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合并收入同比增长65%至99.54亿港元,其中物业销售大幅增长176%至64.22亿港元[5][9] - 合并收入增长65%至99.54亿港元,其中发展物业收入增长176%至64.22亿港元[2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99.5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60.39亿港元增长64.8%[99][100] - 物业销售业务收入大幅增长至64.2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23.25亿港元增长176.2%[99][100] - 收入同比增长59.9%至80.59亿港元[69]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22%至6.12亿港元[5][9] - 基础溢利同比下降30%至9.78亿港元[5][9]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34.0%至7.44亿港元[69]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22.3%至6.12亿港元[69] - 公司期内溢利为7.4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11.28亿港元下降34.0%[101][10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22.3%,从7.88亿港元降至6.12亿港元[110][112] - 期内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6.1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88亿港元下降22%[80][81] - 非控制性权益应占溢利为1.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4亿港元下降61%[80][81] 成本和费用 - 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至27%[20] - 合并业绩为26.93亿港元,毛利率下降至27%(2024年上半年:45%)[23] - 公司净融资费用同比增加70%至3.31亿港元[20] - 公司税项支出同比增加35%至6.09亿港元[20] - 公司融资费用为3.3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1.95亿港元增长69.7%[101][102][104] - 总税项开支增长35.0%,从4.51亿港元增至6.09亿港元,其中内地税项开支下降32.1%[105] 发展物业业务表现 - 公司合约销售额同比增长130%至161.86亿港元[9][20] - 合约销售额增长130%至161.86亿港元,其中内地销售额增长784%至106.44亿港元[28][29] - 内地发展物业收入同比下降80%至1.76亿港元,香港发展物业收入同比增长333%至62.46亿港元[22] - 香港物业销售收入达62.4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14.41亿港元增长333.4%[99][100] - 发展物业合并收入为62.46亿港元(2024上半年:14.41亿港元),毛利率为9%(2024上半年:11%)[46] - 2025年上半年内地物业部合并收入31.43亿港元,同比下降21.2%(2024年同期:39.87亿港元)[38] - 发展物业合并收入1.76亿港元同比锐减80%(2024年同期:8.84亿港元),录得亏损300万港元[39] - 内地应占合约销售额106.44亿港元,上海金陵华庭项目贡献99.22亿港元(93.2%)[39] - 香港应占合约销售总额为55.42亿港元(2024上半年:58.40亿港元),其中朗天峰贡献20.20亿港元,缇外贡献18.76亿港元[46][47] 投资物业及酒店业务表现 - 投资物业及酒店合并收入下降5%至35.32亿港元,其中内地租赁物业下降5%至19.55亿港元[22] - 物业租务业务收入25.0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26.49亿港元下降5.5%[99][100] - 酒店营运收入10.30亿港元,较上年同期10.65亿港元下降3.3%[99][100] - 内地投资物业租赁收入19.55亿港元同比下降5%,办公室收入下降8%至10.5亿港元,零售收入微增1%至6.7亿港元[41] - 内地酒店业务合并收入下降至10.12亿港元(2024上半年:10.50亿港元),按年下降4%[44] - 香港投资物业合并租赁收入下降至5.47亿港元(2024上半年:5.96亿港元),同比下降8%,毛利率保持77%[48][49] - 香港零售租赁收入下降11%至1.62亿港元,办公室租赁收入下降8%至1.11亿港元,公寓租赁收入下降8%至2.09亿港元[49] - 住宅租赁组合剔除翻新影响后合并收入略降1%,出租率有所改善[42] 各地区表现 - 香港物业部合并收入增长至68.11亿港元(2024上半年:20.52亿港元),主要由发展物业销售确认增加推动[45] 资产和估值变动 - 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2.51亿港元,同比扩大23%[20] - 投资物业组合估值862.91亿港元,录得公允价值亏损2.51亿港元[25]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5.85亿港元[69]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5.8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2.39亿港元增加144.8%[101][102] - 内地发展物业计提减值拨备1.15亿港元,香港土地收回产生非现金拨备4.11亿港元[24] - 公司发展物业减值拨备为1.