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 - 综合收入同比下降23.7%至约253,600,000港元[13] - 公司综合收入同比下降23.7%至2.536亿港元[24] - 收益同比下降23.7%至2.536亿港元(2024年同期:3.325亿港元)[75] - 货物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3.7%至2.536亿港元(2024年同期:3.325亿港元)[96] - 毛利同比增长约113.2%至约24,300,000港元[13] - 公司毛利同比大幅增长113.2%至2430万港元,毛利率提升6.2个百分点至9.6%[24] - 毛利率提升至9.6%[13] - 毛利增长113.5%至2428万港元[75] - 净亏损约63,300,000港元[13] - 期间亏损6329万港元,同比转亏(2024年同期溢利1.656亿港元)[7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33亿港元(2024年同期:盈利16.56亿港元)[102] - 除税前亏损6329.5万港元,而去年同期溢利为1.656亿港元[8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6329.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656亿港元[94] - 每股基本亏损3.3港仙,同比恶化(2024年同期盈利10.3港仙)[75] - 每股基本亏损3.3港仙(2024年同期:每股盈利10.3港仙)[102]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 - 甜味剂产品平均单位生产成本同比下降约13.2%[13] - 出售存货成本下降28.6%至2.294亿港元(2024年同期:3.211亿港元)[98] - 其他收入及所得大幅减少74.0%至1670万港元[29] - 其他收入及所得暴跌73.9%至1675万港元,主要因债务重组所得缺失[75] - 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5.1%至1680万港元 占总收益6.6%[30] - 行政费用减少3.4%至2850万港元[31] - 其他支出增加141.7%至3770万港元[32] - 财务成本增加43.9%至2130万港元[33] - 财务成本2132.5万港元,同比增长43.8%[94] - 财务成本同比增加43.8%至2.133亿港元(2024年同期:1.483亿港元)[97] - 雇员福利开支增长25.1%至3.389亿港元(2024年同期:2.708亿港元)[98] - 可换股债券估算利息大幅增加526%至6050万港元(2024年同期:966万港元)[97] - 可换股债券估算利息支出605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966千港元增长526.3%[121]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从843千港元增至1098千港元,增长30.2%[123] 业务运营:销量和售价 - 销量同比下降约18.2%至约81,000公吨[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18.2%至约81,000公吨[24] - 甜味剂产品平均单位售价同比下降7.3%[13] - 甜味剂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下降7.3%,但平均单位生产成本下降13.2%[24] 业务运营:产品线表现 - 玉米糖浆销售额下降20.4%至2.125亿港元,但毛利率提升至10.1%[26] - 固体玉米糖浆销售额下降37.3%至4110万港元,毛利率提升至7.1%[27] - 玉米甜味剂分部2025年上半年外部销售收入为2.536亿港元,同比下降23.7%[94] - 玉米提炼产品分部2025年上半年分部亏损4130.8万港元,同比扩大74.0%[9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分部亏损4377.9万港元,同比扩大23.3%[94] 业务运营:地区表现 - 出口销售占比1.9% 销售额470万港元 销量1400公吨[28] - 出口销售占收益约1.9%(2024年:2.0%)[50]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市场,占比98.1%达2.489亿港元[95] - 亚洲及其他地区销售收入472.4万港元,同比下降53.8%[95] - 公司总销售收入2.536亿港元,同比下降23.7%[95] 融资活动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人民币1.2亿元(约1.38亿港元)的三年期5厘可换股债券[6] - 可换股债券分两批完成,第一批本金人民币6000万元于2024年5月3日完成认购[5] - 可换股债券第二批本金人民币6000万元于2024年7月19日完成认购[5] - 可换股债券初始转换价为每股0.1港元[5] - 股份认购事项发行41,000,000股新股[8] - 公司完成股份认购事项发行41,000,000股认购股份每股价格0.1港元总集资额约4,100,000港元[69] - 股份认购事项净集资额约4,000,000港元相当于每股净发行价约0.098港元[69] - 认购股份占发行前已发行股本总额2.17%及发行后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12%[69] - 集资净额中约2,000,000港元用于偿还设备供应商应付款项[69] - 集资净额中约2,000,000港元用于一般行政开支包括薪酬及专业费用[69] - 通过认购事项发行股份融资410万港元,股本增至1.931亿港元[78] - 公司发行4100万股新股,每股0.1港元,总筹资4100千港元[118][120] - 公司发行两批可换股债券,每批本金总额为人民币60,000,000元,实际年利率均为18.74%[113][114][116] 债务和财务安排 - 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协议同意向吉林信达偿还人民币8800万元以清偿银行贷款[6] - 锦州银行铁北支行贷款本金总额为人民币212,500,000元[9] - 锦州建设银行贷款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88,700,000元[9]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值增加840万港元至2.631亿港元[38]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5490万港元 衍生金融工具部分2810万港元[41] - 可换股债券实际估算利息610万港元[41] - 债务重组涉及本金总额人民币212,500,000元及未偿还利息[51] - 锦州元成拖欠锦州银行贷款未偿还本金金额为人民币212,500,000元连同未偿还利息[71]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从年初44728千港元增至期末54916千港元,增长22.8%[117] - 可换股债券衍生部分公允价值从年初40803千港元降至期末28059千港元,下降31.2%[117] - 可换股债券衍生部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74亿港元[96] - 确认一次性债务重组收益约1.676亿港元[99] - 来自股东及股东控制实体贷款总额达69512千港元,利率均为5.5%[122] - 应付股东款项为无抵押、免息及无固定还款期[124] - 应付关联方锐豪(广州)贸易账款为无抵押、免息、须按要求偿还且信贷期失效后须缴纳滞纳金[124] - 应付关联方吉林省华生贸易账款为无抵押、免息、须按要求偿还且信贷期失效后须缴纳滞纳金[124] - 应付关联方点点通供应链贸易账款为无抵押、免息、须按要求偿还且信贷期失效后须缴纳滞纳金[124] 财务状况和流动性 - 现金及银行结余锐减49%至260万港元,流动性显著恶化[77] - 流动负债净额扩大至7.095亿港元,资产负债状况持续承压[77] - 累计亏损扩大至20.71亿港元,半年内增加6330万港元[78] - 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437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249.4万港元有所改善[80]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9.