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38.8%至3436.2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2476万港元[7] - 毛利同比增长62.6%至341.2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209.8万港元[7] - 期内亏损同比收窄51.1%至123.6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252.7万港元[7]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7港仙改善至0.81港仙[7] - 公司期内净亏损131.3万港元(2025年)和213.5万港元(2024年)[38] - 公司总营收从2024年上半年的2480万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3440万港元,增长960万港元[67] - 毛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210万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340万港元[68]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210万港元收窄至2025年同期的130万港元,减少80万港元[71] - 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4.8百万港元增加9.6百万港元至2025年同期的34.4百万港元,增幅38.7%[72] - 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2.1百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3.4百万港元,增幅61.9%[7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2.1百万港元减少0.8百万港元至2025年同期的1.3百万港元,降幅38.1%[7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2.4百万港元减少1.0百万港元至2025年同期的1.4百万港元,降幅41.7%[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18人(2024年12月31日:17人),上半年员工成本140万港元(2024年同期:240万港元)[120][12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特色乳制品及健康食品销售收入约占集团总收入的11%[20] - 公司雪茄销售收入约占集团总收入的8%[20] - 公司特色乳制品及健康食品项目销售占综合收入11%[21] - 公司雪茄销售占综合收入8%[21] - 公司电子产品和配件贸易销售2787万港元(2025年)和2277.4万港元(2024年)[34] - 电子设备业务营收从2024年上半年的2280万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2790万港元,增长510万港元[67] - 雪茄销售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新增营收290万港元[67] - 电子设备业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2.8百万港元增加5.1百万港元至2025年同期的27.9百万港元,增幅22.4%[72] - 特色乳制品及健康食品销售收入增加1.6百万港元[72] - 新增雪茄销售收益2.9百万港元[72] 各地区表现 - 公司非流动资产在中国地区为3000港元(2025年)和6000港元(2024年)[23] - 公司香港地区收入3078.1万港元(2025年)和2277.4万港元(2024年)[25] - 公司中国内地收入358.1万港元(2025年)和198.6万港元(2024年)[25] 客户集中度 - 客户A贡献收入2787万港元(2025年)和2277.4万港元(2024年),占公司总收入的81.1%(2025年)[28][34] 现金流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出净额44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5.1万港元大幅增加[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0港元,2024年同期为1000港元[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0港元,2024年同期为5000港元[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441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85.5万港元[10]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99.5万港元显著减少[10] 资产和负债结构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915.1万港元,较2024年末1037.3万港元下降11.8%[8] - 银行及现金结余大幅减少97.1%至13.3万港元,2024年末为466.4万港元[8] - 贸易应收账款增加19.1%至4940.8万港元,2024年末为4148.9万港元[8] - 可换股债券从654.1万港元降至0,显示债务结构变化[8] - 资产净值从383.2万港元增长138.8%至915.1万港元[8] - 非控股权益从67万港元增至77.1万港元,增长15.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增加131.3万港元,期末累计亏损达1.286亿港元[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可换股债券转换增加股本32万港元及股份溢价678.7万港元[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权益为915.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1606.8万港元实现扭亏[9] - 公司应收账款超过90天账龄部分达2965万港元(2025年6月)[44] - 公司应付账款总额1651万港元(2025年6月)较1552.1万港元(2024年底)增长6.4%[46] - 流动比率从2024年末的1.25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9[84]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末的3.58大幅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0.80[84] - 2025年6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1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470万港元)[107][1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资本支出、资产抵押、或然负债及资本承诺[110][111][112][115][116][117] 可换股债券及转换 - 2024年可换股债券于2024年9月9日发行,总额为654.1万港元(以千港元计)[50] - 可换股债券可转换为2000万股普通股,转换价格为每股0.34港元[48][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因转换减少667.7万港元,利息增加13.6万港元,余额归零[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期间,可换股债券实际利率为8.36%,而2024年同期为13.32%至21.60%[50][51] - Viva Gain行使转换权将本金65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转换为20,312,500股股份,转换价格为每股0.32港元[93] - Viva Gain转换的股份占转换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9.71%,占转换后扩大股本约14.17%[93][96] - 公司向魏海全先生发行本金3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年利率4%,期限两年[94][97] - 魏海全先生行使转换权将本金3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转换为20,000,000股股份,转换价格为每股0.15港元[98][101] - 