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2%[20]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从年初的842.73亿港元增至年中的862.91亿港元,增幅2.4%[93]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产生亏损5.85亿港元,主要受香港货仓(-1亿)和内地商用物业(-4.83亿)价值下跌影响[93] - 内地投资物业汇兑调整带来增值17.55亿港元[93] - 投资物业价值增长2.4%至862.91亿港元[73] - 投资物业账面净值增长13.9%,从757.71亿港元增至862.91亿港元[113] - 内地物业资产总值1387.51亿港元,较2024年底1288.95亿港元增长7.6%[103]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209.7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74.3亿港元,降幅16.9%[85][86]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依赖非可观察输入)总额为152.3亿港元,占金融资产总额的87.4%[85] - 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从2024年末的4.22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2.82亿港元,降幅33.2%[85][8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第三层级)从77.2亿港元增至81.6亿港元,期内确认利润4400万港元[89] - 应收第一按揭贷款(第三层级)从年初的1.39亿港元减少至1.12亿港元,期内偿还2700万港元[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第三层级)从6.11亿港元降至5.95亿港元,期内确认亏损1600万港元[89] 负债和融资情况 - 公司负债比率较去年底下降3.1个百分点至38.4%[20] - 负债比率下降至38.4%(2024年末:41.5%)[30] - 公司负债比率(借贷净额除以总权益)为38.4%,按借贷净额454.09亿港元及总权益1,181.73亿港元计算[60] - 公司借贷总额为596.24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42.15亿港元,借贷净额为454.09亿港元[57] - 公司外币借贷总额为241.43亿港元,包括208.30亿人民币(227.58亿港元)、1.87亿澳元(9.53亿港元)和80亿日元(4.32亿港元)[55] - 非人民币外币贷款占总借贷596.24亿港元的约2%,人民币银行贷款占38%[55] - 公司利率掉期合约为185.70亿港元,定息负债比率按借贷总额和净额计算分别为50%和65%[56] - 综合平均借贷成本改善至4.0%,较去年的4.6%下降[56] - 公司签订75亿人民币十年期境内项目贷款和80亿港元五年期可持续发展挂钩俱乐部贷款[57] - 公司可用财务资源为498.98亿港元,包括未动用银行贷款信贷356.83亿港元和现金142.15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分别增加33%和27%[58] - 可持续融资总额约为594.46亿港元,占公司贷款信贷总额的62%[59] - 公司总借贷596.24亿港元,平均贷款年期为2.7年,约67%贷款须于两年后偿还[60] - 银行贷款总额基本持平,微增0.1%至596.24亿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贷款减少40.4%[116] - 短期银行贷款减少40.4%至57.81亿港元[73] - 公司综合负债总额904.32亿港元,较2024年底847.01亿港元增长6.8%[103] 现金流和财务资源 - 来自经营业务的现金净额大幅增至83亿港元,而去年同期为9.11亿港元[77] - 公司偿还银行贷款306.12亿港元,同时提取新贷款299.09亿港元[78] - 公司支付股息13.79亿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78][8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26.39亿港元,较期初109.61亿港元增长15%[78] - 现金及银行结存增长15.1%至126.4亿港元[73] - 公司添置投资物业支出8.3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6亿港元大幅增加[77] - 土地订金支出为5.0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8.56亿港元显著减少[77] 股东权益和资本结构 - 总权益增长1.3%至1181.73亿港元[75] - 公司总权益从期初1166.47亿港元增至1181.73亿港元[80] - 境外业务汇兑差异净额产生25.4亿港元收益[71] - 境外业务汇兑差异净额带来收益25.4亿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损失21.45亿港元[80][81] - 合约负债增长181.6%至97.62亿港元[73] - 应收贸易账款激增289.8%,从1.18亿港元增至4.60亿港元[114] - 应付贸易账款骤降79.7%,从6.01亿港元减至1.22亿港元[115] - 资本承担总额减少8.8%,从107.53亿港元降至98.06亿港元[117] - 或然负债总额减少2.9%,从54.27亿港元降至52.67亿港元[118][120] - 为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提供的银行信贷担保增加1.5%,达到43.86亿港元[120] 物业组合数据 - 物业组合总楼面面积4970万平方英尺,发展中物业占2066.1万平方英尺[33] - 内地及香港待售发展物业应占楼面面积840万平方英尺[34] - 集团发展物业总应占楼面面积达839.3万平方英尺,其中内地项目占707.6万平方英尺(84.3%),香港项目占131.7万平方英尺(15.7%)[35] - 