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益(同比变化)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775.6百万元减少1.8%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761.9百万元[16] - 收益同比下降1.8%至76.19亿元人民币[72]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775,648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61,93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94][98] - 城市更新服务收益从人民币613.0百万元减少5.3%至人民币580.5百万元[17] - 城市更新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613,016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80,50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94][98] - 城市运营及维护服务收益从人民币115.6百万元增长5.2%至人民币121.6百万元[18] - 城市运营及维护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15,586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21,63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94][98] - 文化旅游收益从人民币8.0百万元大幅增长112.5%至人民币17.0百万元[20] - 文化旅游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8,031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6,95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1%[94][98] - 城市规划设计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9,015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2,84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94][98] 财务表现:利润与亏损(同比变化) - 毛利从人民币175.4百万元下降13.9%至人民币151.0百万元[21] - 毛利同比下降13.9%至15.1亿元人民币[72] - 公司总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175,361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0,99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9%[97][98] - 城市更新服务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143,449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7,94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8%[97][98] - 经营溢利同比微增2.6%至7.39亿元人民币[72]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16.3%至3.63亿元人民币[72]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14.4%至2.93亿元人民币[72] - 除税前综合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47,141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0,48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9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34,259千元[8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34,763千元[80] - 公司2024年下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5,713千元[81] - 公司2024年下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4,363千元[8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9,333千元[8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28,593千元[84]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同比变化) - 融资成本从人民币25.0百万元增加26.8%至人民币31.7百万元[26] - 融资成本增至3168.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02] - 研发成本增至5226.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103] - 存货成本降至17698.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03] - 预期信贷亏损减值从人民币60.0百万元改善至人民币28.8百万元[2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合约资产之减值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60,005千元人民币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28,773千元人民币,改善幅度达52.1%[99] - 即期所得税项降至957.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104] 财务表现: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人民币122.8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47.2百万元[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61.6%至4.72亿元人民币[7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8,722千元[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8,597千元[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5,732千元[86]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7,159千元[86] 财务表现:资产与负债 - 借款总额为人民币889.5百万元,其中人民币889.5百万元需一年内偿还[33] - 流动资产净值从人民币321.4百万元增长5.7%至人民币339.8百万元[32]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1倍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8倍,主要因保留盈利增加权益价值[35] - 权益总额增长3.2%至82.09亿元人民币[76] - 合约负债大幅增长52.1%至11.05亿元人民币[75] - 合約负债增至11.0506亿元人民币,第三方应付款占107.596亿元[112]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下降0.8%至22.83亿元人民币[75]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22.831亿元,计提坏账准备4.2416亿元[11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22.8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3.02亿元人民币下降0.8%[115] - 一年内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9.96亿元人民币,占总额的43.6%[115] - 受限制银行存款为275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560万元人民币增加76.3%[116]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12.8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5.78亿元人民币下降18.5%[117] - 一年内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2.98亿元人民币,占总额的23.2%[118]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8.8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8.85亿元人民币略有增加0.5%[120] - 由关联方担保的银行贷款为69.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59.24亿元人民币增加17.8%[124] - 以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作抵押的银行贷款为2310.