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收益为3,449,225千元,同比下降5.79%[30]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33,018千元,同比大幅增长172.62%[30] - 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0,640千元,同比增长160.29%[30] - 报告期末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842,571千元,同比增长4.14%[30]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2,739,773千元,同比增长0.19%[3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股,同比增长172.62%[31]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1元/股,同比增长172.62%[3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8%,同比增加1.83个百分点[3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4.49亿元[55][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33亿元[55][59] - 净利润同比增长人民币2.11亿元[55][59] - 收益同比下降5.79%至3,449,225千元[77]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8.60%至2,777,512千元[7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60.29%至760,640千元[77][79]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至(298,490)千元,主要因老化管道设施改造投入增加[77][79] - 筹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至(580,890)千元,主要因净借入资金减少[77][80] - 投资收入及收益净额大幅下降548.04%至(225,568)千元,主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83] - 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业绩同比激增1,379.51%至420,091千元,主因华璨基金收益增加4.15亿元[83]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909,081,454.54元,报告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00,792,879.25元[93]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8.60%至2,777,512千元[77] - 报告期内员工成本为人民币3.6179亿元[119][12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污水处理业务总产能为每日46.5万吨[37] - 子公司大众嘉定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0万吨,排放标准达上海最高A+级[37] - 公司运营9家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46.5万吨/日[39] - 大众嘉定污水日处理能力20万吨达上海一级A+标准[39] - 江苏大众覆盖多区域总污水处理能力26.5万吨/日[39] - 大众物流为上海最大第三方LPG配送商拥有危险品运输资质[40] - 大众绿行已投入运营4个新能源车充电站[40] - 公司通过BOT模式运营上海翔殷路隧道基础设施[39] - 上海大众燃气覆盖黄浦江西/苏州河南7个行政区域[46] - 南通大众燃气聚焦市区服务4个主要区域[46] - 创投业务通过直投及参股专项基金/PE基金等多渠道布局[45] - 大众嘉定污水项目确立处理能力20万吨/日[62][65] - 大众绿行已有四家充电场站投入运营[63][66] - 城市燃气板块持续推进老化管道改造及瓶改管工程[56][60] - 环境市政板块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并提升管理质效[62][65] - 融资租赁业务着力发展消费分期细分市场[67][70] - 公司积极推动存量投资项目的梳理与退出[68][71]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资产达2,132.90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9.38%[86][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维持AAA信用评级构建多元融资结构[51] - 公司获得ESG环境友好卓越企业及卓越IR团队奖项[73][74]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收购的特定计划[137][14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确认中期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且无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4] - 报告期内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4]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重大风险事项[6]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4] - 报告期内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4] - 公司A股在上交所上市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14] - 公司A股和H股分别在上交所及香港联交所上市[14] - 公司于1992年1月1日在中国注册成立[14] - 报告货币为人民币(除特别说明外)[7] - 报告以中文版本为准(中英文歧义时)[9] - 報告期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止6個月[19] - 最後實際可行日期為2025年8月29日[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计划[112][116] - 公司未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21][126]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0][125] - 公司严格遵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双重上市规则[158][162] - 公司已建立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战略发展与ESG委员会[166] - 公司确认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157][161] - 公司声明其企业管治与中国证监会要求无重大差异[169] - 公司确认在整个报告期间完全遵守香港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170] - 公司通过投资者热线、E互动平台及实地调研等方式维护投资者关系[166] - 公司严格遵守《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进行登记管理 报告期内无违法买卖股票情况[171] - 公司已采纳香港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监管董事及雇员证券交易[172][176]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及已退任监事在整个报告期内均遵守标准守则[172][176] - 公司未发现任何雇员违反证券买卖守则事宜[173][176] - 公司建立了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监督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171] - 除超短期融资券发行外 报告期后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无重大影响事项[175][177] - 公司於2025年6月13日舉行2024年度股東大會[198] - 公司不再設有監事會[19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上海大眾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由職工持股會持股90%及三名獨立第三方個別股東持股10%[16] - 大眾交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股(600611.SH)及B股(900903.SH)分別於1992年8月7日及1992年7月22日在上交所上市[1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45,019户[188][190] - 大眾企管持有A股495,143,859股(占公司总股本16.77%)和H股61,178,000股(占公司总股本2.07%)[192] - 新奧能源中国投资持有H股129,261,000股,占公司总股本4.38%[19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952,434,675股,其中A股2,418,791,675股,H股533,643,000股[193] - 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29,261,000股H股,占公司总股份4.38%,占H股总数24.22%[193] - 