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净利息收入为117.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8%[26] - 非利息净收入为29.9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99%[26]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26] - 净利润78.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34] - 净利润同比增加2.86亿元,增幅3.79%[109] - 利息净收入117.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8%[34][35] - 利息净收入增加6.63亿元,其中规模因素贡献9.04亿元,利率因素减少2.41亿元[42] - 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6.0%至29.92亿元,占营业收入20.30%[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成本收入比26.59%,同比上升1.31个百分点[26] - 营业支出总额为人民币40.84亿元,同比增长3.90%[46] - 员工成本为人民币24.96亿元,同比增长17.26%,占营业支出总额的61.13%[47] - 减值损失总额为人民币17.83亿元,同比下降27.59%[48] - 客户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为人民币16.78亿元,同比下降33.81%[48] - 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10.23亿元,同比增长48.37%,实际税率为11.53%[49] 资产和负债规模变化 - 资产总额达16,305.7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7.6%[27][30] - 客户存款余额10,251.94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8.84%[27][30] - 客户贷款和垫款余额7,652.4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7.14%[27][30]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6,305.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0%[50][51] - 客户贷款和垫款净值为人民币73,354.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7%[50] - 负债总额14,912.7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1,099.43亿元(增幅7.96%),核心增长来自客户存款[62] - 客户存款总额10,251.9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832.49亿元(增幅8.84%),其中公司存款增幅10.30%,个人存款增幅8.74%[63] - 股东权益总额13,929.5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24.67亿元(增幅3.91%),保留盈利增长522.9亿元(增幅9.78%)[64] 资产结构变化 -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7652.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09.72亿元,增幅7.14%[53] - 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4163.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2.12亿元,增幅16.25%[53] - 零售贷款和垫款总额3004.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18亿元,增幅2.71%[53] - 票据贴现484.7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51.57亿元,降幅23.82%[56] - 金融投资总额6517.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37.74亿元,增幅3.79%[5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064.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8.61亿元,增幅25.85%[58]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总额565.7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3.71亿元,增幅10.49%[60] - 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1374.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9.84亿元,增幅23.31%[60]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91.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1.64亿元,增幅38.99%[60] - 对联营公司投资5.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29亿元,增幅5.69%[60] - 其他资产达211.3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1.53亿元(增幅11.34%),其中抵债资产2.55亿元[6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0,641.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85%[50] 负债和权益结构变化 - 定期存款7,756.4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836.82亿元(增幅12.09%),占存款总额75.66%[63] - 已发行债务证券18,46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303.3亿元(增幅7.59%)[63]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项9,1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958.23亿元(增幅27.22%)[63] - 投资重估储备减少123.38亿元(降幅24.62%),主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4] 利息收入与支出变化 - 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135.