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东物流(0261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5 16:3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入达到人民币985.32亿元,同比增长14.1%[8][1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达到人民币33.39亿元,同比增长7.1%[8][11] - 期间利润为人民币29.59亿元,同比增长15.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985.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44][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29.59亿元人民币[44] - 期间净利润从26亿元增至30亿元,同比增长15.4%[58]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从31.18亿元增至33.39亿元[6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为29.5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66]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4.1%至985.32亿元人民币[138] - 期间利润增长15.3%至29.59亿元人民币[138] - 期间利润为29.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1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25.8亿元人民币[144] - 总收入同比增长14.1%至985.32亿元人民币,其中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增长19.9%至501.07亿元人民币[158] - 归母净利润增长13.9%至257.97亿元人民币[1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2%,从779亿元增至897亿元[52] - 员工薪酬福利开支同比增长17.1%,从299亿元增至350亿元[52] - 外包成本同比增长19.2%,从285亿元增至340亿元[5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的人力资源总支出达957亿元人民币[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薪酬福利开支总额达3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84] - 2025年上半年股份支付总额为1.70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373亿元人民币下降28.1%[178] - 限制性股份单位开支为2.01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829亿元人民币增长10.0%[178] 一体化供应链业务表现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到人民币501亿元,同比增长19.9%[12]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到人民币176亿元,同比增长14.7%[12]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达73,713名,同比增长14.5%[12]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单客户平均收入为人民币23.9万元[12] - 2025年上半年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到人民币501亿元,同比增长19.9%[16]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人民币176亿元,同比增长14.7%[16]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达73,713名,同比增长14.5%[16]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单客户平均收入为人民币23.9万元[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501.07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50.9%[46]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9.9%,从418亿元增至501亿元[47]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从64,379名增至73,713名,同比增长14.5%[47] - 单客户平均收入从238,967元微增至239,399元[47] 其他客户收入表现 - 其他客户收入达人民币484亿元,同比增长8.7%[22] - 其他客户收入同比增长8.7%,从445亿元增至484亿元[47] - 其他客户收入增长8.7%至484.25亿元人民币[158] 物流及基础设施能力 - 公司经营超过1,600个仓库及超过1.9万个配送站及网点[15] - 海外仓覆盖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21] - 仓储网络总管理面积超3400万平方米,覆盖1600多个自营仓库及2000多个云仓[31] - 自营运输车辆近6万辆,上半年新增新能源车近4000台[32] - 自有全货机10架,新开通深圳-曼谷、成都-仰光等国际货运航线[32] - 合作航空货运航线超2000条,铁路路线超700条[32][33] - 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在30个城市运营45个[31] - 全国十余省投入数百台无人车进行常态化运营[28] - 快运业务规模(含德邦及跨越速运)位居全国领先地位[26] - 公司拥有超55万名自有配送等操作人员,运营超1.9万个配送站及网点[34] - 公司拥有超200个大件及重货仓库和分拣中心,总管理面积超500万平方米[36] - 公司使用约1800个京东帮旗下大件物品配送及安装站[36] - 公司运营约60个冷链仓库,运营面积约40万平方米[37] - 公司运营超50个药品和医疗器械专用仓库,运营面积超50万平方米[37] - 公司拥有超130个保税、直邮及海外仓库,总管理面积超130万平方米,覆盖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38] 研发及技术投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超过4,700名专业研发人员[15] - 已获得授权专利和软件超5000项,其中自动化及无人技术专利超3000项[28] 新业务及国际扩张 - 2025年第二季度起招募全职骑手参与京东外卖配送服务[15] - 在沙特推出自营快递品牌JoyExpress并启动配送业务[20] 现金流及资本结构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5.687亿元人民币[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为3亿元人民币[71]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1.1%[76] - 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3.247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购买金融资产[73] - 公司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7.594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偿还借款[75] - 公司现金资源总额为443亿元人民币[7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5.69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3.25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7.59亿元人民币[147]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3.18亿元人民币[1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为6.72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借款所得款项为32.27亿元人民币[1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偿还借款为44.79亿元人民币[147] 收购及投资活动 - 公司已完成收购跨越速运36.43%股权的第一期交割,总对价不超过64.84亿元人民币[77] - 公司以现金对价8.417亿元人民币额外收购德邦物流约6.62%的股本权益[177] - 公司以现金对价23.142亿元人民币收购跨越速运约16.43%的股本权益[177] 资产及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1189.0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78.68亿元增长0.9%[141][1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3.