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与历史 - 公司于2003年3月1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2] - 公司于2003年7月29日以介绍形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3] - 公司于2006年7月26日撤销其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1][3] - 公司于2009年10月6日以全球发售形式重新于联交所主板上市[1][3] - 公司于2023年11月3日更名为华润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4]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股份代号为1313[14] - 公司香港总部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3001–05室[14][15] - 公司是华润集团水泥、混凝土及骨料业务的控股公司[1][2]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982,937,817股[1] - 华润集团持有公司约68.72%的已发行股份[1][4] 产能与资产规模 - 公司水泥年产能为9020万吨,熟料年产能为6330万吨,混凝土年产能为4420万立方米[24] - 公司拥有101条水泥粉磨线和49条熟料生产线[24] - 公司拥有68座混凝土搅拌站[24] - 公司通过联营及合营拥有额外水泥年产能6470万吨,熟料3700万吨,混凝土840万立方米[27] - 公司按股权应占联营及合营的年产能为水泥2230万吨,熟料1200万吨,混凝土390万立方米[27] - 通过附属公司拥有在营骨料年产能约10860万吨[109][112] - 联营公司股权权益应占骨料年产能约370万吨[109][112] - 全部建成后附属公司骨料年产能预计达13480万吨[109][112] - 联营合营公司股权权益应占骨料年产能约1360万吨[109][112] - 人造石年产能约为2610万平方米[114][116] 区域产能分布 - 广东区域水泥产能2770万吨,熟料产能1550万吨,混凝土产能1600万立方米[25] - 广西区域水泥产能3480万吨,熟料产能2790万吨,混凝土产能1960万立方米[25] - 福建区域水泥产能1010万吨,熟料产能700万吨,混凝土产能60万立方米[25] - 海南区域水泥产能440万吨,熟料产能290万吨,混凝土产能330万立方米[25] 收入与利润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人民币10,205.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36][3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306.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85.0%[36][38] - 期间盈利为人民币171.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5%[33] - 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为人民币2,043.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2%[33] - 综合毛利增长22.2%至人民币18.872亿元,毛利率提升3.5个百分点至18.5%[155] - 综合毛利率为18.5%,较去年同期15.0%上升3.5个百分点[159] - 综合毛利为18.872亿元,同比增长22.2%[159] - 净利率为1.7%,较去年同期1.3%上升0.4个百分点[167][172] 成本与费用 - 煤炭平均采购价格下降17.8%至每吨人民币681元[148][152] - 水泥产品维修及保养成本为2.428亿元,同比增长16.1%[158] - 销售及分销费用为1.895亿元,同比下降8.9%,占营业额比例由2.0%降至1.9%[157][161]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2.505亿元,同比上升32.4%,主要因计入1.122亿元固定资产减值[163][168] - 总员工成本为人民币13.5647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2.84462亿元增长5.6%[137][139] 销量与售价 - 水泥产品销量减少370万吨至2530.9万吨,同比下降12.6%[143][144] - 混凝土销量增加180万立方米至687.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6.0%[143][144] - 骨料销量增加680万吨至3633.6万吨,同比增长23.2%[143][144] - 水泥产品平均售价上涨3.8%至每吨人民币246.9元[143][147][1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人民币71,921.9百万元,较2024年末下降0.1%[33]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人民币44,410.9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0.7%[33] - 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6.36元,较2024年末的6.32元增长0.6%[33] - 借贷率为35.1%,较2024年末的34.6%上升0.5个百分点[33]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14港元,总额约97.8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0.02港元减少30%[37][39]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44元[36][38] 联营及合营公司表现 - 联营公司亏损419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6520万元有所收窄[164][169] - 合营公司盈利2120万元,较去年同期盈利2410万元略有下降[165][170] 现金流与债务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中人民币金额为31.42亿元,较期初26.33亿元增长[175]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156.05亿元,较期初152.62亿元增加[176] - 公司银行贷款额度为23亿港元及399.944亿元人民币,其中276.861亿元人民币未动用[181][183] - 中期票据注册总额150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一期发行1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2.44%,期限三年[182][185] - 非人民币计值债务占总债务13%(2024年12月31日:14%)[187][190]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58.484亿元人民币[188][191] - 净借贷率财务约束指标不超过180%,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均符合要求[181][184] 