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u业务表现 - Viu的付费用户达到1380万名[12] - Viu收益增长10%[12] - Viu的EBITDA边际利润率从21%显著改善至29%[12] - Viu在15个市场提供服务[12] - 期内Viu增添近150部新作品[12] - Viu与菲律宾Cignal及印尼Telkomsel建立分销合作[13] - Viu付费用户增长至1380万名,推动订购及广告收益上升27%[44] - OTT业务收益上升10%至11.94亿港元[44] - OTT业务EBITDA大幅增长51%至3.46亿港元[44] - OTT业务收益增长10%至港币11.94亿元,其中Viu贡献近90%[52] - OTT业务EBITDA大幅增长51%至港币3.46亿元,边际利润升至29%[52][55] - Viu付费用户达1380万名(不含缅甸),同比增长19%[55] 香港电讯业务表现 - 5G用户占后付客户基础超过54%[9] - 个人出境漫游收益增长11%[9] - 800G AI Superhighway已接驳香港主要数据中心集群[8] - 香港电讯收益录得4%增长[15] - 香港电讯EBITDA录得3%增长[15] - 香港电讯经调整资金流增长3%[15] - 香港电讯收益上升4%至173.22亿港元[44] - 香港电讯总收益增长4%至港币173.22亿元[50] - 光纤到户连接数达105.5万条,同比增长3%,占消费市场宽带线路71%[48] - 企业解决方案新订单总值超港币22亿元[48] - 本地数据收益同比增长11%[48] - 5G客户数增至189.4万名,占后付客户基础54%[49] - EBITDA总计增长超3%至港币63.80亿元[50] - 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溢利上升4%至港币20.70亿元[51] - 香港电讯业务收益173.22亿港元,同比增长3.9%[96] - 香港电讯EBITDA为63.80亿港元[96] 媒体及其他业务表现 - ViuTV数位会员数目增加4%至330万名[14] - ViuTV观看时间上升超过4%[14] - DrGo远程医疗服务拓展至大湾区及六个亚洲市场[9] - 免费电视及相关业务收益下降29%至3.43亿港元[44] - 数字会员人数增长4%至330万人[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EBITDA下降至4700万港元,边际利润为14%[58] - 其他业务收益从3.73亿港元增长至7.43亿港元[59] - 媒体业务收益15.37亿港元,同比下降2.0%[96] - 其他业务收益7.43亿港元,同比增长85.3%[96] - 媒体业务EBITDA为3.93亿港元[96] 财务数据:收益和利润 - 电讯盈科收益增长7%至港币189.22亿元[16] - 电讯盈科EBITDA增长6%至港币60.10亿元[16] - 公司总收益增加7%至189.22亿港元[44] - 综合EBITDA增长6%至60.10亿港元[44] - 期内综合溢利上升116%至7.58亿港元[44]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收窄至4.45亿港元[44] - 公司收益从2024年的176.98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89.22亿港元,增幅为6.9%[78] - 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从2024年的6.77亿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12.04亿港元,增幅为77.8%[78] - 公司本期溢利从2024年的3.51亿港元增至2025年的7.58亿港元,增幅为116.0%[78] - 公司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从2024年的6.96亿港元增至2025年的10.88亿港元,增幅为56.3%[78]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从2024年的5.98分改善至2025年的5.75分[7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达189.22亿港元,同比增长6.9%[96] - 公司整体EBITDA达60.10亿港元,同比增长6.0%[96] - 除所得税前溢利12.04亿港元,同比增长77.8%[97] - 公司本期净亏损4.45亿港元[86] - 净亏损4.45亿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后亏损计算基于普通股加权平均数77.33亿股[104] 财务数据:成本和费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销售成本总计增加12%至99.78亿港元[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营运成本下降5%至29.34亿港元[62]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4年的89.39亿港元增至2025年的99.78亿港元,增幅为11.6%[78] - 售出存货成本42.43亿港元,同比增长34.1%[99] - 香港利得税拨备1.56亿港元,税率16.5%[100]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同比增长15.0%至50.74亿港元[8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增加至42.21亿港元[87]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13.21亿港元[8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68亿港元至18.26亿港元[87] - 支付上年度股息22.03亿港元[86] - 向非控股股东支付股息16.73亿港元[86] - 新筹集借款244.33亿港元[87] - 偿还借款及其他融资活动支出257.54亿港元[87] - 永续资本证券分派支出1.2亿港元[86] 债务和资本结构 - 融资成本下降15%至11.85亿港元,平均债务成本从4.4%降至4.1%[65] - 债务总额为572.73亿港元,现金及短期存款为23.29亿港元[70] - 债务总额对资产总值比率为57%[70] - 资本开支为11.06亿港元,资本开支与收益比率为5.8%[72] - 