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业绩:营业额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营业额为239.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13][19] - 集团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综合营业额为239.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21] - 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5][2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人民币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239.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2024年同期:237.44亿元)[84] - 啤酒业务分部营业额为230.61亿元,白酒业务分部营业额为7.81亿元[84] 财务业绩:利润和盈利能力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0%[13][19] - 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EBIT)为76.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17][19] - 毛利率创新高达48.9%,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19] - 每股基本盈利为1.7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13] - 集团毛利率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至48.9%的历史新高[21] - 集团未经审计EBIT达76.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21] - 集团股东应占利润达5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0%[21] -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57.89亿元,同比增长23.0%[63]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78元,同比增长22.8%[63]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77.47亿元,同比增长20.8%[6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117.04亿元,同比增长5.1%[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77.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2024年同期:64.14亿元)[8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2024年同期:47.33亿元)[84]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23.1%至5.789亿元人民币[98]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4年的人民币1.45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78元,增幅为22.8%[102] 业务表现:啤酒业务 - 啤酒业务EBIT为7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17][19] - 啤酒业务销量约648.7万千升,同比增长2.2%[24][26] - 高端产品"喜力"销量增长超20%,"老雪"增长超70%,"红爵"实现翻倍增长[24][26] - 啤酒业务分部业绩为72.41亿元[84] 业务表现:白酒业务 - 白酒业务营业额为7.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9%[15] - 白酒业务EBIT亏损1.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6.7%[17] - 白酒业务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营业额为7.81亿元人民币[36] - 高端单品"摘要"贡献白酒业务营业额近80%[36] - 白酒业务未经审计EBITDA为2.18亿元人民币[36] - 白酒业务分部亏损1.52亿元[84] - 白酒业务子公司贵州金沙2025年上半年EBITDA为2.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5%(2024年同期:4.41亿元)[85] 业务表现:地区表现 - 东区EBIT为30.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17] 业务表现:渠道与增长举措 - 线上业务GMV同比增长近40%,即时零售业务GMV增长近50%[29][32]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2.9%至人民币122.38亿元[63] - 销售及分销费用同比下降10.7%至人民币37.39亿元[63] - 行政及其他费用同比上升22.0%至人民币18.17亿元[63] - 已售商品成本同比下降2.9%至122.38亿元人民币[94] - 员工成本同比增长2.5%至29.54亿元人民币[94]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约为人民币29.54亿元[56][57]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75%至1400万元人民币[89]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18.4%至19.9亿元人民币[90] - 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12.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2024年同期:11.40亿元)[84] 现金流和流动性 - 综合现金净额为73.8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20.11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8.16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83.84亿元,增幅达119.7%[65][68]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人民币63.7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60.12亿元增长6.0%[68] - 公司来自银行借贷所得款项达人民币172.2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61.83亿元大幅增长178.5%[68] - 公司偿还银行借贷人民币180.3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99.17亿元增长81.8%[68] - 集团净现金达73.82亿元人民币[40] 资产、负债和权益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55.85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400.62亿元,增长12.6%[67]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45.83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36.35亿元,减少3.9%[67]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6.72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6.93亿元,降幅达53.9%[65] - 公司存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96.40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85.51亿元,减少11.3%[65] - 公司固定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81.24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77.14亿元,减少2.3%[65]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04.26亿元改善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40.91亿元,改善幅度达60.8%[67]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从2025年初的人民币316.92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62.01亿元,增长14.2%[7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权益从年初的人民币355.85亿元增至人民币400.62亿元,增长12.6%[7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693.0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711.85亿元人民币[85] - 公司未分摊总部资产从2024年末的55.0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107.43亿元人民币[85] - 流动负债247.65亿元人民币,流动比率0.83[43] - 集团贷款总额10.36亿元人民币,其中6.5亿元一年内到期[40] - 银行贷款总额从1,849百万元降至1,036百万元,短期贷款从1,168百万元减至650百万元[123] 特殊项目和一次性事项 - 因合资搬迁协议确认收入约8.2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00万元)[22] - 产能优化产生固定资产减值与一次性费用约2.4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900万元)[22][25] - 