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银控股(08162) - 2025 - 中期财报
港银控股港银控股(HK:08162)2025-09-05 16:3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金属销售收入为10,150,48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437,963千港元增长20.3%[15] - 教育管理服务收入为15,59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620千港元增长14.5%[15] - 总收入为10,166,07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451,583千港元增长20.3%[15] - 收入同比增长20.3%至101.69亿港元(2024年同期:84.52亿港元)[16] - 税前利润大幅增长162.8%至2.47亿港元(2024年同期:9411万港元)[16] - 净利润激增264.5%至1.74亿港元(2024年同期:4768万港元)[16] - 每股基本收益增长206.9%至1.78港仙(2024年同期:0.58港仙)[17] - 除所得税前溢利增长162.8%,从2024年941.1万港元增至2025年2472.9万港元[21] - 金属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3%至101.5亿港元[40][44] - 教育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5%至1559.1万港元[40][44] - 分部总利润同比增长56.0%至3449.9万港元[40][45] - 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62.8%至2472.9万港元[45] - 金属业务利润同比增长81.8%至2232.5万港元[40][42] - 教育管理服务利润同比增长23.8%至1224.9万港元[40][4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101.661亿港元,同比增长20.3%[86][8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1740万港元,同比增长262.5%[86][87] - 金属业务收入约101.505亿港元,同比增长20.3%[89][92] - 金属业务分部利润约2230万港元,同比增长81.7%[89][92] - 公司总营收为101.661亿港元,同比增长20.3%[112][115] - 公司溢利为1740万港元,同比增长262.5%[112][115]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收入为1560万港元,同比增长14.7%[103][10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大幅增加21.35亿港元,而2024年仅增加8609.2万港元[21]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增加18.68亿港元,远超2024年的9922.5万港元增加额[21] - 计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备大幅增加,从2024年23.9万港元增至2025年127万港元[21] - 利息收入从2024年1.7万港元增至2025年79.9万港元,增长46倍[21] - 员工薪酬及短期福利支出347.4万港元[74] - 退休金计划供款支出3.6万港元[74] - 已售存货账面值为101.274亿港元,同比增长20.2%[117] - 其他收益增加340万港元[117] - 其他经营开支减少240万港元[117] - 2025年上半年员工薪酬总额620万港元(2024年同期:600万港元)[14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金属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3%至101.5亿港元[40][44] - 教育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5%至1559.1万港元[40][44] - 分部总利润同比增长56.0%至3449.9万港元[40][45] - 金属业务利润同比增长81.8%至2232.5万港元[40][42] - 教育管理服务利润同比增长23.8%至1224.9万港元[40][42] - 公司收入按确认时间划分:随时间转移部分为1559.1万港元,于时点转移部分为10,150,481千港元,总收入为10,166,072千港元[46] - 放债服务业务收入为零[108][111] 各地区表现 - 新加坡市场收入同比增长8.2%至78.7亿港元[44] - 香港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06.1%至21.7亿港元[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建议支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53] - 公司通过规模采购和供应链优化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85][87] - 公司不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143] - 报告期末后无重大事项发生[144]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益为3,39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0千港元大幅增长11,220%[15] - 汇兑收益215万港元(2024年同期:汇兑损失105.8万港元)[17] - 财务成本中贷款利息开支为3.8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9.3万港元,合计13.1万港元[48] - 所得税开支为735.1万港元,其中即期税项688.6万港元,递延税项46.5万港元[50] - 香港利得税率为16.5%,首200万港元合格利润按8.25%计算;中国内地子公司税率为25%[51][5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737.8万港元,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974,206千股[57]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2,697,083千港元,其中0-30天账期占比98.2%[61][66] - 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净额为6.94万港元,预付款项为400.34万港元[61] - 贸易应付款项为2,945,424千港元,全部为0-60天账期[68][6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关联方交易[7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物等金融工具账面价值接近公允价值[76][78][8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摊余成本计量,账面价值接近公允价值[76][78]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参考活跃市场报价或现金流折现模型确定[81] - 流动比率为1.1倍,与2024年末持平[114][116]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无未偿还借款(2024年12月31日:约2610万港元)[119] - 资本负债比率降至0%(2024年12月31日:12.1%)[1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25人(2024年12月31日:24人)[141] 现金流量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激增14.7倍至33.39亿港元(2024年末:2.13亿港元)[18]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负419.9万港元大幅改善至2025年正2.61亿港元[21] - 通过配售发行新股融资7962.3万港元[20] - 通过配售发行新股获得7962.3万港元融资[2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达3.34亿港元,较期初2.13亿港元增长56.8%[22] - 贷款偿还净额2605.2万港元,而2024年为获得贷款净额5651.4万港元[22] - 合同负债减少2824.9万港元,2024年无变化[21]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339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约14.6倍[114][116] - 流动资产净值为1.659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147%[114][116]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约3.126亿港元,主要由于期内利润、贸易及其他应付款增加以及股份发行净收益[118] - 完成配售1.658808亿股普通股,配售价每股0.48港元,净收益约7882万港元[130][132] - 配售价较协议日收盘价0.57港元折让15.79%,较前五日平均收盘价0.524港元折让8.4%[131] - 配售净收益7882万港元中,2605万港元用于偿还股东贷款,5277万港元用于发展金属业务[135] 资产负债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长199.6%至280.66亿港元(2024年末:93.70亿港元)[18] - 总权益增长139.7%至16.87亿港元(2024年末:7.04亿港元)[19] - 流动负债增长233.8%至297.49亿港元(2024年末:89.14亿港元)[18] - 总资产同比增长228.5%至31.4亿港元[40][42] - 金属业务资产同比增长244.9%至30.6亿港元[40][42]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执行董事张思源通过其全资公司FIAS (HONG KONG) CO., LIMITED持有192,98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总股本19.39%[153]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995,284,800股[153] - 主要股东韩博直接持有76,000,000股普通股,占股7.64%[158] - 主要股东Fortune Way Corporation Limited持有69,188,882股普通股,占股6.95%[158] - 购股权计划项下所有购股权(员工160,000份及其他120,000份)已于2025年4月9日失效[163] - 2015年授出的购股权公平价值为每份0.319港元,总价值约520,000港元[163] - 购股权定价采用Black-Scholes模型,关键参数:波幅45.90%、无风险利率1.09%、预期年期5年[1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任何淡仓记录[154][155] - 除披露外无其他人士持有公司5%或以上股份[15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购股权授予、行使、失效或注销,与2024年同期一致为零[168] - 2025年1月1日及6月30日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予的购股权总数均为零[169] - 公司于2015年4月10日授予的购股权剩余期限为零,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为零[169] - 集团在2025年及2024年六个月期间未确认与购股权相关的任何雇员成本[1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库存股数量为零[170]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吴励妍(主席)、杨振华和田源[183]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王文东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励妍(主席)和田源组成[185] - 购股权估值依赖历史波动率假设,且存在模型局限性及主观不确定性[166] - 购股权公允价值计量已纳入所有重大特征考量[167] - 提名委员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0][195] - 执行委员会由3名执行董事和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2][196] - 董事会包含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4][197] - 冯志坚于2025年3月31日获任Waton Financial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193][197] - 提名委员会成立于2014年7月22日[189] - 执行委员会成立于2016年12月19日[191][196] - 公司自2019年1月2日起采用修订后的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189] - 董事会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专业经验等方面实现多元化[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