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减少5.9%至5,445.2亿元人民币[5][15] - 所得税前利润同比减少14.0%至168.2亿元人民币[7][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17.2%至142.8亿元人民币[8][15]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减少5.4%至317.2亿元人民币[9]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减少22.6%至0.532元人民币/股[10][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5125.02亿元,同比下降5.9%[76] - 毛利为424.20亿元,同比下降9.3%,毛利率为8.3%[77] - 其他收入为22.27亿元,同比增长49.7%[78] - 其他亏损净额为1400万元(去年同期收益1.82亿元)[81] - 所得税前利润168.23亿元,同比下降14.0%[8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18.27亿元,同比下降17.2%,利润率2.3%[89] - 其他业务收入462.23亿元,同比下降5.4%[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至8.6%[6]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4700.82亿元,同比下降5.6%[77] - 其他开支为4.82亿元,同比下降16.2%[79] - 金融资产及合同资产减值净损失为20.73亿元,同比增长18.1%[8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亏损15.45亿元,同比下降6.8%[82] - 销售及营销开支28.51亿元,同比下降2.0%,占收入比重0.6%[83] - 行政开支111.94亿元,同比下降13.3%,占收入比重2.2%[84] - 研发开支81.10亿元,同比下降12.1%[85] - 财务成本净额29.22亿元,同比增长126.5%[86] 新签订单表现 - 新签订单额同比增长2.8%至12,737.5亿元人民币[4] - 公司完成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同比增长2.8%[54] - 海外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同比增长51.6%[54] - 铁路市场新签合同同比增长12.4%[54] - 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第二曲线业务承揽订单1432.6亿元[54] -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8] - 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983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58] - 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6%[58] - 工程建造业务新签合同额739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58][61] - 资产经营业务新签合同额128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1%[58] - 特色地产业务新签合同额18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58] - 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12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58][63] - 铁路业务新签合同额151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61] - 房建业务新签合同额365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61] - 装备制造业务新签合同额233.6亿元,同比下降20.7%[65] - 金融物贸业务新签合同额286.3亿元,同比下降21.5%[72] - 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1432.6亿元,同比下降13.9%[73] -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铁路市场同比增长12.4%[185] - 2025年上半年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同比增长51.6%[185] - 第二曲线业务(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2025年上半年承揽订单1,432.6亿元[185]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基础设施建设收入同比减少7.5%至4,483.86亿元人民币[15] - 房地产开发收入同比增长6.6%至158.16亿元人民币[15] - 海外地区收入为369.71亿元,同比增长8.3%[76] 各地区表现 - 海外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同比增长51.6%[54] - 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6%[58] - 海外地区收入为369.71亿元,同比增长8.3%[76] - 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612.1亿元人民币(781.2亿美元),同比增长9.3%(8.1%)[44] -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9,331.9亿元人民币(1,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3.7%(12.4%)[44] -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8,148.7亿元人民币(1,134.3亿美元),同比增长21%(19.6%)[44] 房地产经营数据 - 房地产开发收入同比增长6.6%至158.16亿元人民币[15] - 特色地产业务新签合同额18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58] - 房地产业务销售金额183.5亿元,同比增长38.5%[67] - 房地产销售面积10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67] - 房地产开工面积8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6%[67] - 房地产竣工面积172.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7] - 新增土地储备2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9%[67] - 待开发土地储备面积1180万平方米[67] - 房地产开发新增三宗土地购置总面积9.98万平方米,北京朱房地块面积4.27万平方米占比43%[174] - 济南中铁城项目开发规模最大,总楼面面积106.58万平方米权益占比100%[176] - 持有投资性物业总面积超50万平方米,全部为100%权益持有期限至2052-2068年[177] 资产经营与运营数据 - 主导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约280公里[68] - 主导运营高速公路约2900公里[68] - 主导运营城市综合管廊约200公里[68] - 资产经营新签成都至峨眉山高速公路项目合同金额188.21亿元建设期3年特许经营期29.82年[178] - 运营中太原绕城高速公路项目合同金额259.8亿元于2024年12月进入30年运营期[179] 资源开发业务表现 - 华刚公司SICOMINES铜钴矿铜产量130,673吨,钴产量2,830吨[70] - 黑龙江伊春鹿鸣钼矿钼产量7,103吨,铜产量620吨[70] - 绿纱公司铜钴矿铜产量8,236吨[70] - LME铜均价9,400美元/吨,同比增长3.5%;MB钴均价13.78美元/磅,同比增长4.3%[49] 现金流和资本支出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796.30亿元,同比增加14.9%[97] - 资本性支出225.93亿元,同比下降10.7%[9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负债率较年初增加0.7个百分点至78.1%[1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4645.1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9.2%[100]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8260.8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8%[103] - 短期借款1695.1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7.5%[107] - 长期借款4065.6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8.8%[107] - 平均融资成本率2.92%,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108] - 负债比率78.1%,较2024年末上升0.7个百分点[112] - 存货周转天数从22天增至30天[99] - 2025年6月30日应付债券余额3,608,624千元[165] 或有负债和担保 - 或有负债中未决诉讼金额为20.1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和25.76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113] - 公司未计提拨备索偿总额为20.1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和25.76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113] - 报告期末对外担保(不包括子公司)余额合计为610,591.42万元[16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8,613,904.56万元[168]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9,224,495.98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17.71%[168] - 