王玉锁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53,859,000股H股,占公司总股份1.82%,占H股总数10.09%[193] -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53,859,000股H股,占公司总股份1.82%[193] - 李兆基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53,859,000股H股,占公司总股份1.82%,占H股总数10.09%[193] -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53,859,000股H股,占公司总股份1.82%,占H股总数10.09%[193] -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为燃气集团全部股权的实益拥有人[193] - 职工持股会由大众企管雇员、集团雇员及大众交通雇员组成[193] - 除披露股东外,董事未获知其他需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披露权益的实体[195][196] - 所有披露持股均为好仓(Long Position)[193] - Investstar Limited持有53,859,000股H股[6] - Faxson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41.52%股份[6] -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由恒基兆業有限公司持有72.7%股份[6] - 李兆基先生於2025年3月17日辭世[197] - 李兆基先生通過多層架構實益持有53,859,000股H股[197] 子公司与关联方信息 - 上海大眾綠行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於2024年9月11日註冊成立[16] - 上海大眾燃氣有限公司(前稱上海燃氣市南銷售有限公司)於2001年1月3日註冊成立[19] - 上海燃氣(集團)有限公司於2004年2月12日註冊成立[19] - 上海燃氣有限公司於2018年12月27日註冊成立[19] - 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於1999年8月25日註冊成立[20] - 上海翔殷路隧道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於2003年9月24日註冊成立[20] - 上海大众燃气有限公司总资产61.05亿元人民币,净资产19.51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22.75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2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0.94亿元人民币[98] - 南通大众燃气有限公司总资产15.44亿元人民币,净资产6.80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9.26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0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0.74亿元人民币[98] - 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3.64亿元人民币,总资产195.18亿元人民币,净资产101.75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11.13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4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0.89亿元人民币[98] -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508.87亿元人民币,净资产290.27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8.38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1.4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0.47亿元人民币[98] 融资与资金状况 - H股公开发行净收益总额约16.195亿港元[122][127] - 其中首次发行净收益约14.445亿港元[122][127] - 超额配售部分净收益约1.75亿港元[122][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动用任何募集资金净额[130][131] - 公司净收益总额为16.1955亿港元,其中65%(10.527亿港元)用于公用事业项目,25%(4.049亿港元)用于公用事业产业链股权项目,10%(1.6195亿港元)用于营运资金[13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收益已使用11.5103亿港元,剩余4.6852亿港元未使用,预计于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使用[133][136]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0041亿元人民币下降9.93%至2025年6月30日的32.43亿元人民币[139] - 长期计息借款为4.567亿元人民币,短期计息借款为27.863亿元人民币[140] - 负债权益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77.06%下降7.21个百分点至2025年6月30日的69.85%[146] - 已质押资产担保的银行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63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1619亿元人民币[147]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49][154] - 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发行了2025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174] - 公司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基本情况以亿元人民币为单位[179][180] - 公司债券余额总计49亿元人民币,包括10亿元3.37%的23公用01债券和9亿元2.85%的24公用01债券[181] - 中期票据余额总计30亿元人民币,包括5亿元3.10%的22上海大眾MTN001和5亿元2.95%的23上海大眾MTN001[181] - 2024年发行两期中期票据:3亿元2.32%的24上海大眾MTN001和3亿元2.28%的24上海大眾MTN002[181] - 2025年发行两期中期票据:5亿元2.00%的25上海大眾MTN001和4亿元1.89%的25上海大眾MTN002[181] - 22上海大眾MTN001和23上海大眾MTN001已按时足额兑付本息[182][185] - 报告期末所有债券募集资金已全部按承诺用途使用完毕[183][186] -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不存在终止上市交易风险[184][186]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天然气价格波动风险,因价格调整滞后于市场变化,采购成本上涨可能严重影响经营业绩[99][100] - 公司面临政策变化风险,环保标准调整可能增加运营成本,地方财政政策调整导致结算不确定性[101][103] - 公司面临安全生产风险,燃气运营和管道施工受极端天气、人为因素等不确定因素影响[102][104]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美元留存H股募集资金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影响可能产生汇兑损失[105][108] - 公司面临金融资产价值波动风险,投资收益率变化对利润影响较大[106][109] 员工与薪酬福利 - 公司员工总数为2742名[119][124] - 报告期内员工成本为人民币3.6179亿元[119][124] - 员工薪酬包含基本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118] - 公司为员工提供法定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118]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 - 2024年度股东大会于2025年6月13日举行,共有723名股东或其代理人出席,代表751,112,166股股份[156] - 公司于2025年6月13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共有723名股东或其代理人出席[159] - 出席年度股东大会的股东合计持有751,112,166股股份,其中A股股东持有688,372,166股(约占总股份91.6%),H股股东持有62,740,000股(约占总股份8.4%)[160]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4名(占比约44.4%)[166]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3次董事会会议[166] - 石平陽先生於2025年3月28日辭任非執行董事[199] - 董事會於2025年3月28日提名趙業清先生為非執行董事候選人[199] - 趙業清先生於2025年6月13日被任命為第十二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200]
大众公用(01635)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