港元,年利率10%,报告期内录得利息收入约10万港元[8] - 放债业务总收益约100万港元[9] - 放债业务收益约10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30万港元[20]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同比增长36.2%,从70.1万港元增至95.5万港元[66] - 公司提供本金30,000,000港元、年利率10%的贷款,借款人已偿还部分利息及本金约18,700,000港元[28][29][30] - 贷款累计拨备约44,000港元,报告期内利息收入约900,000港元[30] - 第二项贷款本金3,000,000港元、年利率10%,已全额收回本金及利息,报告期内利息收入约100,000港元[31] 收入和利润变化 - 公司总收益约25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40万港元[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25,894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0,258千港元下降14.4%[5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4,61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972千港元下降33.8%[5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32,80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910千港元亏损扩大1027.7%[5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32,82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898千港元亏损扩大1032.6%[56] - 公司报告期亏损约328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2990万港元或1032.6%[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亏损32.82百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亏损2.90百万港元,亏损幅度扩大1032%[5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30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0.53港仙扩大900%[57]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14.4%,从2024年上半年的3025.8万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2589.4万港元[66] - 公司除税前亏损扩大至3280.6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291万港元[69][71] - 公司报告期内亏损为3282.2万港元(2025年),相比去年同期的289.8万港元,亏损幅度扩大1032.3%[82] 成本和费用变化 - Web3.0业务研发开支约129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零[21] - 研发开支增加约1290万港元(含购股权付款开支约530万港元)[23] - 购股权付款开支增加约1130万港元[23] - 应收贷款及利息等拨备增加约500万港元[23]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约170万港元(主要来自售电)[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2,856千港元,2024年同期无此项开支[5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25,65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291千港元增长79.5%[56] - 研发开支大幅增加至1285.6万港元,2024年同期无此项开支[77]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总额达1663.1万港元,包括员工1379.9万港元及顾问283.2万港元[77] - 员工成本同比增长233.3%,从678.1万港元增至2260.7万港元[77] - 公司僱员福利成本为2730万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720万港元),包括购股權付款1660万港元[41] - 2025年上半年以股份为基础付款支出为16,631,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无此类支出[97] - 董事及主要管理层薪酬包含以股份为基础付款2,880,000港元,2024年同期无此项支出[95] - 短期福利支出由2024年上半年的1,257,000港元微增至2025年同期的1,280,000港元[95] 融资及资金状况 - 第一次配售新股筹得款项净额约3322.8万港元[22] - 第二次配售完成,公司通过发行27,372,000股新股筹集净额约54,400,000港元[25] - 第二次配售净额约35%用于发展Web3.0相关业务,约20%用于投资稳定币及Web3.0应用开发[25] - 第三次配售及认购事项净额约70%用于发展稳定币业务,约25%用于收购后整合支持[25]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500,000港元,较2024年底增加约1,400,000港元[3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76.2%以美元计值,23.8%以港元计值[32] - 公司流动资産超过流动负债131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690万港元)[33] - 公司资本盈餘为541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3680万港元)[33] - 公司资産负债率为零(2024年12月31日:零)[33] - 公司第一次配售新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3322.8万港元[43] - 第一次配售款项中1162.1万港元重新分配至Web3.0发展及新商機(原定用于扩充大数据中心的355.3万港元被重新分配)[44] - 研发领域已动用518.9万港元,餘下131.9万港元预计于2025年8月31日前使用[44] - 一般营运资金已动用1094.5万港元,餘下215.4万港元预计于2025年8月31日前使用[44] - 公司完成第二次配售27,372,000股新股,筹集款项净额约54,400,000港元[4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2.09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54百万港元,增长69%[58] - 总流动资产从2024年末的33.98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6.06百万港元,增长6%[58] - 资产净额从2024年末的36.83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4.14百万港元,增长47%[59] -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1.74百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正4.31百万港元,现金流恶化836%[61] - 通过配售发行股份获得融资净额33.23百万港元[61] -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4.34百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负1.56百万港元,改善378%[61] - 公司股本于2025年6月30日增至658,190,586股,较2024年12月31日的548,408,822股增长20.0%[90] - 