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希诺生物(0618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8 16:3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74088千元,同比增长31.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2208千元,同比改善99.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9303千元,同比改善91.6%[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及稀释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5元,同比改善94.0%[7] - 收入同比增长31.1%至37.4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8.54亿元增加8.86亿元[129] - 毛利润大幅增长58.5%至29.66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65.6%提升至79.3%[129] - 经营亏损大幅收窄99.1%,从去年同期的2.5亿元亏损收窄至220万元[129] - 期内亏损收窄94.1%,从去年同期的2.3亿元亏损减少至1349万元[129]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348.5万元[133] - 公司所有者应占期内亏损从2024年的人民币225,373千元大幅收窄至2025年的人民币13,485千元,改善94%[157] - 基本每股亏损从2024年的人民币0.91元改善至2025年的人民币0.05元[157]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37408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85420千元人民币增长31.1%[142] - 疫苗产品销售收入为37408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62812千元人民币增长42.3%[142] 成本和费用控制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开支总额为人民币13527千元,同比改善94.1%[7] - 销售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9830万元降至7750万元,减少2080万元(21.1%)[54] - 产能过剩成本从2289万元降至0元[54][55] - 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1.872亿元增至2.966亿元,增加1.094亿元[56] - 疫苗产品销售毛利率从67.3%上升至79.3%[56] - 疫苗产品毛利增至人民币2.966亿元,毛利率提升至79.3%[57] - 销售开支增长39.0%至人民币1.563亿元,主要因流脑疫苗商业化推动营销开支增加[59] - 行政费用减少11.4%至人民币7780万元,反映公司成本控制成效[61] - 研发开支减少20.5%至人民币1.478亿元,显示研发效率提升和资源整合[64] - 研发开支减少20.5%至14.7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8.59亿元减少3.81亿元[129] - 期内确认的存货成本费用为8762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1092千元人民币下降13.3%[151] - 产品开发成本资本化从2024年的人民币62,441千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35,822千元,降幅42.6%[166] 现金流和财务活动 - 公司经营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25.3万元[134] - 公司购买不动产、工厂及设备支出人民币1.02179亿元[134] - 公司购买无形资产支出人民币3220.9万元[134]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1.27986亿元[134] - 公司偿还借款人民币7.52358亿元[134] - 公司新增借款人民币6.34752亿元[134] - 公司已收利息人民币780.7万元[134] - 现金及等价物减少27.5%至11.2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5.56亿元减少4.28亿元[130] - 银行存款利息收益从2024年的人民币38,796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7,326千元,降幅55.3%[154] - 不动产、工厂及设备收购金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206,788千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87,145千元,降幅57.9%[161] - 计算机软件收购从2024年的人民币2,788千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917千元,降幅67.1%[16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370189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8.3%[7]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7705028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3.2%[7] - 公司总权益为人民币4903405千元,较2024年末基本持平[7] - 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2801623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8.1%[7] - 存货账面值增至人民币3.232亿元,主要为应对流脑疫苗销售需求增加备货[70][71] - 应收账款减少至人民币6.603亿元,反映流脑疫苗销售回款状况改善[72]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7.37亿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60亿人民币,降幅10.5%[73] - 180天内的应收账款从4.74亿人民币减少至3.37亿人民币,降幅28.9%[73] - 180天至365天的应收账款从0.92亿人民币增加至2.26亿人民币,增幅146.0%[73] - 其他应收及预付款项从1.14亿人民币减少至0.91亿人民币,降幅20.0%[75] - 应付账款从0.62亿人民币减少至0.46亿人民币,降幅26.0%[76] - 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从6.32亿人民币减少至5.40亿人民币,降幅14.6%[77] - 应付退货款从0.75亿人民币减少至0.41亿人民币,降幅46.1%[78]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15.57亿人民币减少至11.28亿人民币,降幅27.5%[80] - 短期贷款从3.77亿人民币减少至0.81亿人民币,降幅78.4%[81] - 长期贷款从10.99亿人民币减少至8.64亿人民币,降幅21.4%[81] - 总资产减少3.2%至77.0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9.58亿元减少2.53亿元[130][132] - 借款总额减少12.2%至18.73亿元人民币,非流动借款从10.99亿元降至8.64亿元[132] - 应收账款减少10.5%至6.