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中车(0176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9 16:3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19.758亿元,同比增长32.99%[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2.457亿元,同比增长72.48%[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6.610亿元,同比增长98.25%[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5元,同比增长66.67%[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3元,同比增长91.67%[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20%,同比增加1.63个百分点[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97.58亿元,同比增长32.99%[42][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46亿元,同比增长72.48%[4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197.58亿元,同比增长33.0%[13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9.17亿元,同比增长61.8%[13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46亿元,同比增长72.5%[13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大幅增长98.25%至66.61亿元人民币[12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增长至71.57亿元[1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总成本同比增长32.30%至936.34亿元人民币,其中轨道交通装备及其延伸产业占100%[50]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33.51%至765.25亿元人民币,占总成本81.73%[50] - 研发投入69.40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5.79%[54] - 研发费用67.80亿元,同比增长17.0%[13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铁路装备业务平稳发展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23] - 城轨业务打造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绿色化产品平台[25] - 新产业业务形成以风电装备新材料为重要增长极的业务集群[28] - 新产业业务中光伏储能氢能等被列为重要增长点[28] - 数智业务重点培育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等未来增长点[28] - 现代服务业务通过产业基金等提供系统化金融解决方案[29] - 公司轨道交通装备业务销售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36] - 公司风电装备、储能设备、高分子复合材料等业务进入国内前列[37] - 公司产品结构包括时速200-350公里及以上各类电动车组[32] - 公司机车产品最大牵引功率达28800kW,最高时速达200公里[32] - 公司新兴产业涵盖风电整机及零部件、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33] - 铁路装备业务收入597.06亿元,同比增长42.21%[47][48] - 新产业业务收入407.33亿元,同比增长35.59%[47][48] 各地区表现 - 国际业务践行本地化制造采购用工维保营销的五本模式[31] - 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1065.24亿元,同比增长36.84%[47][49] - 其他国家和地区营业收入132.34亿元,同比增长8.43%[47][49] - 公司新签订单约1460亿元,其中海外新签订单约309亿元[49] - 雅万高铁累计发送旅客突破990万人次[40] - 中老铁路累计运送旅客超970万人次[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推进从市场营销向为用户创造价值理念转变[31] - 国际业务实现从单一产品营销向系统解决方案营销转变[31] - 公司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根据客户订货合同安排生产[35] - 公司采购实行“统一管理、两级集中”模式,通过“中车购”平台完成[35] - 公司销售通过参与国内外用户招标或议标活动签订供货合同[38] - 公司拥有以高速动车组主机企业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和生产体系[38] - 公司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格局[38] - 中国铁路客运货运持续增长均创历史新高[2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89.97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89.98亿元人民币,同比转负[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为-89.98亿元[143]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11.5%至-110.07亿元[14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90.46亿元[1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06.69亿元[14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1.2%至120.71亿元[143]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35.2%至222.46亿元[146] - 母公司发行债券收到现金80亿元[146] 财务结构和债务 - 借款、债券及票据总额同比增长59.12%至2784.3亿元人民币[68] - 资产负债率从59.00%上升至60.96%[62] - 资产负债率上升1.96个百分点至60.96%[129] - 其他流动负债同比增长301.66%至112.63亿元人民币[59][60] - 短期借款增加17.35亿元至88.01亿元人民币[131] - 应付账款增加74.52亿元至1693.98亿元人民币[131] - 利息保障倍数显著提升65.28%至21.90倍[129]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增长48.08%至30.49倍[129] - 公司存续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用于偿还负债及补充运营资金[126] - 公司发行三期超短期融资券总额80亿元人民币,利率分别为1.46%、1.47%和1.46%[127] 资产和投资变动 - 总资产为人民币5,428.23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85%[16] - 货币资金减少166.23亿元至562.89亿元人民币[1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58.84亿元人民币,其中人民币计值289.11亿元[69] - 货币资金从659.92亿元减少至559.11亿元,下降15.3%[134] - 应收账款增加123.78亿元至1232.25亿元人民币[130] - 存货增加178.40亿元至967.91亿元人民币[130] - 其他应收款从161.04亿元增加至195.53亿元,增长21.4%[134] - 长期股权投资1194.30亿元,基本持平[134]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236.0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11.88亿元,增幅5.30%[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297,152千元,期初数为8,222,272千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15,358千元[7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2,804,117千元,期初数为2,703,385千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114,243千元[74]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10,428,809千元,期初数为8,353,838千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11,079千元[7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末数为19,751,995千元,期初数为19,502,335千元[74] 客户和销售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580.7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总额54.95%[51] - 国铁集团销售额占比48.03%[52] 子公司和投资企业表现 - 主要子公司四方股份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24,877,411千元,净利润为2,909,615千元[77] - 主要子公司长客股份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18,231,071千元,净利润为2,055,115千元[77] - 主要子公司株洲所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29,556,973千元,净利润为624,650千元[77] - 主要子公司株机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9,241,670千元,净利润为505,491千元[77] - 公司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中车智程公司[77]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实收资本6,317,053千元,持股比例93.54%[157]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实收资本9,126,840千元,持股比例100%[157]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实收资本5,613,927千元,持股比例100%[157] - 