公司通过配售新增109,681,764股,配售价每股0.305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33,228,000港元[90] - 2025年6月30日流通股股本价值65,819,000港元,较2024年末54,841,000港元增长20.0%[90] - 公司完成配售27,372,000股新股,每股价格2.0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54,400,000港元[101] - 公司修订第三次配售协议,将配售价从每股3.85港元下调至3.10港元[48] - 公司与Goldpalm Offshore Limited修订认购协议,将认购价从每股3.85港元下调至3.10港元,涉及75,000,000股新股[49] - 公司修订配售协议,将配售价从每股3.85港元下调至3.10港元,涉及最多29,000,000股配售股份[104] - 公司与Goldpalm Offshore Limited签订认购协议,以每股3.85港元认购75,000,000股新股,后修订认购价为每股3.10港元[105] 投资及资本支出 - 报告期内公司添置物业、机器及设备约3,070,000港元,使用权资产约2,218,000港元[26] - 公司物业、机器及设备添置约307万港元,同比增长97.0%,使用权资产添置约222万港元,同比下降75.6%[81] - 预付款项及按金从2024年末的6.77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7.81百万港元,增长163%[58] - 公司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2666.8万港元,同比增长160.2%,其中向供应商预付约1150万港元用于开发Web3.0平台[88] 资产及信贷风险 - 就贷款累计计提拨备约4.4万港元[8] - 累计亏损从2024年末的416.36百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449.18百万港元[60] - 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1717.3万港元,同比下降26.3%,其中减值拨备为4.4万港元[83] - 一笔本金为3000万港元的应收贷款(贷款A)出现信贷减值,截至期末未偿还本金为1633.9万港元[84] - 公司就贷款A累计计提预期信贷亏损4.4万港元,而贷款B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回27.6万港元[85]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为653万港元,同比下降13.6%,其中逾期且出现信贷减值的债务账面值为118.3万港元[86] - 公司就贸易应收账款累计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473.3万港元,其中已出现信贷减值的部分拨备为448.6万港元[87] - 公司应付贸易账款为240.1万港元(30日内),同比下降38.9%[89] 业务发展及投资 - Web3.0业务分部亏损1400万港元,为主要亏损来源[69] - 公司以总代价500,000港元收购Rhino Trading Pty Ltd的100%股权,使其成为间接全资附属公司[25] - 公司Web3.0业务资本承擔为30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无)[42] - 公司以总代价500,000港元收购Rhino Trading 100%股权(首次收购20%股权代价100,000港元,第二次收购80%股权代价400,000港元)[47] - 公司为Web3.0业务承担资本承诺3,000,000港元,2024年末无此类承诺[92] - 公司以100,000港元收购Rhino Trading的20%股权,并以400,000港元收购其剩余80%股权,总代价500,000港元[103] 公司治理及股权结构 - 公司僱用36名僱员(2024年6月30日:31名)[41] - 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加权平均股数6.193亿股计算,2024年同期为5.484亿股[78] - 公司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19,308千股(2025年)和548,409千股(2024年)[80] - 董事李红斌、黄亦斌、熊佳彦及绳凌各持有5,000,000股公司股份,分别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76%[107] - 董事孙宇强、朱贺华及唐仪各持有500,000股公司股份,分别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8%[107] - 董事李红斌实益拥有万丰兴业有限公司25%股权,对应150股普通股[110][111] - 万丰兴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2.51%直接股权,为公司相联法团[111] - 根据2012年购股权计划,报告期内100,000份购股权被行使,期末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13] - 2025年4月8日根据2022年购股权计划授出54,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2.25港元,授出前股份收市价1.74港元[116] - 董事获得16,500,000份购股权,其中三位董事各获5,000,000份,三位董事各获500,000份[116] - 雇员获得35,000,000份购股权,服务供应商获得2,500,000份购股权[116] - 2025年授出购股权的预期波幅为99.87%,无风险利率2.69%,预期股息收益率0.00%[117] - 2020年授出购股权的预期波幅为87.11%,无风险利率0.27%[114] - 2019年授出购股权的预期波幅为75.86%,无风险利率1.40%[114] - 根据所有计划可发行购股权股份数54,100,000股,占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19,308,000股的8.74%[117] - 2022年购股权计划授权可供授出购股权总数从54,840,882份减少至840,882份[117] - 购股权公允值使用二叉树模型计算,输入数据包括加权平均股价和行使价[115][117] - 万丰兴业有限公司持有279,815,740股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42.51%[118] - 符捷频先生通过其受控制法团万丰兴业有限公司间接持有279,815,740股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42.51%[118] - 夏冰女士作为符捷频先生配偶,被视为持有279,815,740股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42.51%[118] - 威越环球有限公司持有42,471,605股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6.45%[118] - 杨轩铭先生通过其受控制法团威越环球有限公司间接持有42,471,605股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6.45%[118]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58,190,586股[118]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以维持高标准企业管治[1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由核数师进行审阅[12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孙宇强先生、朱贺华先生及唐仪先生[126] - 执行董事为李红斌先生(主席)、黄亦斌先生及熊佳彦女士[127] - 2025年4月8日授予54,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2.25港元,公允值估算为62,794,000港元[96][97] - 购股权计划采用二项式模型估值,假设波动率99.87%,无风险利率2.69%,预期期限2年[100] - 2025年上半年行使100,000份购股权,公司股份行使前收市价为1.79港元[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