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7,524,184.54万元[168] - 公司对子公司提供的差额补足承诺金额为4,115,341.74万元[168] - 房地产按揭担保合计2,187,414.67万元[168] - 中铁工为公司提供3,500,000千元债券担保,担保期至2026年4月[165] 股东和股权结构变化 - 公司总股本由24,741,865,118股减少至24,741,008,919股,净减少856,199股[20]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上市流通51,449,722股[19][21] - 因激励对象资格问题,公司回购注销856,199股限制性股票[20][2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52,305,921股至58,760,978股,占总股本比例由0.45%降至0.24%[18][21]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51,449,722股至24,682,247,941股,占总股本比例由99.55%升至99.76%[18] - 人民币普通股(A股)增加51,449,722股至20,474,857,941股,占比由82.55%升至82.76%[18] - 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数量维持4,207,390,000股不变,占比保持17%[1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62,003户[22] - 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人数由640人调整为635人[19]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中铁工持股11,623,119,890股,占总股本46.98%[23]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4,010,711,746股,占总股本16.21%[23] - 国新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42,605,892股,占总股本3.00%[2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增持110,936,651股,期末持股625,221,995股,占总股本2.53%[23]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19,264,325股,占总股本2.50%[23]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30,435,700股,占总股本0.93%[2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报告期内增持5,216,770股,期末持股182,551,289股,占总股本0.74%[23] -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减持38,771,684股,期末持股138,562,835股,占总股本0.56%[23] - 中铁工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为11,458,725,890股A股及164,394,000股H股[27]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有8家资产管理计划各持有131,135,600股A股,各占总股本0.53%[27] - 公司主要股东中鐵工实益持有11,458,725,890股A股,占全部已发行A股的55.80%,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46.31%[35]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5年6月12日回购并注销856,199股限制性股票,涉及5名激励对象[33]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1.707244亿股,预留授予0.11922亿股[121] - 2022年回购注销5名激励对象137.97万股限制性股票[121] - 2024年2月23日解除限售5591.0838万股限制性股票[122] - 2024年3月11日回购注销7名激励对象156.6166万股限制性股票[122] - 公司于2024年12月25日回购注销43名激励对象738.4576万股限制性股票[124] - 公司于2024年12月25日另回购注销14名激励对象138.0123万股限制性股票[124] - 2025年3月13日调整后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激励对象为635人,可解除限售股票5144.9722万股[125] - 2025年3月31日首次授予部分第二解除限售期上市流通股票数量为5144.9722万股[126] - 2025年6月12日回购注销5名激励对象85.6199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由247.41865118亿股变更为247.41008919亿股[126] - 2021年激励计划授予总数1.70079636亿股A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0.83%和总股本0.69%[1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完成回购注销1256.6764万股限制性股票[129] - 限制性股票总授予金额为6.0533049729亿元人民币[134] - 2021年激励计划有效期从2022年2月23日至2026年11月30日[136] - 激励计划授予股票数量不超过2亿股A股,其中首次授予1.8亿股[12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解除限售限制性股票51,449,722股,占年初限售股数103,118,924股的49.9%[139] - 2024年3月公司回购注销7名激励对象1,566,166股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为每股3.154元人民币[140] - 2024年12月公司回购注销43名激励对象7,384,576股限制性股票,其中37名按每股2.944元加利息回购[141] - 2024年12月公司另回购注销14名激励对象1,380,123股限制性股票,其中9名按每股2.944元加利息回购[141] - 2025年6月公司回购注销5名激励对象856,199股限制性股票,其中2名按每股2.944元加利息回购[142] - 2021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授予总成本为414.9百万元人民币[139]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3.55元人民币[139]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3.68元人民币[139] - 限制性股票授予日收市价为每股5.94元人民币[139] - 限制性股票支付公平价值加权平均收市价为每股5.88元人民币[139] - 公司回购注销5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未解除限售的137.97万股限制性股票[143]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3.55元人民币[143] - 部分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为每股3.354元人民币[143] - 2021年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不超过2亿股A股[144] - 2022财年实际授予限制性股票181,266,700股A股[144]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公允价值总额为人民币4.149亿元[144] - 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公允价值总额为人民币1630万元[144] - 限制性股票授予前加权平均收盘价为每股5.88元人民币[144] - 授出限制性股票总数占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发行A股加权平均数约0.83%[144] - 限制性股票分三批解除限售,限售期分别为24个月、36个月和48个月[144]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公司于2025年3月13日选举陈文健为董事长,接替因退休离任的陈云[36][39]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聘任韩永刚为安全生产总监[39] - 公司于2025年6月20日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取消监事会议案,并选举房小兵为非执行董事[40] - 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董事会会议通过设置总审计师岗位并聘任王新华为总审计师[40] - 公司董事及监事确认在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均遵守《标准守则》进行证券交易[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完成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人员结构调整并撤销监事会[192] 重大合同和项目 - 新建宜昌至涪陵高速铁路(湖北段)站前工程合同金额2,470,898万元[171] - 坦桑尼亚-布隆迪-刚果(金)跨国标准轨距电气化铁路Ⅱ期设计施工项目合同金额1,824,445万元[171] -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苏州北站站房及配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合同金额1,156,958万元[171] - 巴新Magi242公里沿海公路项目合同金额283,081万元[171] - 装备制造业务新签三份钢结构合同总金额155.607亿元,其中张靖皋长江大桥项目金额130.648亿元占比84%[173] - 道岔业务新签三份合同总金额33.762亿元,其中阜阳至蒙城至宿州铁路项目金额11.911亿元占比35%[173] - 工程机械业务新签盾构机租赁及销售合同总金额42.668亿元,其中温州市府东路过江通道项目金额16.346亿元占比38%[173] - 新兴