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9%[36] - 客户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同比增加466.60亿元人民币[36] -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76.24亿元,同比下降2.48%,减少1.94亿元,年化平均收益率从3.18%降至2.86%[3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47.98亿元,年化平均收益率从3.56%降至3.39%[3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28.26亿元,年化平均收益率从2.54%降至2.27%[37] -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75.66亿元,同比下降7.66%,减少6.28亿元,年化平均成本率从1.79%降至1.52%[38] - 公司定期存款利息支出5.91亿元,年化平均成本率从2.70%降至2.27%[38] - 个人定期存款利息支出66.60亿元,年化平均成本率从2.23%降至1.92%[38] - 应付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支出11.46亿元,同比下降36.47%,减少6.58亿元,年化平均成本率从2.22%降至1.79%[39] - 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17.12亿元,同比上升15.59%,增加2.31亿元,年化平均成本率从2.56%降至2.01%[39] - 同业存单利息支出15.10亿元,年化平均成本率从2.38%降至1.93%[39] - 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9.75亿元,同比下降16.71%,减少1.96亿元[38] 收益率与利差变化 - 净利差同比下降4个基点至1.50%,净利息收益率同比下降3个基点至1.60%[41] - 客户贷款平均余额增长6.8%至7.37万亿元,但收益率下降37个基点至3.70%[40] - 金融投资平均余额增长8.4%至5.37万亿元,收益率下降32个基点至2.86%[40] - 客户存款平均余额增长8.8%至10.03万亿元,成本率下降27个基点至1.52%[40] 非利息收入变化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13.2%至7.80亿元,占营业收入5.29%[43] -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同比暴跌56.4%至0.82亿元[43] - 交易净收益同比下降47.6%至7.35亿元[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终止确认净收益暴增422.1%至9.96亿元[45] 贷款业务表现 - 公司贷款和垫款为人民币41,634.52亿元,占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的54.41%[52] - 零售贷款和垫款为人民币30,042.36亿元,占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的39.26%[52] - 公司贷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3581.334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4163.452亿元,不良贷款率从1.04%降至0.68%[73] - 零售贷款不良率从2024年末的1.60%上升至2025年6月末的2.04%,增加0.44个百分点[73] -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7142.73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7652.45亿元,不良贷款率稳定在1.17%-1.18%[73] - 信用贷款占比从2024年末的22.26%提升至2025年6月末的24.07%,保证贷款占比从25.69%升至29.53%[75] - 县域贷款占比从2024年末的48.38%上升至2025年6月末的50.72%,增加2.34个百分点[77]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1.1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27][30] - 拨备覆盖率355.58%,较上年末下降7.86个百分点[27] - 不良贷款率1.1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67] - 不良贷款余额89.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8亿元[67] - 公司贷款不良率从1.04%降至0.68%[68] - 零售贷款不良率从1.60%升至2.04%[68] - 拨备覆盖率355.58%,拨贷比4.16%[110] - 公司贷款不良余额28.3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亿元[111] - 公司贷款不良率0.68%,较上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111] - 零售贷款不良率2.04%,较上年末上升0.44个百分点[111] - 不良贷款中有担保贷款占比85.56%,其中抵质押贷款占零售不良贷款的75.53%[111] - 关注贷款占比1.48%,较上年末小幅上升0.02个百分点[110] - 逾期贷款占比1.41%,较上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111] - 押品价值对贷款本金覆盖倍数为1.74倍[111] - 逾期贷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94.515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107.667亿元,逾期率从1.32%升至1.41%[74] - 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从2024年末的304.423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316.995亿元,本期计提17.197亿元[74] -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从2024年末的31.39%降至2025年6月末的22.93%,次级类迁徙率从41.55%升至98.90%[76] 资本充足性 - 资本充足率15.11%,较上年末下降1.01个百分点[27] - 截至2025年6月末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5.11%较上年末下降1.01个百分点[138][139][140]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30%较上年末下降0.94个百分点[138][139][140] -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93%较上年末下降1.00个百分点[138][139][140] -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9897.17亿元较上年末8880.53亿元增长11.45%[139][140] -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126.02亿元较上年末59.24亿元增长112.76%[139] - 杠杆率8.22%较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142][143] -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316.80亿元较上年末1264.56亿元增长4.13%[139][140] - 未分配利润587.16亿元较上年末534.87亿元增长9.78%[140] - 表内信用风险暴露16024.48亿元较上年末15034.85亿元增长6.58%[141] - 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16766.94亿元较上年末15635.57亿元增长7.23%[143] 普惠金融业务表现 - 涉农贷款余额达2602.18亿元人民币[3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78.46亿元人民币[3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突破21万户,贷款余额达1,478.