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胜医疗(01612) - 2025 - 中期财报
永胜医疗永胜医疗(HK:01612)2025-09-04 16:47

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49.441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80.706百万港元增长18.1%[6] - 2025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54.272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3.561百万港元增长61.7%[6] - 每股基本盈利为8.03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5.17港仙增长55.3%[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1.6百万港元,创疫后新高[29] - 期间溢利同比增长61.7%至5.43亿港元[100] - 收入同比增长18.1%至44.94亿港元[100]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18.1%,从380,706千港元增至449,441千港元[126] - 公司综合除税前溢利同比增长88.3%,从2024年上半年的33.86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3.77百万港元[127]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18.1%,从2024年上半年的380.71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49.44百万港元[13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55.1%至51,629千港元[142] 毛利率和毛利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59.006百万港元,毛利率为35.4%,较2024年同期的119.181百万港元和31.3%有所提升[6] - 毛利率由31.3%提升至35.4%,毛利达159.0百万港元[23] 业务分部收入表现 - 成像一次性产品分部收入达244.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8.6%,占集团总收入54.3%,毛利率从30.2%提升至34.8%[14] - 呼吸产品分部收入为126.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0%,占集团总收入28.1%,毛利率从36.8%升至38.7%[15] - 骨科支护复康器具分部收入为19.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4%,占集团总收入4.3%,毛利率稳定在30.3%[17] - 其他产品收入为59.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7.1%,占集团总收入13.3%,毛利率从22.4%改善至32.3%[18] - OEM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8.6%至359,032千港元,分部利润增长65.2%至77,574千港元[126] - OBM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5.9%至90,409千港元,分部亏损收窄至69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694千港元[126] - OEM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8.6%,从302.69百万港元增至359.03百万港元;OBM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5.9%,从78.02百万港元增至90.41百万港元[132] 地区市场表现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38%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3%[9]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36.6%,西班牙市场占比32.7%[22] - 对日本销售额增长63.5%至34.5百万港元[22] - 美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3.2%,从145.25百万港元增至164.44百万港元;西班牙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1.1%,从121.23百万港元增至146.85百万港元[134] 成本和费用 - 研发开支为21.9百万港元,占总收入4.9%[27] - 员工成本为117.6百万港元,占总收入26.2%(2024年上半年:27.5%)[42] - 研发开支大幅增长46.5%至2.19亿港元[100]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同比增长12.5%,从104.54百万港元增至117.59百万港元[139] - 已售存货成本从255.49百万港元增至286.3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1%[139] - 所得税开支激增3075%至949万港元[100] - 公司所得税开支大幅增加至9.49百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仅为0.30百万港元[13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同比增长28.6%,从33,373千港元增至42,917千港元[10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大幅增加169.8%,从22,293千港元增至60,130千港元,主要因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增长181.1%至56,971千港元[108]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5,018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17,691千港元,主要因新筹集借款72,767千港元[10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4,332千港元,较期初173,440千港元增长17.8%[10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04.3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173.4百万港元增长17.8%[40] - 计息借款总额为144.9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80.2百万港元大幅增加80.7%[40] - 贸易应收款项增至230.8百万港元[3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至270.3百万港元[31] - 总资产增长17.9%至108.39亿港元[104]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长17.8%至20.43亿港元[104] - 贸易应收款项增长36.3%至23.08亿港元[104] - 借款总额从8.02亿港元增至14.49亿港元[104]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169.33百万港元增加36.2%至2025年中的230.78百万港元[134]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同比增长36.3%至230,779千港元[147] - 0-30天账期贸易应收款项同比增长30.8%至79,961千港元[147]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同比增长19.9%至60,578千港元[148]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同比增长60.5%至66,737千港元[150] - 0-30天账期贸易应付款项同比增长96.3%至49,575千港元[150]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同比增长12.2%至191,449千港元[151] - 购买商品按金同比增长65.8%至35,359千港元[148]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按金同比增长50.7%至35,889千港元[148] - 来自联营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为8,355千港元,较期初11,628千港元减少[171] - 给予关联公司的其他应付款项为14,886千港元,较期初13,060千港元增加[171] 资本开支和投资 - 资本开支57.6百万港元用于新生产设施建设[31]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支出同比增长44.1%至57,573千港元[143]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为71,793千港元,较期初117,498千港元减少[175] 