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实收资本7,900,000千元,持股比例100%[157] - 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实收资本5,716,509千元,持股比例100%[157] - 中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实收资本2,909,285千元,持股比例100%[157] - 中车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实收资本3,300,000千元,持股比例100%[157] - 中车财务有限公司实收资本3,200,000千元,持股比例91.36%[157]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实收资本为人民币903,000千元且持股及表决权比例均为100%[158] - 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实收资本为人民币206,475千元且持股及表决权比例均为100%[158] - 中车物流有限公司实收资本为人民币810,560千元且持股及表决权比例均为100%[158] - 中车国际有限公司实收资本为人民币2,590,000千元且持股及表决权比例均为100%[158] - 南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6%且表决权比例为66%[158]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9.77%且表决权比例为49.77%[158]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4.11%且表决权比例为43.99%[158] - 株洲时代新材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106,732,348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289,370.1千元[158] - 公司对株洲时代新材的表决权比例因股权稀释及授权安排由49.55%降至43.99%[158] 股东结构和分红 - 公司总股本为28,698,864,088股[3][17] - 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31.57亿元(含税),每股派发人民币0.11元(含税)[3]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31.57亿元人民币含税[90] - 以总股本28,698,864,088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0.11元人民币含税[90] - 每10股派息1.10元人民币含税[88] - 中车集团为控股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4,765,441,250股,占总股本51.45%[118][120] - 中车集团持有A股14,587,578,250股,占A股总数59.96%,占总股本50.83%[120]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H股4,359,337,131股,占总股本15.19%[115][11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A股842,057,328股,占总股本2.93%,报告期内减持38,038,963股[115][118]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有A股605,663,637股,占总股本2.11%[115][118]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A股298,064,400股,占总股本1.04%[115][118] - 上证50ETF基金持有A股238,563,617股,占总股本0.83%,报告期内增持10,015,468股[115][118] - 十家中证金融资管计划各持有A股234,982,900股,各占总股本0.82%[115][118] - 董事长孙永才持有A股111,650股,为唯一持股董事[124] - 公司累计回购H股44,371,600股并注销48,704,400股[158] - 公司于2017年1月非公开发行1,410,105,755股A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155] - 非公开发行后公司总股本增至28,698,864,088股[155] 风险因素 - DLS境外系统+项目因回款周期长面临汇兑损失风险[83] - 部分境外产品项目采用小币种结算难以实现汇率风险自然对冲[83] - 境外国家外资安全审查升级影响出口订单获取[84] - 境外人工短缺及部件供应短缺导致项目成本增加[84] - 轨道交通装备业务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85] 管理层变动 - 总裁马云双于2025年3月20日离任执行董事及总裁职务[86] - 财务总监李铮于2025年7月15日因工作调整辞任[87] 关联交易和承诺事项 - 中国中车2015年8月5日出具避免与时代电气同业竞争承诺函 承诺期限至时代电气退市或中国中车不再间接控股为止[97] - 中车集团2015年8月5日出具避免与中国中车同业竞争承诺函 承诺长期有效[98] - 中车集团2015年8月5日出具保持中国中车独立性承诺函 承诺长期有效[98] - 中国中车授予时代电气购买选择权及优先购买权解决同业竞争问题[97] - 中车集团承诺不从事与中国中车主营业务直接竞争业务[98] - 中车集团承诺若形成竞争业务 中国中车享有优先收购权[98] - 中车集团承诺先进项目成果优先转让给中国中车[98] - 中国中车与时代电气同业竞争领域含传动控制系统等7大业务板块[97] - 同业竞争解决方案需履行上市地监管及股东大会审批程序[97] - 中车集团承诺若违反承诺将赔偿中国中车实际损失[98] - 公司关联交易规范承诺由中车集团于2015年8月5日作出并持续履行[99] - 董事及高管于2016年5月27日作出摊薄即期回报填补措施承诺[100] - 中车集团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及侵占利益(2016年5月27日)[100] 资产权属问题 - 公司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房产面积1788.67平方米(占原总面积282019.03平方米的0.63%)[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取得产权证房屋数量为3项(原总数326项)[99] - 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未注明期限问题由中车集团承担赔偿责任承诺(2009年12月10日)[99] 担保情况 - 担保情况以人民币千元为单位披露[103] - 报告期末公司担保总额为人民币5886.0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为34.64%[106]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人民币541.625亿元[106] - 报告期末非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人民币46.972亿元[106] - 公司为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为人民币304.3665亿元[106] - 公司为股东及关联方提供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1.632亿元[106]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为人民币63.294亿元[106] - 报告期内非子公司担保发生额为人民币13.799亿元[106] - 迪拜地铁项目公司履约担保余额为人民币13.80亿元[109] - 银行承兑汇票担保余额为人民币27.67亿元[106] - 贷款及中期票据担保余额为人民币55.94亿元[106] 其他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无重大破产重整事项[101] -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02] - 报告期内无托管承包租赁事项[103] - 公司新增专利申请1630项,其中发明专利1216项[39]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合并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99,947,348千元,较期初196,563,811千元增长1.7%[14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60,410,670千元,较期初160,994,026千元下降0.4%[149] - 综合收益总额为5,542,674千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4,227,754千元[149] - 所有者投入资本为4,381,815千元,其中普通股投入4,430,610千元[149] - 利润分配总额为6,540,952千元,其中对股东分配6,536,255千元[14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02,331,176千元,较期初105,651,187千元下降3.1%[152]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2,705,463千元,其中未分配利润贡献2,711,606千元[152] - 母公司利润分配总额为6,026,761千元,全部为对股东分配[152]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余额为39,536,678千元,较期初35,569,785千元增长11.2%[149]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和使用均为129,036千元,期末余额保持49,957千元不变[149] - 未分配利润增加至917.97亿元[148] - 少数股东权益增至419.94亿元[148] 会计政策和重要性标准 - 重要性标准设定为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0.50%[163] - 合营安排或联营企业重要性标准为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大于等于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2.00%[16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67] - 商誉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并按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计量[167] -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168] - 子公司自控制开始日起至控制结束日止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68]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