本集团短期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39.34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2.52亿港元,降幅达68.2%[83] - 本集团长期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79.85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59.59亿港元,增幅16.6%[83] -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權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04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66亿港元,转为负值[83] - 本集团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5.14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3.96亿港元,降幅35.8%[83] - 本集团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619.53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10.07亿港元,增幅14.6%[83] - 本公司长期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98.39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17.93亿港元,增幅19.9%[83] - 本集团应付营业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75.7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85.56亿港元,增幅13.0%[83] - 本集团本期所得税负债保持在21亿港元左右,2025年6月30日为21.21亿港元[83] - 本集团永续资本证券从2024年12月31日的58.84亿港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5.92亿港元[83] - 本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6.99亿港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97.63亿港元[83]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68.44亿港元[91]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总额168.96亿港元,较期初减少82.6亿港元[108] - 长期借款的公平价值于2024年12月31日为468.39亿港元(账面值479.85亿港元),于2025年6月30日为551.79亿港元(账面值559.59亿港元)[128] 股息和股东回报 - 电讯盈科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9.77分[16] - 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9.77港仙[44] - 公司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港币9.77分[77] - 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9.77分,总额7.56亿港元[102] - 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28.48分,总额22.05亿港元[103] - 每股普通股中期股息为港币9.77分[185] - 2025年中期股息记录日期为8月20日[186] - 派付2025年中期股息日期为9月5日或相近日子[186] 董事及管理层信息 - 唐永博51岁担任电讯盈科副主席及非执行董事[25] - 孟树森52岁担任电讯盈科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26] - 赵兴富49岁担任电讯盈科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成员[27] - 卫哲54岁担任电讯盈科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28] - 卫哲曾领导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2007年在香港上市[28] - 卫哲曾担任百安居中国总裁使其成为中国最大家居装饰零售商[28] - 赵兴富担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经理[27] - 孟树森担任中国联通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26] - 唐永博担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5] - 赵兴富获美国韦伯斯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7] - 麦雅文于2003年12月退休前担任汇丰银行行政总裁[31][32] - 麦雅文曾担任汇丰国际业务执行董事及国际业务总经理[32] - 黄惠君自2012年3月起担任电讯盈科独立非执行董事[34] - Bryce Wayne LEE自2012年5月起担任电讯盈科独立非执行董事[36] - Lars Eric Nils RODERT自2012年11月起担任电讯盈科独立非执行董事[37] - David Christopher CHANCE自2013年11月起担任电讯盈科独立非执行董事[39] - Sharhan Mohamed MUHSEEN自2023年2月起担任电讯盈科独立非执行董事[41] - 黄惠君曾于2013年6月至2023年4月担任盈科亚洲拓展独立非执行董事[34] - Rodert先生自2021年11月起担任Brookfield Wealth Solutions Ltd.独立董事[38] - Chance先生曾于2003年至2011年担任Top Up TV Ltd.