财务比率和流动性 - 流动比率维持在2.1倍(2024年底:2.2倍)[40] - 净资本负债比率为0.23(2024年底:0.14)[40] - 未动用银行融资为428.4百万港元(2024年底:487.0百万港元)[4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增长7.8%至62.34亿港元[106] 股息分派 - 每股中期股息为2.40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1.60港仙增长50.0%[6]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4港仙(2024年上半年:1.6港仙)[51] - 董事会议决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4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1.6港仙增长50.0%[140] 投资公平值变动 - Inovytec投资公平值减少20.0%[19] - 对Inovytec投资公平值降至20.0百万港元,资产比率降至1.8%[45]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非上市股本证券(第三层级)公平值减少19,987千港元,较期初24,973千港元下降20.0%[118][119]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估值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19%升至21%,对公平值产生负面影响[122] 雇员和薪酬 - 全职雇员总数达1,463名,较2024年底的1,328名增长10.2%[42] 抵押资产 - 抵押资产总额为220.2百万港元,其中物业及设备189.7百万港元[48] 股权结构和购股权计划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53,336,332股[53][57] - 主席兼执行董事蔡先生直接持有11,000,000股股份,占股权约1.68%[53][57] - VRI持有381,939,890股股份,占股权约58.50%[53][55][57] - 蔡先生持有VRI已发行股本57.89%,通过VRI间接控制公司股份[53] - 廖佩青女士持有VRI已发行股本42.11%,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股份393,189,890股,占股权60.18%[53][55][57] - VRHK持有250,000股股份,VRI持有VRHK全部已发行股本[53][57] - 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蔡章泰先生直接持有9,700,000股股份,并拥有2,000,000份购股权[53] - 执行董事许先生及其配偶合计持有5,115,166股股份,并拥有2,530,000份购股权[53] - 执行董事符先生及其配偶合计持有6,087,166股股份,并拥有1,780,000份购股权[53]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剩余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1,986,66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3%[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许明辉先生和符国富先生各自持有未行使购股权528,834股,行使价为0.80港元[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高级管理层及其他雇员持有未行使购股权929,000股,行使价为0.80港元[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行使购股权总计1,986,668股,行使价为0.80港元[62] - 2016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4年5月22日终止,终止后不再授出新购股权[63] - 购股权计划允许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63,800,000股,占首次公开发行时已发行股份总数10%[63] - 本期间根据已终止购股权计划有100,000份购股权失效,无行使或注销[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根据已终止购股权计划可发行最高股份数为27,486,332股,占已发行股本约4.2%[64]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股份面值、要约日收市价或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中较高者[65] - 每份购股权接纳须支付1.00港元代价[64] - 购股权计划未附加任何业绩目标[64] - 已终止购股权计划下董事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5,252,332股[66] - 董事蔡章泰持有两批购股权各1,000,000股行使价分别为1.14港元和0.80港元[66] - 董事许明辉持有两批购股权共2,001,166股行使价均为0.80港元[66] - 董事符国富持有两批购股权共1,251,166股行使价均为0.80港元[66] - 高级管理层及其他雇员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22,234,000股较期初减少100,000股[67] - 2022年6月13日授予的购股权有100,000股失效占该批次0.99%[67] - 购股权计划总未行使数量为27,486,332股较期初减少100,000股[67] - 公司于2024年5月22日采纳新购股权计划取代已终止计划[68] - 新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34年5月21日剩余期限约9年[68] - 新购股权计划涵盖雇员参与者、关连实体参与者及服务提供者[68] - 新購股權計劃可授出最高購股權數目為65,333,633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10%[70][76] - 服務提供者分類限額為6,533,363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1%[76] - 經修訂股份獎勵計劃可授出最高獎勵數目為32,820,516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5.02%[74] - 受託人持有股份結餘10,000,000股,佔已發行股本約1.53%[74] - 計劃授權限額採納日期為2024年5月22日,限額為65,333,633股股份[76] - 購股權歸屬期最短不得少於12個月[69] - 獎勵股份最早歸屬日期為授予日後至少12個月[74] - 獨立非執行董事或主要股東購股權限額為已發行股份0.1%[77] - 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員股份獎勵限額為已發行股份0.1%[77] - 合資格參與者購股權限額為已發行股份1%[77] - 本期间未授出任何购股权及奖励,可发行股份数目为0股[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加权平均股份数目为653,336,332股[78] - 购股权及奖励发行股份占比为0%[78] - 公司于2022年6月13日向董事及雇员授出13,392,332份购股权,每股行使价为0.80港元[162] - 期初尚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27,586,332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89港元[163] - 期内失效购股权数量为100,000份,行使价为0.80港元[163] - 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27,486,332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90港元[163] - 期末可行使购股权数量为22,552,249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89港元[163] - 股份奖励计划持有股份数量为10,000,000股,价值4,358千港元[170] 关联方交易 - 期内向联营公司销售货物金额为15,216千港元,较上年同期4,546千港元增长[171] 公司治理和委员会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7] - 核数师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已完成中期财务资料审阅[87][96] - 2025年8月20日梁明珠博士及区裕钊先生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89] - 提名委员会现由五名成员组成[89] 报告和合规 - 中期报告已登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91]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3] - 公司确认维持不少于25%的足够公众持股量[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