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秀丽(0191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1 09: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报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销售额为16.617亿美元[2][3] - 公司销售净额2025年上半年为16.617亿美元,同比下降6.0%[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销售额为16.617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7.685亿美元下降6.0%(按不变汇率计算下降5.2%)[46][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为16.617亿美元,同比下降5.2%[5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额16.617亿美元,同比下降5.2%[9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额16.617亿美元,同比下降1.068亿美元(6.0%),按不变汇率计算下降5.2%[17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2.384亿美元,同比下降24.2%[55] - 公司期内溢利2025年上半年为1.300亿美元,同比下降29.4%[44]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2025年上半年为1.182亿美元,同比下降30.2%[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1.300亿美元,同比下降29.4%,利润率为7.8%[17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收入为1.234亿美元,同比下降29.1%[5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收入为1.234亿美元,同比下降29.1%[170] - 经调整净收入从1.74亿美元降至1.234亿美元[72][74]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2025年上半年为0.085美元,同比下降26.8%[44] - 公司每股摊薄盈利2025年上半年为0.085美元,同比下降26.4%[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毛利2025年上半年为9.838亿美元,同比下降7.6%[44] - 公司毛利率2025年上半年为59.2%,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44] - 毛利率为59.2%,较2024年同期的60.2%下降100个基点[52] - 营销开支为987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174亿美元减少1860万美元(15.9%)[52] - 营销开支占净销售额比例降至5.9%,较2024年同期的6.6%下降70个基点[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销支出为9870万美元,同比下降15.9%,占销售净额比例下降70个基点至5.9%[108] - 营销开支同比下降15.9%,占销售净额比例从6.6%降至5.9%[71][73] - 营销开支占销售净额比率降至5.9%(同比下降70个基点)[112] - 2025年上半年营销开支为9870万美元,同比下降15.9%(同比减少1870万美元)[112] - 2025年上半年分销及一般行政开支总额为6.436亿美元,同比仅增0.8%(增加510万美元)[111] - 2025年上半年分销及一般行政开支占销售净额比率升至38.7%(同比增260个基点)[11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旗下主要品牌包括Samsonite、TUMI和American Tourister[11][12] - 公司TUMI品牌销售额同比下降2.5%,Samsonite品牌下降4.7%[60] - American Tourister品牌销售净额同比下降12.7%[67] - TUMI品牌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额同比下降2.5%,其中欧洲增长6.2%和拉丁美洲增长18.6%,但北美洲下降4.7%和亚洲下降2.5%[96] - 新秀丽品牌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额同比下降4.7%,主要由于亚洲下降8.8%和北美洲下降5.7%,欧洲增长0.6%和拉丁美洲增长0.2%[96] - American Tourister品牌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额同比下降12.7%,亚洲下降14.1%和北美洲下降20.9%[98] - Gregory品牌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额同比增长14.7%[99] - Samsonite品牌销售净额8.541亿美元(占总销售额51.4%),同比下降4970万美元(5.5%),按不变汇率计算下降4.7%[183] - TUMI品牌销售净额4.024亿美元(占24.2%),同比下降1150万美元(2.8%),按不变汇率计算下降2.5%[183] - American Tourister品牌销售净额2.646亿美元(占15.9%),同比下降4280万美元(13.9%),按不变汇率计算下降12.7%[183] - 其他品牌销售净额1.405亿美元(占8.5%),同比下降290万美元(2.0%),但按不变汇率计算增长0.2%[183] - 旅游产品占销售净额63.8%[139][143] - 非旅游产品占销售净额36.2%[139][143] - 非旅游产品类别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额同比增长0.1%,占销售净额36.2%,较2024年同期上升180个基点[99] - 非旅游产品类别销售净额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34.4%升至2025年上半年36.2%(提升180个基点)[69][73] - 2025年上半年旅游产品占比64%[196] - 2025年上半年非旅游产品占比36%[196] - 2024年上半年旅游产品占比66%[198] - 2024年上半年非旅游产品占比34%[198] 各地区表现 - 北美地区销售额同比下降7.7%,亚洲地区同比下降7.3%[59] - 北美地区销售净额同比下降7.7%,亚洲地区下降7.3%[91] - 欧洲地区销售净额同比增长1.6%,拉丁美洲下降1.0%[91] - 亚洲地区销售额为6.257亿美元,占总销售额37.7%,同比下降8.0%[168] - 北美洲地区销售额为5.606亿美元,占总销售额33.7%,同比下降7.8%[168] - 欧洲地区销售额为3.788亿美元,占总销售额22.8%,同比增长1.8%[168] - 拉丁美洲地区销售额为9640万美元,占总销售额5.8%,同比下降10.4%[168] - Samsonite品牌在亚洲销售额同比下降2910万美元(9.5%),北美下降1770万美元(5.9%),拉丁美洲下降500万美元(11.4%)[186] - TUMI品牌在北美销售额同比下降1130万美元(4.9%),亚洲下降310万美元(2.3%),欧洲增长240万美元(5.7%)[187] - American Tourister品牌在亚洲销售额同比下降2910万美元(15.3%),北美下降910万美元(21.1%),拉丁美洲下降500万美元(31.4%)[191] - American Tourister在亚洲销售净额减少2910万美元或15.3%(按不变汇率基准计算减少14.1%)[192] - American Tourister在北美洲销售净额减少910万美元或21.1%(按不变汇率基准计算减少20.9%)[192] - American Tourister在拉丁美洲销售净额减少500万美元或31.4%(按不变汇率基准计算减少20.8%)[192] - American Tourister在欧洲销售净额增加40万美元或0.7%(按不变汇率基准计算增加0.3%)[19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将受益于全球旅游需求持续增长及2024年第三季度需求环境疲软,但消费者情绪可能保持低迷[19][20] - 公司认为2025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可能较第二季度实现一定程度的环比改善[19][20] - 公司计划通过增值并购扩大品牌组合[19][20] - 