担保与质押 - 公司为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提供170.4亿元人民币银行授信担保(2024年12月31日:193.65亿元),其中149.77亿元已被动用(2024年12月31日:128.94亿元)[193][196] - 公司以固定资产及使用权资产抵押的银行贷款达1.529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无)[181][183] - 子公司账面价值1.296亿元人民币资产质押给银行(2024年12月31日:无)[192][195] - 华润集团需持有公司不少于35%已发行股本(涉及23亿港元等值银行贷款额度协议)[181][184] 资本支出与扩张计划 - 公司扩张计划未支付资本支出约32.04亿元人民币,2025年下半年预计资本支出付款21.185亿元[194][197] - 公司竞得广东廉江石灰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1050万吨,规划年产能约200万吨[30] 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水泥、混凝土和骨料生产线利用率分别为56.8%、32.0%和80.2%[80] - 煤炭采购总量约300万吨,较2024年上半年的360万吨下降16.7%[94] - 煤炭采购来源比例变化:中国北方占比64%(2024上半年86%),生产基地周边占比31%(2024上半年6%),海外占比5%(2024上半年8%)[94] - 煤炭生产商直接供应比例降至72%(2024上半年88%)[94] - 16条生产线达到GB16780能耗标杆水平,产量占比44%[81] - 熟料成本实现明显下降(未披露具体数值)[81][84] - 通过设备升级改造节约用电成本[81][84] - 余热发电量减少7.4%至6.315亿千瓦时,占电力需求28.1%[149][153] - 骨料业务坚持"全产全销"理念,缩短达标达产周期[88] - 人造石材业务通过集中采购和工艺优化节省生产成本[89][92] 物流与供应链 - 西江流域年运输能力达4700万吨[101][102] - 掌控30个中转库年总中转能力达3100万吨[101][102] - 电商平台累计发货量约3.3亿吨,累计注册用户约4.9万个,累计入驻承运商592家,累计入驻车辆(船)约11.7万辆(艘),平台累计配送业务量71.3万吨[127] 技术与创新 - 公司持有有效专利393件,其中发明专利109件、实用新型专利282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新增授权专利21件,新增文章投稿37篇[132] - 公司三项科技成果获2024年度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65][67] - 公司参与共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并与济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工程技术联合研究院[132] - 公司荣获3项行业协会奖项,包括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技术进步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32] - 公司承办2025年度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工作会,共有17家行业科技创新平台代表参与[132] 智能化与绿色生产 - 封开、合浦、罗定水泥基地获评国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22] - 封开、合浦、罗定水泥生产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先进智能工厂,武宣水泥生产基地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称号[124] - 润盛骨料矿山新增3台地磅实现一码通覆盖,上思、长治、汕头及惠州水泥基地完成一码通升级[125] - 采用新能源矿卡替代传统柴油矿卡[86] - 公司32座矿山被列入省级或自治区级绿色矿山[64][66] - 公司9座矿山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遴选[64][66] 人力资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16,837名,其中生产人员8,990名、技术人员4,237名、营销人员833名[136] - 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490名,其中86%为男性、14%为女性,86%持有大学或以上学位[136] - 公司拥有科技人才525人,其中专职研发人员104人,包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9人、博士12人、硕士34人[128] 宏观经济与行业环境 - 中国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至66.1万亿元人民币[48][49]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8%至24.9万亿元人民币[48][49] -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额同比增长45%至2.2万亿元人民币[50] - 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额同比增长16%至1917亿元人民币[50] - 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至4.6亿平方米[52][54] - 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5.5%至4.4万亿元人民币[52][54]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至4.7万亿元人民币[52][54] - 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20.0%至3.0亿平方米[52][54] - 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4.3%至8.2亿吨[56][58] - 全国新增3条熟料生产线合计年产能490万吨[56][59] - 新建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单套处置能力原则上应大于每年3万吨[62][63] - 中国政府计划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人民币[69][71] - 中国政府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人民币[69][71] -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安排超3000亿元人民币支持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69][71] - 2025年8000亿元人民币"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69][71]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