魏海全先生转换的股份占转换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9.40%,占转换后扩大股本约13.95%[98][101] - 公司向Lucky Most发行本金680万港元的2024年可换股债券,年利率5%,期限两年[99][102] - 2024年可换股债券可按初始转换价每股0.34港元转换为20,000,000股股份,较基准日收盘价0.29港元溢价17.24%[99][102] - 发行2024年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总额68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680万港元[100][103] - 2023年向盛发投资发行本金65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初始转换价0.032港元,后因股份合并调整至0.32港元[95] - 初始转换价0.032港元较基准日收盘价0.027港元溢价18.5%[95] - 公司净收益总额为680万港元,其中员工成本占比58.8%约400万港元,法律及专业费用占比14.7%约100万港元,核数师酬金占比14.7%约100万港元,租金开支占比11.8%约80万港元[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使用净收益280万港元,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使用400万港元,剩余结余为零港元[105] - 2025年4月可转换债券本金680万港元按每股0.34港元转换为2000万股,占转换前总股份约13.10%及转换后总股份约11.58%[10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偿还可转换债券本金为零港元(2024年12月31日:680万港元)[107][114] - 公司于2025年8月1日签订认购协议发行可转换债券,本金总额为8,634,000港元[191] - 可转换债券初始转换价格为每股0.25港元,全额转换将发行34,536,000股转换股份[191] - 转换股份占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约20.00%,占经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6.67%[191] - 认购所得款项总额为8,634,000港元,净额约为860万港元[191] - 可转换债券发行已于2025年8月22日完成,总本金额为8,634,000港元[191] - 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本金总额为8,634,000港元[194] - 可转换债券按每股0.25港元初步换股价可转换为34,536,000股股份[194] - 转换股份相当于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约20.00%[194] - 转换股份相当于经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6.67%[194]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为8,634,000港元[194]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6百万港元[194] - 可转换债券发行所得净额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94] - 可转换债券已于2025年8月22日完成发行[194] 股份计划和购股权 - 2024年8月20日12名员工行使购股权,发行股份9,307,200股[108][114] - 2014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4年6月19日到期[124] - 所有已授出但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30%[125][128] - 购股权行使期限自授予日起不超过10年[126][128] - 2019年授出购股权数量为68,720,000份,行使价每股0.2412港元[129] - 2022年授出购股权数量为103,072,000份,行使价每股0.032港元[131] - 股份合并后2019年购股权行使价调整为每股2.412港元,可发行股份数调整为2,519,200股[132] - 股份合并后2022年购股权行使价调整为每股0.32港元,可发行股份数调整为10,307,200股[13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为2,519,200份,占已发行普通股约1.46%[133][135] - 任何12个月内向合资格参与者发行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129] - 计划更新后发行股份上限为批准日已发行股份的10%[129] - 2018年6月21日计划限额更新后可发行股份数为68,722,500股(占当时已发行股份10%)[1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购股权计划下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2,519,200份[137] - 2025年股份计划于2025年6月23日获采纳,计划授权限额为17,269,359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0.00%[143][1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未根据2025股份计划发行任何股份[147] - 员工购股权行使价格为每股2.412港元[137] - 员工购股权归属期为2年,分别于授予日期第一周年和第二周年各归属50%[138][139] - 购股权行使期最长不超过10年[150] - 2025年股份计划奖励可采用购股权或股份奖励形式,以股份或等值市价给付[141] - 合资格参与者包括集团雇员、董事(不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或高级人员[142] - 计划奖励接纳期限为授予日期起10个营业日内[149] - 个人奖励超过GEM上市规则限额时需额外批准[148] - 2025年股份计划下可供授出的股份总数为17,269,359股[161][1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5年股份计划剩余可授予股份数量为17,269,359股[161][167] - 2025年股份计划剩余有效期约为9年10个月(自2025年6月23日起计算)[163][168]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授予日收盘价或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中的较高者[158][160] - 截至报告日期,2025年股份计划下未授予任何股份奖励或购股权[162][167] - 归属期通常不少于12个月,仅在特定例外情况下可缩短[155][157] - 除披露的2014年和2025年计划外,公司无其他未行使购股权或可转换工具[164][165][168] - 公司于2025年6月23日股东周年大会上正式采纳2025年股份计划[163][168] - 发行价将根据计划目的、公司利益和承授人个体情况单独确定[158][160] 主要股东持股 - 董事李奇持有公司20,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1.58%[173] - 张爱国持有20,312,5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1.76%[177] - 包洪生持有20,000,25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1.58%[177] - 黄宝琳持有20,0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1.58%[177] - 泰瑞投资有限公司持有8,724,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05%[177] - 周逸鸿通过泰瑞投资有限公司被视为持有8,724,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05%[177] 公司治理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5][198] - 公司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获审计委员会审阅[196][198] 外汇和风险管理 - 公司未持有重大外汇对冲政策,交易主要使用港元及人民币,部分使用美元结算[113][118]
汇思太平洋(08147)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