执行主席[40] - 主要管理层报酬总额从2024年港币5400万元微增至2025年5500万元,其中股份报酬从900万元增加至1400万元[116] 股权结构和关联方交易 - 李泽楷通过公司权益及其他权益持有公司股份24.64亿股,占总已发行股份约31.83%[132] - 许汉卿通过个人权益及奖励计划持有公司股份1308.84万股,占总已发行股份约0.17%[132][133] - 谢仕荣通过家族权益(配偶持有)持有公司股份36.75万股,占总已发行股份约0.005%[132][134] - 李泽楷通过PCD持有盈大地产股份181,520,587股,通过Eisner持有25,747,227股[140] - 李泽楷被视作拥有盈科控股持有的盈大地产股份118,093,122股[143] - 李泽楷被视作拥有盈科拓展持有的盈大地产股份284,071,850股[143] - 李泽楷总计持有盈大地产股份609,432,786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9.90%[139] - 李泽楷通过PCD持有香港电讯信托股份合订单位20,227,614个,通过Eisner持有46,020,000个,通过Hopestar持有1,408,350个[138] - 李泽楷被视作拥有盈科控股持有的香港电讯信托股份合订单位130,511,730个[138] - 李泽楷被视作拥有盈科拓展持有的香港电讯信托股份合订单位22,290,551个[138] - 李泽楷总计持有香港电讯信托股份合订单位220,458,245个,占已发行总数约2.91%[136] - 李泽楷通过其控制的公司持有PCPD Capital Limited发行的2026年债券,本金总额为21,717,000美元[141] - 盈科拓展持有1,753,529,954股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2.65%[168] - 盈科控股持有1,928,842,224股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4.92%[168]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1,424,935,885股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8.41%[168] - 盈科控股透過其受控法團合共控制盈科拓展已發行股本88.68%的權益[169] - Ocean Star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1,928,842,224股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4.92%[171] - 关联交易中支付联营公司费用从2024年港币68.1亿元降至2025年53.4亿元[115] - 公司于Viu的经济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62.8%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2.7%,导致非控股权益增加100万港元[129] 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计划授权限额规定,所有新授出的购股权及奖励可发行的新股总数不得超过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电讯盈科认购计划下未归属股份奖励总数为2,366,623股[146] - 2025年上半年期间,雇员参与者股份奖励已归属数量为3,573,402股,已失效/没收数量为182,890股[146] - 董事许汉卿于2025年4月25日获授两批股份奖励,每批约723,577股,公平价值每股5.02港元[149] - 2025年6月24日董事许汉卿再获授两批股份奖励,每批约386,790股,公平价值每股5.26港元[149] - 2025年上半年新授出股份奖励总数达6,634,742股,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0.09%[15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有股份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购股权及奖励数目为767,475,138股[153] - 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下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为38,698,191股[153] - 2024年购股权计划下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为38,698,191股[153] - 2025年1月1日所有股份计划可供授出股份限额为773,885,157股[153] - 股份奖励公平价值按授出当日市场报价计算,2025年授出价格区间为5.02-5.28港元[152] - 香港电讯计划授权限额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合订单位总数的10%[1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未根据2024-2034年购股权计划授出任何股份合订单位购股权[155] - 香港电讯股份合订单位认购计划中雇员参与者于2025年1月1日未归属奖励总数为1,812,671单位[157] - 香港电讯股份合订单位认购计划期内已失效/没收奖励76,256单位,已归属奖励1,099,449单位[157] - 香港电讯股份合订单位认购计划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归属奖励总数为636,966单位[157] - 香港电讯2024年股份合订单位奖励计划向董事许汉卿授出奖励总额1,022,844单位(333,272+333,270+178,151+178,151)[160] - 香港电讯2024年股份合订单位奖励计划总授出奖励2,630,211单位,期末未归属奖励2,656,065单位[160] - 股份合订单位奖励归属前加权平均收市价为每股10.85港元[159] - 2025年4月25日授出奖励对应的股份收市价为每股10.88港元[161] - 2025年6月24日授出奖励对应的股份收市价为每股11.44港元[162] - 股份合訂單位獎勵計劃下可供授出的購股權及獎勵總數為755,318,168個,佔已發行股份合訂單位的加權平均數約0.03%[167] - 股份合訂單位計劃授權限額內服務提供者分項限額均為37,898,711個[166][1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授出可認購合共2,630,211個股份合訂單位購股權及獎勵[167] 金融工具和投资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中第三层级非上市证券从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