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17亿元[85] - 普惠金融产品“渝快甄好贷”贷款余额达267.84亿元人民币[173] - 涉农贷款余额达2,602.18亿元人民币[180] - 累计为310万农户建立信用档案[181] - 为146万农户提供242亿元预授信[181] - 推出超40款特色信贷产品服务方案[181] - 2025年上半年推出9款新服务方案包括生猪活体抵押贷[181] - 建立超150名农业专家库[182] 公司金融业务表现 - 公司贷款余额4163.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2.12亿元,增幅16.25%[86] - 公司存款余额142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3.49亿元,增幅10.3%[86] - 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从2024年同期的29.22%提升至2025年6月末的31.46%,零售银行业务占比从43.24%降至40.09%[78] - 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159个,贷款余额268.22亿元[86] - 服务"33618"现代制造业客户4445户,贷款余额702.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6户、42.04亿元[86] - 陆海新通道融资余额587.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69亿元[90] - 2025年上半年贸易融资投放27.38亿元,同比增长6%[91] - 主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31只,承销份额合计56.34亿元[91] - 通过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招投标为重庆市引入市外资金250亿元[87] 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 - 绿色信贷余额802.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24.66亿元[31] - 科技贷款余额998.05亿元人民币[31] - 绿色信贷余额802.19亿元,较上年末净增124.66亿元,增幅18.4%[87] - 科技贷款余额为998.05亿元人民币[173] - 绿色信贷余额802.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24.66亿元(增幅18.40%)[173][178] - 投资绿色债券等环保主题资产共计28.46亿元[94] - 投资科创票据等科技创新板块资产共计7.79亿元[94] - 碳减排支持工具申报金额7.51亿元人民币,带动碳减排量9.89万吨[178] - 转型贷款累计发放4.08亿元人民币[179] 零售银行业务表现 - 信用卡及消费贷款余额超1500亿元人民币[31] - 个人存款余额截至2025年6月末达8,791.9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06.56亿元,增幅8.74%[82] - 个人贷款产品"渝快甄好贷"余额达267.84亿元,较上年末净增25.91亿元[82] - 借记卡发卡总量达3,095.35万张,其中乡情系列借记卡1,248.10万张[83] - 社保发卡量累计733.05万张,第三代社保卡发卡416.26万张居全市第一[83] - 信用卡用信余额167.32亿元[83] - 商户总量达155.87万户,AUM+LUM日均余额2,437.31亿元[84] - 保险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贵金属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84] - 手机银行用户达1540.36万户,净增35.31万户(增幅2.35%)[98] - 手机银行交易金额7986.59亿元,财务交易3674.98万笔[98] - 企业网上银行客户达17.66万户,净增0.49万户(增幅2.85%)[99] 金融市场与理财业务表现 - 金融市场经济业务营业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399.08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413.48亿元,占比上升0.81个百分点[78] - 债券投资余额5354.93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和公共机构及准政府债券合计3803.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3.33亿元[92] - 理财产品余额1635.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7.48亿元(增幅18.68%)[94] - 普惠型理财产品规模占比近40%[94] - 普惠型理财产品规模超610亿元,占比37.65%[104] - 理财子公司“类养老”产品累计发行规模超40亿元人民币[173] - 渝农商金融租赁总资产713.4亿元,报告期内净利润7.31亿元[105] - 渝农商理财总资产31.28亿元,报告期内净利润1.77亿元[105] - 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总资产232.32亿元,报告期内净利润0.97亿元[105]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投入 - 公司打造"数字农商行",通过数字化转型聚焦"数发展、智风控、慧网点、益经营"四大主题[21] - 公司建立产业知识图谱和产业大脑,构建"信贷+投行+供应链金融+零售客户服务方案"产品矩阵[23] - 公司通过数字化运营体系赋能一线精准营销,建立面向多维度层层的网格化管理体系[22][23] - 金融科技人员超700人,科技人才占比达5%[96] - 外部数据服务接口访问超2.4亿次[96] - 申请专利及软著200余项,参与标准制定近50项[173] 县域及农村地区表现 - 县域及农村地区投入近70%的人员、80%的网点和80%的自助机具[31] - 县域借记卡发行量达2444.33万张,占比78.97%[102] - 县域手机银行用户达1221.94万户,占比79.33%,较上年末增长27.33万户[102] - 县域地区个人存款余额6915.35亿元,占集团个人存款余额78.66%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03618)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