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58.12亿元下降32.9%[141]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大幅增至185.23亿元,较期初109.9亿元增长68.5%[141] - 贸易应收款项增至175.91亿元,较期初157.45亿元增长11.7%[141] - 总负债增至598.23亿元,较期初549.01亿元增长9.0%[143] - 借款总额为59.76亿元,其中短期借款22.26亿元,长期借款37.51亿元[143] - 使用权资产为174.93亿元,租赁负债为177.02亿元[141][14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538.34亿元,较期初553.20亿元减少2.7%[143] - 未偿还借款金额为60亿元人民币[88] - 已抵押受限制现金达3.941亿元人民币[86] - 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7,228.2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976.4百万元,降幅17.3%[194] - 借款利率区间为1.8%至2.7%,较2024年末的1.1%至2.9%有所上升[194] 关联方交易 - 公司向京东集团提供的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6,415,62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2,460,440千元人民币,增长22.9%[200] - 京东科技购买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上半年的1,077,89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415,376千元人民币,增长124.1%[200] - 公司从京东集团获得的服务及股份支付从2024年上半年的1,158,57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366,415千元人民币,增长17.9%[200] - 向京东安联提供的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00,56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97,554千元人民币,增长48.4%[200] - 向万物新生集团提供的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3,43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0,405千元人民币,增长42.5%[200] - 从京东科技获得的服务从2024年上半年的382,547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24,849千元人民币,增长11.1%[200] - 京东科技收取的保理费从2024年上半年的7,49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4,145千元人民币,增长88.7%[200] - 应收关联方贸易款项从2,953,825千元大幅增至5,893,990千元,增长99%[173] 股权激励及股份变动 - 报告期内新发行28,819,193股用于股权激励,占已发行股本加权平均数0.43%[10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648,081,772股[1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归属的奖励股份总数为101,671,308股[109] - 报告期间公司新授予奖励股份28,819,193股[109] - 报告期间公司已归属奖励股份17,609,831股[109] - 报告期间公司注销奖励股份100,299股[109] - 报告期间公司失效奖励股份6,380,552股[109] - 2025年4月1日授予奖励股份21,463,600股,公允价值为每股12.76港元[109] - 2025年1月1日授予奖励股份7,355,593股,公允价值为每股12.80港元[109] - 2024年4月1日授予的未归属奖励股份经调整后为19,429,549股[112] - 2024年10月1日授予的未归属奖励股份经调整后为15,600,448股[112] - 2023年4月1日授予的未归属奖励股份经调整后为9,746,939股[112] - 报告期间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奖励股份总计327.6288万股[113] - 首次公开发售前员工股权激励计划下5,691,130份购股权获行使,行使日加权平均股价为每股12.64港元[1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与服务挂钩的购股权数量为86,364,907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01美元[184] - 可行使购股权数量从2024年底的39,401,765份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2,846,970份[184] - 与绩效挂钩的购股权数量从2024年初的1,295,683份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709,782份,降幅达45.2%[185] - 可行使购股权数目为689,782份,较2024年12月31日的685,411份增加4,371份[185] - 限制性股份单位数量从2024年初的76,908,011份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07,685,398份,增幅达40.0%[187] - 已授出限制性股份单位公允价值加权平均为12.77港元[1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份单位数量为1,087,360份,加权平均公允价值为19.31美元[180] 股东结构及控制权 - 董事长刘强东持有公司64.55%股份(4,291,457,805股)[90] - 刘强东实益拥有345,605,330股普通股,占总投票权72.2%[95] - 刘强东通过Max Smart Limited持有305,630,780股B类普通股及22,974,550股A类普通股[95] - 刘强东有购股权可于2025年6月30日后获17,000,000股A类普通股[95] - 刘强东于京东健康拥有权益2,184,655,829股,占比68.27%[96] - Jingdong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持有4,192,271,100股,占比63.06%[98] - TCT (BVI) Limited作为受托人持有503,735,073股,占比7.58%[98] - 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持有16,290,038股B类普通股用于员工激励[95] - 刘强东通过JD.com控制京东健康2,149,253,732股股份[96] 其他财务数据 - 毛利为人民币88.66亿元,同比增长4.5%[8] - 期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EBITDA为人民币94.76亿元,同比增长2.1%[8]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率从3.6%降至3.4%[6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EBITDA为94.755亿元人民币,利润率为9.6%[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62.781亿元人民币[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综合亏损为1.72亿元人民币[1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4.08亿元人民币[144] - 其他收入净额大幅增长219.8%至90.33亿元人民币,主要受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57.46百万)及外汇收益(118.16百万)驱动[159] - 财务收入下降4.8%至6.86亿元人民币[160] - 财务成本下降15.4%至4.36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租赁负债利息支出减少[161] - 所得税开支增长5.5%至3.40亿元人民币[163] - 每股基本收益为0.41元人民币[138] - 每股基本收益增长13.9%至0.41元人民币[165] - 非控股权益损益为3.87亿元,较去年同期2.85亿元增长35.9%[140] - 非控制性权益应占期间综合收益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84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3.874亿元人民币,增长36.0%[177] - 非控制性权益总额从2025年初的76.4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6月底的52.52亿元人民币,减少23.95亿元人民币(-31.3%)[177] 运营及员工数据 - 公司自营运营员工(含全职外卖骑手)超66万名[15] - 公司员工总数686,909人,其中运营职能占比96.4%(662,240人)[83] - 运营职能员工数662,240人,占全员比例96.4%[83] - 研发人员4,785人,占全员比例0.7%[83] - 销售及市场推广人员12,845人,占全员比例1.9%[83] - 一般及行政人员7,039人,占全员比例1.0%[83]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人民币229.4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金额为人民币35.31亿元[115][116] - 配售及认购募集资金净额约为人民币69.24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金额为人民币3.5亿元[117][118][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升级和扩展物流网络已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4.97亿元,尚未使用人民币16.44亿元[116] - 开发先进技术已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4.38亿元,尚未使用人民币15.75亿元[116] - 扩展解决方案广度与深度已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0元,尚未使用人民币0.99亿元[116] - 一般公司用途及营运资金需求已使用人民币1.22亿元,尚未使用人民币2.13亿元[116] - 配售及认购资金用于一般公司用途部分已使用人民币3.12亿元,尚未使用人民币3.5亿元[119] 金融资产及投资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95,80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550,495千元,增长560%[168] - 理财产品投资大幅增加,非流动部分从0增至7,256,271千元,流动部分从9,694,394千元增至10,658,440千元[168] - 理财产品预计收益率范围为1.6%至4.9%,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至4.4%有所变化[172]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理财投资非流动部分从4,331,553千元减至1,518,095千元,下降65%[174]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理财投资固定年回报率范围为2.2%至6.0%,较2024年12月31日的2.4%至6.0%略有变化[174] 应收及应付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744,864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7,590,963千元,增长12%[173]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8,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