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87.8万港元大幅减少[80]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252.2万港元,主要来自股东及关联方借款[8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0万港元,较期初510万港元减少[81] - 流动负债净额约为7.095亿港元,较去年底的6.524亿港元有所增加[84] - 负债净额约为2.844亿港元,较去年底的2.183亿港元有所增加[84] - 公司正协商获取南洋商业银行5000万元人民币的新银行融资[85] - 公司正进行锦州银行铁北支行2.125亿元人民币贷款的债务重组[85] - 公司获得主要股东联系人提供的未来12个月财务支持确认函,无资产抵押[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付主要股东及其联系人的流动负债约为1.348亿港元[88]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净值减少2.1%至39.024亿港元(2024年末:39.841亿港元)[105]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约263,132,000港元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257,048,000港元作抵押(2024年12月31日:254,734,000港元和262,313,000港元)[49] 营运资本效率 - 应收购款周转天数增加至约56日(2024年12月31日:41日)[44] - 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增加至约98日(2024年12月31日:83日)[45] - 存货周转天数增加至约33日(2024年12月31日:21日)[45] -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为0.17和0.13(2024年12月31日:0.17和0.13)[45] - 资本负债比率增加至约82.3%(2024年12月31日:74.5%)[45] - 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从2024年底的77,246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84,753千港元,增长9.7%[106] - 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净额(扣除亏损拨备)从2024年底的70,439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78,093千港元,增长10.9%[106] - 最大客户占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比例从2024年底的17.9%降至2025年6月底的16.0%[106] - 五大客户占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比例从2024年底的47.2%降至2025年6月底的43.5%[106] - 三个月以上逾期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1,391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4,670千港元,增长235.7%[107] - 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134,308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底的123,648千港元,下降7.9%[109][111] - 三个月以上账龄应付贸易账款从2024年底的26,195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53,728千港元,增长105.1%[111] - 应计雇员福利从2024年底的54,797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67,798千港元,增长23.7%[112] - 应付利息从2024年底的68,303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83,385千港元,增长22.1%[112] - 应付股东款项从39151千港元增至59715千港元,增长52.5%[122] - 应付点点通供应链贸易账款从59205千港元降至27860千港元,下降53.0%[122] 关联方交易 - 向吉林省华生采购玉米淀粉54205千港元,占关联方采购主要部分[121]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大成玉米生化持有公司约13.45%的已发行股本,共计259,813,000股股份[6] - 大成生化直接持有公司约0.03%的已发行股本,共计500,000股股份[6] - 王铁光实益拥有402,918,215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20.86%[54] - 孔展鹏实益拥有359,654,215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8.62%[54] - 华生实益拥有362,788,856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8.78%[57][60] - 高先生实益拥有11,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0.57%[57][60] - 大成玉米生化持有259,813,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3.45%[57] - 现代农业通过控制实体合计持有260,313,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3.48%[57] - 吉林省华生及李廷生被视为拥有华生持有的680,384,764股股份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35.23%[57][6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931,374,856股[54][57]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59] - 除披露外,无其他董事、主要行政人员或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权益[55][5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无与管理层存在意见分歧[64] 战略和成本管理 - 公司已调整产量以实现最佳生产开工率并控制运营成本[86] 人力资源 - 雇员人数减少至约430名(2024年6月30日:620名)[52] - 雇员福利开支约35,000,000港元(2024年6月30日:约27,900,000港元)[52] 市场与行业环境 - 国内玉米价格从2025年1月每吨2075元人民币上涨至6月每吨2447元人民币[21] - 国际玉米价格从2025年初每蒲式耳459.2美仙下跌至6月底420.5美仙[20] - 中国2024/25年度玉米进口量预计大幅下降至70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640万吨[21] - 全球2025/26年度玉米产量预计增至12.637亿吨,消费量预计为2.997亿吨[20][21] 公司变更 - 公司英文名称更改为Global Corn Group Limited中文名称更改为大成玉米集团有限公司[72] - 股份简称英文更改为GLOBAL CORN GP中文更改为大成玉米集团自2025年6月18日起生效[72] - 公司网址更改为www.global-corn.com自2025年6月12日起生效[73] 资本支出承诺 - 资本承担中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金额从59410千港元增至75511千港元,增长27.1%[119]
大成玉米集团(03889)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