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747.3万元人民币增加32.2%[122] - 应计开支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8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54亿元人民币增加7.5%[119] - 合約资产增至132.865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三方应收款达119.548亿元[109] 财务表现:税务相关 - 递延所得税项产生542.4万元人民币的暂时性差额拨回[104] - 递延税项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5,214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10,617千元人民币,增长5.1%[127] - 递延税项负债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30千元人民币小幅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1,915千元人民币[127] - 递延税项总额从2024年1月1日的83,445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08,702千元人民币,增幅30.3%[125] - 未动用税项亏损相关的递延税项资产从2024年1月1日的2,746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809千元人民币,增长184.5%[125] - 信贷亏损拨备相关的递延税项资产从2024年1月1日的78,618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94,541千元人民币,增幅20.3%[125] - 公司享有15%的中国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及100%研发成本加计扣除[105] 业务运营:项目中标与合同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共提交标书427份,中标率约为18.97%,新中标项目合同额约为人民币7.1526亿元[8] - 公司新中标项目包括长春市五大污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工程,中标价约人民币3.5312亿元[12] - 公司新中标长春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PPP项目运营维护,中标价约人民币0.7508亿元[12] 业务运营:知识产权与研发 - 公司上半年取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3项[9] 业务运营:战略方向 - 公司持续聚焦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和文旅景观三大业务方向[14] - 文化旅游分部于2024年产生收入,预期将有助于产生稳定现金流并成为业务多元化机会[93] 市场与宏观环境 - 2025年1至6月中国GDP达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13] - 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成为重点方向[13] - 公司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地方财政影响,新签订单数目及合约价值减少[13] - 公司部分长期应收账款有望随着地方债务优化及专项债落地获得回收[14]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汇报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派发中期股息[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支付了2023年度末期股息总额19,747千元人民币(相当于21,450千港元),每股0.071元人民币[130] - 公司未就2025年上半年派发股息(2024年同期:零港元)[13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806名雇员[44]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644.5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55.4万元下降1.67%[143] - 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需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表决权[58] - 公司确认2025年上半年维持足够公众持股量[55] - 公司购股权计划项下共有27,500,000份购股权可供授出[62] - 2025年上半年未授出任何购股权,无尚未行使购股权[6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未持有任何库藏股[63] 股权投资与公允价值 - 第三层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股权投资余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8,351千元人民币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8,312千元人民币[132][136] - 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率保持20.4%,每变动1%将导致其他全面收益变动约822千元人民币[133][135] - 贴现率维持在7%至9.3%之间,每减少1%将增加其他全面收益119千元人民币,每增加1%将减少112千元人民币[133][135] 关联方交易 - 公司向关联方中庆投资及其附属公司提供服务的收入为人民币1119.8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767.5万元下降59.53%[144] - 公司自关联方中庆投资及其附属公司收取服务的支出为人民币5131.7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3.3万元大幅增长11750%[144] - 公司自关联方收取贷款人民币5433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0502万元增长34.16%[144] - 公司向关联方偿还贷款人民币49395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0362万元增长22.38%[144] - 公司关联方垫款所得款项人民币44384.1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949.7万元增长1023.98%[144] - 公司于报告期末关联方为银行贷款提供的担保总额为人民币6.1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427亿元下降3.85%[149] - 公司对一间联营公司的贸易性质合约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9,82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5,788千元,增长15.0%[151] - 公司对一间联营公司的非贸易性质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2,12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7,649千元,增长7.6%[151] - 公司为联营公司未偿还银行贷款提供的担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6,500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6,500千元,减少8.6%[151] - 公司对中庆投资主要管理人员管理的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100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597千元,减少4.5%[151] - 公司对中庆投资主要管理人员管理的公司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9,570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2,869千元,减少33.7%[151] - 公司对中庆投资主要管理人员管理的公司的合约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514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45千元,减少50.8%[151] - 公司对中庆投资主要管理人员管理的公司的应计开支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231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32千元,减少96.9%[151] - 公司应付中邦国际的非贸易性质银行及其他贷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848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820千元,减少1.5%[152] - 公司应付中邦国际的非贸易性质应付股息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28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11千元,减少1.5%[152] 担保与承诺事项 - 公司为合营企业天骏旅游担保银行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5亿元减少1.5亿元[38] - 公司为联营公司长春现邦担保银行贷款余额为人民币1.06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65亿元减少1000万元[39] - 已发出财务担保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3460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约人民币3230万元[41] - 天骏旅游财务担保未摊销余额为人民币2277.5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400万元减少122.5万元[38] - 长春现邦财务担保未摊销余额为人民币951.3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60万元减少108.7万元[39] - 公司为合营企业天骏旅游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截至2025年6月30日担保余额为人民币2.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5亿元下降5.26%[140] - 公司为联营公司长春现邦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截至2025年6月30日担保余额为人民币1.06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65亿元下降8.58%[141] - 公司已授权但未签约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725.3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82.4万元下降54.17%[138] 股东结构与持股 - 董事孙举庆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股份1.812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65.89%[46] - 董事刘海涛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1405.41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11%[46] - 中庆国际实益持有公司股份181,202,166股,占已发行股本65.89%[52] - 中邦国际实益持有公司股份14,054,104股,占已发行股本5.11%[52] - 赵红雨女士通过中庆国际间接持有公司35%股权权益[54] - 刘海涛先生通过中邦国际间接持有公司60.11%股权权益[54] 历史收购 - 公司2023年收购吉林现代中庆87.5%股权,拓展市政建设业务[56]
中庆股份(01855)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