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38亿元减少7730万元[130] - 合同负债增长206.7%至4504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469万元增加3035万元[132] - 应收账款净额为660,326千元,较2024年底的737,622千元减少77,296千元[173] - 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为44,228千元,较2024年底的31,871千元增加12,357千元[173] - 在联营公司投资从2024年底的16,792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5,848千元,减少944千元[172]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37,62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660,326千元,降幅为10.5%[174] - 180日内账龄的应收账款从人民币473,585千元降至人民币336,644千元,降幅为28.9%[174] - 181日至365日账龄的应收账款从人民币88,317千元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15,502千元,增幅为144.0%[174] - 其他应收及预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87,787千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65,089千元,降幅为12.1%[175]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333,754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489,867千元,增幅为11.7%[177] - 理财产品从零大幅增至人民币833,762千元[177] - 结构性存款从人民币1,181,854千元降至人民币505,763千元,降幅为57.2%[177] - 银行借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990,706千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872,596千元,降幅为5.9%[181] - 因违反贷款协议,人民币621,259千元的长期借款被重分类为流动负债,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244,477千元增加154.1%[182] - 应付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62,474千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46,237千元,降幅为26.0%[183] - 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32,28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40,011千元,降幅为14.6%[184] - 市场推广服务费从155,896千元降至142,308千元,降幅为8.7%[184] - 应付不动产、工厂及设备供应商的其他款项从159,994千元降至125,706千元,降幅为21.4%[184] - 应付工资及福利从119,110千元降至94,113千元,降幅为21.0%[184] - 订约但尚未拨备的不动产、工厂及设备资本开支从129,200千元大幅减少至37,246千元,降幅为71.2%[186] 其他收益和财务项目 - 其他收益增长74.4%至人民币9440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4890万元[58] - 其他利得净额由亏损7530万元转为利得200万元,主要因失去上药康希诺控制权影响消除[66] - 财务成本净额转为亏损1710万元,主要受汇率波动影响产生汇兑亏损900万元[67] - 所得税抵免580万元,主要因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68] - 其他收益总额为9440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4127千元人民币增长74.4%[150] -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补助为4134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884千元人民币增长500.6%[150] - 政府补助为2766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3212千元人民币增长109.4%[15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利得净额为2613千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5338千元人民币[153] - 汇兑利得从2024年的人民币15,296千元降至2025年为零,同时汇兑亏损达人民币8,962千元[154] - 借款利息开支从2024年的人民币33,381千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24,915千元,降幅25.4%[154] - 财务净开支从2024年净收益人民币21,270千元转为2025年净开支人民币17,095千元[154] - 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的人民币964千元转为2025年所得税抵免人民币5,818千元[155] - 公司确认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人民币55.5万元[133] - 公司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归属时转让人民币640.6万元[133] 税务相关事项 - 