公司致力于推动经营杠杆效益并提升利润率[19][20] - 公司正筹备在美国双重上市证券,但需等待交易及市场条件改善[19][20]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贸易政策变化及全球消费者信心疲软的影响[19][20] - 通胀压力可能进一步影响消费者需求[19][20] - 公司专注于利用轻资产商业模式投资增长、回报股东现金及降低资产负债表杠杆[19][20] - 公司持续投资品牌升级、创新及可持续发展以扩展旅游和非旅游产品[19][20] - 公司计划在成熟市场增长销售并加深新兴高增长地区渗透[19][20] - 公司多渠道策略执行及渠道组合管理能力[26] - 直接面向消费者渠道业绩及自营零售店与电商平台扩张[26] - 旅游及航空业趋势对公司业务的影响[26] - 公司经营杠杆效益及利润率等未来财务状况[26] - 经营现金流生成、业务投资及股东资本回报能力[26] - 品牌组合扩张能力包括增值并购[2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投入以升级扩充零售店群[26] - 未来十二个月财务状况包括现金流、营运资金及融资获取[26] - 原材料供应及成本管理能力[26] - 外汇波动对业务的影响[29]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导致2025年上半年消费者支出更具选择性,对净销售额产生不利影响[156] - 销售下降主要由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政策变动导致批发客户采购更趋审慎,以及消费者情绪转弱[179] - American Tourister品牌在韩国因政治不稳定影响消费者可支配支出,在印度因消费者情绪软化导致销售下降[191] 渠道表现 - 公司DTC渠道销售额占比39.6%,同比提升150个基点[64] - DTC渠道销售净额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38.1%升至2025年上半年39.6%(提升150个基点)[67][73] - 批发渠道销售净额同比下降7.4%[67] - 批发渠道销售净额同比下降7.4%,DTC渠道仅下降1.6%[92] - DTC渠道销售占比提升至39.6%,较去年同期增长150个基点[92] - DTC渠道贡献销售净额39.6%[140][143] - 批发渠道贡献销售净额60.4%[140][143] - 公司全球自营零售店数量达1,140家[140][143] - 公司新增57家净新自营零售店(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12个月),其中2025年上半年新增21家[107] - 公司净增设57家新自营零售店(过去12个月)及2025年上半年净增设21家新自营零售店[111] - 全球自营零售店数量从1083家增至1140家[71][73]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报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16.2%[2][3] - 公司经调整EBITDA 2025年上半年为2.687亿美元,同比下降19.4%[44] - 公司经调整EBITDA利润率2025年上半年为16.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2.687亿美元,同比下降19.4%[5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16.2%,同比下降270个基点[55] - 经调整EBITDA同比下降19.4%至2.687亿美元[72][7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2.687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6480万美元[10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16.2%,较2024年同期下降270个基点,但较2019年同期上升400个基点[109]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2.687亿美元,同比减少6480万美元;利润率16.2%(同比下降270个基点)[113] - 经调整EBITDA利润率较2019年同期上升400个基点[1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自由现金流为1150万美元,同比下降7010万美元[55]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自由现金流为1150万美元,同比下降85.9%[170]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自由现金流为1150万美元,同比减少7010万美元[114][1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净债务为11.618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为6.691亿美元[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债务为12亿美元,同比增加2亿美元;流动资金维持14亿美元[115][118] - 公司保持14亿美元流动性资金[72][74] - 公司通过现金分派及股份回购向股东返还3.5亿美元[115][1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691亿美元[13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偿还金融债务为18.309亿美元[13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债务为11.618亿美元[1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债务为10.074亿美元[132]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217亿美元,同比下降36.9%[170] 公司背景与战略 - 公司拥有115年历史,是全球最著名和最大的旅行行李箱公司[11][12] - 公司采用分权管理模式以赋能当地团队并鼓励创新[16] - 公司致力于通过可持续收益和盈利增长来提升股东价值[17][18] - 公司注重"负责任之旅"可持续发展倡议[16]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份代号为1910[10]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KPMG LLP[9] - 公司联合总部位于卢森堡和美国马萨诸塞州[9] - 公司采用非IFRS财务计量工具包括经调整净收入、经调整EBITDA和经调整自由现金流量[46][49][54] - 经调整EBITDA利润率计算方法为经调整EBITDA除以净销售额[49] - 经调整每股盈利计算方法为经调整净收入除以加权平均股份数目[49] - 总流动性计算包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加上循环信贷融通可用额度[54] - 会计政策自愿变更涉及认沽期权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后续变动的确认[47] - 公司2019-2024年销售净额复合年增长率达行业六倍[89]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24.4%[91] - 新秀丽集团2021年至2024年报告销售额复合年增长率为22.6%[132] - 全球行李箱及箱包市场同期复合年增长率为3.8%[132] - 批发渠道授权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6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100万美元[85] - 2025年上半年批发渠道授权收入为60万美元[132] 贸易与供应链影响 - 美国从柬埔寨、印尼和泰国进口的关税提高至19%,从越南进口的关税提高至20%[154][157] - 公司销往美国的产品中,中国采购占比从2018年的约85%降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2%[155][158] - 公司已实施涨价以应对2025年8月7日前实施的关税[155][158] - 公司增加前瞻性库存采购以缓解关税增加的短期影响[155][158] - 公司正将生产转移到关税较低的地区[155][158] - 公司通过产品重新设计降低成本,同时保持高质量标准[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