内地发展物业中武汉项目面积最大达282.3万平方英尺(100%权益),沈阳项目137.8万平方英尺(60%权益)[35] - 投资物业及酒店组合总应占楼面面积2133.3万平方英尺,内地占1820万平方英尺(85%),香港占310万平方英尺(15%)[36] - 投资物业组合中办公室面积787.9万平方英尺,零售面积626.3万平方英尺,酒店面积484.5万平方英尺[36] - 未来六年计划新增投资物业760万平方英尺,其中办公室450万平方英尺(59.2%),零售290万平方英尺(38.2%),酒店20万平方英尺(2.6%)[37] - 上海黄浦区综合项目面积最大达372.8万平方英尺(办公室239.6万+零售133.2万)[37] - 内地投资物业组合楼面面积增长至13,415千平方英尺(2024年底:10,836千平方英尺),办公室出租率90%,零售出租率90%,公寓出租率94%[43] - 香港投资物业出租率:零售97%(2024年底:100%),公寓96%(2024年底:95%),办公室80%(2024年底:78%)[51] - 内地主要物业出租率:上海静安嘉里中心94%,上海浦东嘉里城97%,北京嘉里中心85%(2024年底:87%),深圳前海嘉里中心90%(2024年底:87%)[44] 股息和股东回报 - 公司中期股息维持每股0.40港元[5][9] - 中期股息除净日期为2025年9月10日[156] - 中期股息每股0.40港元将于2025年9月23日派发[157] - 以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1,451,305,728股普通股计算,中期股息总额约5.81亿港元[157] - 除净日期为2025年9月10日,股份过户登记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11日下午4时30分[157] - 股息资格以2025年9月12日股东名册登记为准[157] - 公司目前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57]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郭孔华先生兼任主席及行政总𠄂,持有公司普通股及相关股份权益总计9,002,476股,占股权0.62%[130][122] - 唐绍明女士持有公司普通股及相关股份权益总计50,000股,占股权<0.01%[130]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为1,451,305,728股[130] - 公司于2025年5月23日股东周年大会批准修订公司细则,以增强股份回购灵活性及符合无纸化上市规则[126] - 审核委员会在2025年上半年举行两次会议,分别讨论年度财务报告及企业管治更新等事项[126] - 李锐博士于2025年5月23日获委任为嘉里建设提名委员会成员[128] - 唐绍明女士于2025年5月23日获委任为嘉里建设提名委员会成员[128] - 许震宇先生于2025年6月30日辞任Heidrick & Struggles相关职务,并于7月28日获任光辉国际新职[128] - 公司确认2025年上半年未发生违反标准守则情况[124] - 公司已采纳员工多元化政策并更新董事多元化政策以加强企业管治[126] - 董事郭孔華於Kerry Group Limited持有252,054,644股普通股,佔股權16.62%[131] - 董事唐紹明於Kerry Group Limited持有3,815,476股普通股,佔股權0.25%[131] - Kerry Group Limited持有本公司874,090,494股普通股,佔股權60.23%[133] - 嘉里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746,230,656股普通股,佔股權51.42%[133] - Caninco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本公司312,248,193股普通股,佔股權21.51%[133] - Darmex Holdings Limited持有本公司256,899,261股普通股,佔股權17.70%[133] - Moslane Limited持有本公司73,821,498股普通股,佔股權5.09%[133] 股份奖励计划 - 股份獎勵計劃可授出股份上限為已發行股份總數之10%[1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獎勵計劃可授出股份總數為140,994,072股,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9.71%[140] - 報告期內股份獎勵計劃已授出2,046,000股獎勵股份[140] - 股份奖励计划剩余有效期约7.5年[147] - 董事郭孔华累计获授奖励股份1,180,950股[148] - 其他雇员参与者累计获授奖励股份2,793,550股[148] - 报告期内奖励股份归属数量209,050股[148][151] - 已授出奖励股份总数4,136,5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29%[149] - 公司通过公开市场购入1,720,000股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151] - 报告期末以信托方式持有奖励股份4,679,450股[151] - 公司雇员总数约7,350名[150] - 2025年4月1日授出奖励股份的公允价值为18.38港元[148] 投资者关系和公司信息 - 公司积极参与投资者会议及研讨会,与财经分析员和基金经理保持定期沟通[160] - 公司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鲗鱼涌英皇道683号嘉里中心25楼[166]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夏悫道16号远东金融中心17楼[167] - 公司证券代码为香港联合交易所:683,彭博资讯:683 HK,路透社:683.HK[167] - 公司投资者关系联系方式为电话(852) 2967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