递延税项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210,69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4,999千元,增加4,306千元[167][168] - 递延税项负债从2024年底的5,299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734千元,减少1,565千元[167][168] - 未确认的可抵扣税务亏损为2,701,112千元,较2024年底的2,644,002千元增加57,110千元[169] - 未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734,517千元,较2024年底的741,251千元减少6,734千元[170] - 未使用税务亏损结转额为3,399,620千元,较2024年底的3,239,508千元增加160,112千元[169] - 已确认税务亏损的递延税项资产为104,785千元,较2024年底的89,327千元增加15,458千元[167][169] - 已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递延税项资产为110,214千元,较2024年底的121,366千元减少11,152千元[170] 商业化产品表现 - 流脑结合疫苗销售收入约人民币3.637亿元,同比增长38.4%[14] - 公司拥有6个商业化产品,覆盖10余种疾病领域的疫苗组合[10] - 流脑疫苗产品收入为3.637亿元,占收入主要部分[52] - COVID-19疫苗产品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9.2万元大幅增至104.13万元[52] - 曼海欣®作为中国首个MCV4疫苗产品,在市场上占据唯一竞争地位,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47] 研发管线进展 - 公司专注于全球创新疫苗和中国首创疫苗的研发管线[9] - MCV4(曼海欣®)获印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证书,并获清真认证可进入穆斯林市场[15] - MCV4(曼海欣®)适用人群扩大至3月龄至6岁儿童的补充申请获中国药监局受理[15] - MCV4(曼海欣®)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的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14]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优佩欣®)于2025年6月获中国药监局NDA批准[18] - 吸入用新冠疫苗(克威莎®雾优®)为全球首款雾化重组病毒载体新冠吸入疫苗[19] - 新冠疫苗(克威莎®)自2021年2月起获中国药监局有条件批准及多国紧急使用授权[20] - 双价脑膜炎疫苗(美奈喜®)在II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更优安全性和免疫原性[13] - MCV4(曼海欣®)正在印尼开展18至55岁人群临床试验以扩大适用人群[15] - 克威莎®霧優®自2022年9月起在中國作為加強疫苗納入緊急使用並廣泛接種[21] - XBB.1.5變異株疫苗自2023年12月起被納入中國緊急使用[21] - 嬰幼兒用DTcP的NDA於2024年12月獲國家藥監局受理[24] - 嬰幼兒用DTcP於2025年2月被納入優先審評[24] - 破傷風疫苗NDA於2025年2月獲國家藥監局受理[26] - 破傷風疫苗預計於2026年上半年取得NDA批准[26] - 青少年及成人用Tdcp於2024年12月啟動II/III期臨床試驗[28] - 青少年及成人用Tdcp已完成III期臨床試驗所有受試者入組[29] - 重組脊髓灰質炎疫苗於2024年1月在澳大利亞啟動I期臨床試驗[31] - 重組脊髓灰質炎疫苗於2024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亞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31] - PBPV肺炎球菌疫苗I期临床试验显示良好安全性并诱导显著结合抗体及杀菌抗体反应[34] -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I期临床试验于2023年11月在加拿大启动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36] - 吸入用结核病加强疫苗Ib期临床试验在加拿大完成 评估安全性和肺部免疫反应[39] - 印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5年5月批准吸入用结核病加强疫苗I期临床试验[40] - DTcP–Hib–MCV4联合疫苗于2025年2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41] - 公司计划于2025年底前启动DTcP–Hib–MCV4联合疫苗I期临床试验[41] - 现有PPV23和PCV13疫苗仅能针对最多23种血清型 而肺炎球菌有90多种血清型[33] 技术平台和产能建设 - mRNA疫苗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已完成建设[42] - 2024年7月与马来西亚国立生物技术研究院签署mRNA多价流感疫苗合作协议[42] - 2025年6月成功开发新型ISL-3C-LNP递送系统 显著提升安全性和细胞免疫应答[43] - 公司通过康希诺创新疫苗产业园项目提升研发、生产和仓储能力[44] 募集资金使用 - H股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1,309.8百万港元(约人民币1,122.3百万元)[11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尚未动用H股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为人民币682.8百万元[110] - 截至2022年11月30日,尚未动用H股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为人民币100百万元[110] - 2024年7月24日及12月3日,Mao博士转让6,000,000股及1,127,372股H股至其全资公司[112] - H股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122.3百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动用余额为人民币178.5百万元[114] - A股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4979.5百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动用余额为人民币257.6百万元[115][116] - H股募集资金中用于在研MCV研发及商业化的计划金额为人民币505.1百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使用金额为人民币85.1百万元[114] - H股募集资金中用于在研DTcP研发的计划金额为人民币224.5百万元,截至2025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