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入为2.34971亿港元,同比下降2.3%[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3.49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4.059亿港元下降2.3%[28] - 公司总收入减少560万港元或2.3%至2.35亿港元[64] - 毛利润为1.50742亿港元,同比增长8.4%[12] - 经营亏损1.43259亿港元,同比扩大106.8%[12] - 净亏损2.04531亿港元,同比扩大25.8%[12] - 本期净亏损同比扩大27.7%至204531千港元[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20.45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257亿港元扩大25.8%[31][33] - 公司综合亏损扩大至2.045亿港元(去年同期:1.626亿港元)[64] - 基础亏损收窄至890万港元(去年同期:1,840万港元)[6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70港元[12] - 每股基本亏损为港币0.70元,基于股东应占亏损港币2.02亿元及2.877亿股计算[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总销售成本及行政费用从港币1.81亿元略降至港币1.76亿元,降幅2.6%[48] - 财务成本净额为港币6002.5万元,较去年同期港币7571.9万元改善20.7%[51] - 已付利息同比减少22.3%至65687千港元[1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业租赁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17.14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7.791亿港元下降3.6%[28][31] - 香港酒店业务收入增长1.8%至4,880万港元[70] - 美国物业Montgomery Plaza租赁收入暴跌19.2%至2,490万港元[71]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1.003亿港元,美国分部收入为2.495亿港元[31] - 香港分部资产总额为11,041,562千港元,美国分部资产总额为491,539千港元,合计11,533,101千港元[34] 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1.98561亿港元,同比扩大52.9%[12]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2025年上半年为19.85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982亿港元扩大53.0%[31][33]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2025年上半年为198,56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129,824千港元增加68,737千港元(52.94%)[35] - 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扣除递延税)达1.956亿港元(去年同期:1.442亿港元)[64] - 投资物业估值减值1.998亿港元或2.1%至90.952亿港元[65]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9,294,986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9,095,152千港元,减少199,834千港元(2.15%)[3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价值为90.952亿港元,占总资产80.3%[32]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46512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8.7%[8] - 经营产生现金净额同比增长3.6%至77029千港元[1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同比增长52.6%至146512千港元[16] - 已付股东股息同比减少16.7%至16047千港元[18] - 投资物业添置支出同比减少95.2%至141千港元[16] - 物业设备添置支出同比减少81.4%至1496千港元[16] - 银行借款净增加420856千港元(借入472256千港元,偿还443435千港元)[1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113.35048亿港元,较期初下降1.7%[8] - 总负债30.15026亿港元,较期初增长0.8%[10]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为30.150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26.6%[32] - 长期银行贷款25.16563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8.7%[10] - 长期银行贷款总额从2024年末2,479,744千港元增至2025年中2,603,640千港元,增加123,896千港元(5.00%)[41] - 抵押品账面价值从2024年末7,841,536千港元降至2025年中7,686,162千港元,减少155,374千港元(1.98%)[41] - 业务应收账款净额从2024年末1,817千港元增至2025年中2,716千港元,增长899千港元(49.48%)[39] - 业务应付账款从港币857.2万元减少至港币707.9万元,降幅17.4%[46] - 短期银行贷款从港币1.5亿元大幅减少至港币5470万元,降幅63.5%[47] - 递延所得税负债净额从2024年末229,189千港元降至2025年中227,524千港元,减少1,665千港元(0.73%)[43] - 净负债比率升至32.0%(2024年末:30.8%)[72] - 抵押银行借款为2658.3百万港元,以投资物业和土地及楼房账面总额7686.2百万港元及其租赁收入作抵押[78] - 长期银行贷款总额2603.64百万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87.077百万港元[79] - 长期银行贷款中第二年内到期1853.478百万港元,第三至五年内到期663.085百万港元[79] 金融工具及衍生品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同比收窄49.4%至646千港元[1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为1666.2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1730.8万港元下降3.7%[2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第二层级衍生金融工具(利率掉期合约)公允价值为370.5万港元[25] - 利率掉期合约负债新增3,705千港元,名义本金金额为200,000千港元[45] - 利率掉期合约公允价值亏损净额为3,973千港元[45] - 衍生金融工具产生未变现及变现亏损净额港币397.3万元[50] - 订立名义本金价值200百万港元固定利率掉期合约,固定利率3.06%[78] 租赁业务 - 公司不可撤销经营租赁未来应收最低租金总额2025年6月30日为4.982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5.951亿港元下降16.3%[29] 固定资产变动 - 物业、机器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末1,952,774千港元降至2025年中1,931,908千港元,减少20,866千港元(1.07%)[3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港币3仙,总额港币863万元,较去年港币4仙减少25%[57] - 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去年同期:4港仙)[66]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3仙,将于2025年9月29日派发[86] - 资本承担总额港币1504.5万元,其中投资物业占港币1501.5万元[58] - 主要管理层酬金总额港币2012.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8%[59] - 公司聘用全职雇员265名,较上年同期257名增加8名[82] - 公司主席马清伟自2017年6月15日起同时兼任行政总裁职位[92] - 董事会包含1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2] 税务状况 - 香港利得税当期支出港币289.4万元,税率维持16.5%[53] 其他财务数据 - 汇兑储备维持7165千港元无变动[18] - EBITDA为7,840万港元(去年同期:8,500万港元)[65]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董事及行政总裁马清伟持有公司股份164,744,839股,占总股本57.2688%[87] - 主要股东锦灿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38,998,248股,占总股本48.3187%[89] - 主要股东运璿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1,138,237股,占总股本7.3481%[89] - 主要股东金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5,488,636股,占总股本5.3842%[89] - 锦灿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总计9,660,854股(金運投資6,738,664股 + Suremark Limited 6,738,664股 + Montgomery Securities Nominee Limited 2,922,190股)[91] 审计和合规 - 中期财务资料已由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93] - 审核委员会对中期财务资料无不同意见[93]
大生地产(00089)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