出售土地予合营企业确认收益7.31亿元人民币[8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5.25亿元人民币[87] - 确认固定资产减值亏损人民币1.84亿元,其中自用楼宇减值人民币1.07亿元,机器设备减值人民币7600万元[104] - 土地处置产生使用权资产处置收益约人民币35.1亿元,其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1.3亿元[110][113] - 向深圳润雪处置土地实现收益约人民币731百万元[115] - 剩余应计未处置损益约人民币1,024百万元冲减长期股权投资[115] - 计入损益的公允价值损失约人民币526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收益2百万元[115][117] 投资和金融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35.96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36.72亿元减少人民币7600万元(2.1%)[106] - 其中应收对价为人民币31.46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36.72亿元减少人民币5.26亿元(14.3%)[106] - 新增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人民币4.5亿元[106] - 应收对价公允价值从人民币3,672百万元降至3,146百万元,减少526百万元[115][117] - 流动应收对价人民币1,453百万元,非流动应收对价从3,672百万元降至1,693百万元[115][117] - 公允价值计量使用6.5%折现率及每平方米21,700-23,700元市场交易价格[116][117] - 银行理财产品公允价值收益约人民币1百万元[116][118] - 抵押资产账面净值2600万元人民币[49] 运营资本和应收应付款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124百万元增至136百万元,其中>90天账龄从37增至46百万元[119][120]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3,249百万元增至4,007百万元,主要增长来自0-30天账龄[121][122] 资本支出和承诺 - 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为6.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9%(2024年同期:16.00亿元)[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拨备资本承担总额为2,327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2,868百万元下降18.9%[126] - 购买固定资产资本承担从2024年末2,820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2,279百万元人民币,降幅19.2%[126] -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81.24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177.14亿元,减少人民币41亿元(2.3%)[104] - 在建工程增加人民币24.1亿元,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2.65亿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24.76亿元,增幅为9.3%[104] - 机器设备账面净值减少人民币37.9亿元,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93.6亿元降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89.81亿元,降幅为4.0%[104] 关联方交易 - 向母公司集团附属公司销售商品金额从2024年14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2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85.7%[129] - 接受关联公司服务支出从2024年66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144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18.2%[129] - 向关联公司购买商品支出从2024年223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99百万元人民币,下降55.6%[129] - 应付合营企业款项从2024年300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490百万元人民币,增长63.3%[133] - 应收母公司集团附属公司贸易账款从2024年22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17百万元人民币,下降22.7%[133] - 应付母公司集团附属公司款项从2024年14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40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85.7%[133] - 公司为深圳润雪提供银行担保金额2,396百万元人民币,与2024年末持平[133][134] 股息和股东回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宣派股息人民币12.58亿元[70] - 中期股息每股0.464元人民币总额约15.05亿元人民币[97] - 2025年中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464元,同比增长24%[148][151] - 股息率维持在26%[148][151] - 2024年上半年宣派股息人民币21.50亿元,较2025年同期高出71%[70]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会于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审查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138][140] - 未发现可能严重影响集团运营、财务报告及合规监控的事项[138][140] - 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84,077,366股股份,占比51.91%[173] - 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84,077,366股股份,占比51.91%[173] - CRC Bluesky Limited持有公司1,684,077,366股股份,占比51.91%[173] -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84,077,366股股份,占比51.91%[173] - 华润集团(华创)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76,338,664股股份,占比51.67%[173] - 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76,338,664股股份,占比51.67%[173] - Heineken Holding N.V.持有公司1,676,338,664股股份,占比51.67%[173] - Heineken N.V.持有公司1,676,338,664股股份,占比51.67%[173] - 华润集团(啤酒)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76,338,664股股份,占比51.67%[173] - 合贸有限公司直接持有7,738,702股股份[175][177] - 董事李家祥持有公司271,817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1%[155] - 董事赵春武及其配偶合计持有公司106,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1%[155] - 董事李家祥持有联营公司华润置地50,000股普通股,占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1%[158] - 董事李家祥持有联营公司华润万象生活387股普通股,占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1%[162] - 董事赵春武及其配偶合计持有联营公司华润医药40,000股普通股,占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1%[168][171] 其他财务数据 - 固定利率贷款年利率2.00%,浮动利率实际年利率0.99%[40] - 现金及银行存款89.9%以人民币持有,9.9%以港币持有[42] - 无重大或然负债及重大投资收购事项[53][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约为24,500人,较2024年12月31日的26,000人减少约5.8%[56][57] - 2024年权益法核算投资应占储备份额增加人民币0.04亿元[70] - 2025年上半年汇兑储备减少人民币0.22亿元,主要受汇率差异影响[70] - 2025年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已获审计委员会审阅无异议[74] - 公司管理层认为集团有足够资源履行到期负债并持续经营[78]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1.4%至7000万元人民币[87] - 政府补助收入同比下降3.8%至2.29亿元人民币[87]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47.05亿元,较2025年同期低18.4%[70]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3,244百万股,对应面值14,090百万元人民币[126] 市场表现和投资者关系 - 总市值约为811.04亿港元[147] - 港币柜台收盘价为25.00港元[147][150] - 人民币柜台收盘价为22.80元[147][150] - 与超过2,200名基金经理及分析员举行会议[143][146] - 会议次数超过180次[143][146] - 获《福布斯》全球2000强企业排名第1,969位[147][149] - 首期应收对价预计将于2026年从深圳润雪收到[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